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曉冰
留住傳統(tǒng)文化的“童子功”
文 | 李曉冰
天真爛漫的童心純美而靈動,源遠流長的文化深邃而厚重。用傳統(tǒng)的美德默化學生的行為,用先賢的智慧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是石家莊市北苑小學一直以來的追求。北苑小學自建校之初就立足于“影響”文化,努力追求一種潤物無聲的教育境界,用傳統(tǒng)文化陶冶孩子的情操,為學生的成長打好第一抹人生底色。
自建校以來,學校以“做好自己,影響大家”作為校訓,努力營造一種溫潤無聲的教育氛圍。環(huán)境建設以“尊重、平等、啟迪”為核心內容,以“影響”為設計理念,將傳統(tǒng)文化作為核心元素,努力以潤物無聲的教育氛圍引導學生行為習慣和高尚人格的養(yǎng)成。
學校的教學主樓分別以“勤行樓”和“明智樓”命名,取《道德經》中“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和“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含義,寓意北苑師生在勤奮與進取中立足內心,胸懷天下。教學主樓的廊道分別以“經典啟迪智慧”和“故事影響我們”為文化主題,將國學經典故事和先哲名言貫穿其中,使學生在校園內隨處可以感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校園的核心文化墻,以不同形式呈現(xiàn)學校的?;铡⑿S?、校歌等校園文化主題元素。
在文化板塊設計上,學校將中華傳統(tǒng)文化作為線索,分別構建了“世界影響我們”和“我們影響世界”兩大文化板塊。在“世界影響我們”板塊,有世界上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國家簡介,旨在讓孩子從小就用小眼睛去看大世界。“我們影響世界”這一版塊則以中華文明發(fā)展史為線索,呈現(xiàn)歷代的文化、歷史及成就,讓學生從小認識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我國的燦爛文化為世界的發(fā)展做出的卓越貢獻。
校園的綠化建設同樣將傳統(tǒng)文化融入其中,景觀花園中種有松、竹、梅等植物,取“歲寒三友”之意,象征君子之道。孩子們每天進入校園,看到的是滿眼綠意,嗅到的是滿樹花香,聽到的是陣陣鳥鳴。在自然中觸摸文化,在文化中享受自然。
以禮育禮,營造崇師習禮氛圍北苑小學十分重視傳統(tǒng)文化禮儀對孩子們的影響,讓北苑學子在傳統(tǒng)禮儀中感受中華禮儀的精髓,學會禮貌待人。每年新學年開學之初,學校都會舉行隆重的“開筆禮”,通過“經典誦讀、正衣冠、朱砂開智、擊鼓明智”,讓初入校園的新生體驗讀書的神圣和意義,幫助他們更好低吸收儒學精華,營造崇師習禮的氛圍。每逢孔子誕辰,學校會舉行大型的祭孔儀式,在祭孔儀式上,孩子們身著漢服,誦讀《論語》的名言,感受儒學智慧,在字里行間,去觸摸歷經千年而不衰的深邃哲理。
特殊作業(yè),走進民俗大觀園 每年春學期開學,學校都要舉行“民俗文化展示周”活動。活動前,學校給同學們留了一道特殊的“寒假作業(yè)”,利用我國傳統(tǒng)的“過大年”習俗,了解當?shù)孛耖g文化風俗,并學會制作年俗作品。一盞盞自制的小燈籠、一張張色彩明麗的民俗小報,一幅幅蒼勁有力的對聯(lián),培養(yǎng)了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藝術修養(yǎng)。
經典誦讀,感受先人智慧 一是精心選擇誦讀內容。學校以適合學生誦讀的《少兒中國文化經典誦讀》1-6冊為藍本,以古詩詞、名言警句、名家名篇為主要誦讀內容。在保證內容廣泛的同時,根據(jù)不同年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分低、中、高年級選擇、編寫了校本教材,從誦讀數(shù)量、誦讀內容上都做了精心安排,體現(xiàn)出了層次性、階梯性?,F(xiàn)在,每天清晨,孩子們聽著《弟子規(guī)》走進校園,童蒙、詩詞、典籍的誦讀聲回蕩在校園中,開啟一天的智慧之旅。二是探究策略,實現(xiàn)高效誦讀。為了深化和鞏固經典詩文的誦讀成果,形成全校誦讀詩文的熱潮,學校制定了多項制度保障誦讀活動的開展。學校將國學誦讀納入日常教學活動中,并制定了詳細的考核標準和評價體系。每學期還會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以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為基礎,營造濃郁的國學經典誦讀氛圍。三是多方聯(lián)動,增強誦讀效果。誦讀不僅僅是學生的事,也是老師、家長的事。學校在經典誦讀活動中注重家校配合,通過親子共讀、家長課堂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誦讀興趣,讓孩子在和家長在共同誦讀中培養(yǎng)對經典誦讀的興趣,從而增強誦讀成果。四是多彩活動,踐行傳統(tǒng)美德。誦讀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yǎng)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開展此項活動的意義所在。為此,我們以多種形式的教育為抓手,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在國學故事中形象感受中華美德,于寓教于樂中收獲美德教育的成果。
多管齊下,積淀傳統(tǒng)文化底蘊 學校在學生體育活動中也特別重視融入傳統(tǒng)文化元素。每天的“陽光運動一小時”加入了“旭日東升”武術操,并將傳統(tǒng)武術引入體育課堂,讓孩子們從小就能夠在優(yōu)秀傳統(tǒng)中汲取精華。除此之外,學校還開展了書畫、曲藝、茶藝等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活動,讓孩子能夠全方位多角度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戲曲進校園”“臉譜對對碰”等多種活動,給學生們打開了一扇扇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學校不僅重視課內的傳統(tǒng)文化滲透,同樣關注在課外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培養(yǎng)。學校利用第二課堂活動開設了“國學精品小班”,在這里,孩子們誦讀國學經典,感悟國學魅力,在國學故事中塑造人格,從國學典籍中汲取智慧,從而充盈人生,滋養(yǎng)心靈。
為了使傳統(tǒng)文化教育更有深度,在2013年11月30日,學校申請了河北省教育學會“十二五”課題“引導中低年級小學生學習經典誦讀方法的研究”。課題研究進一步推進了傳統(tǒng)文化進校園的落實,進行了多種大膽而有益的嘗試,針對低年級兒童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誦讀策略,將理論研究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進行深入探索,目前此課題及已經順利結題。
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歷史的智慧精華,國學經典是華夏文明的深厚積淀。讓孩子在經典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國學中聆聽圣賢的教誨,用先哲的品行塑造人格,滋養(yǎng)心靈,開啟智慧人生的序曲,是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更是我們教育人義不容辭的職責。
(作者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北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