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周漢語的結(jié)構(gòu)助詞“攸”

      2017-07-18 11:23:12夏永聲
      韶關(guān)學(xué)院學(xué)報 2017年7期
      關(guān)鍵詞:大雅助詞金文

      夏永聲

      (韶關(guān)學(xué)院 文學(xué)院, 廣東 韶關(guān) 512005)

      西周漢語的結(jié)構(gòu)助詞“攸”

      夏永聲

      (韶關(guān)學(xué)院 文學(xué)院, 廣東 韶關(guān) 512005)

      西周漢語中的“攸”可作結(jié)構(gòu)助詞,其功能是和后面的動詞一起構(gòu)成“攸+V”結(jié)構(gòu),表示V所涉及的處所、對象、工具或方式、方面、受事、原因或理由?!柏钡倪@種用法來源于它的名詞用法。

      攸;結(jié)構(gòu)助詞;西周漢語

      “攸”的結(jié)構(gòu)助詞用法,是到西周時代①本文所據(jù)的西周漢語語料,包括西周甲骨文、西周金文、《尚書》中的14篇、《逸周書》中的9篇、《詩經(jīng)》中的《雅》和《周頌》以及《周易》中的卦辭和爻辭。具體參見張玉金《西周漢語代詞研究》(中華書局,2006)和蔣書紅《西周漢語動詞研究》(暨南大學(xué)出版社,2013)的結(jié)論。本文所引西周語料文本,甲骨文以陳全方等《西周甲文注》(學(xué)林出版社,2003)、徐錫臺《周原甲骨文綜述》(三秦出版社,1987)所收甲骨文及其隸定、釋文為據(jù),必要時以曹瑋《周原甲骨文》(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3)的甲骨文照片進(jìn)行核校;西周金文以華東師范大學(xué)中國文字研究與應(yīng)用中心《金文數(shù)據(jù)庫》(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張亞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華書局,2001)所收西周金文及其隸定、釋文為主,必要時以《殷周金文集成》(中華書局,2007)、劉雨等《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中華書局,2002)的拓片內(nèi)容進(jìn)行核校;《尚書》、《詩經(jīng)》、《周易》以《十三經(jīng)注疏》(中華書局,2003)為依據(jù);《逸周書》以黃懷信《<逸周書>校補(bǔ)注譯》(修訂本,三秦出版社,2006)為依據(jù)。對所引西周語料例句的注釋和譯文,甲骨文采用陳全方、侯志義、陳敏《西周甲文注》(學(xué)林出版社,2003)的注釋,金文采用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文物出版社,1986)的注、譯,《周易》采用陳鼓應(yīng)、趙建偉《<周易>今注今譯》(商務(wù)印書館,2005)的注、譯,《詩經(jīng)》采用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的注、譯,《逸周書》采用黃懷信《<逸周書>校補(bǔ)注譯》(修訂本,三秦出版社,2006)的注、譯,《尚書》采用李民、王健《<尚書>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的注、譯。如有上述著作中沒有或與之相左的觀點,則另行說明;如果屬于自己的觀點,則采用“本按”的格式標(biāo)明。才出現(xiàn)的。“攸”字在商代甲骨文中雖已出現(xiàn),但只用作地名和方國名。如:

      (1)辛亥卜,才(在)攸,貞大左族,又□。(《甲骨文校釋總集》,37518)

      (2)才二月,王來正人方才(在)攸。(《甲骨文校釋總集》,B11232)

      (3)[貞]自大□用攸牛。(《甲骨文校釋總集》,00553)

      (4)戊戌鼎(貞):又(右)□于□,攸侯□□。(《甲骨文校釋總集》,32982)

      “攸”字在周代金文中也可寫作“逌”或“卣”。為了行文的方便,我們統(tǒng)一寫作“攸”。

      西周甲骨文中未見“攸”字,金文中“攸”有101見,其中98例是用作人名,或作為“鋚”的假借字和“勒”連用(“攸勒”義為有銅飾的革制馬籠頭)的。只有2例可看作結(jié)構(gòu)助詞②還有《井鼎》中的“攸易(賜)魚”,廖序東認(rèn)為這個“攸”義同“休”,是同義連用的并列復(fù)合詞。參見廖序東《金文中的同義并列復(fù)合詞》,載《中國語言學(xué)報》,1991年04期。:

      (1)隹(唯)茍(敬)德,亡攸違。(《班簋銘》,08.4341)

      亡攸違,即無違于天命。

      (2)余無攸具寇正(足)。(《曶鼎銘》,05.2838)

      銘文大意是“吾無從備辦刼去的稊”,馬承源釋“無攸”為“無從”[1]。

      本按:此處“攸”應(yīng)看成結(jié)構(gòu)助詞,“無攸具”應(yīng)解釋為“無所具”,即沒有備辦(劫去的稊)的方法。馬承源似乎把“攸”看成了介詞,是不準(zhǔn)確的。

      在《尚書》中,共有8例“攸”用作結(jié)構(gòu)助詞,《逸周書》中有6例,《周易》中有32例,《詩經(jīng)》中有20例,加上上述金文中的2例,總共是66例(見表1)。

      一、西周漢語結(jié)構(gòu)助詞“攸”的語法功能

      陳昌來研究了現(xiàn)代漢語中動詞的句法語義屬性,認(rèn)為現(xiàn)代漢語句子的必有論元,即“動元”可以分為4大類(主事、客事、與事、補(bǔ)事)16小類(施事、致事、經(jīng)事、系事、起事、受事、成事、位事、任事、使事、感事、涉事、止事、當(dāng)事、共事、補(bǔ)事),并將可出現(xiàn)在擴(kuò)展的述謂結(jié)構(gòu)中的可有論元,即“狀元”分為5大類(憑事、境事、因事、關(guān)事、比事)13小類(工具、材料、方式、依據(jù)、時間、處所、原因、目的、對象、范圍、方面、條件、比事)[2-3]。

      西周漢語中結(jié)構(gòu)助詞“攸”用于動詞之前,與動詞組成一個名詞性短語?!柏弊纸Y(jié)構(gòu)表示動作的受事或有關(guān)方面等,可譯為“所”。參照陳昌來給動元在句法中的語義屬性所分的類,我們可將西周漢語中所有的結(jié)構(gòu)助詞“攸”分為6類:第一類表示處所,第二類表示對象,第三類表示工具或方式,第四類表示方面,第五類表示受事,第六類表示原因或理由。

      表1 西周漢語“攸”的語法功能統(tǒng)計

      (一)表示處所

      (1)惟禍發(fā)于人之攸忽,于人之攸輕?!醪淮嫜桑冎?。(《逸周書·芮良夫》)

      譯文:災(zāi)禍從人所忽略的地方發(fā)生,過失從人所輕慢的地方產(chǎn)生。心不用在哪里,哪里就是變故潛伏的地方。

      (2)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周易·坤卦》)

      本按:《周易》中“有攸往”一共20見,意思是“有所往”,“所往”指所要去的某個地方。(下同)

      (3)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周易·屯卦》)

      (4)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周易·大有卦》)

      (5)亨,小利有攸往。(《周易·賁卦》)

      (6)不利有攸往。(《周易·剝卦》)

      (7)反復(fù)其道,七日來復(fù),利有攸往。(《周易·復(fù)卦》)

      (8)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周易·無妄卦》)

      (9)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周易·無妄卦》)

      (10)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wèi),利有攸往。(《周易·大畜卦》)

      (11)棟橈,利有攸往,亨。(《周易·大過卦》)

      (12)無咎,利貞,利有攸往。(《周易·恒卦》)

      (13)遯尾,厲,勿用有攸往。(《周易·遯卦》)

      (14)有攸往,主人有言。(《周易·明夷卦》)

      (15)無所往,其來復(fù)吉;有攸往,夙吉。(《周易·解卦》)

      (16)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周易·損卦》)

      (17)利有攸往,得臣無家。(《周易·損卦》)

      (18)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周易·益卦》)

      (19)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周易·夬卦》)

      (20)有攸往,見兇,羸豕孚蹢躅。(《周易·姤卦》)

      (21)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周易·萃卦》)

      (22)小亨,利有攸往,利見大人。(《周易·巽卦》)

      (23)豈弟君子,民之攸歸。(《詩經(jīng)·大雅·泂酌》)

      譯文: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歸附心向往。

      (24)豈弟君子,民之攸塈。(《詩經(jīng)·大雅·泂酌》)

      塈:歸附。

      (25)不解于位,民之攸塈。(《詩經(jīng)·大雅·假樂》)

      (26)和鸞雝雝,萬福攸同。(《詩經(jīng)·小雅·蓼蕭》)

      同:聚。譯文:鸞鈴響丁東,萬福歸圣躬。

      (27)樂只君子,萬福攸同。(《詩經(jīng)·小雅·采菽》)

      (28)四方攸同,王后維翰。(《詩經(jīng)·大雅·文王有聲》)

      (29)四方攸同,皇王維辟。(《詩經(jīng)·大雅·文王有聲》)

      (30)既燕于宗,福祿攸降。(《詩經(jīng)·大雅·鳧鹥》)

      (31)豈弟君子,福祿攸降。(《詩經(jīng)·大雅·旱麓》)

      (32)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翚斯飛,君子攸躋。(《詩經(jīng)·小雅·斯干》)

      躋:升,登上。

      本按:這里指君子登上新筑的宮室。

      (33)噦噦其冥,君子攸寧。(《詩經(jīng)·小雅·斯干》)

      譯文:夜晚昏暗真幽靜,君子住著真安定。攸寧,指安居之所。

      (34)君子攸芋。(《詩經(jīng)·小雅·斯干》)

      芋:“宇”的借字,居住。

      (35)乃立冢土,戎丑攸行。(《詩經(jīng)·大雅·綿》)

      朱熹《詩集傳》:“戎丑,大眾也。”

      (36)王在靈囿,麀鹿攸伏。(《詩經(jīng)·大雅·靈臺》)

      (二)表示對象

      (1)予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畢?”(《尚書·大誥》)

      譯文:我怎么不敢將祖先們所接受的福祥(國運(yùn))完成呢?

      本按:攸受,即所接受的國運(yùn)。

      (2)今朕作大邑于茲洛,予惟四方罔攸賓。(《尚書·多士》)

      賓,服從。后句可譯為“是因為天下還不服從我們周朝”。

      (3)乃大淫昏,不克終日勸于帝之迪,乃爾攸聞。(《尚書·多方》)

      本按:“乃爾攸聞”是周公總結(jié)性的話,可譯為“這些都是你們所知道的”。

      (4)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尚書·立政》)

      譯文:文王不兼管各種具體教令?!柏柝妗奔础盁o所兼”。

      (5)其比冢邦君我無攸愛,上帝曰必伐之。(《逸周書·商誓》)

      譯文:對于你們這些大邦的君長我們也無所愛憐,因為上帝說一定要討伐你們。

      (6)康子之攸保,勖教誨之,世祀無絕。(《逸周書·祭公》)

      康,“秉”之誤。譯文:秉承你們所擔(dān)任的事,勉勵教誨天子,使后世的祭祀沒有斷絕。

      (7)治亂信乎其行,惟王暨爾執(zhí)政小子攸聞。(《逸周書·芮良夫》)

      譯文:國家的治與亂,確確實實取決于國君及其執(zhí)政大臣的行為,這是你及你的執(zhí)政大臣所聽說過的。

      本按:“攸聞”就是“所聞”,指“治亂信乎其行”這句話。

      (8)奉璋峨峨,髦士攸宜。(《詩經(jīng)·大雅·棫樸》)

      譯文:捧著酒壺真端莊,英俊賢士有氣度。

      (9)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詩經(jīng)·大雅·生民》)

      譯文:踩了上帝拇趾印,神靈保佑賜吉祥?!敖椤蓖ā暗m”,保佑?!爸埂蓖ā办怼?,降福。

      (三)表示工具或方式

      (1)予惟小子,若涉淵水,予惟往求朕攸濟(jì)。(《尚書·大誥》)

      “攸濟(jì)”,渡水的方法。

      (2)無皇曰:“今日耽樂?!蹦朔敲褙?xùn),非天攸若,時人丕則有愆。(《尚書·無逸》)

      《十三經(jīng)注疏》將“非民攸訓(xùn),非天攸若”譯為“非所以教民,非所以順天”,可見“攸訓(xùn)”指的是教民的方法,“攸若”是順天的方法。

      (3)風(fēng)雨攸除,鳥鼠攸去。(《詩經(jīng)·小雅·斯干》)

      本按:“風(fēng)雨攸除”可譯為“這是躲避風(fēng)雨的方法”,“鳥鼠攸去”可譯為“這是趕走鳥鼠的方法”。

      (4)報以介福,萬壽攸?。。ā对娊?jīng)·小雅·楚茨》)

      本按:此句意為讓我們長壽就是神靈回報我們的方法。

      (四)表示方面

      (1)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周易·蒙卦》)

      本按:“無攸利”《周易》中凡11見,意思是“無所利”,即“沒有好的方面”。(下同)

      (2)甘臨,無攸利;既憂之,無咎。(《周易·臨卦》)

      (3)行有眚,無攸利。(《周易·無妄卦》)

      (4)十年勿用,無攸利。(《周易·頤卦》)

      (5)浚恒,貞兇;無攸利。(《周易·恒卦》)

      (6)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無攸利,艱則吉。(《周易·大壯卦》)

      (7)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周易·萃卦》)

      (8)征兇,無攸利。(《周易·歸妹卦》)

      (9)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無攸利。(《周易·歸妹卦》)

      (10)小狐汔濟(jì),濡其尾,無攸利?!藏赞o〕(《周易·未濟(jì)卦》)

      (11)無攸遂,在中饋,貞吉。(《周易·家人卦》)

      (五)表示受事

      執(zhí)訊連連,攸馘安安。(《詩經(jīng)·大雅·皇矣》)

      譯文:捉來俘虜連成串,割下左耳裝滿筐。馘,割左耳?!柏濉敝父钕碌亩?。

      (六)表示原因或理由

      厥命曷以引養(yǎng)引恬,自古王若茲監(jiān),罔攸辟。(《尚書·梓材》)

      辟,邪惡、叛亂?!柏柝佟绷x為“沒有叛亂的理由”。

      二、西周漢語結(jié)構(gòu)助詞“攸”的來源

      《說文》:“攸,行水也。從攴,從人水省。秦刻石《嶧山》文作??!倍巫ⅲ骸靶兴病4鞫痹唬骸票咀魉胸?,其中從巛。’按當(dāng)作行水攸攸也。行水順其性,則安流而入于海?!笨梢姟柏钡谋玖x是水“安流”,應(yīng)該看作形容詞。

      除了本義,“攸”后世還可用作“久遠(yuǎn)”、“迅疾消失”、“閑適弛放”等形容詞義和“處所”等名詞義,很明顯這些意義都是它的本義引申而來的。西周漢語中“攸”也有作名詞和形容詞的用例:

      (1)為韓姞相攸,莫如韓樂。(《詩經(jīng)·大雅·韓奕》)

      程俊英將此句譯為“他替女兒找婆家,莫如韓國最理想”[4],可見其中的“攸”可看成名詞,是“處所”的意思。

      (2)王曰又曰:“時予,乃或言爾攸居?!保ā渡袝ざ嗍俊罚?/p>

      李民、王健譯文為:“現(xiàn)在我教導(dǎo)你們安于這里的生活?!保?]可見“攸”的意思是“長久”。

      至于甲骨文中作地名、方國名和金文中作人名及“攸勒”的“攸”,都是“攸”的借假義①參見方有國《上古漢語語法研究》(巴蜀書社,2002:104-108)。按:方有國所說的“指示代詞”“攸”,就是我們所說的結(jié)構(gòu)助詞“攸”。

      那么結(jié)構(gòu)助詞“攸”是怎么來的呢?

      張玉金認(rèn)為它源于表處所的名詞“攸”,其所由虛化的具體句法環(huán)境是“無/有+攸+VP”句式[6]。不但如此,他還認(rèn)為結(jié)構(gòu)助詞“攸”先于結(jié)構(gòu)助詞“所”產(chǎn)生,而“攸”語法化為結(jié)構(gòu)助詞以后,“所”也因類推效應(yīng)而語法化為了結(jié)構(gòu)助詞。我們同意這種看法。

      三、余論

      周法高認(rèn)為,周代漢語中的虛詞“攸”,有些可以解作“所”,有些則不可解作“所”,“還有些兩可的例子,注解者往往異說紛紛,莫衷一是。例如《書·孔傳》和《詩·毛傳》、《鄭箋》大都用‘所’解‘攸’,而王引之《經(jīng)傳釋詞》大都釋‘攸’為語詞之‘用’?!保?]所以周法高將“攸”分為了“攸=所”和“攸≠所”兩個部分來討論。

      周法高的這個見解是很精當(dāng)?shù)模贿^說得還不夠清楚。的確并不是所有的“攸”都和結(jié)構(gòu)助詞“所”具有同樣的功能,西周漢語中的“攸”有不少是用作連詞的。如:

      本按:銘文大意是旅因爲(wèi)效法他父親,保衛(wèi)天子,所以天子就賞賜了他。句中的“攸”是連接前后兩個分句的連詞。

      (2)無若火始燄燄,厥攸灼敘,弗其絕。(《尚書·洛誥》)

      馬持盈將此句譯為:“它一旦燒起來,就無法撲滅了”[8],將其中的“攸”看成假設(shè)連詞。

      還有5例“攸”,用在動詞之前,意義非??侦`,很像王力所說的“詞頭”,傳統(tǒng)上稱為“語助”、“語詞”、“詞之助”等[9],本文把它們看作語氣副詞,待另文討論。如:

      (1)天棐忱辭,其考我民,予曷其不于前寧人圖功攸終?(《尚書·大誥》)

      (2)亦惟爾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遜。(《尚書·多士》)

      (3)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詩經(jīng)·小雅·甫田》)

      本按:這一例中的“攸介攸止”義不同于上引《詩經(jīng)·大雅·生民》中的“攸介攸止”(此例“攸”是結(jié)構(gòu)助詞)。

      (4)朋友攸攝,攝以威儀。(《詩經(jīng)·大雅·既醉》)

      [1]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72.

      [2]陳昌來.介詞與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67-168.

      [3]陳昌來.現(xiàn)代漢語動詞的句法語義屬性研究[M].上海:學(xué)林出版社,2002:9-13.

      [4]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95.

      [5]李民, 王健.《尚書》譯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11.

      [6]張玉金.出土戰(zhàn)國文獻(xiàn)虛詞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96.

      [7]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編[M].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405.

      [8]屈萬里.《尚書》今注今譯[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105.

      [9]王力.漢語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80:347.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uxiliary YOU in Chinese Language of Xizhou Period

      XIA Yong-she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Shaoguan University, Shaoguan 512005, Guangdong, China)

      YOU(攸) can be used as a structure auxiliary In Xizhou Chinese language. Its function is to constitute “ YOU(攸) +V” structure with the verb behind it and indicates the place, object, aspect and tools or methods that the V involved. This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YOU(攸) originates from its noun usage.

      YOU; structure auxiliary; Xizhou Chinese language

      H109.2

      A

      1007-5348(2017)07-0091-05

      (責(zé)任編輯:陳 娜)

      2017-05-20

      夏永聲(1977-),男,寧夏西吉人,韶關(guān)學(xué)院文學(xué)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古漢語語法、詞匯。

      猜你喜歡
      大雅助詞金文
      大雅新風(fēng)
      大雅新風(fēng)
      大雅新風(fēng)
      韓國語助詞的連續(xù)構(gòu)成與復(fù)合助詞的區(qū)分
      日語中的“強(qiáng)調(diào)”表達(dá)研究——以助詞為中心
      日語中“間投助詞”與“終助詞”在句中適用位置的對比考察
      長江叢刊(2018年6期)2018-11-14 16:42:08
      簡談對金文“蔑懋”問題的一些新認(rèn)識
      釋甲骨金文的“徹”字異體——據(jù)卜辭類組差異釋字之又一例
      江永桃川土話的助詞
      語法填空專練
      新晃| 遵义市| 资中县| 望谟县| 乐昌市| 金沙县| 扶风县| 太白县| 即墨市| 精河县| 井陉县| 高雄市| 韶关市| 壶关县| 娱乐| 保亭| 烟台市| 加查县| 华容县| 华安县| 隆子县| 绍兴县| 西畴县| 金塔县| 应用必备| 新蔡县| 尚志市| 霍州市| 宜君县| 兴海县| 重庆市| 南皮县| 西华县| 岢岚县| 土默特右旗| 石景山区| 青海省| 右玉县| 定襄县| 西峡县| 侯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