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莫庭芝作為獨山莫氏家族的重要詞人,其詞在晚清貴州詞壇上獨樹一幟。莫庭芝詞重視寄托,崇尚豪宕風格。其詞具有較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意蘊,表現了他思親懷友的摯情、羈滯他鄉(xiāng)的客愁、壯志難酬的悲慨等。莫庭芝詞藝術上亦獨具風貌,語言樸素文雅警拔,詞風沉郁豪放,擅于借景抒情。
關鍵詞:莫庭芝 《青田山廬詞》 思想意蘊 藝術特色
中圖分類號:I20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05(2017)02-106-114
莫庭芝(1817-1889),字芷升,號青田山人,貴州獨山州(今貴州省獨山縣)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貢,廷試不中,遂絕意仕進,潛心治學、執(zhí)教。莫庭芝是近代莫氏文學世家的代表作家,兼擅詩詞。其詩“沈思獨往,一字一句,俱經錘煉而成。雖其中生澀之處,間亦不免,然取徑造境,已非近代詩人所肯為”(《黎庶燾《青田山廬詩鈔·跋》),可見其詩思致錘煉,取徑造境可與古詩人相匹。莫庭芝兼嫻倚聲,為貴州近代重要詞人,其詞“婉而多風,浩浩落落,抑塞善感,與其詩相若,境實為之,無粉飾,亦非造作云”(《青田山廬詞提要》)。1莫庭芝詞集《青田山廬詞》存詞51闋,另可據《清人詞話》補輯1闋。莫氏詞少而質精,思想意蘊較為深刻,藝術表現上匠心獨具。學界多將莫氏詩詞合論,對其《青田山廬詞》的論述較為簡略,難以窺見莫氏詞全貌。故擬專文以深入探討莫庭芝《青田山廬詞》,以期深化近代貴州詞學研究。
莫庭芝傳世詞不多,友人胡長新說:“今未見存稿,僅于詩草中雜有丁卯(1867)三四年之作?!保ā肚嗵锷綇]詞鈔·跋》)由莫氏友人曾煒、張海峰選定,胡長新刊刻,即《青田山廬詞鈔》一卷,存詞51闋(另可據《清人詞話》補輯1闋)。莫氏詞集后收入《黎氏家集》(光緒十五年日本使署刻本,《清代詩文集匯編》第668冊即據此影?。?和《黔南叢書》。道光三年(1823)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莫與儔去世,莫與儔一直擔任遵義府學教授,死后葬于遵義城東80里青田山,莫友芝去世后也葬于此地。莫庭芝自6歲隨父赴任,在遵義度過了他的少年、青年時期,遵義對莫氏來說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為紀念莫氏青壯年的生活和成長之地,為紀念父母廬墓,莫氏以“青田山”命名自己的詩詞集。
道咸時期學術呈現漢學、宋學及注重事功之今文經學會通發(fā)展的趨向,莫庭芝的學術思想主張以漢學為根柢而兼采宋儒之義理。一方面,他以漢學為根柢。莫氏早年“承父兄樸學,早歲精研洨長(按:指許慎)之學,督學使者詫為僅見,取入州學”(陳田《黔詩紀略補莫教授庭芝傳證》)。1其父莫與儔(1763-1841)學行醇厚,其兄莫友芝(1811-1871)為晚清碩儒,又從魁儒鄭珍問學,故莫氏博通經史,深研音韻訓詁之學,漢學根柢深厚。另一方面,莫氏又兼采宋學,重視宋學義理。其《同郘亭五兄用窕韻送八弟生芝》詩云:“兩漢經師戒虛窕,求是端從實事討。宋儒講學重躬行,檢點身心非草草……丈夫茍志拔流俗,特立未顧他人曉?!笨梢娔隙聪h、宋學之精義,欲將漢學實事求是的學術精神和宋學重在躬行的淑世精神調融互用,培養(yǎng)一種拔出流俗的特立獨行情操。其《養(yǎng)心銘》詩乃莫氏平日培養(yǎng)心性之體會,略近宋儒義理詩:“活潑之地,淡泊之天。清虛之府,惟心宅焉……理則君子,欲則小人……君子樂道,小人憂貧。汝獨胡為,無病而呻。好嬉乃荒,積勇斯神?!庇讶死枵嘴髟疲骸败粕疄槿艘玻V實樸厚,靜默不華,其為學亦然。”(《青田山廬詩鈔·序》)其友胡長新云:“芷升性情真摯, 氣象溫純, 而學力則甚深, 讀其詩如見其人?!保ā肚嗵锷綇]詩鈔·跋》)2可見莫氏為人、為學及為詩詞表現出的樸茂淵深氣象,正是莫氏已將漢宋學調融于心的外化表征。
莫庭芝詞學思想主要表現在強調寄托和崇尚豪宕詞風。一方面,莫庭芝強調作詞要有所寄托。其兄莫友芝受張惠言影響,推尊詞體:“詞自皋聞選論出,其品第乃躋詩而上,逌然國風、樂府之遺,海內學人始不以歌筵小技相疵褻。”(《陳息凡<香草詞>序》)3莫氏也是主張向上一路,強調作詩填詞要有深沉寄托來提升詞體的品格,其《祝英臺近·粘詞壁上題其后》詞云:“試聽取。漫道綠板紅腔,婉愞個中兒女。興趣遙深,寄托借毫素。幾多言外衷腸,個中滋味,都把贈、有心人去?!?其《于伯英(鐘岳)以詩藁見示,書此歸之》亦云:“哀時托興意纏綿,任真亦復見性天?!笨梢娔现鲝堊髟娞钤~要有“興趣遙深”的寄托,要將作家傷時感世的內心情感出之纏綿之詞,要有言外寄托的深意。另一方面,莫庭芝崇尚豪宕的風格。其《百字令·孫竹雅清彥太守見和贈茗香原韻,輒仍前韻奉答》詞以蘇、辛豪宕詞風贊美友人詞云:“太守文章,先生格調,并繼蘇辛跡。風流豪宕,焉能默默而息?!笨梢娝麑μK辛豪宕詞風的推崇。他的很多詞也表現這個特點(詳見下文),莫庭芝詩中常可見到“河氣騰空落日昏,平沙莽莽月無痕”(《宿草屯坡》)、“不狼山下流離子,放鶴亭邊落拓人”(《寄春臺侄》)等豪放廓落的詩句,足可證明莫氏崇尚豪宕的文學風格。
一、《青田山廬詞》的思想意蘊
詞作為“要眇宜修”的文體,盛于唐宋,衰于元明,復興于清民時期。據《全清詞》統(tǒng)計,清順康雍乾詞已逾十萬余首,詞人3600余位,“從來被人們視為‘小道末技的詞正好在清廷統(tǒng)治集團尚未關注之際應運而起,雕紅琢翠,軟柔溫馨的習傳觀念恰恰成為一種掩體,詞在清初被廣泛地充分地作為吟寫心聲的抒情詩之一體而日趨繁榮了”。5清詞已發(fā)展成與“詩”并行的抒情文體。近代以來內憂外患的陵夷國勢,又拓展了詞的情感內涵,提升了詞的思想深度。跟莫氏詩相比,其詞重在抒情,他“中年遭時多故。其抑塞磊落之氣一寄于詩,而詞亦伊郁善感,婉而多風”。(胡長新《青田山廬詞鈔·跋》)其詞主要表現詞人遭逢不偶羈旅飄萍的復雜情懷,正如他自己所說:“移宮商,調徵羽,密意共誰訴。短令長歌,總是斷腸語。何人顧曲憐予。多情似我,聊寫向、壁間留與?!保ā蹲S⑴_近·粘詞壁上題其后》)6應該說莫氏詞具有較為深廣豐富的情感意蘊,反映了動亂時代帶給士人的心靈悸動,也從側面反映動亂時代的凄慘現實。莫氏詞的思想意蘊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思親懷友的摯情
莫庭芝無論是對親人還是朋友,都情真意摯,其憶舊詞“以真情為纏綿悱惻之致”(張海峰《青田山廬詞鈔·序》),其友情詞“情誼真摯,風致憂傷怨悱”1,情感深摯,抒情深婉,有著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莫氏愛情詞寫得含蓄深婉,深得風人深致。其《江城子》詞云:
夢中親近覺來疏。悄相扶,一言無。去也匆匆,心事只縈紆。閉眼重尋渾不著,燈燼冷,枕函孤。 算從別后幾居諸。草痕枯,又平蕪。天氣非秋,那得雁傳書。細雨清寒春暗度,呼燕子,問何如。
詞上片寫夢中與妻子沉浸在悄然相扶心心相映的溫馨場面,可惜夢境匆匆,醒來只有凄燈孤枕相伴。詞下片寫別后阻隔,思念心切,詞人只得請求燕子傳遞音訊的無奈?!安莺劭?,又平蕪”二句表明詞人跟妻子在草痕枯萎的秋天離別,轉而又到了青草平蕪的春天,詞人多么想把自己的思念通過鴻雁傳達給妻子,可惜春寒料峭,大雁尚未北飛,天空難覓大雁蹤影,怎么可以找到鴻雁傳書?于是詞人只得悄然呼喚檐邊燕子,希望能從它身上獲得些許安慰,可見莫氏對妻子的思念之深。將愛情詞寫得如此深沉如此含蓄,毫無纖艷淫靡的色彩,遠高于于浙派末流“揣摩床笫,污穢閨闈”(張海峰《青田山廬詞鈔·序》)有傷風雅的“淫詞”,真可謂是“發(fā)濃纖于簡古,雜流麗于端莊”(同上)。
莫氏思親詞也寫得真摯感人,如《迎春樂·五十二字,依美成》詞:
一年一處過除夕。問風土、我能說。憶團圞、坐守歡無極。霜滿鬢,成疇昔。兄弟天涯何處客。更無那、妻孥乖隔。勿復進屠蘇,臘味好,怎消得。 三冬過了都無雪。昨宵雨、轉凄咽。算今朝、五處傷離別。誰酩酊,酬佳節(jié)。老去心情無可悅。只添了、星星華發(fā)。又是一年春,更幾見,春花發(fā)。
按,杜甫《奉寄高常侍》詩:“汶上相逢年頗多,飛騰無那故人何!”“無那”為“無奈”之意,“兄弟天涯何處客。更無那、妻孥乖隔”謂詞人兄弟離散,更無奈的是又跟妻子兒女阻隔。除夕本是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刻,由于戰(zhàn)亂,迫于生計,詞人兄弟、妻兒天各一方,臘味再好,怎堪消受!“一年一處過除夕”句表明詞人這樣孑然一身又飄蓬各地過除夕已經多年,詞末韻“又是”“幾見”等詞又流露出明年不知又在何地過年,只贏得又添了不少星星白發(fā)。全詞又化用白居易《望月有感》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的詩意,2將詩人獨處的凄然、對親人的思念、年華流逝的感傷以及對造成親人阻隔的現實的憤懣等多種復雜情感交融其中。其《滿江紅·竹雅憶亡弟清元,因以見贈,余亦觸懷而念亡弟生芝,次韻奉答》對亡弟的追悼也是寫得愴惻感人:
春草迷離,又還被、東風吹綠。問人世、韶華一往,如何難續(xù)。原上鸰飛懷急難,沙邊雁落愁孤獨。杜少陵,憶弟費詩篇,哀同觸。 收殘稿,何堪讀。親纂訂,聊為述。只斯文猶是,剜心頭肉。白日看云情已知,寒宵聽雨魂長逐。想當初,總角愛聰明,嗟無福。
莫氏八弟生芝1851年二月初去世,年僅30歲,當年莫氏曾寫《哭八弟生芝》八首直抒鸰原之痛,哀感頑艷。時隔多年,友人憶念亡弟,又觸動了他沉積多年的哀思,當年為八弟收拾遺物不忍猝讀殘稿的情景又浮現眼前,每憶及亡弟詩文,便如剜心割肉那樣絞痛?!巴龅苡谥T弟中最聰慧,也最得其父偏愛,然性強體弱,命運不濟,生一子,遂夭,鄉(xiāng)試又未中,郁郁而亡”,1末尾三句就是寫亡弟聰慧,幼時最得父親疼愛卻命薄無福的情景。全詞多以白描手法敘事抒情,情感內涵深蘊其中,思致委婉,情調凄惻。
莫氏性情溫厚,篤于友情,其友情詞也寫得真摯感人。莫庭芝一生服膺鄭珍,對鄭珍善誘后進、沉潛漢學的精神敬仰不已:“平生瓣香一子尹,天遣大力撐南天。裁成后進功豈小,如矩在方規(guī)在圓?!保ā都泥u叔績》),其《瑞龍吟·追悼亡友鄭子尹》詞追悼“夙昔誼兼師友”的摯友鄭珍,此詞將敘事、描寫、抒情、議論多種手段交融在一起,充分發(fā)揮長調詞時空場面多變的優(yōu)長。敘寫鄭、莫兩家情誼,樸實感人;追述鄭珍對莫氏“夙昔誼兼師友”的提攜教誨,催人奮進;描述一代學者“空山老死”的慘境,令人酸鼻;贊揚鄭氏“黔南屈指”一流的學術文學成就,令人景仰;敘述戰(zhàn)亂阻隔欲歸不得的苦楚,令人感慨。一首詞包涵著如此豐富復雜的情感內涵,可見莫氏詞的藝術功力之深?!锻瓥|》詞寫對友人的思念深得小令含蓄曲折、韻味深長的好處,詞云:“湖海蒼茫水云斷。那更說、平生愿。十年闊別阻歡宴。漫問訊、秋天雁。 順風未與鴻毛便。遞不到、音書遠。屋梁月落暗遙眷。夢來去、長相見?!痹~人跟友人闊別多年,詞人迫切希望跟友人歡宴相聚,可遠隔千里,湖海蒼茫,想寄信問候平安,可是音訊阻絕多年,音書何由達,“屋梁月落”三句化用杜甫《夢李白》“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詩意,以你來我去長相聚首的夢境傳達詞人對友人不可遏制的思念之情。
(二)羈滯他鄉(xiāng)的客愁
莫氏一生坎坷,或執(zhí)教為業(yè),或寄幕他鄉(xiāng),為衣食之累而行役各地,常年的背井離鄉(xiāng)使得他的詞中流露出濃重的鄉(xiāng)愁。而這種鄉(xiāng)愁(或者說青田山情結)又是指向他幼年至壯年時生活和學習之地遵義,而非莫氏出生地獨山,具體地點一是遵義府學附近,二是青田山廬。莫庭芝7歲時即跟從父兄到遵義,承教于父兄,在遵義得以結識黎、鄭二家英彥。其父去世后,莫友芝為跟摯友鄭珍切磋問學,將父親墓地選在鄭珍居所附近樂安江畔的青田山,他在《巢經巢詩鈔序》中說:“自廿年前,友芝侍先君遵義郡學,子尹居東八十里樂安溪上……至辛丑,先君見背,即卜兆樂安溪上青田山,復結廬其間,以近吾子尹(按:即鄭珍)也?!?青田山風光秀美,山間青松翠柏,修篁環(huán)繞,莫庭芝兄弟經常來這里讀書,這也是日后莫氏魂夢縈繞的“故鄉(xiāng)”。 《湘春夜月·憶湘川舊游》詞主要抒發(fā)詞人對遵義山水的深情依戀和作客他鄉(xiāng)的疲乏孤獨,也含蓄地抒發(fā)了詞人對不能回鄉(xiāng)省廬(墳)的遺憾,詞云:
思綿綿,播州湘水湘山。別去荏苒于今,還得似當年。追念學堂初啟,正一群嬌小,鬌角翩翩。傍宮墻俎豆,庭闈膳寢,快活如仙。 年來歲去,徑花黃綻,階藥紅翻。少壯優(yōu)游,好是秋吟湘月,春浴湘川。蹉跎久旅,但夢魂、遙逐雙鶴青田。待異日,賦歸來恐怕、人民改舊,城郭非前。
播州(今遵義)有佛教名剎湘山寺,俯鄰湘水,為遵義名勝之地。詞上片追念詞人幼時在播州湘水湘山的點滴生活。當年兩髻翩翩的他,伴隨一群稚氣天真的學童,侍奉庭闈,入奉甘旨,承教受學,爛漫讀書,快活如仙。下片抒發(fā)詞人久滯他鄉(xiāng)時對播州魂牽夢繞的徹骨思念。歲月蹉跎,羈滯他鄉(xiāng),只能在夢中追逐著雙鶴回到雙親的廬墓。詞末尾三句化用文天祥《金陵驛二首》“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句詩意,含蓄寫出了詞人對將來舊地重游時可能產生物是人非之感的隱憂,實則遵義城在1859-1862年先后兩次被教軍和太平軍圍攻,這種擔憂也從側面反映了時代的動亂。其《雨中花慢》詞上片先敘寫詞人十余年來薄宦羈游饑寒未免的漂泊生活,下片直抒對青田山廬的思念之情:“園林好在,竹樹親栽,而今可似當初。無奈是、煙塵阻絕,一任荒蕪。旅夢頻棲店舍,歸心遙落山廬。甚時卻與,理料松菊,整頓琴書。”詞中“山廬”即“青田山廬”,咸同以來,貴州戰(zhàn)亂不斷(“煙塵阻隔”即指此),詞人想回青田山廬掃墓,整理故居,可是戰(zhàn)亂阻斷一切,客中饑驅奔走旅食他鄉(xiāng)的慘痛現實跟當年莫氏兄弟在青田山栽竹蒔樹、培松護菊、彈琴讀書的愜意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顯出詞人流落他鄉(xiāng)的悲哀之深。《賀新涼·題茗香獨步東南隅圖》詞也是寫詞人鞅掌風塵難以排解的客里鄉(xiāng)愁,詞云:“性癖躭孤往。渺江城、追游獨步,徘徊曳杖。芳草斜陽延立久,靜閱許多塵鞅。而今是、倦途回想。為展生綃論舊跡,看青山綠鬢森相向。情歷歷,但神惘。對圖我亦思疇曩。趁風光、委心一任,去留誰強。林下水邊閑躞蹀,悄共影兒成兩。悵客里、孤懷同賞。尺幅卷還三嘆息,怕雪泥鴻爪增凄愴。凝遠思,倚簾幌?!痹~上片結合自己性格孤僻喜好獨游的嗜好描繪圖畫情景,下片寫圖畫引發(fā)的回憶及觸動的鄉(xiāng)愁。圖畫的明媚春景引發(fā)詞人委心任運辭職回鄉(xiāng)的想法,神馳故園,攜妻林邊水下悠然散步影兒成雙的憧憬與在寂寞孤獨之異鄉(xiāng)咀嚼鄉(xiāng)愁的殘酷現實形成了鮮明對比,詞人不愿再看畫了,畫中情景觸發(fā)的往事使得詞人無法從彌漫身心搖蕩其心的凄愴中解脫出來,詞人靠著窗簾,定思凝神以平息內心的鄉(xiāng)思客愁。
(三)壯志難酬的悲慨
莫庭芝拔貢后,屢試不中,絕意科考,但在學而優(yōu)則仕的傳統(tǒng)社會,其內心還是充滿了失意不遇的悲哀,其詞中亦多抒失意之士科場失意壯志難酬的悲慨。其《采桑子·郊游書即目》組詞集中抒寫其懷才不遇的遭遇,痛快淋漓,又富于哲理意蘊,茲錄前三闋:
高城迤邐行游處,一晌凝眸。莫久勾留,一點煙云一點愁。
十年幾許滄桑感,人似蜉蝣。暮在朝休,眼下成空不轉頭。(其一)
壞梁細認題名字,墨影疏疏。疑有疑無,料得當年是特殊。
世間公道惟風雨,不揀賢愚。一例模糊,萬歲千秋莫問渠。(其二)
萬人冢畔斜陽冷,轉壑填溝。何縣何州,曠野茫茫共一抔。
道旁空髑能言否,多事莊周。為爾前籌,不蓋棺時也自休。(其三)
也許由于積久的悲涼,應試的辛酸,詞人在朝來暮去的時間流逝中,不覺悲從中來,郊游中的高城、壞梁、墳冢等景物觸動了詞人的坎壈失意情懷,壓抑悲涼的心境噴涌出激越奔放的感情激流。第一闋,高城的絲絲煙云在詞人眼中心里竟然點點滴滴凝凍成集聚起無邊的愁恨,多年的激憤、心頭的熱血在暮在朝休滄桑變幻中都不可阻擋地化作了空無。第二闋,化用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壞壁無由見舊題”語典,詞人希望從若隱若現的壞壁墨跡中尋繹出什么蛛絲馬跡來,辨識出一個賢愚之別來,但這都是徒然,風侵雨蝕,哪還有什么賢者留下的獨特痕跡?“世間公道惟風雨,不揀賢愚” 二句極具反諷意味,寫出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的英才被埋沒的悲哀,意謂人類社會永遠是代表不公,永遠是賢愚不分,只有自然界的風雨才能代表公道,實則譏諷當權者昏庸無能,賢愚不分。第三闋更富于哲理意味,用形象闡述死亡和壯志的關系?!叭f人冢畔”“轉壑填溝”1都表明當時社會動亂不已。莫友芝曾對其子莫繩孫講:“吾黔自軍興,十余年來,苗、回諸夷、土匪邪教,相繼倡亂,蹂躪全省十二府、一直隸州……自余府、廳、州、縣數十,殘破千里,人民能孑身脫難者,百不一二?!?政府只得將那些戰(zhàn)亂中死亡的人填埋在“萬人?!崩铮切╇y民轉徙流離,死后也無法知道他們是何州何縣之人。詞人思前想后,想到那些冢中之人出身地位等各自不同,最后同埋在一抔黃土中,莊周與髑髏的對話實有深意,既然人死后都是殊途同歸,那么詞人還是趁早醒悟,不要再去為虛名而掙扎了,等到蓋棺再來定論,肯定為時已晚。故第四闋詞,莫氏安慰自己忘卻煩惱,姑且領略春天的美景吧。這四闋詞或慨嘆壯圖成空,或質疑世道不公,或指斥賢愚不分,或深思死亡問題,集中表現了“古之傷心人別有懷抱”(胡長新《青田山廬詞鈔·跋》)的悲傷。
莫氏其他如《齊天樂》詞抒寫詞人當年豪情壯志消磨在“東騁西馳,南征北走,孤負良時多少”應試歲月的悲哀,《百字令·贈呂茗香(廷輝)》詞則抒寫詞人寄幕他鄉(xiāng)潦倒天涯的磊落抑塞,詞云:
杜陵老矣,問胡為久作,諸侯賓客。罷酒酣歌徒自好,潦倒天涯誰惜。白水青山,斜陽芳草,浪寄閑蹤跡。不如歸去,故國應有消息。 又是律換星移,風光荏苒,春氣通邊邑。華發(fā)相鮮驚節(jié)序,耿耿我心君識。說有談空,論今述古,慷慨追疇昔。相逢疑夢,不知今日何日。
詞上片極寫詞人久幕異鄉(xiāng)仰食諸侯浪寄閑蹤的佐幕悲哀,下片極寫詞人與友人惺惺相惜慷慨悲歌的牢落以及壯圖落空的感慨,悲歌慷慨,氣勢流走,有蘇辛豪放詞之神韻。這些抑塞磊落的胸懷抒寫哀而激越,婉而多諷,有助于我們認識近代社會士人的心靈悸動。
壯志難酬,莫氏對光陰的流逝慨嘆不已:“素光照席,揩眼能見幾回圓”(《水調歌頭·登樓望月,次東坡韻》)?;虮憩F時不我待解酒澆愁的精神痛苦:“是醒是夢。莫把韶華空斷送。有酒盈舟。萬事堪休合便休。”(《減字木蘭花·次茗香韻》)壯志難酬,莫氏亦寄情山水也排解心理壓力,寫了一些描繪山光水色的詞篇,如“草襯丹楹,藤穿碧瓦,野馬紛紛飛度”(《探春·雨后郊游,小憩荒祠下》)的豐富色調和動態(tài)美感,又如“雨絲微揚,縈花惹草,無聲有影。似近疑遙,欲前還卻,做情生性”(《水龍吟·春陰》)句對春雨如絲微飏作態(tài)的精細刻畫。
二、《青田山廬詞》的藝術特色
莫庭芝作詞深受其兄莫友芝影響。莫友芝論詞切中詞壇弊?。骸案`論近日海內言詞,率有三?。嘿|獷于藏園,氣實于谷人,骨孱于頻伽。其倜然不囿于習氣而溯流正宗者,又有三?。簩;春6?,師清真而靡,服梅溪而佻?!保ā遁谉熗ぴ~草序》) 1莫庭芝詞不僅題材內容以述懷為主,沒有纖艷之什,而且藝術上“沉思獨往,一字一句俱經錘煉而成”(黎庶燾《青田山廬詩鈔·跋》)2,精心錘煉而出,力避其兄所說前后六種弊病,亦無浙派末流淫詞、鄙詞、游詞三弊,正如其友張海峰《青田山廬詞鈔·跋》評其詞“并曉風殘月、鐵板銅琶兼擅其美也,是可奪周柳之席,而登蘇辛之堂也”,雖過溢美,但也道出了莫庭芝詞情致纏綿(似柳,前文已述)、以思力作詞(似周)3以及詞風豪宕(似蘇辛)的特點,其詞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語言樸素典雅警拔
關于莫庭芝詞的語言特點,可以用樸素精練警拔來概括。一方面他喜以平??谡Z入詞,不假雕飾,正如其友曾煒《青田山廬詞·跋》所評:“取閱其詞,浩浩落落,自抒胸臆,無粉飾,無造作,讀之使人感慨流連,而不自已?!?可見莫氏詞語言不假藻飾,真切樸素。如:“七人八谷都過了。十一日、春才到。鳥兒知暖爭先報”(《迎春樂·五十一字依少游》),“風雨無情不惜花。一宵摧折付泥沙。那得落紅重上樹。孤負”(《定風波》),“正當煩惱,有個人來到。細雨幽窗寒悄悄,語罷爐煙余裊”(《清平樂》)。這些詞句采用樸素自然的口語直接陳說,脫落華詞麗語,語言自然平易,詞意真切感人,但在這自然中又蘊含著深意,顯示出詞人提煉口語入詞的深厚功底。
另一方面,莫庭芝詞善于化用前人詩詞,使得其詞語言文雅典麗。莫氏學識淵博,使事用典左抽右旋,運用自然,表現了學人詞的樸茂淵深之氣。前文已有不少化用前人詩詞語典或意境的例子。茲再舉幾例。其《喜遷鶯·過朱性善山居》詞“因樹編籬,開軒面圃,位置迥然超俗”句,“開軒面圃”化用唐孟浩然《過故人莊》“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句,表現了友人山居籬笆環(huán)繞、窗對場圃的不俗環(huán)境。其詞《水龍吟·春陰》“憐他物色,分明窺見,綠肥紅損”句,“綠肥紅損”本于李清照《如夢令》“綠肥紅瘦”句,生動刻畫了紅花凋落、綠葉反茂的暮春景色,表現詞人對春天行將逝去的無比惋惜之情。莫氏詞雖少,但這樣的例子還可以其詞中找出很多,可見莫氏的學養(yǎng)之深厚,錘詞煉句之功深。
再一方面,莫氏又苦心孤詣地錘煉詞句,其詞語言又具有精練警拔的特點。如《探春·雨后郊游,小憩荒祠下》詞上片:“宿雨侵晨,濕開云曉,嫩霞渲染簾戶。喜挹晴嵐,興牽游屐,試起繞城徐步。布谷一聲聲,漸抽水、綠針無數。東君特洗鉛華,芳意何嫌淡素?!薄澳邸弊旨嬗懈杏X相通的特點,極狀雨后清晨朝霞透過絮絮薄云的光芒的柔和可愛;動詞“挹”化無情為有思,仿佛嫩霞有意描繪晴嵐的景色;“綠針無數”之喻,貼切形象寫出了秧苗經過雨水滋潤后的喜人長勢。
(二)詞風豪放沉郁
莫氏詞豪宕的風格為主。張海峰《青田山廬詞鈔·序》評莫庭芝詞“真可奪周柳之席,而登蘇辛之堂也”1,謂其詞兼有婉約與豪放的特點,婉約是指其詞抒情凄婉含蓄的特點,豪放則是指其詞的主導詞風。一方面,他喜歡選用《百字令》《水調歌頭》《賀新郎》《卜算子》等接近詩體易于表達豪放情感的詞調。如《水調歌頭》的調子是輕快流利的2,易于寫得豪宕流利。其《水調歌頭·登樓望月,次東坡韻》詞深得坡公中秋詞豪放清曠的妙處,詞云:
飛閣跨山郡,四面攪遙天。問君誰創(chuàng)誰續(xù),經歷許多年。此夕凌虛憑望,算有稀星明月,當日共清寒。世事一今古,都在轉頭間。 笑何妨,同醉倒,倚樓眠。素光照席,揩眼能見幾回圓?休道升沉明晦,只這東西南北,所得有偏全,汗漫思游衍,空影趁便娟。
全詞景象如月光下廣袤的清寒世界,明麗雄闊。將此背景與詞人超越一己之喜樂哀愁的豪邁懷抱、達觀情調相結合。使此首詞寫得豪放不羈,頗得東坡詞清曠瀟灑之遺意。另一方面,莫氏有時運用流水對或用“句讀雖斷,語氣不斷的句法”,3增強其詞的氣勢。如其《卜算子》詞:“齒落舌猶存,發(fā)白心還素。曉起沖寒不自禁,怯怯憐衰暮。 虛牝擲黃金,陸續(xù)成新故。五十年過指顧問,應悔從前誤。”上下片首韻二句均為氣勢流走的流水對,讀來一氣呵成。有時一句話斷開說,他的文氣、語氣連貫而下,他內心的沉郁、盤旋、郁結都借著這種斷續(xù)的語氣和這種連貫的氣勢表現出來,如其《水龍吟·春陰》詞中似斷還續(xù)的句子(劃線句)增強了文氣,詞云:“輕陰幾日收晴,春分過了寒猶剩。雨絲微飏,縈花惹草,無聲有影。似近疑遙,欲前還卻,做情生性。弄黃蜂粉蝶,如癡如醉,驀來去、飛無定。只恐春歸容易,倦尋芳、闌干愁憑。憐他物色,分明窺見,綠肥紅損。漠漠天低,沉沉煙重,野昏山暝。漫回身卻把,珠簾放下,不禁風冷?!?/p>
另外,莫氏詞又帶有沉郁盤旋的特點。莫氏去世后,友人胡長新為他整理遺著,編刻詞集,可謂相知甚深,胡氏《青田山廬詞·跋》云:“芷升天性樸茂,早歲刻苦勤學,中年遭時多故。其抑塞磊落之氣一寄于詩,而詞亦伊郁善感?!?胡氏指出了莫庭芝詞多抒內心郁結之憂憤,具有詞風沉郁的特點,前文論其詞的思想意蘊時已舉過不少表現詞人抑塞磊落的例子,又如《高陽臺·春夜聽雨不寐》詞:
薄晚雷收,深更雨續(xù),綿綿瀉入蒼苔。潤逼簾旌,沉煙暗冷香煤。倚衾待覓聯(lián)床夢,奈夢魂、滴碎空階。思悠哉,一縷輕寒,透過窗來。 春宵不比秋宵苦,堪凄迷僝僽,卻似秋懷。為有離愁,秋心早漫春臺。梧桐未老芭蕉嫩,不颼颼、也費安排。小樓開,聽賣花聲,唱過前街。
此詞寫春夜聽雨產生的悲愁,鄉(xiāng)愁、思親、失意等多種感情交織在一起,通過這些景物,掀起詞人心靈深處的感情微瀾,絲絲縈繞,層層回旋,蘊蓄著坎壈失志貧士寂寞、孤獨心靈的向往與追求,既沉郁又哀婉。
(三)擅長借景抒情
王夫之在《姜齋詩話》中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2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人間詞話》)3莫庭芝詞抒情性強烈,善于借助景物來抒發(fā)情感,使得其詞情景渾融,筆下景物籠罩著一層伊郁悲涼的感情色彩。莫氏詞喜歡用悲涼的冷色調刻畫景物,以襯托了他的失志不遇和羈滯他鄉(xiāng)的哀愁。如其《八聲甘州·夜雨》詞:
悄燈前細雨落檐花,滴階慢聲聲。正倚愁無寐,風凄疏木,云暗高城。旅雁求曹未息,翅濕苦哀鳴?;厥茁?lián)床夜,蕭瑟堪驚。 迢遞昔年舊夢,想池塘春草,酥潤還生。算雨濡霜瘁,幾度變枯榮??痛搬欧挤埔?,逐散彩絲,空自入簾青。寒宵永、綿綿聽絕,詩句難成。
詞中“凄”、“疏”、“哀”、“蕭瑟”、“枯榮”“ 岑寂”等蕭瑟凄涼之詞勾勒出一幅凄清之景,而作者“愁無寐”的情思如鹽著水般融化于這冷清凄涼的景色描寫中。又如前文提到的《探春·雨后郊游,小憩荒祠下》詞,清晨清亮的朝霞,秀麗的山嵐,嫩綠的秧苗,悅耳的布谷叫聲,消釋了詞人久郁的心情,詞人歡欣攜杖,繞城徐步,消受美景,已而夕陽在山,詞人又莫名地沉浸于悲怨中:“即景易生愁,不若早些回去。倩誰送我,歸來夕陽春樹?!奔词姑鎸θ绱说木吧髡咭踩菀咨龀罹w。全詞的景物描寫與詞人感情水乳交融,時間在推移,詞人漸漸由喜而悲,這種感情的微妙變化“既隨物而宛轉”(劉勰《文心雕龍·物色》),而景物的變化“亦與心而徘徊”(同前),感情與景物妙合無垠,思致深遠。
總之,莫氏詞作雖少但蘊蓄豐富深刻,是道咸以來士人文化生態(tài)和心路歷程的典型體現,具有多方面的認識意義和詞史意義。顧樸光先生評莫氏詞:“幾乎全是抒發(fā)個人感情之作, 或傷春悲秋, 或嗟貧嘆老,或吟風弄月, 或哀親友……正面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一首也沒有……論思想性,莫庭芝的詞不如詩。”4這種看法值得商榷,個人的不幸也是時代不幸的折射,其悲惻哀怨的抒情詞未嘗不是近代貴州和近代中國動蕩不已的產物,他有些詞也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殘酷現實(前文已舉例),再如莫氏《摸魚兒·竹雅次韻和茗香見贈之作,復次韻奉答》詞就較明顯地反映他蒿目時艱憂心國運的悲憫情懷:“十余年、四郊多壘,容他羊犬來去。老從壁上觀征戰(zhàn),斑益鬢毛如絮。誰策取,但月黑愁吟,雪滿弓刀句。杞憂自苦。嘆蒿目難芟,蓬心莫剪,忐忑竟何據?!本売趹?zhàn)亂,莫氏只保留他五十歲前后三四年的50多闋詞,此類詞可能多毀于戰(zhàn)亂,沒有流傳。另外,詩詞有別,沈祥龍《論詞隨筆》認為:“詩有賦比興,詞則比興多于賦。或借景以引情,興也。或借物以寓其意,比也。蓋心中幽約怨悱,不能直言,必低徊要眇出之,而后可感動人?!?可見詞體不適合以“賦”來鋪陳時事,議論時艱,莫氏論詞強調有所寄托,而這種寄托又出之于意內言外的低徊要眇之言,莫氏詞中深隱的情感內涵或現實意蘊確實是較為深刻豐富的。可以說莫氏在拓展詞的抒情內涵方面是貢獻較大的,即使置之于宋清名家詞中也是毫無愧色的。
另一方面,莫庭芝也取得了較高的藝術成就。其友曾煒《青田山廬詞鈔·跋》認為莫氏詞跟黎兆勛《葑煙亭詞》一樣均無其兄莫友芝所說的前后三?。骸安梗ò矗褐咐枵讋祝┣昂笕o從闌入,余于芷升先生亦云?!眲P忠先生認為莫友芝詞“重在表現作者主觀心靈意緒”,“量雖少而質甚精”,“堪稱當行本色”2,其實這個評價用在莫庭芝詞也合適??梢娔鲜琴F州近代一位不可多得的性情詞人,以其少而精、深而摯在近代貴州詞壇獨樹一幟。
A Brief Discussion on Mo Tingzhis Qingtian Mountain Cottage Ci Poetry
Lan si hong
Abstract: Mo Tingzhi as an important ci poet of Dushan Mohss family, who becomes an independent school in Guizhou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ofCi Tan. His ci poem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in Guizhouci poetic circles.Mo Tingzhis literary thoughts stressed that ci poetry should have deep sustenance, and advocated bold style. His ci poems are rich and profound.His ci poems reflected the true feelings of thinking about his family and friends ,expressing His poems which showed his yearning for his hometown when he was teaching in a strange land, the guest thinking and suffering in the others hometown and holding the aspirations blighted grief and so on. Mo Tingzhi ci poem in art is also a unique style,his language in his ci poems are simple, elegant and unsurpassed. He is good at taking advantage of a scene to express ones emotion. His ci poems style is bold and gloomy.
Key words: MoTingZhi; Qingtian mountain cottage Ci poetry; Thought implicatio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
責任編輯:黃萬機
作者簡介:蘭石洪,1973年生,男,湖南岳陽人,文學博士,貴州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
1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整理《續(xù)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稿本第35冊,濟南:齊魯書社 , 1996年,第812頁。
2 本文所引莫氏詩詞悉出此書,恕不一一注明。
1 [清]莫庭芝:《青田山廬詞》[M]//《西南稀見叢書》文獻第12卷[C].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93頁。
2 [清]莫庭芝:《青田山廬詩鈔》[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668冊影光緒乙丑黎氏日本使署刻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頁。
3 [清]莫友芝:《莫友芝詩文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第585頁。
4 孫克強、楊傳慶、裴喆:《清人詞話》[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546頁。
5 嚴迪昌:《清詞史》[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第9頁。
6 孫克強、楊傳慶、裴喆:《清人詞話》[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第1546頁。
1黃萬機:《貴州漢文學發(fā)展史》[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56頁。
2白居易《望月有感》:“時難年荒世業(yè)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xiāng)心五處同。”杜牧《九日齊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jié),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p>
1 張劍:《莫友芝年譜長編》[M].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112頁。
2[清]莫友芝:《莫友芝詩文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第578頁。
1《墨子·兼愛下》:“然即敢問:今歲有癘疫,萬民多有勤苦凍餒,轉死溝壑中者,既已眾矣?!鞭D死溝壑謂謂棄尸于山溝水渠。
2 [清]唐樹義、莫友芝等編,關賢柱點校:《黔詩紀略·卷首題記》[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頁。
1 [清]莫友芝:《莫友芝詩文集》[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第582頁。
2 [清]莫庭芝:《青田山廬詩鈔》[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668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29頁。
3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301.
4 [清]莫庭芝:《青田山廬詞鈔》[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668冊)[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9頁。
1 [清]莫庭芝:《青田山廬詞鈔》[M]《清代詩文集匯編》(第668冊,影光緒乙丑黎氏日本使署刻本)[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31頁。
2 葉嘉瑩:《清代名家詞選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16頁。
3 葉嘉瑩.唐宋詞十七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301頁。
1 [清]莫庭芝:《青田山廬詞》[M].《西南稀見叢書文獻》(第12卷)[C].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第48頁。
2 [清]王夫之等:《清詩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頁。
3 唐圭璋:《詞話叢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4257頁。
4 顧樸光:《莫庭芝詩詞藝術初探》,《貴州文史叢刊》[J]. 1987年,第一期。
1 唐圭璋:《詞話叢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第4048頁。
2 劉揚忠:《莫友芝影山詞簡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