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秋+孫紅宇
摘 要:通過在高職院校之中運用科學的評估體系,能有效的發(fā)現并解決在使用資源庫開展計算機教學工作之中的不足,從而進一步的促進高職計算機方面教學效果的提升。本文就高職之中計算機可課程對于資源庫使用效果評估指標體系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計算機;資源庫;教學
在現階段計算機早已成為了社會發(fā)展、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好的設備,通過計算機的使用,不僅能實現工業(yè)生產的高度自動化,更為重要的是在人們日常辦公過程中依托于計算機強大的處理性能,以及網絡的便捷連通性,增加了人們處理工作的效率,在這種情況下高職院校也開辦了相應的計算機課程,并在計算機課程的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的運用了現代化的教育手段,引入了課程資源庫,強化了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的學習效果,而高職對計算機課程教學工作以及資源效果進行升級的時候,就需要有關人員做好評估體系的相關工作,促進資源庫使用效果的提升。
1 評估體系對于高職計算機方面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在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進程中,計算機技術已經應用到社會的各個學科和行業(yè),人們對于計算機知識的熟練運用能力是工作中必備的素質之一,因此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就成為不可或缺的學習內容。高等學校的計算機公共基礎課教學是由兩類組成的。其中一類是專門針對計算機專業(yè)開設的學科教育,即計算機專業(yè)教育;另一類是針對全校所有非計算機專業(yè)高職生的計算機教育,即高職計算機公共基礎教育。計算機基礎教育的目標定位在各個專業(yè)領域中普及計算機知識,強化計算機實踐能力,使學生成為不僅掌握自己所學專業(yè)知識,而且能熟練操作計算機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然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和高校招生人數的迅速增加,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由于缺乏科學、有效的課堂評估指標體系,不能對計算機基礎課堂的教學進行科學評估,從而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的教學質量,因此,在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學改革中,構建高職計算機基礎課程評估指標體系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建立一個全新的、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運用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來指導教學實踐尤為重要。
2 評估體系相應重要原則
在開展評評估體系相關工作的時候,要始終秉持著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促進教學效果提升的核心思想,所以評估體系相關工作也要從實際出發(fā),并在整個過程中堅持客觀分析原則、發(fā)展探索原則、實際評估原則、實測原則等措施,也只有在評估體系的運用過程中做好了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保證保證評估體系的科學、有效。在開展評估評估工作的時候,實測性原則所指的是所有評估數據或則資料全部必須要評估人員通過親身實踐或實地觀察所獲得的資料,只有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資料的真實性以及有效性,從而為整個評估工作打下良好基礎;實際評估原則,是指評估工作要從實際出發(fā),深入到高職院校在開展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了解資源庫的使用效果以及對于教學活動的促進,并且具體評估指標要能重點關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通過資源庫的使用對學生起到了良好的引導效果。而發(fā)展探索原則主要是針對于高職院校本身以及計算機教學課程,關注計算機相關課程在使用資源庫進行學生教育的過程中是否融入了高職的特色,同時因為時代在不斷的發(fā)展,所以高職之中的計算機課程也需要與時俱進,將更多的先進知識融入到計算機教學工作之中,使得計算機課程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能符合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所以計算機課程在使用資源庫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先進性也是重要的評估指標之一。
3 在高職之中計算機課程相關評估建立中的關鍵點
3.1 在評估系統(tǒng)建立過程保證科學性
在目前階段高職類型院校之中雖然建立了相應的評估體系,但這些評估體系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往往帶有定的主觀色彩,使得這些評估體系的建立缺少嚴謹的科學性,沒有從計算機教學方面資源庫使用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直接導致評估系統(tǒng)所產出分析結果不夠全面,這也就直接導致了評估工作的未能取得相應效果。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也就需要相關人們在進行評估系統(tǒng)建設的過程中,將資源庫的使用情況、對于教學工作的促進情況、學生對于資源庫使用情況的反饋等方面信息作為重要的分析指標,其次在進行數據分析統(tǒng)計的時候,也要保證所調查的數據具有代表性。
3.2 評估人員要和教師以及學生進行全面的溝通
因為評估工作最終的目標是促進計算機教學工作的質量的肉體提升,所以在記性評估系統(tǒng)建設的時候,要在恰當的時間和學生以及教師進行全面的溝通,并且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學生對于數據庫在計算機教學工作中使用效果的意見,以及教師在使用數據進行計算機教學工作中的難處或者有力措施,在此基礎上詳細的進行評估,另外為了能進一步的提升評估工作的效果,在評估人員進行評估的時候,還可以深入到課堂教學之中,以聽課的形式掌握第一手的教學資料。教學督導專家在聽課后,要對授課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內容、課堂組織、課堂設計進行評估。在評估后要及時和授課教師交流評估意見,重點在于肯定教師優(yōu)點的同時,促使其克服缺點,銳意改革,提升教學質量,從而通過教學督導專家所進行的教學評估幫助教師專業(yè)成長。
3.3 建設立體化、高素質教學督導專家隊伍
建設立體化、高素質教學督導專家隊伍是有效實施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評估的基礎。立體化就是不僅在學校層面要聘請督學專家,在學院層面也要建立督導專家隊伍,同時還可以從校外聘請行業(yè)專家擔任學校的教學督導,實現教學督導隊伍的立體化格局。高素質就是指教學督導必須德才兼?zhèn)?,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較高的教學藝術水平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即具備良好的思想素質、專業(yè)素質,對教學方法、教學規(guī)律、教育理論應當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具備與高等教育與時俱進的活躍思想,這樣才能夠進行高屋建瓴的督導。督導專家的評聘應當考慮到各專業(yè)的需求,兼顧學術型與管理型以及不同學科專業(yè)的專家。由此,教學督導專家隊伍就能夠在有效實施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評估、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結束語
科學、有效的高職計算機相關基礎課程評估指標體系的實施,能夠使教師及時認識到教學方面存在問題,鼓勵教師因材施教,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進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端正教風、學風、考風等的基礎上,促進教學和教學管理過程的不斷優(yōu)化,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進而提高學校的辦學聲譽,增強辦學特色。
參考文獻
[1]谷真研.構建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質量科學評估模式的探索.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7).
[2]趙志升,李靜,楊小姝.淺析基于教育知識管理構建教育資源網站.教育與職業(yè),2007.
[3]王蓮,孫旭.論遠程教學平臺上教學資源的自增長[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