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陽+沈琳
康侯簋
西周(公元前1100—前1000年)
中國古人為祖先準備儀式宴饗的傳統(tǒng)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商代(約公元前16世紀—前11世紀)。人們向祖先獻祭食物和酒,以期得到他們的護佑和求得生活的風調(diào)雨順。這件康侯簋是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岛铙置麤i司徒迭簋,是一件隨葬品,曾經(jīng)用于祭祀儀式中盛放祭祖的飯食。
學界都認為它出自河南??h辛村衛(wèi)國貴族墓地,時間在1931年前后,后流落海外,現(xiàn)藏英國不列顛博物館。器高24cm,口徑41cm,器底鑄銘文4行24字。銘文可以證明,文王之子、康氏得姓始祖康叔封是武王克殷后大分封時先封在康城,成王平定“三監(jiān)之亂”后又徙封衛(wèi)國的??岛铙仁菑涀阏滟F的青銅重器,又是證明海內(nèi)康氏以封國得姓的難得一見的實物資料。著名學者駢宇騫先生據(jù)此也認為康叔在西周第一次大分封時就被封在康城,同時他認為康侯簋就是在浚縣辛村衛(wèi)國貴族墓地出土的。銘文中“徙封”是改變封地,確鑿證明康叔在封衛(wèi)之前就是有封地的。
玉琮
約公元前2500年
中國古代良渚文化(約公元前3300—前2200年)的墓地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玉琮?!扮笔家娪凇吨芏Y》等古籍。其形以《周禮·考工記·玉人》所釋:“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薄栋谆⑼āの馁|(zhì)篇》曰:“圓中牙身玄外曰琮”。鄭玄注《周禮》時說:“琮,八方象地?!?/p>
在中國古代,人們相信玉有強大的力量,能夠保護死者的軀體免于腐爛。目前還不知道琮所具備的實際功能究竟有哪些,但很有可能是用于儀式以及驅(qū)兇辟邪。玉琮都經(jīng)過高度加工,并且都非常對稱。它們的橫截面呈正方形,穿孔則為圓形,外部的四個轉(zhuǎn)角處裝飾有獸面紋,可以看到眼睛和以平行橫杠為表示的毛發(fā)和嘴。有些獸面紋還經(jīng)過了簡化,這件玉琮即是如此,也有些則較為復雜。像這類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掌握高超技術才能制作的物品,反映出生產(chǎn)它們的社會可以為工匠提供足夠多的資源。玉在中國古代是非常珍貴的材料,而中國的玉石雕刻工藝在很早的時候就達到了非凡的水平。
六博俑
約1—200年
古代中國人相信人死后靈魂不滅并且“事死如生”,這件墓葬俑表現(xiàn)的就是兩人在玩一種叫“六博”的游戲,看起來它在死后的世界與人間一樣流行。
六博又作陸博,是古代一種擲采行棋角勝的博戲?!墩f文》中說:“博,局戲,六箸十二棋也?!薄冻o》王逸章句:“投六箸,行六棋,故云六博。”據(jù)文獻記載,六博最遲在商朝末年已經(jīng)出現(xiàn),春秋戰(zhàn)國開始流行,到秦漢時期,六博不僅成為宗室貴族、達官顯貴們的一種嗜好,而且很快在民間盛行起來。有關六博的博法,據(jù)宋代洪興祖在《楚辭·招魂》補注中引《古博經(jīng)》記載:兩人相對,每人6子,局分12道,兩頭當中名為“水”,置“魚”兩枚。博時先擲采,再移棋,攻守進退,互相脅迫,棋行到處,則入水吃魚,每吃一魚得二籌,以得籌多者為勝。漢代六博的形象,在漢代的銅鏡、畫像石以及陪葬俑中雖屢有發(fā)現(xiàn),但大都為兩人對弈。
唐代墓葬俑
約730年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鼎盛時期。自618年起至907年止,唐朝支配著中世紀早期的世界,并卓有成效地建立起了一個西至摩洛哥,東達日本的奢侈品貿(mào)易市場。同時,社會的安定,經(jīng)濟的發(fā)展,為陶俑的制作提供了雄厚的物質(zhì)基礎。唐朝陶俑的大量出現(xiàn)同當時的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異域的各種風物、衣飾、形象皆為唐人吸納,成為時尚,亦成為陶俑的表現(xiàn)題材,而厚葬風氣的日益興盛終于成就了唐俑的繁榮。
這其中的代表作就是唐三彩,三彩是指將制成的陶坯燒到1100℃后重新上釉,二次燒窯而成的一種工藝。它以鉛為熔劑,配以銅、鐵、鈷等元素作著色劑,燒制出深淺不同的顏色。高宗、武則天時期,其顏色以綠、黃、赭、白為主。盛唐時期,唐三彩燒制達到頂峰,三彩俑數(shù)量眾多,胎質(zhì)堅硬,釉色均勻,色彩鮮亮明快,造型多彩多姿,裝飾生動活潑,成為唐代陶俑的典型杰作。
這件文官俑出土于劉庭訓的墓葬,劉庭訓生前曾擔任軍隊將領和朝廷的中央樞密使,這件文官俑作為陪葬品中的一件,用于向冥王闡述劉庭訓應該在來世得享優(yōu)待的原因。
元青花盤
1330—1350年
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產(chǎn)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chǎn)于唐代,興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xiàn)在元代的景德鎮(zhèn),紋飾最大特點是構(gòu)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
青花瓷是全球歷史中最成功的奢侈品之一。元青花瓷大改傳統(tǒng)瓷器含蓄內(nèi)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chuàng)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元青花瓷造型獨具特色。從制作工藝上看,此時出現(xiàn)了胎體厚重的巨大形體,如大罐、大瓶、大盤、大碗等。但也有精細之作,如胎體輕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盤等。在元代社會,青花瓷還沒有成為宮廷或人們?nèi)粘I畹谋匦杵罚凭?、明器外,主要產(chǎn)品是對外輸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為了滿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習慣使用者的需要。如此次展出的大盤,據(jù)考證是為了適應伊斯蘭國家廣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飯的習慣而特別生產(chǎn)的大型飲食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