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財華
【摘 要】“微課”作為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過程中產生的新型教學模式,其“短小精悍”的特色,得到了廣大師生的好評。初中地理知識點多,并且與日常生活貼近的知識點多,因此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是非常適合應用的。本文首先談到有關微課的概念及其在教學中的優(yōu)勢,接著重點探討初中地理教學中要制作怎樣的微課。
【關鍵詞】微課;地理教學;制作
一、什么是微課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微”時代悄然來臨,微博、微信等被社會廣泛應用,微課也逐步被廣大教師應用到教學中去,什么是微課呢?張一春教授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目的是最佳效果,設計是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形式是流媒體,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是簡短的,本質是完整的教學活動。
二、微課具有什么優(yōu)勢
(一)微課時間短,符合腦科學原則。微課視頻的時間一般不超過10分鐘,以5-8分鐘居多,因此微課教學是非常符合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在教學上具有很大的優(yōu)勢。
(二)教學內容較少,但主題明確,針對性強。一個微課就一個主題,或者說一個微課就針對一個事。一個主題一個主題逐步學習,能更好地逐步實現(xiàn)學習目標,因而很適合學生的發(fā)展需要。
(三)短小精悍,使用方便?!拔⒄n”視頻及配套輔助資源的總容量較小,且支持多種在線播放的視頻格式,也可靈活方便地將其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MP4等)上實現(xiàn)移動學習。
三、初中地理教學要制作怎樣的微課
既然微課應用于教學上有這么多的優(yōu)勢,結合我們初中地理的教學實際,初中地理教學要制作怎樣的微課呢?對于老師而言,最關鍵的是要從學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課,而不是在教師的角度去制作,要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思想。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的思路進行制作:
(一)制作地理基本技能應用的微課
地圖,被稱為“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在地理學習和研究中有著重要的地位,讀圖能力是地理技能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初中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提到: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課程要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周圍環(huán)境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側重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生存能力。學習對終身發(fā)展相關的地理知識,加強學生重視閱讀地圖、使用地圖等基本技能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概念,是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僅體現(xiàn)地理學科特色,而且也是為學生將來的工作與生活奠基,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之一。例如關于地圖方向的辨別這知識點,制作微課要注重辨別方向位置方法技能方面的展示:一般地圖,展示如何作“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基本方位圖來進行辨別方向的方法;有指向標的地圖,在微課中展示把有指向標的地圖旋轉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常規(guī)直觀地圖,然后按一般地圖的方法辨別方向;有經緯網(wǎng)的地圖,在經緯網(wǎng)用動態(tài)箭頭展示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然后再辨別方向。
(二)制作延伸課堂學習的微課
傳統(tǒng)課堂時間有限,加上其他主客觀條件限制,使得開展課外考察活動困難重重。這時,微課就可以發(fā)揮作用了,例如關于植被與水土流失的關系,教師可以收集有關資料甚至親自考察拍好視頻,然后制作微課,展示周邊植被保護得很好的河流水文情況以及植被受到破壞的河流水文情況。學生通過觀看該微課從而感知地表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嚴重的道理。雖然這樣觀看微課沒有現(xiàn)場實地考察那種效果好,但總比直接跟學生說“地表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嚴重”這樣的效果要好得多。再如《中國的地形》這一節(jié)關于我國山脈的知識,我國幅員遼闊,名山眾多,怎樣熟悉呢?我們可以制作一個旅游名山的微課,展示“怪石、云海、奇松、溫泉”的安徽黃山,“匡廬奇秀甲天下”的江西廬山,等等,這樣讓學生學習課本的地理知識之余,延伸學習到了一些課外地理知識。
(三)制作專題系列的微課
初中地理總復習時會進行一系列的專題復習,如“地球的運動”、“中國的氣候”、“中國的自然資源”等等,地理教師也可以對這些復習專題,制作一系列的微課。在制作專題系列微課時,地理教師要運用系統(tǒng)思維方法對相關聯(lián)的問題進行整體規(guī)劃,將若干個相關的小主題組成一個地理專題。如“中國的氣候”專題,可以劃分為“中國的氣溫和溫度帶”、“中國的降水和干濕地區(qū)”、“中國的季風氣候成因”、“中國的氣候類型”等幾個小主題,這樣不僅簡潔實用,還有助于促進學生系統(tǒng)化知識的建立與發(fā)展。
(四)制作展示思維導圖的微課
地理這一門學科具有知識點多、整體性關聯(lián)度高的特點,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學會建立地理知識體系是很重要的。思維導圖是一種把抽象具體化的圖形思維工具,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將地理知識可視化,使“文字”和“聲畫”都呈現(xiàn)在學習者的眼中。通過微課展示思維導圖,具有高效、簡單、系統(tǒng)、形象等優(yōu)點,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又可以激活學生的思維。制作專題思維導圖的微課題材有很多,如陸地和海洋、中國的地形、亞洲等等。例如以“亞洲”為例,將其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半球位置),自然環(huán)境(地形與河流、復雜的氣候),人文環(huán)境(人口、文化、經濟)三大部分的地理知識,一邊展示相關圖片一邊進行解說,制作成微課。當然,通過微課展示思維導圖之后,還要引導學生自己設計思維導圖。
綜上所述,微課具有教學時間短、針對性強、使用方便等優(yōu)勢。根據(jù)初中地理教學實際,我們地理教師可以嘗試制作地理基本技能應用的微課,制作延伸課堂學習的微課,制作專題系列的微課,制作展示專題思維導圖的微課,等等。希望廣大地理教師勇于探索和實踐,讓微課制作思路更加開闊,讓地理教學變得更加有效率。
【參考文獻】
[1]宗大釗.地理微課的設計與制作[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8):44-45
[2]黃榮.微課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地理教學,2016(15):43-44
[3]陳學明.淺談初中地理微課教學的策略研究[J].文理導航(上旬),2015(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