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武結緣
黃易先生最早與武俠結緣是受其外公的影響。黃易外公是個不折不扣的武俠迷,經常租武俠小說看,而黃易順帶也讀遍了這些小說。正因為少年時期讀武俠的這段經歷,使得黃易對當時武俠小說中點到為止的男女情愛描寫總覺得過于保守,因此在以后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黃易對于男歡女愛的情節(jié)極富有探索的先鋒精神。
金庸和司馬翎是他最喜歡的兩個作家,尤其是善于刻畫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司馬翎,對黃易影響頗深。黃易曾在一次訪談中談道:“喜歡司馬翎更超過對金庸的喜愛?!睂Ρ赛S易與司馬翎兩者的作品,尤其是人物塑造上,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前后相沿的文脈。
馳騁江湖
成為專職作家之前,黃易已經開始寫武俠小說了。但那個時代是金庸、古龍的時代,黃易的稿件投到出版社,總是石沉大海。但黃天不負有心人,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編輯找到他,但一見面就單刀直入地說:“武俠小說現在沒有市場。你要么不寫,要么就寫科幻小說吧!”
于是,黃易開始埋頭寫作科幻小說,一個星期后完成了第一部科幻作品《月魔》。自此,一發(fā)不可收拾,黃易相繼寫出了《上帝之謎》、《湖祭》等,并結成了著名的《玄俠凌度宇》系列小說。
但黃易心底最喜歡的還是寫武俠小說。不過,那段“科幻”經歷卻對黃易日后的作品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黃易因此創(chuàng)作出了玄幻、穿越和異俠三大流派,與傳統(tǒng)武俠不同,融合多重元素,創(chuàng)作了新武俠。有以宇宙為戰(zhàn)場,以星球為武器的《星際浪子》,因為時空機器出故障而穿越的《尋秦記》。這些新的嘗試,不斷為武俠小說注入新的血液。黃易因此成為金、古之后,不斷為武俠開拓新天地、自成一派的武俠大家。
俠情永昭
2003年左右,《今古傳奇武俠》雜志聯系到黃易先生,連載他的武俠小說《邊荒傳說》,這部作品曾被黃易稱為“能看到我野心的作品”,其中包含有《大唐雙龍傳》的東西,也有《尋秦記》的東西。
當時黃易先生表示不收稿酬,雜志社于是和黃易先生商量決定,一起用這筆酬勞設立“黃易武俠文學獎”,用以提拔武俠后進作家。后來雜志社組織過一次“大嶼仙山訪黃易”的活動,邀請了當時尚為武俠新人的一批作家,前往拜訪黃易先生,交流了很多關于武俠創(chuàng)作的問題。當時黃易先生提出武俠小說要追求一種“無限的可能性”,這成為這些作者以后創(chuàng)作的一種方向。后來這批作者還經常將作品寄給黃易雅正,黃易先生也是不吝賜教地提攜后進。這些作家、畫家在當時還只算嶄露頭角,可后來的大陸新武俠時代,他們都是不可不提的人物,其中就包括九把刀、滄月、燕壘生、翁子揚等等。
這種為武俠注新血的信念,不光是在武俠創(chuàng)作中身體力行、勇于創(chuàng)新,更是為武俠創(chuàng)作者言傳身教,這般繼往昔、開來者的精神在先生走后更值得我們緬懷。
先賢西去,往事猶憶:不容明月沉天去 卻有江濤動地來
——黃易訪談摘錄
時間:2003年12月19日11:30
地點:黃易香港大嶼山居所
采訪對象:黃易
采訪人:木劍客、夕顏舞
木劍客(以下簡稱木):先生看過《武俠版》嗎?如何看待和評價《武俠版》?
黃易(以下 簡稱黃):看過??龅淖髌?,文筆很好,其實也很有創(chuàng)新的意向。最近看到文學獎的選票,有許多作品和作家在上面。但我習慣了自己的寫作模式,看他們所以會用自己觀點去看。會看到精彩,但沒有共鳴;這樣會不客觀——正如金庸看我的作品一樣。
港臺武俠雜志的失敗就是沒有好作品。香港《武俠世界》其實我以前很喜歡看,但現在看不下去。我對《武俠版》抱有希望,只要有好的作品支持就可以?!段鋫b版》的宗旨和發(fā)展方向是對的。
雜志的興衰最主要是看有沒有好作者出現。就像播出了許多種子,只要有一棵能開花結果就可以了?!段鋫b版》一定會開花結果的,要給作者機會。就像我的《破碎虛空》,如果第一本不出,第二本就根本沒有機會。
特別出名的武俠作家大陸出現了沒有?
木:暫時還沒有,但有很龐大的寫作群體。也有很多深受先生的影響,先生是他們的精神導師。
黃:成功的創(chuàng)作,把導師踢走。千萬要有不一樣。香港一家報紙說:《尋秦記》可否有一條新路。對我來說不可能。比如羅貫中寫《三國演義》,讓他再寫一部不可能。所以在某一程度上,融入歷史的那種小說、那種形式會讓以后想寫這種形式的人比較困難。因為我把最好的時代都寫盡了,比如唐、秦,所以一定要有突破才行。
木:但先生確實開創(chuàng)了一個武俠新天地,本來我們以為武俠到古龍已是一個終極。先生如何看待武俠小說的前景?
黃:不應該把武俠小說當成特別的小說,只要當成小說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好看,完全自由,拿起來看第一行,就放不下了。但武俠小說也有一定的淵源與傳統(tǒng)。
從另一角度想,人進化曾經失去過一些環(huán)節(jié),有一段空白,比如從猿人到人的過程,我們根本不了解。有一部電影《2001太空漫游》,那部戲的答案是外星人在影響我們。所以,武俠也可能成為現實。當武俠境界成現實時,我們已成新一代人類。人的潛能現在只發(fā)揮了1%—2%,如果發(fā)揮到100%,那武俠為什么不會成為現實?武俠小說就是表明這樣一種渴望。
我們寫武俠小說就要讓人覺得有可能真實,這才能引起共鳴。武俠小說不可能無前途。
木:《邊荒傳說》還有多長?先生可以談談自己目前的創(chuàng)作嗎?
黃:不知道能寫多長,也不知結尾是什么。
小時候我很喜歡在山里面走,喜歡抓小蜘蛛斗架。每當看到一座山,就會想到山后面有什么東西,山后面是不是山的盡頭。我常沉迷于此。人類存在本身就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像莊子一樣。既然世界這么奇怪,那么什么東西都可能存在。
我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就是對每一個筆下的人都充滿愛。我們無法把每個人的事情寫完,那么就用這種心態(tài)寫小說,把愛注進去。
我的生活已經有一種模式,現在一個月寫一本《邊荒傳說》。最近寫了一篇文章,是給老師的,壓力很大?,F在怕寫東西(編者按:黃先生笑了一笑)。不過還是一直覺得寫是一種享受,因為我能完全進入我筆下的世界。所以我能多年以來一直保持一種生活方式,追求簡單。
我的東西有爭議性。其實有很多人罵我,甚至發(fā)傳真來罵。比如《大唐雙龍傳》,有人從第一集罵到第六十三集。但我很高興,起碼這樣表示他看完了。
工作時我不想對著電腦,所以用筆寫。曾經用電腦打過一篇文章,以后再也不想了。我非常想能更多地支持你們,但精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