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永和
五月夏來食俗多
文林永和
五月份的兩個節(jié)氣為立夏和小滿,它們標志著夏天的到來。這兩個節(jié)氣的食俗都有哪些呢?讓我們來看一下。
對于夏天到來的這個季節(jié),我們的祖先知道這是一年中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又是最繁忙辛苦的時段,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吃,因為食物是力量的基礎。于是,許多食物的吃法便應運而生,并流傳了下來。
1.吃蛋。立夏最經(jīng)典的吃食無疑是吃立夏蛋,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有此食俗。立夏蛋一般用茶葉末或胡桃殼煮,調以料酒、鹽、醬油、桂皮、大料,謂之“五香茶葉蛋”。立夏吃蛋,寓意能經(jīng)受疰夏考驗,并能帶來生活圓滿。
2.吃立夏馃。贛東北有吃立夏馃的習慣,就像端午吃粽子、重陽吃桂花酒一樣,已形成習俗。立夏馃就是將大米煮半熟,然后搗爛、揉搓、壓成塊、切成片,用油煎炸,謂“干”;或搓成似湯圓的球,再加上蘑菇、蒜苔、青椒、豌豆、蠶豆、南瓜、馬鈴薯等多種春季蔬菜湯煮,謂“湯”。吃立夏馃表示送春迎夏,喜慶春收。
3.北方立夏吃面。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立夏時有食用面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餅、面餅和春卷三種。
4.喝立夏茶。江西一帶有立夏飲茶的習俗。在立夏當天,婦女們要聚集七家的茶葉,共同烹飲,說是立夏飲了七家茶,可以保證整個夏天不會犯困。
5.吃立夏飯。舊時立夏節(jié),寧波鄉(xiāng)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飯,稱之為“立夏飯”?,F(xiàn)在寧波城鄉(xiāng)部分家庭依舊保留這種古風,當然內容構成會有些改變。
6.吃烏米飯。烏米飯取烏飯葉子擠汁浸糯米蒸飯而成。據(jù)說,立夏吃烏米飯,不會疰夏,能祛風敗毒,而且蚊子不敢叮咬。
小滿這個節(jié)氣不太起眼,此季食物既少,人們農(nóng)耕又忙,所以關于小滿的食俗僅有寥寥數(shù)個流傳。
1.吃苦菜?!吨軙吩唬骸靶M之日苦菜秀?!毙M正處在青黃不接的階段,麥類、谷物等農(nóng)作物尚未成熟,而田間地頭的野菜卻蓬勃生長,它們猶如救命的寶貝一樣讓貧苦的人們得以生存,是上蒼對民眾的垂愛,于是人們紛紛采擷以充饑,到后來逐漸形成了在這個時間吃包括苦菜在內的各類野菜的習俗。苦菜遍布全國,營養(yǎng)豐富,并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醫(yī)學上多用來治療熱癥,古時人們還用苦菜醒酒。所以,在小滿時節(jié)吃些苦菜,將苦中帶澀、澀中帶甜的苦菜用各種烹飪方法處理,或涼拌,或腌制,或熱炒,調劑口味的同時,對夏季的熱癥有一定的應對作用。
2.吃麻糍。江西婺源一些地區(qū)有小滿節(jié)氣日打麻糍、吃麻糍的傳統(tǒng)習俗,期盼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麻糍是一種糯米小吃,歷史悠久,市場上也常有出售,但唯獨城郊的田宅麻糍最負盛名。它種類很多,有麻糍滑、米篩花、麻糍食果等等,深受人們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