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0日,在同濟大學彰武路校區(qū),一次面向同濟大學及周邊社區(qū)的航空科普公益活動成功舉辦。本次親子活動由航空與力學學院、同濟大學婦委、四平街道金安居委會聯(lián)合主辦,吸引了小朋友及家長70余人參加?;顒影ā讹w魚為什么能夠飛?》科普講座、同濟微小飛行器實驗室參觀以及飛魚模型手工制作等三個環(huán)節(jié)。
在科普講座環(huán)節(jié),主講人沈海軍教授通過視頻短片、精美圖片和實物模型,介紹了世界上最前沿的各種仿生飛行器以及飛魚的結構、飛行方式、飛行性能等知識。在參觀環(huán)節(jié),小朋友及家長依次參觀了同濟微小飛行器實驗室的飛機展廳、飛機設計室以及加工間等場所,見到了同濟學子們親手研制的C919大客驗證機、古代瑪雅飛機、氫燃料電池飛機、3D打印微小飛機、世界最大飛人、世界最大遙控紙飛機、古希臘蒸汽飛機等各式各樣的飛行器。在最后的飛魚模型手工制作環(huán)節(jié),主辦方為來訪者發(fā)放了同濟微小飛行器實驗室原創(chuàng)的飛魚模型制作教程以及制作工具與材料。當主講人現場演示了制作方法后,大家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制作中,忙得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