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太白巖石刻群的內(nèi)容及價值

      2017-08-08 03:02:00岳宗英
      重慶三峽學(xué)院學(xué)報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題刻摩崖太白

      岳宗英

      (重慶市萬州區(qū)博物館,重慶 404100)

      太白巖石刻群的內(nèi)容及價值

      岳宗英

      (重慶市萬州區(qū)博物館,重慶 404100)

      太白巖石刻群的題刻眾多,許多前輩做了大量艱苦工作,但彼此報道的題刻數(shù)量、內(nèi)容、時代等有出入,為此,本文作者對太白巖石刻群的題刻進行了再次核查,力求厘清其數(shù)量、內(nèi)容和時代,并對其價值進行了初步研究。

      太白巖石刻群;內(nèi)容;價值

      萬州,位于三峽庫區(qū)的腹心,歷史上乃川東重鎮(zhèn)。太白巖位于萬州城區(qū)西南,長江西岸,又名西山、西巖,長約3公里,最高海拔405米,地勢險要,山巖直立千仞,懸崖絕壁,因相傳李白“大醉西巖一局棋”而聞名。《民國萬縣志》卷一《名勝》篇寫道:“白巖,在西山上,一名太白巖。太者,大也。大狀其容,白形其色。初無甚解,好事者乃附會李太白事,云太白昔曾讀書于此,有‘大醉西巖一局棋’句而崇飾之。”在險要的石壁間,歷代學(xué)者、詩人、官僚均在絕壁上題字留存,從而在太白巖上留下了厚厚的文化積淀?!肚∪f縣志》卷一《古跡》篇寫道:“太白有巖,永懷頌詩。”《同治萬縣志》卷四《地理志?山川》也說:“西山,去縣城三里,有絕塵龕三字及唐人詩刻?!碧讕r石刻群①僅指位于太白巖半山腰巖壁上的石刻,不包括高筍塘青羊?qū)m及西山公園等地的石刻。主要分布在太白巖半山腰的崖壁間,現(xiàn)存歷代名人雅士、老道高僧的游覽題記多幅。

      太白巖石刻群題刻的數(shù)量、時代、內(nèi)容等,許多前輩做了大量艱苦工作。如 1985年萬縣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就多次組織人力遍搜山巖,對石刻進行統(tǒng)計和抄錄,先后在《市志資料》1985年第8期、第9期上分別以《太白巖石刻(一)》《太白巖石刻(二)》進行報道。該篇按“題字”“留名”“對聯(lián)”“詩詞”“碑文”進行分類,其中“題字”21幅,“留名”3幅,“對聯(lián)”7幅,“詩詞”16幅,“碑文”2幅。2011年7月鄭永松等在《萬州文史資料》第八輯上發(fā)表《太白巖石刻群》,對他們艱苦勘記的結(jié)果進行了報道,該文說:“現(xiàn)存歷代名人雅士、老道高僧的游覽題刻52件。其中清以前7件,清代33件,民國12件。另選現(xiàn)代萬州籍過逝書畫家、詩人碑刻10件?!睘榕浜咸讕r石刻群保護工程的實施,2013—2014年萬州區(qū)文物管理所組織人力對太白巖石刻的內(nèi)容、保存狀況等進行了調(diào)查,記錄石刻56幅,并做了題刻拓片,有助于人們更準確、全面地了解石刻內(nèi)容。筆者在研讀前面三次記錄石刻內(nèi)容時,發(fā)現(xiàn)每次記錄并不完全一樣,如第一次記錄的一些石刻在第二次沒有被記錄,而第二次又新記錄了一些石刻;而第一、二次有記錄的部分石刻,第三次又沒有記錄。到底是這些石刻消失了,還是被記錄掉了?太白巖石壁上到底有多少題刻?尤其是那些沒有落款的題刻到底是何時何人所刻?帶著這些疑問,2016年底至 2017年春,筆者多次前往太白巖石刻群,對現(xiàn)存摩崖石刻及部分碑刻(不包括當(dāng)代詩詞碑廊)進行實地核查。核查共記錄石刻60幅:明代及以前石刻5幅,清代石刻29幅,民國石刻13幅,當(dāng)代石刻10幅,時代不詳?shù)氖?幅①題刻時代的劃分,有的根據(jù)題刻署款確定;無署款的則據(jù)1985年《市志資料》、2011年7月《萬州文史資料》及作者本人調(diào)查所得予以確定。。以前有記錄的6幅石刻在本次核查中未發(fā)現(xiàn)。

      一、太白巖石刻群的內(nèi)容

      (一)明代及以前石刻

      1.“太白巖”題刻。位于太白巖山腰石壁上,摩崖石刻,題刻高295 cm、寬880 cm。 從右至左橫列,楷書。署款為“……甲子常住劉教源刊……乙亥住持劉圓炤重……江同人樂捐”,款文楷書?!短讕r石刻群》一文認為“太白巖”是“為破山海明書”。而破山海明②破山海明,俗姓蹇,名海明,號旭東,四川大竹縣人。梁平雙桂堂開山祖師,佛教一代宗師,著名詩人、書法家。生于1597年,卒于1666年。一般情況而言,“太白巖”三字應(yīng)于破山海明在世時刊刻,那么破山禪師生命歷程中的甲子年便是1614年。因此,“太白巖”三字應(yīng)是1614年由太白巖常住劉教源刊于石壁。由于自然風(fēng)化剝落及生物侵害,題刻出現(xiàn)破損,“乙亥年”住持劉圓炤重又刊修。那么“乙亥年”確指何時?太白巖劉圓炤墓刻署款云:“民國十九年庚午歲三月 吉旦。”可見,劉圓炤于1930年去世。劉圓炤生前的“乙亥年”只可能是1924年、1860年。因劉圓炤出生日期不詳,若按正常年齡75~80歲計,1860年時,他尚且5~10歲,不太可能擔(dān)任太白巖住持,1924年無疑更合情理。

      2.“絕塵龕”題刻。位于“太白巖”題刻右下角,摩崖石刻,題刻高96 cm、寬296 cm。從右至左橫列,楷書。無署款。多方史料記載,這是太白巖上最早的石刻。據(jù)清光緒年間學(xué)者況周頤《萬邑西南山碑刻記》云:“幽人勝士之所游觀,有唐人題記‘絕塵龕’三字,類晉、宋間人書?!?/p>

      3.詩謎碑。位于太白巖“洗墨池”題刻右方,碑刻,又名“竹巖亭題記”。碑高67 cm、寬110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文曰:“竹巖亭開年事有來。”八個字形態(tài)各異,“竹”字小,“巖”字橫臥,“亭”字中間口字缺兩橫,“開”字只有左半部,“夜”字豎筆較長,“事”字缺上一橫,“有”字向左斜45°,“來”字缺下部撇、捺?!短讕r石刻(二)》輯者將碑文猜釋為:“小竹載橫巖,空亭門半開,夜長無一事,偏有一人來。”署款為“嘉靖癸亥孟秋書”,款文楷書。

      4.“(統(tǒng))束余山”題刻。位于太白巖主石刻區(qū),摩崖石刻,題刻高110 cm、寬290 cm。“統(tǒng)”字不存,“束余山”三字從右至左橫列,楷書。無署款。《太白巖石刻群》一文認為“有黃書特征”“為宋人題刻”。

      5.破山海明五絕詩刻。位于太白巖主石刻區(qū),摩崖石刻,題刻高160 cm、寬100 cm。從右至左豎列,草書,詩曰:“(等閑)那知春,(突出)一雙眼。魚(龍透)須藏,美人生椿點?!笔鹂顬椤捌粕矫髦鞒值揽獭?,“破山明”為草書,“主持道刊刻”為楷書。詩刻上半部現(xiàn)已破損,括號中的字由《太白巖石刻(二)》輯者所加。

      (二)清代題刻

      1.“供奉芳蹤”題刻。位于太白巖大山門內(nèi)左側(cè)巖壁上,摩崖石刻,題刻高175 cm、寬80 cm。從上至下豎列,行書。署款破損,文曰:“黔靈山樵 路璜③路璜,字漁賓,一字小竹,貴州畢節(jié)人,清光緒九年任萬縣知縣路朝霖之父。摩巖?!笨钗男袝?/p>

      2.陸承繩五律詩刻。位于太白巖“坐觀泉涌”題刻下方,摩崖石刻,詩刻高110 cm、寬58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文曰:“天抱空青色,巖留太白名。道心貞石定,詩思大江橫。吳楚猶兵燹,風(fēng)云忽變更。隨時且游覽,新綠滿山城?!笔鹂顬椤跋特S六年春肖山陸承繩①陸承繩,浙江蕭山人,陸璣之子。”,款文楷書。

      3.教義石刻。位于太白巖“供奉芳蹤”題刻的右方,摩崖石刻,石刻高200 cm、寬200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文曰:“宜不犯禍,和不害(義);過謙則詐,過默則(奸);心果坦平,皆為坦(地);心如危險,自蹈危(巖)?!睙o署款。括號內(nèi)的字現(xiàn)破損不存,由《太白巖石刻(一)》輯者所加。

      4.“心正”題刻。位于太白巖主石刻區(qū)“鵝”字題刻下方,摩崖石刻。題刻高100 cm、寬60 cm。從上至下豎列,楷書。署款為“咸豐丙辰仲春萬邑亞拙山人王錫鑫②王錫鑫,名文選,字錫鑫,號席珍子,亞拙山人。清代醫(yī)家。原籍湖北石首縣人,祖父輩舉家遷萬縣大周里,后移居萬縣苧溪河畔天德門。自幼善學(xué),尤好醫(yī)學(xué),歸從父訓(xùn),棄儒習(xí)醫(yī),潛心岐黃之術(shù),好游名山大川,廣行慈善,原萬州橋是他獨自募款修建。書于太白仙巖石壁”,款文隸書。

      5.“壽”字題刻:位于太白巖“鵝”字題刻下方,摩崖石刻。字高55 cm、寬45 cm,篆書。無署款。《太白巖石刻群》云:“應(yīng)是光緒九年為鶴齡道長③鶴齡道長,名唐鶴齡,開縣人。清道光初年來太白巖古剎司香火,此人勤儉喜事,不辭辛勞,古剎諸多事務(wù)悉皆獨任。九旬上壽題字?!?/p>

      6.王錫鑫恭為鶴齡道長九旬上壽七律詩刻。位于太白巖“心正”題刻和“壽”字題刻下方,摩崖石刻,詩刻高40 cm、寬100 cm。從右至左豎列,隸書。詩曰:“曾聞仙子住天臺,此地便是小蓬萊。今日多情唯我到,明日依舊為君來。魚含嫩草浮池面,鶴舞瓊筵獻壽杯。惟愿無事常相見,留歡不畏夕陽催?!鄙峡顬椤肮辁Q齡道長九旬上壽”,下款為“光緒九年桂月中旬亞拙王錫鑫集”,款文隸書。

      7.“鵝”字題刻。位于太白巖石刻區(qū)“壽”字題刻上方,摩崖石刻,字高280 cm、寬150 cm,行書。上款為“光緒庚寅應(yīng)鐘月上浣”,下款為“劉藩卿、劉星階同游,張東巖④張東巖,名勛,渝州人。書。二公捐刊資□□□⑤□表示石刻風(fēng)化嚴重,不可識讀。下同。”,款文行書。

      8.王錫鑫唐老道留飲七律詩刻。位于太白巖林劍鋒道長墓左側(cè),摩崖石刻,詩刻高113 cm、寬53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詩曰:“雙鬢如絲事如麻,一回登覽一悲嗟。堪嗟世上空如夢,應(yīng)是壺中別有家。蓮子數(shù)杯嘗冷酒,松花滿碗試新茶。深蘿掩映迷仙洞,入竹穿松似若耶?!鄙峡钍稹巴胃绱旱翘讕r唐老道留飲”,下款署“亞拙山人偶集”,款文楷書。

      9.王錫鑫七律詩刻。位于太白巖破山詩刻右方,摩崖石刻,詩刻高54 cm、寬107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詩曰:“身閑無事稱高情,(萬)境隨心一念平。金(紫)滿身皆外物,文章(千)古亦虛名。也知富(貴)皆前定,大抵榮枯各自行。深洞長松何所有,蒼顏皓首一先生?!鄙峡钍稹肮饩w十三年正月(為)鶴林道長書”,下款署“亞拙山人偶集”,款文楷書。括號內(nèi)的字現(xiàn)破損不存,根據(jù)《太白巖石刻(一)》輯文補填。

      10.“巉巖□□”題刻。位于太白巖破山詩刻右方,摩崖石刻,題刻高77 cm、寬235 cm。從右至左橫列,行書。題刻后二字和部分署款破損,署款不可讀通,款文行書。

      11.陳家謨七律詩刻。位于太白巖“(統(tǒng))束余山”題刻左側(cè),摩崖石刻。詩刻高114 cm、寬77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文曰:“(健步上)磴策吟筇,老氣橫秋興不窮。(池頭流)杯浮玉露,巖腰棋局拭金鳳。仰視樓觀云飛北,俯瞰長江浪赴東。九月菊花新釀熟,酹將唐宋兩詩翁?!鄙峡睢爸偾镌碌歉哂闪鞅厣咸讕r”,下款“同治丁卯萬縣儒學(xué)酉陽陳家謨題,住持道刊刻”,款文楷書。石刻右上部缺損,左上部明顯為后補,括號內(nèi)的字由《太白巖石刻群》作者所加。

      12.“仙巖”題刻。位于太白巖破山詩刻的右上方,摩崖石刻,題刻寬260 cm、高82 cm。從右至左橫列,楷書。署款“□□題并書”,款文楷書。

      13.路朝霖①路朝霖,字訪崖,一字覃叔,貴州畢節(jié)人。清光緒二年(1876)進士。歷任四川東鄉(xiāng)、萬縣知縣,后擢升河南候補道員。與徐世昌、黎庶昌、羅質(zhì)庵、黃彭年等友善。工詩文,兼擅書畫,因其人胸有書卷,繪畫出手不凡,早年沉潛米、董兩家,晚法李北海,益豪放遒逸,有山水立軸,宛然麓臺規(guī)模。太白巖詩刻。位于太白巖石壁“王錫鑫七律詩刻”左側(cè),摩崖石刻,詩刻寬220 cm、高60 cm。從右至左豎列,行書,詩曰:“竟有尋陽系,能知郭令豪。神仙輕富貴,宇宙出風(fēng)騷。天上長庚宿,唐家宮錦袍??蓱z劉閣老,醉漢忘訾謷?!笔鹂睢耙矣系翘讕r懷古二首之一,光緒丁亥年十二月十五日畢節(jié)路朝霖”,款文行書。

      14.“福壽巖”題刻。位于太白巖“(統(tǒng))束余山”題刻右側(cè)轉(zhuǎn)角處,摩崖石刻,題刻高220 cm、寬96 cm。從上至下豎列,楷書。上款“光緒□□”,下款“十月二十八日 同劉君藩卿星階游覽渝城東巖張勳書”,款文楷書。

      15.路潢登太白巖五律詩刻。位于太白巖“(統(tǒng))束余山”題刻右邊,摩崖石刻,詩刻高58 cm、寬140 cm。從右至左豎列,行書。詩曰:“曾寫摩巖字,憑高壯此游。好乘修禊日,一上謫仙樓。地控三巴險,人消萬古愁。襄溪鄰近接,東望大江流?!笔鹂睢耙矣仙弦训翘讕r題詞 黔陽七十叟路璜”,款文行書。詩刻后三行破損嚴重。

      16.郫簡梅□□七律詩刻。位于太白巖“福壽巖”題刻右方,摩崖石刻,詩刻高56 cm、寬204 cm。從右至左豎列,行草。詩曰:“環(huán)??v橫歲幾何,攜樽來醉白巖陌。絕塵龕外莽蒼翠,畢竟青山故國多。天漿玉液倒瓊杯,塊儡填增取次開。千載茫茫日東下,更誰來比謫仙才”。署款:“大清光緒三十年□六月,自從右目公返蜀,道經(jīng)太白巖,攜□徜徉于此,流連六□□□故言以志鴻跡 郫簡梅□□題?!笨钗男胁荨?/p>

      17.三教同源詩刻。位于太白巖“第一山”題刻右下方,“心正”題刻右側(cè),摩崖石刻,詩刻高72 cm、寬92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詩曰:“三教源頭理本通,潛心向善總相同。道人日在蒲團坐,妄念消時即是功?!笔鹂钊睋p嚴重,可見“□□□游□□□院□□□均”,款文楷書。

      18.“第一山”題刻。位于太白巖“(統(tǒng))束余山”題刻右上方,“心正”題刻的正上方,摩崖石刻,題刻高60 cm、寬160 cm。從右至左橫列,楷書。上款“光緒庚寅冬”,下款“張東巖書”,款文楷書。下款破損嚴重。

      19.趙尚輔、周仁勛②趙尚輔,字翼之,重慶萬州人。歷任翰林院編修、湖北省提督學(xué)政、侍讀侍講、日講起居注官。一生酷愛詩文、書法。周仁勛,生平不詳。七律二首詩刻:位于太白巖石刻區(qū)最右側(cè),摩崖石刻,詩刻高77 cm、寬190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詩曰:“會聚群仙朝上皇,歸來萬里起霞光。鸞牽霧輦塵囂隔,鹿引云車(日)月長。殿閣千重排霧(轂),笙歌一派譜霓裳。紅(瓜)蜜棗金盤載,綠藕冰(桃)玉篚將。宴設(shè)龍肝和(鳳)腦,筵開玉液雜瓊漿。(松脂)桂實非凡品,右髓(山?。┏霎愊恪o堉笄嗑珶o限美,茶烹碧奈有余香。但愿諸生能覺悟,他年共赴樂無疆?!鄙峡睢昂颓宕笙山怠?,下款“光緒四年正月初九日,降于太白仙巖,趙尚輔□、周仁勛□”,款文楷書。括號中的字現(xiàn)已破損不存,由《太白巖石刻群》作者所加。

      20.陸璣③陸璣,字次山,浙江蕭山人,清咸豐五年任萬縣知縣。太白巖七絕二首詩刻。位于太白巖石壁,摩崖石刻,題刻高200 cm、寬300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詩曰:“樹梢高處露瑤宮,梯石層巖曲折通。一道紅闌新補景,春游宛在畫屏中。巖谷云多石氣涼,在山養(yǎng)性出山忙。問誰不(受)煙霞痼,隨處(安)(心)別有鄉(xiāng)?!鄙峡睢氨郊韧氂翁讕r題壁”,下款“咸豐六年仲春(陸)(璣)題,子承(繩)侍”,款文行書。括號中的字現(xiàn)已破損不存,據(jù)《太白巖石刻群》補填。

      21.程鎮(zhèn)七律二首詩刻。位于太白巖“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題刻右邊巖壁,摩崖石刻,詩刻高80 cm、寬160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詩曰:“太白芳名千古留,長存勝跡任遨游。青連象鼻峰如笑,翠挹峨眉色更幽。四面山色增眼界,萬家憂樂聚心頭。他時莫負煙霞約,依舊琴樽敘酒樓。峭壁凌空不計年,絕塵龕上望流連。苧溪水落江為帶,岑洞花開荷似錢。滌盡俗氛真樂趣,相攜兒輩共團圓。風(fēng)光唯有西山美,何時霓裳詠眾仙。”署款:“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孟夏月,偕子木兄登太白巖,并率諸子德清、德森、德琨、德華,侄德仁、德楷登樓遠眺,偶戌二律,少嵋程鎮(zhèn)題石?!笨钗目瑫?/p>

      22.江夏吳、楊題刻。位于太白巖“二仙洞”題刻下方,摩崖石刻,高64 cm、寬86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內(nèi)容為“江夏吳光耀、絳州楊準光緒二十五年中秋日來逰同題”,無署款。

      23.無名墓聯(lián)題刻。位于太白巖鶴齡石室左邊,碑刻,楷書。橫聯(lián)高26 cm、寬93 cm,內(nèi)容為“回風(fēng)混合”;上下聯(lián)高118 cm、寬23 cm,內(nèi)容為:“碧海丹山應(yīng)得仙,徑床琴塌易生塵?!睙o署款。

      24.無名墓六言聯(lián)題刻。位于太白巖無名墓右邊,碑刻,楷書。無橫批,上下聯(lián)高132 cm、寬23 cm,內(nèi)容為:“石徑有塵雨洗,玄門無鎖云封?!睙o署款。

      25.鶴齡石室墓聯(lián)題刻。位于太白巖無名墓聯(lián)題刻右側(cè),碑刻,楷書。橫聯(lián)高25 cm、寬88 cm,內(nèi)容為“鶴齡石室”;墓聯(lián)僅有下聯(lián),高132 cm、寬22 cm,內(nèi)容為“紅塵世外任他忙”,無上聯(lián),供游人猜對。上款“光緒癸未小陽”,下款“門軍胡鵬飛書”,款文楷書。

      26.東湖饒敦秩題刻。位于太白巖鶴齡石室上方巖壁,摩崖石刻,高140 cm、寬59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內(nèi)容為“光緒十六年季冬月朔日東湖饒敦秩季音來游題記侄綬榮侍行”,題刻四方加了格形邊框,款文楷書。

      27.林劍鋒道長墓聯(lián)題刻。位于太白巖破山詩刻左邊,碑刻,楷書,高150 cm、寬20 cm。橫批“空不見魂”,上下聯(lián)為:“晚霞碧繞天邊月,青峰紫臥海上云。”無署款。

      28.靈官殿門聯(lián)題刻。位于太白巖靈官殿,碑刻,楷書,橫批高23 cm、寬145 cm,內(nèi)容為“主照生靈”;上下聯(lián)高170 cm、寬23 cm,內(nèi)容為:“為天下星辰主宰,掌人間壽算權(quán)衡?!睙o署款。

      29.三清殿壁刻。在太白巖三清殿壁間,摩崖石刻,楷、行體,字徑為10~25 cm 不等。內(nèi)容有“阿佛”“釋佛”“佛”“凈心”“福”“緣”“音”“孔孟菩”,分散于殿內(nèi)壁間。目前多數(shù)被現(xiàn)代建筑遮擋,只可見“釋佛”與“佛”?!短讕r石刻群》認為“刻于清同治年間”。

      (三)民國石刻

      1.“洗墨池”題刻。位于太白巖洗墨池正上方,摩崖石刻,題刻高110 cm、寬245 cm。從右至左橫列,篆書?!短讕r石刻》(二)載其署款:“中華民國廿四年夏六月楊鵬升①楊鵬升,別名泰坤、蓋孝、蓬生,中年號勁草先生,書畫署名鐵翁。早年在日本除了就讀成誠士官學(xué)校以外,還兼讀了明治大學(xué)文學(xué)系,并在日本舉辦了個人金石書畫展,時日本首相犬養(yǎng)毅、外相廣田、藏相高橋親臨捧場,犬養(yǎng)毅還贈行書直幅一張,上書“中國第一手筆”。?!笨钗淖煮w未介紹。署款現(xiàn)已全部剝落。

      2.“巖泉滴久石玲瓏”題刻。位于太白巖洗墨池上方巖壁,摩崖石刻,題刻高40 cm、寬250 cm。從右至左橫列,行楷。署款為“瀘州周祚章②周祚章,字雨亭,清末法科舉人,后留學(xué)日本,曾任河南高等監(jiān)察廳廳長等。著名書法家,系周瑜71代孫,周必大之后人,江西瀘陵世家,上輩于清中期遷徙到四川瀘州,故稱瀘州周祚章。民國十五年”,款文行楷。

      3.“坐觀泉涌”題刻。位于太白巖“鵝”字題刻左側(cè)巖壁,摩崖石刻,題刻高103 cm、寬409 cm。從右至左橫列,隸書。上方邊款題刻高80 cm、寬200 cm,從右至左橫列,隸書,款文:“壬戌春,奉使赴鄂,道出萬城,與馮冠之、趙登宇、金小訪諸君登臨其間,見怪石嵯峨,山泉清潔,直有一塵不染之勢。爰于穴處,聊題數(shù)字,以志泥鴻爪云。晉城鮮英③鮮英,著名愛國民主人士,西充縣太平鄉(xiāng)人。1908年入四川陸軍速成學(xué)堂學(xué)習(xí)。全國解放后,鮮英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和全國政協(xié)首屆委員。1968年6月8日,逝世于北京。題并書?!?/p>

      4.“萬古雄風(fēng)”題刻。位于太白巖“萬州第一山”題刻右側(cè)巖壁,摩崖石刻,題刻高500 cm、寬210 cm。從上至下豎列,行書。前兩次調(diào)查顯示,署款為“國二十五年丙子七月 馬云平①馬云平,國民黨愛國將領(lǐng),四川暫編陸軍第五師獨立旅旅長。題”,署款現(xiàn)已破損嚴重,隱約可見“五年”“云平題”,款文行書。

      5.“二仙洞”題刻。位于太白巖靈官殿石梯左側(cè)巖壁,摩崖石刻,題刻高280 cm、寬120 cm。從上至下豎列,隸書。署款“二十四年秋楊鵬升書”,款文行書。

      6.“錦繡河山”題刻。位于太白巖靈官殿石梯下方,摩崖石刻,題刻高90 cm、寬390 cm。從右至左橫列,隸書。署款“孫吳懿輝”②孫吳懿輝:孫元良妻子??钗碾`書。

      7.“萬州第一山”題刻。位于太白巖靈官殿石梯右側(cè)巖壁,摩崖石刻,題刻高600 cm、寬240 cm。從上至下豎列,隸書。上款“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七月勒石題”,下款“孫元良③孫元良,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紹興,畢業(yè)于黃埔軍校一期,曾任國民革命軍第88師師長、第22集團軍司令官、國民軍第5綏靖區(qū)司令官等職;1944年,率第29軍在獨山阻擋猖狂的日軍,這里成為了日軍侵華的終點站;1949年后去臺灣,2007年在臺北去世。1990年,參與錄制22小時大型抗日紀錄片《一寸河山一寸血》。題”,款文隸書。

      8.“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題刻。位于太白巖程鎮(zhèn)七律詩刻左上側(cè)巖壁,摩崖石刻,題刻高500 cm、寬265 cm。從上至下豎列,楷書。無署款。

      9.三友白巖題壁詩刻。位于太白巖“萬古雄峰”題刻左側(cè)巖壁,摩崖石刻,詩刻高60 cm、寬96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詩曰:“景仰仙崖幾度秋,天緣有分率來游。神靈圣景風(fēng)光異,山有魂兮水自流。古剎幽清別有天,心香一燭叩神仙。愿將旋轉(zhuǎn)乾坤力,移與蒼天解倒懸?!笔鹂顬椋骸皡菬?、向鶴齡、劉文舉同游至此,民國二十一年壬申歲?!笨钗目瑫?。

      10.“江山永在”題刻。位于太白巖大山門內(nèi)左側(cè)巖壁上,“供奉芳蹤”題刻之左,摩崖石刻,題刻高104 cm、寬74 cm。從上至下豎列,行書。署款為:“抗戰(zhàn)勝利后四月 程鳴岐重游志念 □鶴卿同來?!笨钗男袝?。

      11.白崖題壁詩刻。位于“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右下側(cè)巖壁,摩崖石刻,詩刻高133 cm、寬67 cm。從右至左豎列,隸書。詩曰:“(蹉)跎歲月壓雙肩,又是金風(fēng)動客邊。遍野(哀)鴻淪浩劫,滿腔熱血壯征鞭。未吞丑虜(平)三島,敢與名山共萬年。坐聽城笳催落日,乾坤何處靖烽煙?!鄙峡睢埃ㄌ┌籽骂}(壁)”,下款“民國二十四年秋林斧荊④林斧荊,字公俠,福建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yè)。畢業(yè)后參加兩次東征和北伐戰(zhàn)爭。任國民革命軍北伐東路軍總部警衛(wèi)連長、營長,浙江省防軍第六團團長,憲兵第二團副團長,軍訓(xùn)部上校參謀??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任漳龍師管區(qū)科長、中校參謀、上校副司令、戰(zhàn)干團東南訓(xùn)練團第二大隊大隊附,福建省軍管區(qū)司令部征編處副處長,第三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部少將高參兼干訓(xùn)團教官。1949年到臺灣,1956年退役?!?,款文隸書。括號中的字現(xiàn)已破損不存,由《太白巖石刻(一)》輯者所加。

      12.徐恩平抗戰(zhàn)詩刻。位于蠻子洞附近,摩崖石刻,詩刻高165 cm、寬110 cm。從右至左豎列,楷書。詩曰:“極目長空鐵鳥飛,雁行似陣如云霏。一聲警報驚相告,萬戶千門競掩扉。軋軋機聲彈雨稠,橫非血肉痛長留。珍重神明黃帝胄,世世無忘復(fù)國仇?!甭淇顬椤爸腥A民國三十一年秋 榮州徐恩平識”,款文楷書。

      13.劉圓炤墓刻。在太白巖下中山門路邊巖間,碑刻,楷書。橫批“全明石室”,高26 cm,寬95 cm;上下聯(lián)為:“圓明心性歸金闕,炤澈乾坤鎮(zhèn)洞門?!北臑椋骸袄ど?徒 龍門羽化恩師劉圓炤之墓 庚向?!笔鹂睿骸懊駠拍旮鐨q三月 吉旦?!?/p>

      (四)當(dāng)代石刻

      1.第一山山門題刻。太白巖山門牌坊門聯(lián),行書。橫匾“第一山”,高60 cm,寬146 cm。上下聯(lián):“漫天宿霧萬泉恢復(fù)風(fēng)墻動,一輪冰霜群山齊失白巖高?!备?78 cm,寬30 cm。無署款。據(jù)王茂乾介紹,橫匾“第一山”是根據(jù)光緒年間張東巖書的“第一山”題刻的拓片重新刻的,而門聯(lián)則是今人李先甲書。

      2.“萬里城墻”題刻。位于李白書屋右側(cè)巖壁上,摩崖石刻,題刻高50 cm、寬160 cm。從左至右橫列,楷書。無署款。據(jù)王茂乾介紹,該題刻為今人李先甲書。

      3.“霧山泉”題刻。位于李白書屋右側(cè)巖壁上,“萬里城墻”題刻之右,摩崖石刻,題刻高61 cm、寬177 cm。從右至左橫列,楷書。無署款。據(jù)王茂乾介紹,該題刻為今人李先甲書。

      4.“攀巖亭”題刻。位于純陽洞左側(cè)巖壁上,“霧山泉”題刻之右,摩崖石刻,題刻高60 cm、寬175 cm。從右至左橫列,楷書。無署款。據(jù)王茂乾介紹,該題刻為今人李先甲書。

      5.仿破山海明題刻。位于太白巖主石刻區(qū),破山海明五絕詩刻之右上角,摩崖石刻,題刻高73 cm、寬52 cm,從右至左豎列,草書。詩曰:“等閑那知春,突出一雙眼。魚龍透須藏,美人生椿點?!睙o署款。據(jù)王茂乾介紹,該題刻為今人楊茂千書。

      6.“半山安”題刻。在太白巖半山腰,碑刻,題刻高78 cm、寬210 cm。從右至左橫列,楷書。無署款。據(jù)王茂乾介紹,原碑刻位于福緣洞,為福緣洞的道姑所書,三字從上至下豎列,1995—1996年間,他們按照原題刻的拓片,用福緣洞附近的石料,按從右至左橫列的方式重新制作一幅碑刻,安放在太白巖半山腰。遺憾的是本人多次到福緣洞尋找,均未發(fā)現(xiàn)原碑刻。

      7.“觀德亭”題刻。位于太白巖大山門內(nèi)石壁上,摩崖題刻,題刻高120 cm、寬210 cm。從右至左橫列,楷書。無署款。據(jù)王茂乾介紹,該題刻為今人史宗華書。

      8.《學(xué)使者道洲何紹基題涪翁記》題刻:位于太白巖主石刻區(qū)、“仙巖”之左上角,摩崖石刻,題刻高85 cm、寬245 cm。從右至左豎列,隸書。文曰:“建中靖國許東歸,南浦西山暫拂衣。亭榭基荒存拂屋,龍蛇跡在映漁磯。江南野水夢魂到,臣甫杜鵑詩涕揮。今日中原尚征戰(zhàn),空慚秉節(jié)望皇畿?!笔鹂顬椋骸跋特S癸丑孟冬月,學(xué)使者道州何紹基題涪翁記。宗華補書。”為今人史宗華書。

      9.二人游題詞題刻。位于太白巖石刻區(qū)程鎮(zhèn)七律詩刻左上方,摩崖石刻,題刻高169 cm、寬116 cm。從右至左豎列,隸書。詩曰:“仙洞凌空鎖翠霞,攀蘿躡蹬石丫杈。天臺偶入丹山路,云液新烹紫笱茶。袖挹浮邱評佛老,詩捫古壁動龍蛇。憑高且放看花眼,桃李春深罨一衙?!甭淇顬椋骸岸【吧扇钚∨_游太白巖七律載清同治《萬縣志》,壬申初冬應(yīng)太白巖公園之囑 仲九錄?!笨钗男袝?。為今人余仲九書。

      10.“謁西山太白祠”題刻。石刻位于太白巖石刻區(qū)程鎮(zhèn)七律詩刻的上方,摩崖石刻,題刻高160 cm、寬110 cm。從右至左橫列,隸書。詩曰:“絕塵龕外路,遺象拜先生。一代詩名重,千秋云氣清。巖西渺棋局,天半有書聲。此地昔僑寓,風(fēng)流起后英。”署款為:“邑恩貢生劉用儀詩,巴山周漫白書并記?!笨钗碾`書。為今人周漫白書。

      (五)時代不詳石刻

      1.“心正”題刻二。位于“第一山”題刻下方,摩崖石刻,題刻高60 cm、寬110 cm。從右至左橫列,楷書。無署款。

      2.“觀魚池”題刻。位于洗墨池左側(cè),摩崖石刻,題刻高40 cm、寬100 cm。從右至左橫列,楷書。無署款。

      3.“霞峰”題刻。位于太白巖石刻區(qū)“(統(tǒng))束余山”石刻下方石坎間,摩崖石刻,題刻高35 cm、寬49 cm。從右至左橫列,行書。無署款。

      (六)本次核查中未發(fā)現(xiàn)而以前有記錄的題刻

      1.“頑石點頭”石刻?!短讕r石刻(一)》題字部分第七條:“頑石點頭 咸豐六年 □□□?!睋?jù)知情人士介紹,這幅題刻位于現(xiàn)太白巖公園管理處辦公室內(nèi)巖壁上。遺憾的是多次前往,均大門關(guān)閉,未能目睹。

      2.“放生池”石刻。《太白巖石刻(二)》題字部分第九條:“放生池 光緒□□ 年 建成?!狈派亟ㄓ诂F(xiàn)“霧山泉”題刻外面的叢林中,該石刻為水池建成后的碑刻,由于荊棘叢生,無法親眼目睹。

      3.“重修路碑”石刻?!短讕r石刻群》晉宋—明代題刻載:“在‘絕塵龕’題刻左上方,摩崖題刻,正書,尺寸無法丈量?!匦蘼繁克淖謩兾g嚴重,刻文已剝蝕盡。鐫刻年代不詳?!?/p>

      4.“有塵風(fēng)自掃,無燈月長明”石刻?!短讕r石刻(二)》對聯(lián)部分第二條:“有塵風(fēng)自掃,無燈月長明?!睋?jù)知情人介紹,這是三教室圓形大門的門聯(lián)石刻,現(xiàn)門已不存。

      5.“(陟)(中)(遺)愛”題刻?!短讕r石刻(二)》題字部分第十條:“(陟)(中)(遺)愛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季春望二日?!?/p>

      6.鶴齡道長石室右壁、左壁石刻?!短讕r石刻(二)》碑文部分以及《太白巖石刻群》清代題刻部分均有完整記錄。這兩幅碑刻位于鶴齡道長石室內(nèi),由于鶴齡道長石室墓門曾被人偷偷打開,管理人員擔(dān)心碑刻被人盜走,就將墓門用水泥封死,所以現(xiàn)已無法親眼目睹。

      二、太白巖石刻群的價值

      太白巖石刻,既有墓室道觀題名,又有游人題記,還有文人題刻,不但內(nèi)容豐富,而且各種書體俱全。

      (一)宗教研究價值

      太白巖以其雄、險、奇、幽著稱,是道教修煉的極好場所。早在唐宋時期即為蜀中名勝,宋元明清建了不少道觀寺廟,以其名山奇巖和宗教古跡著稱于世。絕塵龕為晉武帝年間倚巖建龕,距今已1 700多年歷史。相傳東晉卓庵道人修道于此,后蛻跡而去,有巨人鎖子骨葬于此?!敖^塵龕”三字為龕的楣題,現(xiàn)仍存于太白巖半山石壁間,為太白巖上現(xiàn)存最早的道教遺跡。除此之外,現(xiàn)山上還有三清殿、靈官殿、二仙洞、福緣洞等道觀遺跡。太白巖更因歷史上幾位著名道士而聲名遠播。清鶴齡道長通丹汞,年近九旬而發(fā)鬢青青,為松階所識,下榻處有巖泉涌出,汲以烹茶待客。又有林劍峰道長,亦仙風(fēng)道骨,空不見魂,獨愛“晚霞碧繞天邊月,青峰紫臥海上云”。民國年間,川東道教會會長朱永興道長住持于此,太白巖成為川東道教中心。至今,太白巖的山腰間還保留有五位道長的崖墓。同時,太白巖山腰間保留的一些題刻帶有明顯的道教文化色彩,如趙尚輔、周仁勛于光緒四年寫的七律詩刻:“會聚群仙朝上皇,歸來萬里起霞光。鸞牽霧輦塵囂隔,鹿引云車(日)月長。殿閣千重排霧(轂),笙歌一派譜霓裳。紅(瓜)蜜棗金盤載,綠藕冰(桃)玉篚將。宴設(shè)龍肝和(鳳)腦,筵開玉液雜瓊漿。(松脂)桂實非凡品,右髓(山?。┏霎愊?。飯煮青精無限美,茶烹碧奈有余香。但愿諸生能覺悟,他年共赴樂無疆?!比掏丛娍獭叭淘搭^理本通,潛心向善總相同。道人日在蒲團坐,妄念消時即是功”,則反映了從漢代到南北朝時期佛教與儒道沖突矛盾,到唐以后儒釋道三教并立會通,至宋明以降,儒教、道教、佛教三家思想相互影響、融會貫通的發(fā)展變化過程。這些遺跡和詩刻是研究萬州宗教尤其道教情況最為原始和直觀的資料。

      (二)書法藝術(shù)價值

      太白巖石刻群分布于山腰石壁間,大多地勢險要,多數(shù)題刻距離地面較高、字體較大,如“太白巖”三字字徑達2.75米,“萬州第一山”字徑達1米。鐫刻實非易事,有的可謂浩大工程,再加上太白巖是宗教活動圣地,因此尋常百姓或好事之人是不會勞神費力去這樣做的,只有那些有一定地位和藝術(shù)修養(yǎng)的人才這樣做。從歷代留刻的楷、草、篆、隸、行諸種書體來看,均反映了當(dāng)時較高的書法水平?!敖^塵龕”題刻,清光緒年間學(xué)者況周頤《萬邑西南山碑刻記》有云:“幽人勝士之所游觀,有唐人題記‘絕塵龕’三字,類晉、宋間人書?!逼粕胶蜕幸簧朴嗡姆?,不僅精通佛法,且善詩文,尤工書法,其字俊逸瀟灑,珠圓玉潤,熔王、顏、歐、蘇之精華為一爐,形成了不拘一格的大家風(fēng)范,“破山海明五絕詩刻”便是這種書風(fēng)的真實體現(xiàn)。“統(tǒng)束余山”題刻,因題刻旁邊的黃葛樹倒塌,導(dǎo)致“統(tǒng)“字損毀,從尚存的三字來看,字體端嚴而稍修長,筆畫挺拔而稍細瘦,頗類黃庭堅書法風(fēng)格。還有仿王羲之行書體書刻于光緒庚寅年的巨幅“鵝”字,有亞拙山人王錫金書于咸豐丙辰仲春的頗類趙孟頫楷書的“心正”二字,有光緒年間渝城周仁勛所書的“福壽巖”大楷,厚重飽滿,大氣磅礴。因此,置身于太白巖的山腰石壁間,仿佛置身于一座書法藝術(shù)博物館,既可探尋三峽地區(qū)書法藝術(shù)的風(fēng)格演變,又可欣賞眾多大家的書法杰作。

      (三)愛國主義教育價值

      銘石記節(jié),自古有之。帝國主義的侵略,國內(nèi)軍閥的連年混戰(zhàn),災(zāi)難深重的中國需要我們每一位熱血男兒共赴疆場,林斧荊的白崖題壁詩刻就提出了“坐聽城笳催落日,乾坤何處靖烽煙”的疑惑,鼓勵大家要“滿腔熱血壯征鞭”“敢與名山共萬年”。

      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爆發(fā),山河破碎,大批志士仁人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如刻于抗戰(zhàn)期間的“萬古雄風(fēng)”“錦繡河山”“萬州第一山”等石刻就是家國情感的真實表達,希望以此鼓舞國人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斗志,保衛(wèi)祖國的大好河山。

      隨著廣州、武漢等大城市的淪陷,抗日戰(zhàn)爭進入戰(zhàn)略相持階段,此時,日本侵略者憑借空中優(yōu)勢,掌握著制空權(quán),對當(dāng)時重慶、成都等大后方開展大轟炸,萬縣作為當(dāng)時的川東“門戶”在長達5年半的大轟炸中損失慘重。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從1939年1月到1944年9月,日軍共出動飛機679架次,對萬縣實施轟炸,造成1 343人死亡,6 778間房屋被毀。徐恩平的抗戰(zhàn)詩刻“極目長空鐵鳥飛,雁行似陣如云霏。一聲警報驚相告,萬戶千門競掩扉。軋軋機聲彈雨稠,橫非血肉痛長留。珍重神明黃帝胄,世世無忘復(fù)國仇”就是日本帝國主義野蠻轟炸的真實寫照,“世世無忘復(fù)國仇”是作者愛國民族氣節(jié)的充分展示。經(jīng)過中國人民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贏得了抗日戰(zhàn)爭的全面勝利,刻于“抗戰(zhàn)勝利后四月”的“江山永在”題刻充分表達了國人喜迎勝利的心情。行走于太白巖的崖壁間,看到這些題刻,無形中增強了愛我河山的激情,進一步激發(fā)大家為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四)傳統(tǒng)文化教育價值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zhì)和風(fēng)貌的民族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的結(jié)晶,博大精深?!靶┲倚哦Y義廉恥”題刻內(nèi)容豐富,“孝”即孝順,孝順父母和長輩,是一切美德的基礎(chǔ),所謂百善孝為先;“悌”即悌敬,兄弟友愛,相互幫助,推而廣之,也就是人與人之間要相互謙讓;“忠”即忠誠、盡忠,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忠誠;“信”即信用,人與人之間要相互信任,即要承受守信;“禮”即禮節(jié),要有禮貌,懂規(guī)矩,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遵守單位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遵守民間約定俗成的一些鄉(xiāng)規(guī)民約;“義”即義氣,做人要講正義感,對朋友要講道義;“廉”即廉潔,不要有貪婪之心,要養(yǎng)成大公無私的精神;“恥”即羞恥,做人要有廉恥之心,懂得自尊自重自愛。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是孔子的德育內(nèi)容的全部精髓,是儒家倡導(dǎo)的做人的根本,是人生的八德,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DNA,已滲透進中華民族每一個子孫的骨髓里。而“心正”與“宜不犯禍,和不害(義);過謙則詐,過默則(奸);心果坦平,皆為坦(地);心如危險,自蹈危(機)”題刻則反映了民間樸素的價值取向。在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shè)的今天,這些反映民族文化根脈的題刻無疑具有長久不衰的生命力。

      (責(zé)任編輯:李朝平)

      附圖:

      The Contents and Worth of Taibaiyan Carved Stones

      YUE Zongying
      (Chongqing Wanzhou Museum, Chongqing 404100, China)

      There are various inscriptions in Taibaiyan Carved Stones. In recent years, many efforts have been made by predecessors to research on these carved stones. However, the quantities, contents and ages of Taibaiyan carved stones are inconsistent in existing literatures.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figure out the ambiguous quantities, contents and ages on Taibaiyan carved stones. The inscriptions of Taibaiyan carved stones are rechecked and summarized. In addition, the worth of these carved stones is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aibaiyan carved stones; contents; worth

      圖1 “絕塵龕”題刻

      圖2 “太白巖”題刻

      圖3 “(統(tǒng))束余山”題刻

      圖4 破山海明五絕詩刻

      圖5 “壽”字題刻

      J323

      A

      1009-8135(2017)04-0001-10

      2017-04-25

      岳宗英(1967—),女,重慶忠縣人,重慶市萬州區(qū)博物館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挖掘與保護。

      猜你喜歡
      題刻摩崖太白
      中國民族博覽(2022年12期)2022-10-11 08:37:20
      漆涂層對題刻類石質(zhì)文物的影響研究
      石材(2022年4期)2022-06-15 08:55:38
      摩崖石刻在建筑裝飾中的應(yīng)用
      湖南包裝(2020年6期)2021-01-20 02:02:12
      “南行唐北界”摩崖石刻考察圖輯
      巴渝古文化·千佛寺摩崖造像
      紅巖春秋(2019年12期)2020-01-03 06:19:12
      紫甌香茶醉太白——簡談“太白韻”紫砂壺的構(gòu)造與文人風(fēng)采
      恐龍科普秀——太白華陽龍
      平果縣陽明洞摩崖題刻遷移保護
      陜西神木清涼寺石窟金代漢文題刻校錄與研究
      西夏學(xué)(2018年2期)2018-05-15 11:28:16
      太白實施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
      静海县| 沂南县| 柳林县| 花莲市| 潮州市| 建水县| 定州市| 临猗县| 兴仁县| 黎川县| 嘉兴市| 昌平区| 红安县| 平潭县| 辽宁省| 绥江县| 牙克石市| 宁安市| 荆州市| 南投市| 建德市| 肥城市| 华阴市| 萍乡市| 蒙山县| 巴中市| 孝昌县| 望都县| 丰台区| 荣昌县| 含山县| 交口县| 安阳县| 儋州市| 长宁区| 铜鼓县| 潮安县| 普洱| 揭阳市| 通州区|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