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的一天清晨,我和老師同學們懷著興奮的心情登上大巴車,開始了快樂的泗洪之旅。
上午11點,我們到達了目的地——泗洪洪澤湖濕地公園。下了車,吃完午飯,我們組建了團隊,分組進行鉆木取火,制作叫花雞。老師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套鉆木取火的工具,邊講解鉆木取火的要點,邊演示了一遍。只見老師拿起一根較為扁平的木棍放在腳下踩著,又拿了一根一頭比較尖的圓木棍,雙手握緊,對著腳下的木棍不停地搓動。一分鐘、二分鐘、三分鐘……終于,火燃燒起來了。接著,我們用它引燃了事先堆好的枯枝樹葉,在事先挖好的土坑里,放進了用錫紙包好的雞。老師和我們一邊掌握著火勢大小,一邊翻著雞。大約20分鐘后,美味的叫花雞就出爐了!
第二天的活動是搭庇護所。庇護所的搭建地點在戶外,我們的分工很明確:老師力氣大,負責扛樹干;男生找樹枝,女生找樹葉。我們選擇了三棵距離較近的大樹,老師先把樹干搭在上面,搭成一個棚子的形狀,再在樹干的縫隙間鋪上小樹枝,最后在上面撒上一層樹葉,一個簡單的庇護所就搭建完成了。我們女生利用多余的樹葉在地下鋪了一層墊子,躺在上面很舒服的哦!
最后一天,老師帶領我們游覽了水族館和蘆葦迷宮。之后,我們戀戀不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這三天給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我很快樂!
(指導老師:方振龍)
評點
這兩篇習作都是寫自己在暑假里參觀、游玩的事,都詳細敘述了在旅游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中心突出,條理清晰,有真情實感。所不同的是,張文悅同學緊扣題目中的關鍵詞“快樂”來選材,按時間的先后順序把自己三天旅行中的活動有詳有略地敘述了出來,鉆木取火、制作叫花雞、搭庇護所寫得詳,而游覽水族館和蘆葦迷宮寫得略,處處洋溢著自己的快樂之情。劉軒麟同學則按游覽的順序,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重點寫了“將軍洞”和“五百羅漢”的“奇”與在巖石縫中捉小螃蟹的“趣”。
(方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