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
摘要:《呼蘭河傳》為蕭紅成熟作品的代表,小說以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的雙重視角來敘述呼蘭河城里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活動,體現(xiàn)了她對呼蘭河城的特殊感情。本文從這兩個敘事角度出發(fā),依據(jù)敘事學(xué)理論對小說進行分析,旨在探討雙重敘事視角帶來的藝術(shù)效果,進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精神高度。
關(guān)鍵詞:《呼蘭河傳》;兒童敘事視角;成人敘事視角
《呼蘭河傳》是蕭紅后期創(chuàng)作的成熟作品的典型代表,這部小說講述了與她密切相關(guān)的呼蘭河城里的故事,描述了呼蘭河城里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對民眾的精神狀態(tài)進行了批判。
“敘事視角”是敘事學(xué)原理中的一個要素,國內(nèi)學(xué)者對“敘事視角”作過界定。胡亞敏在《敘事學(xué)》一書指出“視角是指敘述者或人物與敘事文中的事件相對應(yīng)的位置或狀態(tài),或者說,敘述者或人物從什么角度觀察故事。”①楊義在《中國敘事學(xué)》中也作了準(zhǔn)確的解釋“敘事視角是一部作品,或一個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雹诓还苁悄囊环N解釋,敘事視角都是敘事中的重要因素。
一、兒童敘事視角
兒童敘事視角,簡單說就是以兒童的思維方式認識世界,以兒童的話語方式再現(xiàn)世界。兒童天然的單純性往往更能接近事物的真相,能夠看到成人看不到或者不愿看到的東西,也能夠看到被成人忽略或遮蔽的細節(jié)。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lǐng),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愿意結(jié)一個黃瓜,就結(jié)一個。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jié),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蝴蝶隨意地飛,一會從墻頭飛來一對黃蝴蝶,一會又從墻頭上飛走了一個白蝴蝶。它們是從誰家來的,又飛到誰家去?太陽也不知道這個”③這一段描述是從兒童視角感受呼蘭河城生活的原生態(tài),大自然顯得生氣勃勃又略帶俏皮,“要怎樣,就怎樣”,自由自在的?!盎ā薄傍B”“蟲子”“倭瓜”“黃瓜”“玉米”這一類靜止的事物在成人的眼里是最平常不過的,甚至沒有人注意到,但是在孩子的眼里卻具有無限靈性,大自然的美好一覽無遺。在這種環(huán)境下生活的“我”此時正是童年時期,童年的天真可愛便在這美景中凸顯出來了。另一方面,這種美好的大自然景象與后文即將出場的小團圓媳婦的悲劇,有二伯及馮歪子嘴的悲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大自然的美好反襯出小人物的悲劇,是蕭紅以兒童視角對愚昧民眾及其所導(dǎo)致的悲劇進行
的批判。
“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歡開個玩笑,說“你看天空飛個家雀。”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給取下來了,有的時候放在長衫的下邊,有的時候放在袖口里頭。他說:“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薄雹軆和囊暯钦宫F(xiàn)出祖父的親切和慈祥,隱含了他對“我”深切的關(guān)愛。這種回憶的兒童視角也看出“我”對于跟祖父生活在一起的時光的思念,對祖父的深深緬懷。
“我”看到有二伯被父親打倒在地,“有二伯就這樣自己躺著,躺了許多時候,才有兩個鴨子來啄食撒在有二伯身邊的那些血....”⑤,還有“我”看到馮歪子嘴一家,九寒天屋里水盆都結(jié)了冰,新生的孩子沒有衣服穿,只能蓋著面袋睡覺,“我想那磨房的溫度在零度以下,豈不是等于露天地了嗎?這真是笑話,房子和露天地一樣,我越想越可笑,也就越高興了”⑥,這里兒童的視角看有二伯,看馮歪子嘴一家,看起來有些滑稽可笑,實際上滑稽背后是無限的悲傷,兒童看到的存粹反襯出真實世界的悲哀和殘酷。
兒童視角以兒童的天真、單純、善良和好奇好問來洞察成人世界的各種現(xiàn)象,撥開掩飾,展示生活的真實狀態(tài),批判了民眾的麻木和愚昧。
二、成人視角敘事
在《呼蘭河傳》尾聲中“以上我所寫的并沒有什么優(yōu)美的故事,只因他們充滿我幼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就記在這里了?!雹呖梢钥闯?,《呼蘭河傳》中的成人敘述者實際上是作者蕭紅的代言人。
小說的前兩章都采用了全知的成人視角進行敘事,敘寫了小鎮(zhèn)的嚴(yán)冬的惡劣環(huán)境,然后說呼蘭河小城“并不怎樣繁華,只有兩條大街,一條從南到北,一條從東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⑧,接著作者就循著橫向的空間布局從十字街、東二道街、西二道街,一直寫到“零零碎碎”的小胡同,展示了小城里的店鋪、作坊、人事,描繪了小城的落后、蕭條的概貌。東二道街上的大泥坑-----一個骯臟的大泥坑成為小城里人們生活不可少有的一道風(fēng)景,不管是從這泥坑里抬馬,還是瘟豬肉事件都表現(xiàn)出民眾無聊、愚昧的一面,這種全知的成人視角把小城里人們落后描述的更貼切。
賣豆芽王寡婦兒子死的情形-----“忽然有一年夏天,她的獨子到河邊去洗澡,掉河淹死了。這事情似乎轟動了一時,家傳戶曉,可是不久也就平靜下去了。不但鄰人、街坊,就是她的親戚朋友也都把這回事情忘記了.....雖然她從此以后就瘋了,但她到底還曉得賣豆芽菜,她仍還是靜靜地活著...”。⑨染坊里兩個徒弟為了爭一個女人而死了人的事“其中一個把另一個按進染缸子給淹死了。死了的不說,就說那活著的也下了監(jiān)獄,判了個無期徒刑。但這也是不聲不響地把事就解決了,過了三年兩載,若有人提起那件事來,差不多就像人們講著岳飛、秦檜似的、久遠得不知多少年前的事情似的。”⑩以及后面的造紙房子里一個私生子活活餓死,這些一系列的發(fā)生在呼蘭河城里的死亡事件,敘述人都是一種淡然的口吻,它是呼蘭河人無視生命現(xiàn)狀表現(xiàn)出一種與己無關(guān)的態(tài)度----“他們對生老病死,都沒有什么表示,生了,就任其自然地長大,長大了就長大,長不大就算了”!,這種態(tài)度凸顯出呼蘭河人的愚昧、落后和閉塞衍息的生存狀態(tài)。
第二章承接第一章在敘述呼蘭河的惡劣氣候,街道概貌,民眾日常生活等外在物質(zhì)世界后繼續(xù)進入呼蘭河人的內(nèi)在精神世界。他們的五大精神文化盛舉是:為治病跳大神、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七月十五位鬼魂脫生放河燈、秋天謝龍王爺恩典唱野臺子戲和正月十五扭秧歌。關(guān)于這些“精神盛舉”,作者在第一章已經(jīng)有點到了,第二章作者把這些“盛舉”一一放大和細化,通過對這些精神活動的細致描述,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呼蘭河人從骨子里散發(fā)出的愚昧和落后。在成人視角的敘述下,呼蘭河的外在物質(zhì)世界和內(nèi)在精神世界同時被放在理性的思維下得到冷靜的審視,這種審視展示了人們麻木愚昧的精神狀態(tài),也使文本精神升華。endprint
三、雙重敘事視角帶來的思考
《呼蘭河傳》這篇小說使用了兒童視角和成人視角的雙重敘事視角,但兩部分之間沒有因為視角的轉(zhuǎn)換而斷裂,而是體現(xiàn)出了一種內(nèi)在統(tǒng)一性。對故鄉(xiāng)小城全貌的介紹是兒童視角里的“我”無法描述的,于是作者采用成人的視角來展示,成人視角的全知性幫助讀者了解關(guān)于呼蘭河城的外在物質(zhì)世界和內(nèi)在精神世界,客觀上體現(xiàn)了作者作為成人以成熟理性的思維的審視思考,隱含了作者對當(dāng)?shù)芈浜?、閉塞、堪憂的民眾的生存狀態(tài)的擔(dān)憂,擔(dān)憂中也有批判,這又是兒童視角無法完成的。
另一方面,對于家庭來說,成人視角的“我”難免帶有世俗觀念或者社會習(xí)俗,也很難看到一些事情的真實情況。此時,作者便運用了兒童視角,在小女孩的眼睛里,沒有世俗理念,沒有理性思索,只有對事實真相的所聽所聞,尤其在描述有二伯的悲劇、馮歪子嘴一家的悲慘遭遇這些章節(jié)里,兒童的善良和純潔能看到事實真相,表達了對有二伯、馮歪子嘴一家的同情和悲憫。同時兒童視角來敘寫“我”家的一些情況及“我”與祖父之間的關(guān)系,可以將祖父對“我”的愛體現(xiàn)的更全面、深刻。
小說把這兩種視角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實現(xiàn)對呼蘭河城完整地、深刻地描述,引發(fā)讀者的思考,升華了作品的精神高度,這是摒棄其中任何一種敘事視角都無法達到
的效果。
注釋:
①胡亞敏.敘事學(xué)[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4:19.
②楊義.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6:63.
③蕭紅.呼蘭河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82-83.
④蕭紅.呼蘭河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83-84.
⑤蕭紅.呼蘭河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210.
⑥蕭紅.呼蘭河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245.
⑦蕭紅.呼蘭河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256.
⑧蕭紅.呼蘭河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10.
⑨蕭紅.呼蘭河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24.
⑩蕭紅.呼蘭河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26.
!蕭紅.呼蘭河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34.
參考文獻:
[1]張玉凌.論蕭紅<呼蘭河傳>中的兒童視角[J].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研究叢刊,1997(1).
[2]楊義.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6.
[3]楊義.中國敘事學(xu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蕭紅.蕭紅全集[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8.
[5]蕭紅.呼蘭河傳[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6]矛盾.呼蘭河傳·序[M].上海:上??茖W(xué)技術(shù)文獻出版社,2015.
[7]葛浩文.蕭紅傳[M].上海:復(fù)旦大學(xué)出版社,2011.
[8]聶紺弩.蕭紅選集·序[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1.
[9]胡亞敏.敘事學(xué)[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4.
[10]徐岱.小說敘事學(xué)[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0.
[11]申丹.敘述學(xué)與小說文體學(xu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4.
[12]錢理群.“改造民族靈魂的文學(xué)”---紀(jì)念魯迅誕辰一百周年與蕭紅誕辰七十周年[J].十月,198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