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雅嬋
摘要:本文以泰國孔敬大學人文學院漢語專業(yè)學生的考試作文、平時作文為語料,共計130篇,三萬余字,統(tǒng)計了語料中問號的偏誤概率,對產(chǎn)生的偏誤進行整理、歸納,并進行分類、分析。具體分析了泰國學生習得漢語問號的書寫形體和使用功能兩個方面的偏誤,并結(jié)合孔敬大學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教學對策,以供對外漢語教師參考。
關鍵詞:漢語問號;泰國學生;偏誤分析;教學策略
一、泰國學生問號使用偏誤的類型分析
經(jīng)過對130份泰國孔敬大學漢語專業(yè)學生的作文統(tǒng)計和對比,我們得出,泰國學生在使用標點符號上主要具有以下幾種類型的偏誤:一是漢語標點符號形體書寫偏誤,二是漢語標點符號功能使用偏誤。以下將結(jié)合語料對上述幾種偏誤類型做詳細分析。
(一)問號的形體書寫偏誤
根據(jù)《標準》,問號的規(guī)范書寫為“?”。在語料中,學生共使用問號86次,錯用51次,形體書寫錯誤31次,錯誤率達60.78%。泰國學生在使用問號時主要會犯大量的書寫形體錯誤。一是把問號下面的實心小圓點寫成空心小圓圈,再者是憑自己喜好隨意設計問號上半部分,不注重形體規(guī)范。
(二)問號的功能使用偏誤
問號的使用功能:疑問句末尾的停頓,用問號,反問句末尾,也用問號。通過對語料的統(tǒng)計與分析,泰國孔敬大學學生在問號功能使用偏誤上主要分為三類:遺漏、冗余和誤代。
1.遺漏即該用標點符號而未用。
例:“如果你遲到一次我就不給錢你好嗎”
例:我想一想,他們怎么溝通聯(lián)系呢
2.冗余即不該用標點符號而多用了標點。
例:小明說:“昨天是我朋友生日,我們玩很晚。?
3.誤代即該用某類標點而誤用另一種標點。
(1)逗號誤代問號
例:等一下,你爸爸呢,
(2)句號誤代問號
例:“到吃晚飯時間了為什么還沒來吃晚飯”。
(3)嘆號誤代問號
例:手機對生活有什么作用呢!
例:真的嗎!
二、泰國學生問號教學的策略探索
本文將結(jié)合孔敬大學的實際情況,提出一些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教學對策,以供對外漢語教師參考。
(一)英語的正遷移
雖然泰國學生沒有使用標點符號的習慣,一般用空格表示停頓,但是他們接觸的第一門外語是英語,英語的標點符號在功能和書寫形體上與漢語有異同,英語的問號的書寫形體與漢語相同。這個時候,教師應該采用引導和對比的方式來教授漢語問號的書寫形體,學生也更容易掌握。
(二)教師的重視
教師在教授標點符號書寫形體是一定要注意PPT制作和板書的規(guī)范,可通過卡片游戲來強化學生的記憶,另外把抄寫各個標點符號作為家庭作業(yè)布置給學生,這是最直接有效的訓練方式。
(三)由易到難策略
問號的使用功能不止一種,可用于疑問句、設問句和反問句結(jié)尾。一般泰國學生在習得末尾帶有“嗎”“呢”這樣的語氣詞后面需加問號時較快,但是在設問句和反問句當中常出現(xiàn)句號誤代問號的現(xiàn)象。因此,在學生初次接觸漢語問號時,要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策略,先教授學生易于理解的標點功能,讓學生對漢語問號的使用有一個適應的過程,習慣在句子或作文中使用問號 ,然后再引入問號的其他較難掌握的功能,這樣才符合對外漢語的教學規(guī)律。
三、結(jié)語
本文以泰國學生作文語料為依托,結(jié)合二語習得領域的偏誤分析和相關的漢語語法知識,對泰國孔敬大學學生作文中漢語問號的習得情況進行了全面地考察與分析,得出了如下結(jié)論:一是泰國學生的漢語問號的使用,無論在形式書寫,還是在功能使用方面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偏誤現(xiàn)象。從偏誤率來看,書寫形式的偏誤率最高,其次是問號的功能使用偏誤。二是泰國學生功能使用偏誤主要表現(xiàn)為誤用、漏用、冗余三個方面。結(jié)合泰國孔敬大學的實際情況,本文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最后,本文只是針對泰國學生的漢語問號使用情況進行了考察與分析,泰國學生在其它各類漢語標點符號的習得過程中是否存在著更大的問題,可以成為后續(xù)研究中進一步拓寬的領域。
參考文獻:
[1]王建勤.第二語言學習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標標點符號用法》( GT3 / T15834-2011).
[3]應瑋.泰國學生HSK寫作中的標點符號使用偏誤分析[J].語文學刊,2010(14).
[4]胡建剛,周健.留學生標點符號書寫偏誤分析[J].語言文字應用,2003(8).
[5]王敏.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J].金田,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