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自鵬
【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融入情感教育是時代發(fā)展的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課堂開展情感教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無論是教學素材還是教學模式都為情感教學提供了條件。要想提升情感教育的有效性需要教師了解學情,做到因材施教,并且能有效的整合教學內容,優(yōu)化教學設計。
【關鍵詞】新形勢;小學語文新課改;情感教育;學生發(fā)展
一、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做到以生為本
在以往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關注的只是教材知識的講授,在教學目的上就是學生能夠有效的記憶住相關的知識,在各類考試中能考出好的成績,也就是說教學的目標圍繞著學習成績而展開。語文學科作為社科類、文學類的學科,基本上學生學起來沒有太多的困難,所以教師在講授的時候也非常輕松,只關注自身教學的進度,至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基本上不給于考慮。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失去了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學生只能死記硬背,至于能否理解,就很難說了,一時間出現(xiàn)了學生成績還算可以,但是學生的情感和德育發(fā)展滯后,很多學生存在情感障礙、審美障礙、交流障礙等。隨著課改的推進,小學語文學科應該關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自覺的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設計好語文課堂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目標。教學顧名思義有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為此,教師在一線的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好學習引導,語文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情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做到因材施教。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依據教學內容、學情等因素,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課堂教學中依據學生之間的差異,開展層次化授課,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和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
二、利用信息技術,構建情感化的教學環(huán)境
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中,很多的教學內容和思想都會學生的人格發(fā)展、性格培養(yǎng)和能力提升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此,按照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自身學科的教學,想方設法的提升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語文課堂融入情感教學最為的方法之一就是構建情感教學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直觀體驗,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極為有效。教學情境的構建,讓學生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接觸知識、了解知識、熟悉知識和運用知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欲望和學習主觀能動性,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模式。情感情境教學不能為了創(chuàng)建情境而設計教學情境,而是依據教學內容的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基本情況,創(chuàng)設動態(tài)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其中,只有這樣情境教學才能產生應有的效能和力量,讓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火”起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社會經濟的進步,一些科學技術開始應用在教育教學領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育教學的改革,在教學媒介上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化。多媒體技術近些年廣泛的應用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促進了語文教學的發(fā)展,也實現(xiàn)了知識的有效轉化,促進了抽象到具體、理論到生活的轉變,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使得知識的解讀方式由原來的單一的老師講授轉變?yōu)閳D片、視頻、文字說明等方式相結合,從視覺、聽覺和感覺方面給與學生相應的感官刺激,優(yōu)化了教學過程,為情感教學注入了活力。在開展情感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多媒體及時的應用為情境教學的開展提供了很多的便利,夯實了相應的技術條件,為構建多樣化的、針對性的、有效性的教學情境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三、巧用語文閱讀,促進學生的情感升華
語文的學習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和情感,提升他們的表達和理解能力,還能熏陶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塑造人格魅力。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內容也較為復雜,包括基礎知識的講授、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古詩詞教學等。其中閱讀教學近些年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愈加重要,表現(xiàn)為各類考試中國所占的分值居高不下,最為重要的是學生通過文章的閱讀可以得到情感和價值觀的熏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鑒于此,一線的語文教師要不斷的革新教學思維,完善教學理念,適當的拓展閱讀素材,促進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小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在素材的選取上具有開放性,但是也必須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小學語文的閱讀不局限于教材,但是也不能完全脫離“語文性”,為此這里的開放性也是有一定度的,適當的拓展閱讀素材,不但可以讓學生開闊視野,還能讓學生熟悉多形式多題材的文章,促進學生情感的發(fā)展。開展語文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基本情況,給學生安排一定的自主閱讀任務,比如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思想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性的閱讀一些文言文文章,如《論語》、《孟子》等等。對于近現(xiàn)代的文章,情感教育的素材頗多,如《魯迅全集》、《朱自清全集》等等。對于小說等藝術類文章,可以閱讀《水滸傳》、《西游記》、《戰(zhàn)爭與和平》、《童年》等國內外名著。在閱讀這些名著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做個有心人,閱讀之后盡量寫一些讀后感或者讀書筆記之類的,這樣學生就能有感而發(fā),促進學生情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金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融入及滲透[J].學周刊.2016(05)
[2]李鳳霞.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學苑教育.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