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許淵沖三美論在唐詩英譯中的體現(xiàn)

      2017-07-31 20:52:33王蕾
      博覽群書·教育 2017年5期
      關(guān)鍵詞:三美論許淵沖唐詩

      摘 要:許淵沖教授是著名的詩歌翻譯實踐家和理論家,在詩歌翻譯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對許淵沖教授的文學(xué)翻譯理論—美化之藝術(shù),創(chuàng)優(yōu)似競賽的引入與解釋,繼而舉例論述了其理論核心“三美論”在唐詩英譯中的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許淵沖;三美論;唐詩;英譯

      在中國詩歌翻譯史上,許淵沖教授是“以詩譯詩” 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學(xué)識淵博, 譯著等身,自稱“書銷中外五十本, 詩譯英法惟一人。”“美化之藝術(shù),創(chuàng)優(yōu)似競賽”這十個字是許淵沖教授的文學(xué)理論翻譯觀。根據(jù)許淵沖教授的解釋,“美”是指“意美、音美、形美”,源于魯迅提出的關(guān)于文章的“三美”,許淵沖將它運用到詩詞翻譯上,提出譯詩要盡量傳達(dá)原詩的“意美、音美、形美”;“化”,即“等化,淺化,深化”, 源于錢鐘書的“化境說”, 即“文學(xué)翻譯的最高理想可以說是‘化;“之”即“知之, 好之, 樂之”, 源于孔子在《論語》中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藝術(shù)”即“翻譯是藝術(shù), 不是科學(xué)”;“創(chuàng)”即“文學(xué)翻譯等于創(chuàng)作”,源于郭沫若的“創(chuàng)作論”;“優(yōu)”即“翻譯要發(fā)揮譯文語言優(yōu)勢”;“似”, 即“意似、音似、形似”或“意似、形似、神似”, 源于傅雷的“神似說”;“競賽”即“翻譯是兩種語言的競賽, 文學(xué)翻譯更是兩種文化的競賽”。

      許淵沖教授的翻譯理論主要是針對文學(xué)翻譯, 尤其是針對詩歌翻譯提出的。他最早在 1979 年就提出了譯詩“三美論”, 認(rèn)為譯詩要盡量傳達(dá)原詩的“意美、音美、形美”?!叭馈钡幕A(chǔ)是“三似”,即“意似、音似、形似”?!耙馑啤本褪且獋鬟_(dá)原文的內(nèi)容, 不能錯譯、漏譯、多譯。隨后, 在《三美和三似的幅度》和《再談意美、音美、形美》等文章中,許教授又對詩歌翻譯中的三美”和“三似”進(jìn)行了闡述??偟挠^點是: 在“三美”之中, 意美最重要, 音美次之, 形美更次之; 要努力做到三美齊備。三美說提出后,受到譯界好評,許多人將它作為衡量詩歌翻譯的標(biāo)準(zhǔn)。本文試以許淵沖教授的幾首唐詩為例,分析許教授在唐詩英譯中是怎樣體現(xiàn)意美、音美和形美的。

      一、意美的體現(xiàn)

      詩詞的靈魂是意境,近代學(xué)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指出: “言氣格,言神韻,不如言境界。境界,本也;氣格,神韻,末也。境界具,而二者隨之矣?!敝袊诺湓娫~既有實境,又有虛境,既有實在美又有空靈美。由此看出,意美主要是指詩歌的意境之美。因此,譯者在翻譯時應(yīng)針對不同情境的詩詞,運用不同的轉(zhuǎn)化方式,忠實地再現(xiàn)原詩的物境,保持與原詩相同的情境,深刻反映原詩的意境,使譯文讀者得到與原文相同的象境。通過采用“三化法”,許教授的譯文成功地保持了原詩的特點,再現(xiàn)了原詩的優(yōu)美意境。在他看來,“意美”是深層結(jié)構(gòu),“意似”是表層結(jié)構(gòu),當(dāng)原文的表層和深層一致,譯文和原文“意似”能傳達(dá)原文的“意美”的時候,可以采用“等化”的譯法。如果原文的表層和深層之間有距離,或是譯文和原文“意似”并不能傳達(dá)原文的“意美”,那就可以采用“深化”或“淺化”的譯法?!吧罨笔峭ㄟ^原文的表層形式,進(jìn)入原文的深層內(nèi)容,譯文的內(nèi)容比原文更深刻?!皽\化”和“深化”相反,把深奧難懂的原文化為淺顯易懂的譯文,就是“淺化”。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中,“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被譽為千古名句,“煙花”可謂該句的詩眼,起著傳神達(dá)意的作用。它的深層含義是指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春天景物。如用 firework 或 smoke and flower 來翻譯只能傳達(dá)煙花的表層意義。許教授巧妙構(gòu)思,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了對稱結(jié)構(gòu):green with willows and red with flowers.。將煙花譯成了“柳綠花紅”,可以說是“深化”。這樣,一幅滿目春光,花團(tuán)錦簇,生機(jī)盎然的美景就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了。 另外,唐詩中專有名詞的翻譯也十分棘手,因為專有名詞有時會暗含典故,沒有中國文化背景的譯語讀者很難體會其中的內(nèi)涵。為了成功 地轉(zhuǎn)存原文的意境和蘊意,許教授采取了“等化” 和 “淺化” 的譯法。如杜甫《春夜喜雨》中的“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許譯為Saturated at dawn, With flowers blooms the town. 錦官城是三國時期管理織錦的官署所在地,如果把這一典故的內(nèi)涵完整地譯出來,譯詩就顯得煩瑣累贅,況且這一歷史內(nèi)涵在整首詩中并不占重要地位,因此,許教授將其淡化成了town。

      二、音美的體現(xiàn)

      漢英詩歌都非常講究節(jié)奏和音韻,但他們在節(jié)奏和音韻上有截然不同的規(guī)律。中國的詩詞力求平仄協(xié)調(diào),抑揚頓挫,對仗工整,有尾韻、雙聲、疊韻等。而英語詩歌一行詩分為若干音步,音步又可以按輕重音排列不同分為抑揚格( iambic)、揚抑格( trochee)、抑抑揚格( anapest) 揚抑抑格( dactyl),韻式有頭韻( alliteration)、尾韻( end rhyme)、行間韻( internal rhyme)等。漢英詩歌不同的音韻、節(jié)奏規(guī)律使得翻譯中難以實現(xiàn)原文韻律的復(fù)制或再現(xiàn)。要使譯文讀者實現(xiàn)對音的審美和感悟,譯者必須把文本轉(zhuǎn)化為讀者能理解的方式來表達(dá)。將漢語詩歌翻譯成英語,如何能借助淺化、等化、深化,使譯詩在韻律上貼近原詩或與原詩音似、形似而成為翻譯文學(xué)中的一首音美、形美之詩而又不損害原詩的意美呢? 這是許多翻譯工作者都望而卻步的一大難題。在這方面,許淵沖教授確實下了大功夫,也著實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下面以李白的五言絕句《靜夜思》為例予以說明。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這首《靜夜思》并沒有“白發(fā)三千丈”那樣的夸張,也沒有“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那樣的飄逸,而是抓住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刻畫出了一位思鄉(xiāng)之客。

      Before my bed.

      There is bright moonlight,

      So that it seems

      Like frost on the ground.

      Lift my head,

      I watch the bright moon,

      Lowering my head,

      I dream that Im home.

      ( Translated by Arthur Cooper)

      Arthur Cooper 英譯過李白和杜甫的詩歌,雖多有建樹,然則以三美觀之,未必盡如人意。這首《靜夜思》英譯,如不分行排列,就不是詩,因為在翻譯過程中,原詩已音形兩失。原詩為五言絕句,共四行,每行五個音節(jié),其頓式前兩行為 2 +2 +1,后兩行為 2 + 1 + 2,第一、二和四行最后一個音節(jié)押韻,押平聲韻。英譯共8行,其中單數(shù)行為四個音節(jié)、兩個音步,雙數(shù)行為五個音節(jié),可看成三音步,但第五行為三個音節(jié),英譯基本上不押韻。其中,第五行的 lift和第七行的lowering一個為動詞不定式,一個為現(xiàn)在分詞,有失對稱。譯者使用了語法結(jié)構(gòu)完整的詩句,因而可以看成是分行散文。

      The Moon Shines Everywhere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 Translated by W. J. B. Fletcher )

      Fletcher翻譯了不少漢語詩歌,頗富名望。譯詩一如原詩,也由四行組成;基本上為五音步抑揚格,押韻格式為aabb,但bb押的是臨韻。從意義上看,用hoar frost可能是為了湊齊10個音節(jié),結(jié)果顯得有些夸張;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意義和意境似與原詩有別,可算因韻損意之一例。

      A Tranquil Night

      Abed,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I fou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 Translated by許淵沖)

      與Fletcher的做法相同,許教授也將原詩譯為四行;不同的是,許淵沖使用了8音節(jié)、4音步詩行,每行比Fletcher的少2個音節(jié)、1 個音步,在詩行的長度上更接近原詩。許譯基本上為抑揚格,押韻格式為abab。另外,譯詩的最后一句,許更勝 Fletcher 一籌,因為許譯是實實在在的“低頭思故鄉(xiāng)”,雖然這個“思”略有夸張。Fletcher 最后一行中的“them”指代什么呢? “Youths sweet memories”與“低頭思故鄉(xiāng)”又有什么相干呢? 所以總體來說,還是許教授的英文更體現(xiàn)音美,意美。

      三、形美的體現(xiàn)

      詩歌是內(nèi)容與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機(jī)統(tǒng)一體。詩借形以傳神,失其形即失其神。這就要求譯者在翻譯時盡可能兼顧內(nèi)容與形式,保留原文形式和結(jié)構(gòu)上的特點。中國古典詩詞的形美包括句式簡練、工整,對仗等。對于英詩的形式,呂叔湘說過“英詩則以散行為常,對偶為罕見之例外”。那么中詩的對偶句應(yīng)怎樣譯成英詩呢? 許淵沖教授力主對偶應(yīng)盡可能地譯成英詩的偶句,以傳達(dá)中國古詩特有的工整對仗的美感。但由于中國古詩的意象可以直接拼合,無須連詞介詞,和英語有很大的不同,在實際翻譯中要準(zhǔn)確無誤地翻譯原詩的對仗,仍然困難重重。許先生在這方面是下過一番功夫的,他把七言詩譯成每行 12個音節(jié)的亞歷山大體,五言詩譯成8個音節(jié)或10個音節(jié)的。他的譯作形式工整、韻律自然,逼肖原詩。以杜甫的《登高》為例,此詩通篇對仗,曾被前人譽為古今七律第一。

      登 高

      杜甫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許譯:

      The wind so swift, the sky so steep , sad gibbons cry ;

      Water so clear and sand so white, birds wheel and fly.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Far from home in autumn, I' m grieved to see my plight;

      After my long illness, I climb alone this height ,

      Living in hard times, at my frosted hair I pine;

      Pressed by poverty, I give up my cup of wine.

      從整體上看,原詩每行七言,許譯除第三、第四兩行外,每行12個音節(jié),原詩對仗工整,英譯也是形容語對形容語,疊字對疊字,主語對主語,謂語對謂語。精妙之處在于對兩個疊詞“蕭蕭”和“滾滾”的處理,用shower by shower和hour after hour,不僅保持了對仗,而且也保持了“蕭蕭”和“滾滾”給詩歌帶來的音響的美和動態(tài)的美,讓人讀來如同原詩一樣瑯瑯上口,氣勢非凡,同時還能欣賞到原詩的形態(tài)美。

      四、結(jié)語

      許教授唐詩英譯的譯文在很大程度上獲得了詩歌再創(chuàng)的意境美、韻律美和形體美。許譯詩歌的技巧不僅體現(xiàn)了譯者深厚的中國文化背景知識和非凡的英語功底,更重要的是為詩歌翻譯提供了借鑒。雖然“三美論”還有一些可商榷之處,比如如何做到“三美”并舉問題,如何最大限度地傳達(dá)異域風(fēng)味與發(fā)揮譯文優(yōu)勢相統(tǒng)一的問題等等。但從總體上來講,“三美論”不僅吸收了西方現(xiàn)代翻譯理論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突顯了中國傳統(tǒng)文論的特質(zhì),對古詩詞英譯實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xiàn):

      [1] 程永生. 許淵沖詩詞翻譯的理論與實踐[J] . 安徽理工大學(xué)學(xué)報, 2014(1): 91-95.

      [5] 王西強(qiáng). 淺議許淵沖古詩英譯“三美論”[J]. 陜西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 2002(31): 328-333.

      [2] 許淵沖. 漢英對照唐詩三百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 2000.

      [3] 許淵沖. 文學(xué)與翻譯[M]. 北京: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3.

      [4] 許淵沖. 中詩英韻探勝[M]. 北京: 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 2010.7.

      [6] 張和. 詩歌翻譯中“三美”的功能對等與譯者的讀者意識[J] . 合肥工業(yè)大學(xué)學(xué)報, 2003(5): 69-72.

      [7] 張云霞. 中國古典詩詞翻譯中美的傳遞[J]. 沈陽大學(xué)學(xué)報, 2008(3): 30-32.

      作者簡介:王蕾 (1992-8-), 女, 籍貫:江蘇揚州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xué), 學(xué)歷:16級碩士 ,研究方向:英語筆譯。

      猜你喜歡
      三美論許淵沖唐詩
      元 日
      詩譯英法唯一人:許淵沖
      唐詩寫柳之妙
      中華詩詞(2020年5期)2020-12-14 07:44:50
      春夜講唐詩記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0
      唐詩里的日與月之爭
      文苑(2020年5期)2020-06-16 03:18:32
      “第三屆許淵沖翻譯大賽”英譯漢原文
      唐詩賞讀
      從“三美”理論看杜甫隴右詩的翻譯
      東方教育(2016年18期)2017-01-16 12:48:20
      從“三美論”談宋詞翻譯
      智富時代(2016年12期)2016-12-01 16:51:00
      折桂令·客窗清明
      潜山县| 常州市| 莱芜市| 泉州市| 宁夏| 台州市| 吴江市| 台湾省| 阳曲县| 樟树市| 九台市| 平原县| 莫力| 电白县| 开平市| 绥江县| 洱源县| 海林市| 乌兰察布市| 连州市| 南昌县| 泗水县| 阜南县| 合阳县| 平顺县| 泸州市| 会泽县| 丰顺县| 孙吴县| 嘉义县| 金沙县| 中阳县| 宁陕县| 河源市| 邮箱| 西充县| 镶黄旗| 通化市| 米泉市| 潮州市|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