摘 要:曹七巧是張愛玲《金鎖記》中的一個血肉豐滿,讓人可憎又深感可憐的人物。曹七巧形象是立體的,發(fā)展的。在財欲與情欲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于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作者在人物心理刻畫方面可謂是淋漓盡致,絲絲入扣,充分展現(xiàn)了一個弱者、一個女性在追求金錢、權(quán)利、愛情方面所做的無望的掙扎,最終成為一個男權(quán)社會的犧牲品的一個過程。通過曹七巧人性的被踐踏、受殘害,最終滅絕的描寫,張愛玲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兩性心理的基本意蘊,令人震驚地拉開了兩性世界溫情脈脈的面紗。
關(guān)鍵詞:張愛玲 《金鎖記》 七巧 性格 悲劇
張愛玲,這位自嘲有惡俗不堪名字的文學(xué)才女不僅是十里洋場的傳奇,更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一個傳奇。不管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她都會是中國文學(xué)史的重要部分。作為一個女性作家,張愛玲的筆下主人公多以女性為主,在她的作品中,女性往往承擔(dān)著社會各方面的壓力,看遍人間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漠、命運的跌宕起伏,生活中苦難深淵中的她們,用巨大的犧牲和精神的痛苦,才能換來不得不免而為之的生存權(quán)利?!督疰i記》也正是這樣一部堪稱完美的杰作。
《金鎖記》寫于1943年,主要描寫一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靈變遷歷程。七巧做過殘疾人的妻子,欲愛而不能愛,幾乎像瘋子一樣在姜家過了30年。在財欲與情欲的壓迫下,她的性格終于被扭曲,行為變得乖戾,不但破壞兒子的婚姻,致使兒媳被折磨而死,還拆散女兒的愛情?!?0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張愛玲在這篇小說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現(xiàn)了現(xiàn)代社會兩性心理的基本意蘊。她在自己所處的創(chuàng)作年代并無任何前衛(wèi)的思想,然而卻令人震驚地揭開了兩性世界溫情脈脈的面紗。曹七巧曾被張愛玲稱為自己小說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就是這個擁有著“一個瘋子的審慎和機(jī)智”的女子,為了報復(fù)曾經(jīng)傷害過她的社會,她用最為病態(tài)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嚨四面割著人像剃刀片”,隨心所欲地施展著淫威。
一部《金鎖記》,就是“人性的枷鎖記”,就是曹七巧人性腐朽的歷史,張愛玲曾在《自己的文章》[1]中說過:“極端病態(tài)與極端覺悟的人究竟不多。時代是這么沉重,不那么容易就大徹大悟。這些年來,人類到底也這么生活了下來,可見瘋狂是瘋狂,還是有分寸的。所以我的小說里,除了《金鎖記》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他們可是這時代的廣大的負(fù)荷者。因為他們雖然不徹底,但究竟是認(rèn)真的。他們沒有悲壯,只有蒼涼。悲壯是一種完成,而蒼涼則是一種啟示?!辈芷咔傻囊簧菬o數(shù)個20世紀(jì)初出身低賤最后變?yōu)橘F族婦女的眾多婦女的綜合體,是一個時代需要的一個產(chǎn)物,一段滄桑的史詩。
一、懵懂純真市販女 ,潑辣直爽無忌諱
曹七巧出生于世井小販之家,家里雖比不得大戶人家,可卻也是吃穿不愁,衣食無憂。少女時代的七巧,長得眉目緊俏,有著滾圓雪白的胳膊,聰明活波,性格直爽。由于自小父母故去,她便一直跟著既世故且勢力的哥嫂長大,她在麻油鋪高聲的吆喝,手腳伶俐的動作;大街上開心的玩耍,毫無忌憚的打情罵俏,這基本是她少年時代生活的全部。在她身上,有著少女的純真,也有著小商人的世故,她是“麻油店的活招牌,站慣了柜臺,見多識廣。[2]黑膩的柜臺,芝麻醬桶里豎著木勺子,油缸上吊著大大小小的鐵匙子……隔著密密層層的一排吊著豬肉的銅鉤,她看見肉鋪里的朝祿。朝祿趕著她叫曹大姑娘。難得叫聲巧姐兒。她就一巴掌打在鉤子背上”。[3]她猶如一個肆意生長的小草,她沒有接受過正統(tǒng)學(xué)校的教育,更缺乏少女應(yīng)有的規(guī)范和教養(yǎng)。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耳濡目染,七巧具有了小市民習(xí)性,行事自私任性,說話毫不忌諱,尖酸刻薄,大大咧咧,性格倔強(qiáng)暴躁。正是因為從小教育的缺乏及狹隘的文化熏陶,導(dǎo)致她為人處世不能通盤考慮,喜歡鉆牛角尖,遇事不知道從大局著想,總愛走極端,往往只看重個人得失。雖然有這些缺陷,但少女時期的七巧依然是活波健康的,身上依然具有年輕人的朝氣蓬勃。對于每一個處于碧玉年華的姑娘來說,一條華麗的綢緞,一件花哨的衣服,又或者是某個心上人的一句贊美或者搭訕,都足以成為感到幸福的理由。雖然七巧的生活清貧簡單,但是她對朦朧的未來依然充滿期待。也許,她會在喜歡她的諸多愛慕者中挑選其一,嫁個差不多的人家,然后安分守己精打細(xì)算地過日子,也許她要繼續(xù)為生活的柴米油鹽而操勞,會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日子雖然窮,但也不會到被親情賤賣,被兒女仇恨的地步。未出嫁時,她雖然有不足,可從人性角度出發(fā),她依然是健康的。然而,七巧的哥嫂為了錢財,剝奪了她自由愛戀的權(quán)利,將她無情的賣到了姜家大院,在外人眼中看似幸福的開始,確成其為曹七巧悲劇一生的開端。
二、追求金錢入豪門,虛榮貪婪無底線
少女時代的七巧還是很有人緣的,喜歡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祿,她哥哥的結(jié)拜兄弟丁玉根、張少泉,還有沈裁縫的兒子。可是七巧沒有選擇他們中的一個,而是選擇嫁到姜家,嫁給了姜家二少爺。為什么七巧會這么做,是因為七巧比一般人更希望得到成功。原本以為嫁入豪門就有了莫大的權(quán)利,雖不說是呼風(fēng)喚雨,當(dāng)也是有一大群人前呼后擁的風(fēng)光。然而,現(xiàn)實中的姜家二少奶奶,在那個深宅大院的姜家,卻仿佛是多余的。別說主子們看不起她,連丫頭們都敢背地里經(jīng)常地笑話她。為了上位,她苦苦思索,渴望捉住一些東西去彌補(bǔ)內(nèi)心的空虛。于是,她主動使自己懷孕,企求通過為姜家沿脈香火來提高自己的地位。進(jìn)入姜家時間不長,手里能支使的金錢不多,她便趁自己生孩子沒滿月一個人在家時偷偷地就去偷,用金錢來慰藉自己空虛的靈魂,“一副四兩重的金鐲子,一對披霞蓮蓬簪,一床絲綿被胎,侄女們每人一只金挖耳,侄兒們或是一只金錁子,或是一頂貂皮曖幅,另送了她哥哥一只琺藍(lán)金蟬打簧表,她哥嫂道謝不迭?!盵4]她再也不是以往的七巧,如今的出手,多多少少會讓鄉(xiāng)下的哥哥大吃一驚。她用自己付出的代價換來了虛榮心的一時滿足。
七巧所嫁的是個只有一口氣的活死人,加上大少爺云澤的壓迫,所有仆人的避而遠(yuǎn)之,這便讓七巧感到深深的惡意。骨子里的卑微,她心里明白,自己和這個家庭是格格不入的。為了在這個極度排斥自己的家庭站穩(wěn)腳跟,她極力討好別人,阿諛奉承每個人,直至俗不可耐地將自己根深蒂固的市井氣暴露無遺。甚至她的穿戴打扮也改不了低下的艷俗。她成了這個家族飯后茶余的笑柄,她開始陷入深深的自卑,陷入自己內(nèi)心的困境,她無法自拔,她開始懷疑自己,開始質(zhì)疑人生。這種不和諧,使她一天天在自己的精神枷鎖中欲罷不能。她企圖用金錢來滿足自己,去填滿欲望的空洞。當(dāng)然,七巧并不是天生愛錢,她只是在無法得到一個正常女性該擁有的安全感時,才一心想到用金錢去滿足自己。更叫人難于理解的是,她甚至因空虛抽上了鴉片,正如玳珍所說“年紀(jì)輕輕的婦道人家,有什么了不得的心事,要抽這個解悶?”
作為一個女人,七巧也是渴望擁有真正的愛情的?;橐霰緫?yīng)是彼此相愛、彼此包容的,但七巧的婚姻是沒有愛情的,七巧的婚姻灌滿了沉悶和追求金錢的骯臟,這就注定了這段婚姻的悲劇性,她雖心性高傲,任性潑辣,但是她并不是沒有幻想過自己美好的婚姻生活。“十八九歲做姑娘的時候,高高挽起了大鑲大滾的藍(lán)夏布衫袖,露出一雙雪白的手腕,上街買菜去。喜歡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祿,她哥哥的結(jié)拜兄弟丁玉根、張少泉,還有沈裁縫店的兒子 ……然而如果她挑選了他們之中的一個,往后日子久了,生了孩子,男人多少對她有點真心?!痹诨橐鰡栴}上,不說封建制度下的她無法自主選擇,即使給她選擇的權(quán)利,她考慮的重點仍然是嫁一個有錢的丈夫。但是有錢人家不是人人都能嫁的,門第森嚴(yán),那時的婚姻和愛情無緣,講究的是門當(dāng)戶對,有政治婚姻,有經(jīng)濟(jì)婚姻,獨獨沒有愛情婚姻。一個健全的少爺是不會娶一個像七巧一樣身份和地位的人的。姜家二少爺有病在身,而且不可能有治愈的一天,雖是大戶,也不會有哪家的小姐愿意嫁給他,所以只好降低條件,找個模樣齊整的,身體結(jié)實又能吃苦耐勞的,因為日后還要侍候病病歪歪的丈夫了。七巧正好符合這個條件。作為一個正常的年輕少女,七巧也有心理和生理上的需求,可那個患有軟骨病的丈夫,是無法滿足她的。后來,她卻對英俊健壯又有點風(fēng)流的三少季澤一見鐘情,她墮入了情網(wǎng),可有情不夠,從古至今,那么多愛情悲劇故事提供了很好的典范,陷入情網(wǎng)的她忘記了一切,他們兩終究是沒有結(jié)局的。可是七巧心里是深愛姜季澤的,她渴望季澤能帶她走入惡魔的深淵,她依賴他,她把他當(dāng)做精神支柱。然而不幸的是,七巧終究太幼稚,愛情讓她蒙蔽了雙眼,季澤根本不可能帶著她去沖破封建家庭的束縛。所以她的悲劇是其性格注定了的。
三、豪門撕裂鬧分家,瘋癲走火入邪魔
當(dāng)婆婆跟二少爺相繼去世后,在一番哭鬧、苦苦糾纏后,七巧終于要離開那個埋葬了她青春的姜家大院,在她過去的二十年中,愛情、親情、友情都是她不曾抓住的東西,能讓她唯一有慰藉的,就是那些銅錢板,于是,她赤裸裸地表現(xiàn)出她對金錢的欲望,不顧一切牢牢抓住分家后屬于自己的那一部分。七巧帶著一雙兒女去開啟屬于自己的新生活。這時的她已為人母,加上得到了家產(chǎn)的一大部分,心里也少了些往年的惶恐??墒?,十幾年后,季澤卻自己主動找上門來,一臉虔誠的向七巧述說著這么多年藏在心底的愛。作為一個女人,能被自己心里所想之人愛著,這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她開始心軟,開始陷入愛河?!暗椭^,沐浴在光輝里,細(xì)細(xì)的音樂,細(xì)細(xì)的喜悅……這些年了,她跟他捉迷藏似的,只是近不得身,原來還有今天!可不是,這半輩子已經(jīng)完了——花一般的年紀(jì)已經(jīng)過去了?!钡@么多年的爾虞我詐,讓她逐漸模糊了雙眼,她不敢相信這一切。經(jīng)過在心里無數(shù)次的斗爭,她雖然享受在一起相擁依偎的瞬間,但是這么多年的煎熬,她還是決定問清楚季澤,經(jīng)過七巧一系列的盤問,果不其然,她認(rèn)定了,季澤還是沖著錢去的,季澤慫恿七巧賣掉手上的田地,然后去收購他急于出手的房子。因為對錢的依賴感,當(dāng)季澤一提到錢時,她便一眼認(rèn)定季澤是來騙她的,便從此與季澤決裂,心如死灰,并遷怒于世間男人,她絕望了,她把季澤打出家門,她唯一還抱有幻影的泡沫徹底沒有了,盡了,凈了。她也不想去想什么情愛,她徹底失去了他,從此,兩人“跟仇人似的”。她又一次陷入“金鎖”的深淵。生活在那樣一個環(huán)境下,當(dāng)生活一次次澆滅她感情的苗頭時,當(dāng)別人因為錢一次次利用和接近她時,她開始恐懼,她用圍城將自己封閉,她不再相信任何人,她聽到了自己內(nèi)心恐懼的吶喊,她終于瘋了,瘋癲到要去報復(fù)周圍的每一個人。她開始自私,自己沒有的也不許別人有,哪怕是自己的兒女也不例外。
傅雷曾說過:“愛情在—個人身上不得滿足,便需要三四個人的幸福與生命來抵償。[5]于是,她控制她兒女的感情。由于自己的性欲不能得到滿足,即使七巧自己做主給兒子指定了婚姻,也不讓長白跟兒媳同床。她控制兒子,別有用心的挑撥兩人之間的關(guān)系,她沒有丈夫,長白,不單是她的兒子,更是個重要的“男人”?!翱墒牵驗樗撬膬鹤?,他這一個人還抵不了半個?,F(xiàn)在,就連這半個人她也留不住——他娶了親”。都說兒媳是婆婆最大的天敵,七巧是多么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她不能親眼看到一個陌生的女人控制了她的兒子,她千方百計地折磨芝壽,他讓兒子深更半夜陪她抽大煙,追根刨地地打聽他和媳婦的性生活,聽得她“又是咬牙,又是笑,又是喃喃咒罵”甚至邀請親家母一起打牌,在牌桌上拐著彎地羞辱親家母及她女兒,讓親家母無地自容。芝壽是個大家閨秀,是個知廉恥的姑娘,她終于忍受不了這一切,那一把火不僅是想要燒死她自己,更是她內(nèi)心的咆哮。
對待女兒長安也是如此,為了把女兒留在身邊,控制女兒,她在長安十三四歲時就強(qiáng)迫長安裹小腳,導(dǎo)致后來被同學(xué)嘲笑。送她去上學(xué),卻又害怕失去她,不愿意花錢,又讓她“主動退學(xué)”。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七巧一次次的拖延時間,她告訴女兒:“男人碰都碰不得!誰不想你錢?”她還設(shè)法讓女兒抽上大煙,竟說“抽吧,抽吧,老娘供你抽一輩子”這是多么迂腐不堪的思想,她試圖用鴉片控制她女兒,她覺得金錢才能一勞永逸。
古人常云: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金錢也并非是萬能的。對七巧而言,金錢是禍害她一生的根源,導(dǎo)致了她悲劇的一生:讓她陷入痛其一生的苦海;讓她擁有一個畸形變態(tài)的婚姻,她的情欲被遏止卻又得到渴望和滿足,最后她還是用了金錢這個東西親手禍害了她的兒女。
曹七巧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作為一個特殊時代的產(chǎn)物,沒有親情、沒有愛情、沒有友情,沒有性愛的一生,使七巧變得極其自私,逐漸失去人性。金錢可以給人帶來物質(zhì)享受,如豪宅,名車,燕窩,鮑翅,等等,但卻永遠(yuǎn)無法填補(bǔ)人精神上的空虛,這也就是“金鎖記”真正的含義所在。
七巧也渴望普通人的生活,她也幻想跟自己的愛人一起牽著手,拉著自己的孫子或者孫女在夕陽下散步,一起看潮起潮落,看云卷云舒??墒沁@都只是一種妄想。從她進(jìn)入姜家大門的那一刻,這些,所謂的幸福、愛,都與她沒有任何關(guān)聯(lián)了。她也恨過,她恨自己命運的悲哀,她無奈,她終究無法逃脫這一切,這是宿命。張愛玲在塑造這一形象的時候,無論是性格、語言、角色選取上都是成功的。將一個正常的女性在欲望的驅(qū)使下活生生的被逼迫成一個瘋子。
總之,曹七巧這個人物形象,值得我們慢慢品味,在歲月的長河里,在社會的趨炎附勢一點點侵蝕我們的初心時,我們不妨再去讀讀《金鎖記》,在張愛玲美妙的文字下感受一段不平凡的人生,去尋找內(nèi)心的自我,不忘初心。
注釋:
[1]張愛玲:《<張愛玲文集>精讀本》,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版。
[2]張愛玲:《畸情小說》,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
[3]張愛玲:《張愛玲精品集·金鎖記》,世界文學(xué)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605頁。
[4]張愛玲:《張愛玲精品集·金鎖記》,世界文學(xué)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680頁。
[5]博凡譯,愛默生:《自然沉思錄》,上海: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出版社,1993年版,第70頁。
(胡妍 湖南岳陽 湖南理工學(xué)院中文學(xué)院 414006 )
現(xiàn)代語文(學(xué)術(shù)綜合)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