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利偉
在知識膨脹、科技創(chuàng)新與進步的今天,人們逐漸認識到,“學會學習”比“學會知識”更重要,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而學習能力的高低表現(xiàn)為掌握方法的多少和相應的熟練程度。因此,物理教學中既應該重視學生對基本知識和規(guī)律的掌握,更應該重視對學生的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方法的培養(yǎng)。
所謂科學的精神與方法,是在研究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的過程中遵行的一般規(guī)律。我認為,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科學方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它包括物理學的研究方法的教育,又包括物理學習方法的教育。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在完成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同時,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教育,既有利于促進對學生智育目標的達成,而且讓學生掌握了研究和學習物理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精神,而這也是學好物理這門課程的不二法門。
一、指導閱讀課本,培養(yǎng)自學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充分利用各種教育教學資源或渠道,比如教科書、網絡資源、網絡社區(qū)等。指導學生自主合理地使用它們,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徑。比如課堂上教學中的讀書指導法,通過學生的反復閱讀課本,一則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二則學生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熟悉物理課本中科學嚴謹?shù)恼Z言表述方法。再則通過讀書學生提高了自學能力,這也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為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面列舉一些筆者經常使用的對學生進行讀書指導的方法。
1.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準確理解其中的關鍵字眼、內涵和外延
如在講牛頓第三定律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就應該特別強調“總是”二字,即只要這兩個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就一定等大反向。又如在講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時,對公式E=BLV的理解,首先弄清每個字母的含義,特別是L指的是切割磁感線的有效長度,其次要掌握它的適用條件,就是B、L、V這三個物理量要兩兩垂直。所以,平時一定要讓學生養(yǎng)成重視概念和規(guī)律的好習慣。
2.指導學生識圖、讀圖、畫圖,物理學上的圖形很多,如速度圖線、振動圖線
根據(jù)近幾年的模擬題和高考題的分析發(fā)現(xiàn),對學生的識圖、讀圖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因此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分析,首先,讓學生先觀察縱橫坐標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變化的規(guī)律,其次根據(jù)所要解決的問題去進行分析,如V-t圖像中,圖線與坐標軸所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P-t圖像中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功,還有切線的斜率表示什么物理量等。通過對圖形的理解,可以提供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二、在物理課學習中滲透方法教育
物理的學習特別忌諱死記硬背,生搬硬套,這就需要我們有目的的去訓練學生掌握一定學習方法。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對物理過程的分析,類比方法的應用,理想化模型的建立,觀察和實驗、猜想等,如在“電磁感應”的教學的過程中,可將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研究方法:
教學活動。
1.初步的觀察實驗
觀察閉合電路的部分導體做切割磁力線的運動。回路中產生電流的現(xiàn)象。
2.提出猜想
介紹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分析、猜想變化的磁場才能產生感應電流。
3.再次實驗驗證
按教材完成實驗。
4.總結規(guī)律
再次分析上述各個實驗,得出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這樣,學生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再用實驗進行驗證,最后總結出規(guī)律,體會到了成功喜悅,使學生感受科學方法的魅力所在,激發(fā)學生自覺的學習和運用科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
三、在物理學史中,體會科學方法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時候將物理學史溶于課堂教學中,再將科學方法教育溶于物理學史中,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學習《行星的運動》這節(jié)課時,由于內容較少,如果只講課本上的內容,可以說不到十分鐘就能講完,學生只學到開普勒三大定律的內容,而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中要學生體會科學家們實事求是,尊重客觀事實,不迷信權威,敢于堅持真理和勇于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所以在講此內容時,就可以將此內容溶于物理學史,從第谷數(shù)十年的認真觀察、記錄和得到的數(shù)據(jù),直到后來他的學生開普勒通過對他的數(shù)據(jù)的整理和分析,最終得到第一、第二定律。后來要又經過開普勒又嚴密的數(shù)學推理,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又發(fā)現(xiàn)了第三定律。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需要堅持,終會成功,同時也讓學生從中拓展了知識面,提高了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四、注重物理實驗,體驗科學方法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一些物理規(guī)律都是通過實驗得出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在實驗方面的能力,首先,掌握基本儀器的結構、原理及使用方法;其次,掌握課本中實驗的原理,步驟、注意的事項、數(shù)據(jù)處理的方法和誤差分析。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在實驗的過程中讓學生去體會方法和一些技巧,這些是老師無法替代學生的,不是有這樣一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次此事要躬行”,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讓學生去體會方法比直接告訴他們結果更重要。
綜上所述,在物理教學中有意識地加強科學方法教育和指導,是實現(xiàn)學生增長知識、發(fā)展能力、提高素質的一個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