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世國
夏天最生動的標志應(yīng)該是蟬鳴。從聽到第一聲蟬鳴,才確信,夏天真的來了。
老家有三種體型大小不一但長相近似的昆蟲,鄉(xiāng)親以其叫聲為其命名。體型最大的,一叫起來,“吱了、吱了、吱了……”越是晴天日頭毒叫得越歡,故名為知了,這應(yīng)該就是統(tǒng)稱的蟬;稍小一點的,聲音婉轉(zhuǎn)而有特點,“木影、木影、木影嘛”,重復(fù)幾遍,最后一個嘛字還沒唱完就忽一下飛得沒影了,因此叫做木影嘛,我一直認為這個最聰明;最小的一種,叫起來聲音雖小,但清脆亮麗,一拉長腔的不停歇,聽上去好像是一個金字被無限拉長了以平音讀出來,名字叫做金金子,最是萌寵可愛,我最佩服它的肺活量。
蟬的幼蟲俗稱知了猴,我們叫結(jié)了龜。小時候最有樂趣的事情之一,就是逮結(jié)了龜。逮結(jié)了龜有兩種方法。夏天雨后,去村前村后的小樹林里摳結(jié)了龜,是帶有美妙享受的技術(shù)活。佝僂著腰,仔細觀察土地上的蛛絲馬跡,突然發(fā)現(xiàn)一小孔,用手指或樹枝一戳,表層坍塌,洞口變大,那神奇的地下精靈突然一下暴露在光明之下,它嚇得一哆嗦,我的小心臟也激動得一哆嗦。淺的直接用手拿出,深的也有辦法,拿一小樹枝伸進去撩撥它,它惱羞成怒,兩個有力的前爪死死抓住樹枝,輕輕一提,不入虎穴就得虎子。說是技術(shù)活,是因為地上小孔很多,你要不會辨別,一個一個挨著戳,一定事倍功半。我總是同伴中捉得比較多的,到現(xiàn)在一直認為小時候自己就很具“洞察力”,更適合跟自然親近。另一種方法是,天黑后,拿手電筒去樹上照。晚飯后,男女老少傾巢出動,一時間幾乎所有樹林里光影交錯,像極了某部電影里的夜襲隊進村。照結(jié)了龜?shù)膭幼?,有個善于總結(jié)的人說最適合拍攝下來上一些科普類電視節(jié)目:漆黑的夜里,有個人拿著手電筒,來到一棵樹前,往上照,再往下照,然后繞樹轉(zhuǎn)一圈,接著去下一棵樹重復(fù)同一個動作,模樣專注而虔誠,過一會兒又有一個人過來,如法炮制??赐旰髥柤钨e這是在干嗎,估計有人一定猜是什么宗教活動。雖是玩笑,但我覺得還真的是很好的建議,這也算是給電視臺導演們提供了一個信息。雖然大家都說去逮結(jié)了龜?shù)娜吮冉Y(jié)了龜還多,但總樂此不疲,也總有人有收獲,回家洗干凈,放油里一炸,黃燦燦的誘人,怪不得飯店里叫金蟬。
記得前幾年,老家剛開始發(fā)展蜜桃時,桃園里的結(jié)了龜多如牛毛。有人想了一個辦法,把桃樹樹干綁上一層光滑的塑料布,結(jié)了龜從洞里出來,往樹上爬的時候,就會掉下來,人只需要在樹下?lián)炀涂梢裕行┤速u結(jié)了龜?shù)氖杖?,居然比賣桃的收入還高??上н@幾年,由于農(nóng)藥的污染,桃園里的結(jié)了龜已經(jīng)絕跡,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人類會葬送在自己的智慧之下嗎?
蟬深知處境險惡,所以遁到高高的樹梢。“意欲捉鳴蟬,忽然閉口立”是小時候最常見的情景。對付它們,我們也有各種辦法。對于位置較低的蟬,總是一溜煙爬上樹去,乘其不備,一手猛捂過去,但往往被它逃脫,自己的小肚子經(jīng)常被粗糙的樹皮磨得通紅,因此沒少挨母親的責罵,不過倒也成就了我爬樹的本領(lǐng)。技術(shù)含量較高的就是用面筋粘,抓一把麥子,放嘴里使勁嚼,用水濾去淀粉跟麥皮,最后只剩一小團黏黏的面筋,放在長長的竹竿上,是很好的捕蟬工具。粘的時候,屏息凝氣,眼睛都不敢眨,手更不能抖,看似全身心投入的歌唱家警惕性高得很,你稍微一抖動,它就振翅高飛,順便灑在你臉上一泡嘲諷的尿。因為頭老是往天上看,這應(yīng)該是治療頸椎病的好運動。最高層次的就是用彈弓打了,選取Y狀的樹枝,削去皮,打磨光滑作為支架,把廢舊的自行車內(nèi)胎剪下兩塊細條,一端拴在支架上,一端系上一小塊長方形的牛皮,就是愛不釋手的武器了。撿一挎兜豌豆大的小石子,村里村外的楊樹林是我們“殺敵”的好獵場。好像那時自己水平也不低,雖談不上百步穿楊,但也算同伴中的佼佼者。如果一直堅持下去,或者有教練發(fā)現(xiàn)我,說不定我也能進國家射擊隊了??上В眠M廢退,小時候練就的這些本領(lǐng),都退化了。
隨著年齡稍大,對蟬多了一份特殊的感情,每年四五月份,如果還沒聽到蟬聲,就感到疑惑——怎么今年夏天來得這么晚?午休的時候,聽著窗外蟬肆無忌憚的飆歌,把高音唱到了極致,心里反而無比安靜踏實,欣欣然就入夢了。要聽到知了、木影嘛、金金子的合唱,還是要到鄉(xiāng)下,到老家。那里才有原生態(tài)的樹上歌手,在古老的村口,在熟悉的槐樹、杏樹上,聲聲呼喚你的乳名,把你帶回貧窮卻無比快樂的童年。
蟬是北方人腹中美味,我也一直甘之如飴。最近,有朋友在群里發(fā)了一組蟬蛻化的照片,美得驚心動魄,讓人柔腸百結(jié)。鏡頭下造物的神奇,生命的靈動、靜美、頑強、莊嚴,不由你不嘆為觀止。贊嘆之余,發(fā)現(xiàn)人類何等殘酷,竟讓如此美麗的蛻變,也無奈地選擇在夜里悄悄進行。再弱小的生命也有存在的權(quán)利,怎么就忍心才出土就剝奪它對陽光雨露的渴望?幾年的黑暗生活,一朝破土而出,美麗卻險象環(huán)生的蛻變,只為幾周的歡唱。我們對它黑暗世界的堅忍一無所知,它“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歌唱是終見陽光的歡樂,還是生命短暫的殤詠?又或者只是深情款款唱給雌性的情歌?生命,也許因為短暫,才更悲壯,更值得尊重。感謝這位朋友,他用鏡頭捕捉唯美、定格涅槃、叩問心靈。沒有煽情的文字,無需大聲疾呼,光與影的完美結(jié)合,足以傳遞對美的追求,對生命的敬畏。
我把這些說給朋友聽,有人說:“蟬是害蟲,哪有那么多事,吃就是。”也許是這個原因吧,自古至今,歌頌它的很少,可仔細想來,人類才應(yīng)該是自然界最大的害蟲吧。最近有文章說,隨著大量的捕捉(地里摳、樹上逮,白天捉、晚上照)與環(huán)境污染,蟬很有滅絕的可能,若真如此,蟬鳴怕也會成為古風遺曲,我又去哪里找我童年的快樂夏天呢?
“一聞愁意結(jié),再聽鄉(xiāng)心起”,這樹梢的歌者又快引吭高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