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琪佳
摘要:《琴斷口》通過一個糾葛的愛情悲劇,向我們揭示了人類社會與人性值得反思的一面,以方方獨特地敘述愛情的手法將故事娓娓道來。
關(guān)鍵詞:《琴斷口》;人性反思;社會反思;價值反思
一、人性的反思——個人潛在的自私心理
在《琴斷口》一文中的開頭就以“冰涼的早晨”作為第一章標題,在這個冰涼的早晨里,出現(xiàn)了命運的轉(zhuǎn)折,白水河的橋突然斷了,就在這個橋斷的早晨,文章的三位男主角也在這里相繼出場。首先出場的是楊小北,在騎車行到橋的中央,橋意外斷了,因為出門時記起了米加珍提醒自己要帶雨衣,而僥幸存活,在受傷的情況下他選擇及時去醫(yī)院進行救治。第二個從這里經(jīng)過的是蔣漢,直接就掉進河里死亡。第三個經(jīng)過的是馬元凱,他也只是腿受了傷,但是在腿傷嚴重的情況下,他還是選擇留了下來,提醒后面來的人,避免了其他人繼續(xù)受到傷害。
在蔣漢去世以后,大家將一切的過錯都歸咎于楊小北。甚至有些人還認為楊小北是知道那天橋要斷,才特意約蔣漢出去見面??墒蔷拖裎覀兦懊嫠f的,其實楊小北也并沒有錯,這一切都只是一場意外。如果我們真的需要將這一切歸咎于誰,我們也只能說這一切是人類自己內(nèi)心的自私心理在作祟。在面臨危機時,我們想到的往往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會是別人。而且這種自私心理往往是需要外部責任的激發(fā)才會被戰(zhàn)勝。馬元凱在受傷之后首先想到的也是離開,在他看到楊小北的車掛在那里時,他甚至是希望楊小北就這樣死了的。但是當他再看到楊小北的車之后,才意識到自己不能走,否則后面還會有更多的人掉下去,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責任,個人對于外部世界以及他人生命所承擔的社會責任。
在文章里,琴斷口的人們不僅把楊小北和蔣漢作比較,還把楊小北和馬元凱的作比較。但我個人認為,不能說馬元凱比楊小北善良了多少,如果楊小北當時能夠想到這一點,他也會留下來救人的。我們只能說是楊小北確實會比馬元凱自私一些,會更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一點我們除了在留下救人與否看出來,還有在同樣的情況下對于米加珍和蔣漢的態(tài)度上可以看見。同樣是朋友,同樣是喜歡上了米加珍,馬元凱選擇了友情,楊小北選擇了公平競爭,既想擁有米加珍的愛情,又想和蔣漢繼續(xù)做朋友。在這種情況下,兩者又怎可兼得呢?
二、社會的反思——輿論的力量
在《琴斷口》的最后,楊小北和米加珍還是分開了。其實逝者已逝,為什么不讓活著的人生活得更幸福一點呢?楊小北和米加珍最后的分開,不由得就讓我聯(lián)想到了《邊城》里面儺送的離去“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就回來”。楊小北在四方的壓力下,還是想和米加珍生活在一起,但是米加珍的流產(chǎn),那個未出世的孩子的離去,成為了壓斷這份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周圍的人還是不斷強調(diào)這是楊小北對于蔣漢的贖罪,是一命抵一命。楊小北終于選擇要離開了,大家卻又都勸他一切都過去了。
可就像楊小北當時沒有想到留下來將橋斷的事實告訴其他人,其他人也沒有想到這背后的輿論對楊小北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楊小北從最初相信“有愛就能解決一切”到后來觀念的轉(zhuǎn)變“愛和愛情是兩件事,愛很偉大,但愛情卻很脆弱”?,F(xiàn)在我們有時候說輿論致死,其實這樣轉(zhuǎn)變了一個人的信念,和殺死一個人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在楊小北和米加珍的愛情里,眾人的輿論起了毀滅性的作用。如果大家能夠理解楊小北的無意之失,也就不會讓這樣一個愛情故事變得如此讓人無力。在現(xiàn)在的社會里也是有很多這樣的事情,社會的輿論力量的強大,我們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如果不對這種社會力量加以引導,會造成更多我們意想不到的悲劇。
三、價值的反思——觀念的轉(zhuǎn)變
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承認在現(xiàn)實世界的紙醉金迷中我們漸漸迷失了自己。琴斷口的白水河在幾個年輕人的糾葛中也在由清變渾。最初的楊小北是多么明事理的人呀,他理解外公所說的“修完了橋,就站在橋上看著水變黑”,他認為外公雖然腦子糊涂,但他的眼光還是比別人看得更深一層。但是后來因為外公為魚而哭的事情上了新聞,引起了領(lǐng)導的重視,決定盡早地解決這件事。大家需要搬遷,最初大家還是興高采烈,但在得知搬遷補償費極低的情況下,大家又變得義憤填膺。就連楊小北也對此破口大罵,罵完又和米加珍說這都是外公惹出來的,好像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似的。
很多時候,在利益的糾葛下,我們都會迷失自己。就像楊小北明知這不關(guān)外公的事,也忍不住責怪了外公。其實,就像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一樣“領(lǐng)導開腔說了話,事情就會辦得迅速……這時候的執(zhí)行者通常沒有理智”,這讓我們也看到了在現(xiàn)在的辦事過程中,往往顧前不顧后,以領(lǐng)導為標準,只求快,以追求功利為目標。這也是現(xiàn)代功利觀念值得我們反思的一點。
在《琴斷口》中,有一對戀人也值得我們嘆惋,便是馬元凱和吳玉。其實我們相信吳玉是愛馬元凱的,但是為什么吳玉又要提出分手呢,就因為馬元凱瘸了?她還是太以外人的評判標準來生活。我們可以說這樣的女孩子太過于現(xiàn)實,到了最后,我們也可以看到吳玉一直是痛苦的、是不滿意自己的生活現(xiàn)狀的。其實,只要她自己退一步海闊天空,或許她會生活得更幸福一些?,F(xiàn)代人就是把自己的生活逼得太過緊湊,連松口氣的機會都不留給自己。
四、總結(jié)
《琴斷口》一文通過描寫一群年輕人情愛糾葛的愛情悲劇,向我們展示了生活中潛藏的有關(guān)于人性的、社會的、價值的,值得我們?nèi)ド钏?,去改變的一面。人性中潛藏的自私,社會輿論的非理性傳播,價值觀的不正確誘導都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我們只有著力去改變這一面,我們才可能減少這些悲劇的產(chǎn)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