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娟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綜合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學校也越來越重視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綜合文化素質的小提琴等藝術學科的開設。當前國內許多高職院校也開始開設小提琴教學,希望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音樂綜合素質人才。但是國內當前的小提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制約著高師院校小提琴教學的開展。本文主要針對高師院校小提琴教學開展策略進行探析,希望能夠為相關的研究人員提供借鑒意義。
1 當前國內高師院校小提琴教學現狀分析
1.1 首先是高師院校的學生本身小提琴基礎薄弱
近年來,隨著高職院校學生的不斷擴招,學生的學習能力明顯下降了很多。特別是小提琴專業(yè)的學生,很多都是成績不好的學生而且又沒有經過專業(yè)的小提琴訓練。從而在老師上課的時候,很多學生都聽不懂老師在講什么,這就影響了小提琴的教學質量。
1.2 其次是教學中沒有合適的小提琴教材
當前國內很多高師院校的小提琴教學教材都是直接采用專業(yè)音樂學院的教材,但是兩者的教學對象與教學目標差別很大,因此對高師院校的學生而言,這些教材缺乏針對性,無法滿足觸及學習的需要。這就導致學習小提琴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容易受挫,失去對小提琴的學習興趣。所以選擇和編注具有針對性,合適的小提琴教學教材也是當前國內各高師院校小提琴教學中的首要問題。
1.3 最后是現有的小提琴教學模式太過陳舊無法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
當前國內大部分的高師院校小提琴教學老師還是習慣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嚴重的忽略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提琴老師在教學中大部分高師院校主要面對小組多個學生講解相關教學知識。這樣的教學模式是有利于老師統一的大批次的向學生傳遞知識,但是非常不利于學生個性思維、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此外大部分的高師院校在小提琴授課中更加注重學生小提琴理論知識以及技巧的培養(yǎng),而忽略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小提琴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學科,需要小提琴老師在教學中需要強化對學生運用能力的訓練,如果只是一味注重理論知識與技巧的學習,那么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
2 針對當前國內高師院校小提琴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2.1 高師院校學生理論基礎相對薄弱
隨著各高校的不斷擴招,高職院校降低了學生的錄取標準,。大部分學生音樂基礎知識相對薄弱,為了有效的解決學生基礎薄弱這個問題,在入學后應提高選擇本專業(yè)學生的標準,要求選擇本專業(yè)的學生一定要具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并統一組織進行考核,考核通過的進入本專業(yè)學習。可以采取筆試、面試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音樂感悟能力、音樂素質以及發(fā)展?jié)摿右钥己?,從而判定學生是否有能力進入本專業(yè)學習。在開學初期,還可對本專業(yè)的學生進行統一的音樂基礎知識講授,從而使得學生能夠更快的適應小提琴課程。比如先進行一次摸底考試,然后針對個性差異和學習需求進一步安排教學內容。
2.2 其次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編寫相應的小提琴教學教材
由于高師院校內小提琴專業(yè)的學生和其他專業(yè)音樂院校學生情況有些不同,因此國內各高職院校在開展小提琴等藝術學科的時候要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編寫適合本校學生的專業(yè)教材。同時還可以邀請經驗比較豐富的高職院校老師以及教研人員來參與教材的編輯工作,綜合分析本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社會上的需求情況,并對本校學生以及社會上相關的崗位進行調研,結合本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與教學大綱,制定出符合本校學生實際水平的教材。
2.3 最后教學老師要創(chuàng)新傳統的教學模式,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傳統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已經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因此國內的各高職院校很有必要革新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升小提琴教學效果,為社會發(fā)展輸送大批優(yōu)秀的小提琴人才。首先要創(chuàng)新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比如說分層教學也就是因材施教,老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學習基礎的不同,將其劃分成不同的組別,然后制定相應的培養(yǎng)方案,并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同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從而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的提高教學效果。其次,小提琴老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同時老師在教學中還可以有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與感悟能力。比如說在課堂上多播放一些優(yōu)秀小提琴家的表演視頻或者是采用情景模擬的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音樂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布置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編創(chuàng)與表演。最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為了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加以鞏固,很有必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這樣做不但可以極大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力,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所以小提琴老師可以經常的組織一些實踐活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運用能力。比如說小提琴交流沙龍或者是小提琴比賽等。
3 結語
綜上可知,高職院校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文化素質的培養(yǎng),在院校內開設小提琴等藝術專業(yè)學科受到越來越多學生的喜歡。各高職院校在開設小提琴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真實水平,針對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積極的采取措施加以處理,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而培養(yǎng)出更多優(yōu)秀的小提琴人才。
(作者單位:呼倫貝爾學院)endprint
青蘋果·高一版2017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