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媽祖

      2017-08-15 03:36:29朱致賢
      華夏地理 2017年6期
      關鍵詞:香客信徒媽祖

      朱致賢

      臺南鹿耳門天后宮相傳為1661年鄭成功登陸后建造的第一座天后宮,宮內這座鎮(zhèn)殿媽祖像為泥塑金身,神像面容原為粉色,在宮內長年香火的薰染下轉為墨金,但嘴唇顏色欲如新妝。

      大甲媽祖神駕于凌晨1點多通過彰化市民生地下道,大批信眾與維持秩序的警察將現場擠得水泄不通,這里是地方上各種勢力匯聚所在。彰化民眾長年熱情迎接大甲媽祖,也是地方上每年一度的宗教盛事。

      鎮(zhèn)瀾宮內眾多香客在大甲媽祖繞境進香起駕當天焚香祈禱,信徒認為三角形的進香旗代表媽祖的兵馬,隨香客在每天出發(fā)前以及抵達夜晚住宿處后,都會焚香向媽祖稟告自己的行蹤。

      大甲媽祖起駕當天稍早,廟宇前人潮逐漸涌入,附近的幽僻巷內仍自安寧。幾輛“繡旗隊”的大卡車在此待命,隊員江采秀(化名)坐在一輛卡車后面的鐵梯上,專注地將鎮(zhèn)瀾宮的符紙綁在斗笠邊緣,祈求隨香過程一路平安。繡旗隊是媽祖神駕眾多前導儀仗之一,由300多位女性組成,分成兩班日夜不停前進。

      這些卡車是繡旗隊的行動臥鋪,車斗上鋪滿了鋁箔睡墊和草席,兩邊棚架則掛滿隊員的隨身物品。距離子夜起駕還有一段時間,只有三兩隊員在車上整理東西,但仍然能夠讓人感受到一種長征在即的氣氛。回應我們好奇的目光,江采秀大方而熱情地聊了起來。她曾以香客身份隨香6年,加入繡旗隊則已是第12年。當被問到為什么參加,她不假思索回答:“因為有靈感(靈驗)?。 ?/p>

      江采秀提到媽祖對她們家的庇佑:“我兒子入伍時抽到海軍陸戰(zhàn)隊,我問他抽簽前去哪里拜拜,怎么簽運這么差?他說是自家附近的文昌廟,我說唉呦又不是要考試,而且你從小就給大甲媽收做義子,怎么不去求阿婆(媽祖婆)?”于是,她兒子專程從潭子家中前往大甲,發(fā)愿若能改單位就來隨香,擲筊獲得圣杯首肯,后來果然抽中了替代役,而且就分發(fā)在臺中。

      雖然和治愈疾病等神跡比起來,這似乎只能算是小小的幸運,但從江采秀津津樂道的神情,以及“給媽祖做義子”的習俗,可以感受到媽祖信仰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深刻滲透,而她對信徒的護佑也早已超過“海神”的范疇,及于一切事務。隨著天色向晚,大甲鎮(zhèn)瀾宮內外也愈來愈熱鬧,近10萬人潮涌入這個海線城鎮(zhèn)。來自全臺灣各地宮廟的陣頭輪番到廟埕前,使盡渾身解數演練陣式以向媽祖禮敬。隨香信徒們則到神前稟報加入隊伍,拿進香旗在香爐上熏煙以沾染靈力祈求保佑。接近午夜時,人們的情緒益發(fā)亢奮。在一番繁復的儀式之后,媽祖神像被請上神轎,在古意盎然的哨角聲中走出廟門。霎時廟埕上的信徒以驚人的力量彼此推擠,許多人相信“摸到神轎、好運一年”,試圖簇擁上前,廟方則以壯漢排成人墻護駕,于是群眾遂如同環(huán)繞神轎的漩渦般轉動起來。

      離開廟埕后,在市街上等候的數萬民眾隨即加入隊伍,恭送神駕離開市區(qū),沿路炮竹煙火、鑼鼓音響不絕于途。經過一晝夜不停行進,媽祖神駕在深夜抵達彰化市民生地下道口。彰化市是大甲媽祖繞境進香途中經過最大的城市,而過了地下道就算是進入市中心,因此每年都會有數萬信徒聚集在出口處迎接。這里最容易發(fā)生搶轎事件,因此早有大批警察嚴陣以待,用小型拒馬將群眾隔在外圍,保持路口凈空。

      大甲媽祖在新港的祝壽大典完畢后,當天晚上奉天宮內萬頭攢動,信眾將大甲媽祖神像從神壇上迎往停放廟外的神轎,準備啟程回駕鎮(zhèn)瀾宮。信徒普遍認為神像具有靈力,迎請神像時莫不爭先恐后,希望能沾受靈氣。

      由于信徒認為神轎通過之處能夠沾染靈氣,停留愈久地方愈興旺,因此經常在轎前施放大量鞭炮以延緩前進速度。還有人為了請神駕前往預定路線外的地區(qū)而強行搶轎,甚至發(fā)生流血沖突。1981和1982年,地方角頭兩度將神轎搶到八卦山上供當地信徒膜拜,使得繞境行程大為延誤,后來神駕進入彰化市區(qū)時便委由縣警局的刑警扛轎以防遭搶,形成警察護駕的特殊景觀。這個慣例維持了30年,直到2015年彰化縣長下令警察回歸專業(yè)領域,才結束這個“勤務”,但為因應可能發(fā)生的意外狀況,維持秩序的警力布署提升到1500名,其中光是在民生地下道就有500名。盡管這一年(2016)縣警局宣稱已和各方勢力協調妥當,不會有搶轎事件,但當神轎抵達地下道入口時,現場仍立時陷入一種高亢又警醒的氣氛。雖然萬幸沒有任何沖突,過程中仍發(fā)生了一件小插曲:有海外媒體記者在地下道上方的路橋拍攝,無意間冒犯了不得站在神明上方的禁忌,引起信徒們情緒激動地上前叫罵。經過翻譯解釋,記者在最后一刻閃避開來,才沒有發(fā)生進一步的事端。而地下道上方凈空之后,神轎就在信徒們簇擁下一面歡呼一面奔跑進入彰化市區(qū)。

      “三月痟媽祖”是臺灣人耳熟能詳的宗教活動,每逢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前后,全臺灣上千座媽祖廟都不約而同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全程九天八夜的大甲媽祖繞境進香,由臺中大甲經彰化、云林到嘉義新港,來回行程長達340公里。根據主辦單位提供的數字,2016年有30萬名信徒隨香、150萬人參與活動。這項活動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最初是前往北港進香(現在改往新港),人數不過數十人。中日戰(zhàn)爭前后停辦十余年,1948年后恢復舉辦,參與的人數和影響地區(qū)也逐漸擴大,終至今日的規(guī)模。

      全球華人的心靈寄托

      過去數個世紀以來,媽祖信仰除了在臺灣落地生根之外,也傳播至世界各地。近年來,臺灣也開始有信徒或宮廟在移民、經濟甚至政治因素推波助瀾下,將媽祖信仰帶往海外的案例。僅管各地的信仰規(guī)模不一,但媽祖無疑已在全球許多華人的心中,點燃一盞庇佑的燈火。

      媽祖是起源于宋代的閩南巫祝信仰,一方面吸納了千里眼、順風耳等其他傳說,同時受到儒、釋、道三家影響,逐步建構成海上女神的信仰體系,最后在歷代朝廷的褒封下成為官方認可的宗教,其神格的形成體現了中原儒家文化和閩越文化的融合,集多種面貌于一身。媽祖信仰在明代隨著漁民、商人甚至海盜傳來臺灣,在官方的刻意尊崇下逐漸擴大其影響力。今日臺灣信仰媽祖的人口比例高達六成, 是最多臺灣人信仰的神明。1683年,清朝將領施瑯渡海攻下臺灣,上奏朝廷宣稱媽祖恩賜大軍泉水、以神火引導船只、托夢預告捷期和鼓風助戰(zhàn)等等神話,康熙皇帝也隨即將媽祖的褒封從“天妃”升為“天后”,派欽差到湄洲致祭。施瑯此舉一方面是種政治手段,向朝廷表白不敢居功以免惹禍上身,其次是以水師官兵普遍信仰的媽祖取代明朝主祀的玄天上帝,不僅提高士氣,也將前朝的精神象征抹除。從此只要清軍來臺平定民變,必定歸功于媽祖相助,并且興建許多官祀的天后宮,透過宗教強化對臺灣的統治。

      媽祖在成為臺灣人共同信仰的發(fā)展過程中,潛藏了漢人社會發(fā)展的軌跡。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又是帝國邊陲之區(qū),官方統治力量松散,移民為了爭奪生活空間和資源,往往依祖籍結合,不時和競爭者發(fā)生械斗。這些移民分別奉祀其故鄉(xiāng)神,譬如安溪人祀奉清水祖師、同安人祀奉保生大帝、漳州人祀奉開漳圣王、客家人祀奉三山國王等。械斗時人們甚至會抬出神像吶喊助威,并將對方的神像當成攻擊目標。

      1860年代之后社會局勢逐漸安定,協調合作取代暴力相向,人們開始透過共同信仰彼此整合。媽祖在閩南沿海廣受信奉、超越地域藩籬,又因女性寬容和救難的和平形象易于為人接受,于是重要性與日俱增。臺灣熱烈的進香傳統,其實也是移民社會的另一個遺緒。對移民來說,故鄉(xiāng)神是非常重要的精神支持力量,他們在遷移拓墾時攜帶家鄉(xiāng)廟宇的神像或香灰到新天地祭拜,等新的市鎮(zhèn)稍具規(guī)模之后便建廟奉祀。

      全臺拜媽祖

      每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前后,全臺各地媽祖宮廟都會舉行規(guī)模不一的慶祝活動,紀念這位民眾心目中的重要守護神。其中,大甲媽祖繞境進香活動廣受關注,吸引大批人潮參與,成為臺灣最具代表性的民間信仰活動之一。在全程九天八夜、來回共300多公里的徒步行程中,沿途的陣頭表演、民眾擺設香案迎駕、鉆轎腳等熱鬧場面,反映移民社會對信仰的熱切與虔敬。

      從民女到女神

      媽祖林默生于福建莆田市,自幼聰穎、精通醫(yī)理,矢志行善濟世,經常在海上救助遇難者,受人愛戴并尊稱媽祖。一生中受歷代皇帝褒封多次,從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天上圣母。媽祖死后在湄洲島升天,民眾在湄洲立廟祭祀,后來被各地信徒視為媽祖祖廟。

      臺灣的媽祖信仰

      媽祖信仰發(fā)源于福建沿海,在明、清時代,就已隨著移民的腳步在全臺開枝散葉,并且因各地的歷史文化脈絡發(fā)展出不同的供奉儀式*,反映出媽祖信仰的多元與復雜。

      *此圖所示為當地較具特色的供奉儀式,但類似儀式并不僅存在于該地區(qū)。

      此地圖未按實際比例呈現

      制圖:居芮筠

      繪圖:裴情那、陳其輝

      數據來源: 洪瑩發(fā)、“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宗教

      文化數字平臺、“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新的神像必須在背后放入從祖廟求來的香灰,才能具有靈力。人們相信,分靈神像必須每隔一段時間回祖廟進香,重新取得香火,才能延續(xù)靈力不衰。透過進香,不只確認神明的關系,也保持人群之間的聯系,表現出漢人飲水思源的文化傳統。有人類學家認為,進香路線其實就是移民路線的回溯。媽祖隨著移民腳步遍及全島的同時,也開始擁有不同的神跡傳說,甚至發(fā)展出迥然相異的個性,反映每個地區(qū)的不同生活挑戰(zhàn)和集體意識。媽祖不再只是海上的守護神,她能夠降雨解除旱災、引導溪流不致泛濫、驅除害蟲消滅瘟疫,增加了水利神、農業(yè)神和醫(yī)療神的內涵,還能幫助官兵打敗反抗者,甚至用裙擺撥開美軍轟炸機投下的炸彈。

      臺灣的進香活動從嘉慶中期(1810年代)開始蓬勃發(fā)展,和今日相似,人們成群結隊,拿著小旗小燈,不分晝夜在路上行走。道光后期(1840年代)北港媽也開始到臺南大天后宮暫駐,成千上萬名信徒焚香迎送,帶來經濟熱潮,卻也引起官府擔心有人借機滋事,一度下令禁止,仍無法阻止強大的信仰力量。日本殖民時期,更因為公私鐵道運輸發(fā)達,從1920年代起掀起赴北港進香風潮,每年春天香客達到10萬人次以上。不過“回溯移民路線”這樣的說法在當代也引起若干爭議,因為經過二三百年的發(fā)展,地區(qū)政治經濟重心轉移,許多拓墾區(qū)后來居上,成為比早期移民中心更具影響力的都會,不肯在神格和人格上屈于下風。最著名的例子莫過于大甲鎮(zhèn)瀾宮與北港朝天宮的爭執(zhí),1987年,雙方為了大甲媽是否往北港“回娘家”、“割火”的問題相持不下,最后鎮(zhèn)瀾宮決定改變延續(xù)近百年的傳統,前往另一個繼承古笨港香火的新港奉天宮繞境進香――1750年,笨港溪泛濫改道,將笨港市街分為笨北港與笨南港,笨北港即后來的北港,笨南港則往東遷移改稱新港。

      盡管鎮(zhèn)瀾宮再三澄清大甲媽并非自北港分靈而來,前往新港后取消了具有爭議性的“割火儀式”,多數信徒也不在乎這些俗世的爭論,但人們仍普遍相信大甲媽到新港進香后的回程途中靈力最旺,競相熱切膜拜,無形中承認著進香對媽祖靈力的增強作用。

      “來啦,來吃西瓜!這都是我們自己種的喔!”走進嘉義縣南侖村的村口時,村民們捧著燦黃的西瓜迎上前來,已經徒步走了好幾天的香客們歡喜地接過西瓜就在路旁邊吃了起來。每個人的進香旗上都綁滿沿途宮廟的符紙,形成一大團蓬蓬的紙花,反映出路程的艱辛與精神的充實。當香客們大口咬下沁涼爽口的西瓜時,連日的疲累和饑渴隨即一掃而空。

      隊伍拖得很長,整日里從早到晚都有進香客絡繹通過,而西瓜依然源源不絕地送上來,彷佛能夠無窮盡地供應下去。人人臉上都掛著笑容,彼此鼓舞,互相祝福。這樣充滿人情味的場景在進香沿途隨處可見,其中又以彰化市國圣里提供潤餅,以及云林縣西螺鎮(zhèn)制作素粽較為知名。西螺鎮(zhèn)為此動員上百名婦女參與洗粽葉、備料、包粽子蒸煮,提供2萬顆素粽給香客食用,另有上千名膳食志工準備各種齋飯。

      許多地方雖然沒有這樣大規(guī)模的服務,也會搭起臨時的棚架供應食物,爐火不熄地一鍋又一鍋送出炒面、蔬菜或咸粥;更有許多人在自家門前擺張小桌,放滿飲料、點心或者治療蚊蟲叮咬的藥水。隨香客都可以自由取用,繞境全程中完全不必擔心飲食問題。人們透過和香客分享的方式,間接參與進香活動,為神明盡一份心意。近年來更有企業(yè)行號打造行動沐浴車,將貨柜車改裝成供應熱水的淋浴間,讓香客洗去汗水和塵土。宅配業(yè)者也在沐浴車旁提供免費將換洗衣物寄回家的服務。

      臺南府城光彩繡莊的刺繡師傅林玉泉為媽祖等神明繡制衣袍已有61年之久,繡架上的衣袍運用立體高繡的手法呈現圖案,此法被視為能展現威嚴之感。傳統上神袍布料的顏色因神明有別,如媽祖所用多為橙色。

      飲食和沐浴的問題都解決了,剩下的問題只有住宿。大甲媽祖繞境經過的地方多半是小鄉(xiāng)鎮(zhèn),有限的旅館房間無從提供數以萬計的隨香客投宿,因此香客們往往就在沿途廟宇里席地而眠。在大甲媽駐駕當天走進彰化南瑤宮,除了奉祀主神的正殿之外,香客們幾乎睡滿了能夠讓人躺下的地方,像是觀音殿的回廊、偏殿天井、樓梯轉角和后殿里的所有空間,甚至就在神龕前躺下。不少人自備鋁箔睡墊和充氣枕頭以便休息,更多人是直接躺倒,在極度疲倦中沉沉睡去。廟方對此不僅不以為意,甚至還設置免費醫(yī)療和推拿按摩等服務,對香客極盡體貼。我在溪州圣安宮的角落遇到一位27歲的保險業(yè)務員蔡先生,他正在處理腳上的水泡,并且重新纏上繃帶。兩歲起就被奶媽抱著去進香的蔡先生,經常請假參加大大小小的繞境活動,他說自己居住的北部都會區(qū)宗教活動愈來愈少,而中南部不僅仍然興盛,且保留古風?!按蠹讒屪胬@境隊伍比較傳統,有文化,信徒之間的感染力很強,吸引我每年都來參與?!彼f。

      長年在大陸工作的湯小姐連續(xù)第六年隨香,經常往來兩岸的她鮮明地感受到兩地信仰和人情的不同。她說:“多年前我向大甲媽祖許愿,承諾如果愿望達成就來隨香,但后來沒有還愿。后來有一天一位通靈的學妹告訴我,你答應大甲媽的事情還沒有做,我嚇了一大跳,就參加了當年的繞境。后來因為非常懷念隨香途中心靈滿足的感覺,就每年都招朋友一起來走?!?/p>

      在臺灣的繞境場合有太多扶老攜幼參加的身影,不乏坐在輪椅上也堅持要來參拜的信徒,他們都能為神跡做出見證,告訴我們許多動人的故事。不過若在非廟會期間到宮廟里走走,也許更能感受到媽祖對人群的庇佑之深。平日顯得安靜的廟宇中,經常都有信徒跪在神前將他們的困難與疑惑向阿婆細細訴說、祈求開示。有人說,在精神醫(yī)療體系尚未建立的農業(yè)時代,媽祖婆就是小鄉(xiāng)鎮(zhèn)里婦女們的心理醫(yī)師。這話不完全對——因為不止從前如此,直到今天,媽祖信仰依然是人們無可取代的精神支柱。

      臺灣的進香活動很多,大甲媽祖繞境能夠格外蓬勃發(fā)展,有多重原因。譬如前述搶轎事件的哄抬、靈驗傳說豐富、鎮(zhèn)瀾宮董事會的強大經營能力、率先結合電視新聞臺全程直播,最后成為縣政府主推的文化與觀光活動。

      彰化鹿港榮芳堂香鋪的制香師傅黃漢榮將手工制作的線香鋪平曬干,線香通常需日曬6小時才會徹底干燥。黃漢榮早年因為鹿港地區(qū)廟宇香火鼎盛而投入制香業(yè),手工制香超過68年,他已著手將這項技藝傳給下一代。

      而這股熱潮不僅歷久不衰,一年比一年興旺,也和青年關注本地民俗文化有關,甚至還被宣傳為與環(huán)島旅行、登上玉山同樣“一生必須參加一次”的文化體驗。大甲媽祖起駕隔天早上,在大甲火車站里可以看到不少身穿專業(yè)跑步裝備、拉著時髦拖車的年輕人準備前往彰化追隨神轎。他們透過廟方在網絡上提供的GPS定位以及網絡直播畫面,得以隨時查詢神轎所在位置,迅速前往會合。他們熟練地使用各種設備,和傳統信徒形象很不一樣。事實上其中一對情侶就說,他們并非信徒,但為了親身體驗這項臺灣重要的文化活動,特地請假來參加。

      青年族群的關注和參與,讓原本因為工商業(yè)化而與傳統信仰逐漸脫節(jié)的社會,產生了新的連結。同時青年的創(chuàng)意和訊息交換的能力,也讓各地宮廟乃至不同神明信仰之間,得以彼此啟發(fā)。彰化南瑤宮金意承青年會會長蔡舜淵說,彰化小孩對每年大甲媽祖繞境總是十分興奮期待,但是他也經常反思,彰化自己就有市民虔誠信仰的彰化媽,而南瑤宮前往笨港進香的歷史不但可追溯到清代乾隆中葉(1760年代),在當時規(guī)模也最為盛大,可惜已在30多年前中斷,因此他開始有恢復古禮的念頭。

      猜你喜歡
      香客信徒媽祖
      媽祖之光
      中華詩詞(2021年9期)2021-12-31 08:52:48
      百忍寺
      小讀者(2021年20期)2021-11-24 07:18:20
      百忍寺
      陽光的信徒
      鴨綠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5:56
      媽祖祭典
      海峽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 05:53:20
      點燈
      媽祖形像考——兼論媽祖服飾及媽祖形像復原實踐
      “萬國茶幫”拜媽祖
      海峽姐妹(2016年7期)2016-02-27 15:21:38
      做價值投資的信徒
      萬余香客泰山燒香 消防隊員嚴陣以待
      齊魯周刊(2014年15期)2014-05-05 10:52:58
      灌南县| 和平区| 玛纳斯县| 鄂伦春自治旗| 县级市| 涞源县| 监利县| 清丰县| 山西省| 齐齐哈尔市| 封丘县| 清流县| 扎赉特旗| 海兴县| 宁海县| 九江县| 图木舒克市| 新田县| 兴文县| 冕宁县| 中宁县| 页游| 永济市| 巴塘县| 汉寿县| 平遥县| 广宁县| 樟树市| 赣榆县| 临武县| 金寨县| 鄂托克旗| 玛纳斯县| 阿巴嘎旗| 龙川县| 名山县| 孝义市| 揭阳市| 长治县| 赫章县| 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