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健康對新生代農民工勞動力市場表現的影響

      2017-08-23 04:29趙小仕于大川
      當代經濟管理 2017年7期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健康

      趙小仕+于大川

      摘 要新生代農民工已成為中國制造業(yè)、服務業(yè)的主要勞動力供給,但該群體健康問題未能得到應有的關注,其所引致的勞動力市場負面效應日趨顯著。文章以農民工工資收入和工作時間作為勞動力市場表現的代理變量,在控制其他非健康變量的情況下,實證分析健康對新生代農民工勞動力市場表現的影響,研究發(fā)現居住條件、體育鍛煉、四周患病率和自評健康等健康變量對新生代農民工勞動力市場表現有顯著影響。因此,改善新生代農民工醫(yī)療資源配置,完善醫(yī)療保障制度,提高新生代農民工健康意識,已成為改善其勞動力供給質量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新生代農民工;健康;勞動力市場表現

      [中圖分類號]F249.2;F32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3-0461(2017)07-0069-06

      一、引 言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農民工總數量為2.74億人,其中新生代農民工己占總量的70 %,逾1.90億人。僅在廣東省,農民工的數量己突破2 700萬人,新生代農民工占比64 %,數量己逾1 700萬人。新生代農民工彌補了制造業(yè)、建筑業(yè)、餐飲服務業(yè)等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的崗位空缺,促進了城市的經濟建設,已逐漸成為支撐城市工業(yè)化發(fā)展的中堅力量。

      對于大部分勞動時間較長、體力勞動強度較大的新生代農民工而言,良好的健康狀況是其獲得市場收入并在城市中生存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健康對其具有特殊的意義。然而,由于新生代農民工居住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普遍較差,居住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中的不利因素對新生代農民工健康產生了重要的負面影響,其中不利工作環(huán)境的作用更加突出(俞林偉,2016)。而且隨著新生代農民工流動時間和工作時間的延長,健康風險逐步積累,導致健康狀況變差甚至疾病發(fā)生的概率大大提高。調查顯示,流動時間為“5~10 年”的新生代農民工健康狀況變好的發(fā)生比要比流動時間不足 1 年的新生代農民工低37.7%,流動時間為“10年及以上”的新生代農民工健康狀況變好的發(fā)生比要比流動時間不足1年的新生代農民工低 68.7%(和紅、任迪,2014)。新 生 代 農 民 工 四 周 患 病 率 已達28.9%(蔣遠勝、申志偉,2008)。同時,城鄉(xiāng)二元分割的戶籍管理制度使得新生代農民工受到各種社會排斥,無法合理享受城市的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制度,這在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健康狀況維持的同時,也影響了他們的勞動力市場表現,對新生代農民工群體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均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關注新生代農民工的健康問題,加強對該群體的健康投資,提高其身體健康水平,對于增加其勞動力市場供給,提高其勞動力市場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二、健康影響勞動力市場表現的理論回顧

      國內外學者對于健康與勞動力市場表現之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健康對勞動力市場參與、就業(yè)、收入以及工作時間影響等方面。

      健康與勞動力市場參與之間關系的研究可溯及健康人力資本理論研究。Mushkin(1962)指出,健康和教育同等重要,健康不僅能提高勞動者的勞動生產率,還可以增加他們的勞動時間。Schultz (1964)認為,健康可以影響人們的期望壽命、力量、精力和持久力。在其他條件相等時,教育等其他人力資本投資的收益率取決于勞動者的健康狀況。在此基礎上,Palloni & Arias(2003)、Jasso et al.(2004)等學者提出流動人口的“移民健康效應”,對健康與勞動力市場參與作了較好的詮釋,即因為移民篩選機制及移民自選擇,健康狀況不好的移民可能發(fā)生回流,而健康狀況較好者則會發(fā)生移民行為。McDonald(2004)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強調良好的健康水平有利于提高人們參與工作的概率。Pilar & Tong(2010)等人在研究健康質量對勞動力市場退出的影響時,強調遭受健康沖擊的工人勞動生產率將下降,有些勞動者由于無法適應高強度的體力工作而被迫退出勞動市場。國內研究也顯示,健康對勞動力的市場參與行為有著重要影響,健康水平較高的勞動者具有較高的勞動力市場參與概率,同時健康水平較低的男性勞動力退出勞動力市場的概率也較高(解堊,2011;劉生龍、李軍;2012)。而健康水平每提高一個等級,農村勞動力參與工作的可能性將會增加3.48個百分點(劉生龍,2008)。

      在研究健康收入效應方面,國外學者更多關注身高、體重、卡路里攝入量等健康變量對農業(yè)勞動者收入的影響。營養(yǎng)狀況的改善不僅能夠提高農民的勞動生產率,還可以增加他們的勞動時間,健康對農民收入的增長有著重要的意義(Thomas & Strauss,1997;Huffman & Orazem,2007;Vogl,2014)。同以上觀點基本一致,Dave(2006)認為,健康狀況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勞動收入,而Sahn(2014)的研究也表明,健康對從事農業(yè)生產活動家庭的收入狀況的影響十分重要,因為農業(yè)生產活動的勞動強度大,對健康狀況的依賴性強。國內學者更多采用Heckman樣本選擇模型或中國健康與營養(yǎng)調查(CHNS)面板數據對健康收入效應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健康對外出勞動力收入的影響十分明顯,健康不良對收入有負面影響,健康不良的人收入比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少(于大川,2015)。個人健康是決定家庭人均收入的重要因素,從健康的經濟回報率來看,農村人口要高于城市人口、女性群體要高于男性群體(劉國恩,2004)。外出打工人員從事更多的是高強度的體力勞動,只有健康狀況好的人才能獲得高收入(候風云,2004;秦立建,2012);營養(yǎng)健康水平與農民工的收入狀況存在正相關關系(王志剛,2009);健康狀況與勞動供給和家庭收入正相關,健康狀況越差,參加工作的概率越低,收入越低,健康水平下降造成勞動供給和家庭收入明顯降低(張川川,2011)。

      健康會對勞動者勞動時間產生直接影響。Grossman(1972)指出,健康與教育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健康不僅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能夠減少生病時間,增加“勞動供給時間”。Thomas(2006)表明,健康水平的提高會使男性增加參與工作的時間;García Gómez(2010)認為健康會成為農民工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阻礙因素,從而對勞動時間產生較大影響。國內學者采用計量分析方法對健康與勞動時間之間的關系展開了影響。田艷芳(2011)研究結果顯示,健康水平較差的勞動者會適當減少工作時間,而健康水平每降低一個級別,男性的勞動時間降低6.48小時,女性勞動時間則降低4.12小時。秦立建等(2015)研究發(fā)現,身體健康狀況不佳顯著降低了農民工的外出務工勞動供給時間,健康狀況較差者比健康狀況較好者顯著減少了18.9%的勞動供給時間,一年將會減少21天的工作時間。于大川(2013)通過研究健康與農戶勞動力供給的關系,發(fā)現不同健康狀況家庭成員的勞動時間供給是不同的,健康良好的家庭成員會產出更多的勞動時間。

      盡管以上研究成果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鑒作用,但現有研究在測量指標選擇上,大多只采用較單一的指標進行分析,從而無法反映個體健康對其勞動力市場表現的綜合影響。因此,針對當前研究的不足,本文力圖同時將收入與工作時間作為兩個主要測量指標,通過對廣東省新生代農民工健康及勞動力市場表現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健康狀況與上述兩個測量指標之間的關系,這無疑對新生代農民工健康促進政策的制定具有參考作用。

      三、數據與變量

      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精神上的完滿狀態(tài),以及良好的適應力,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狀態(tài)?!?在此概念界定的基礎上,不同學者提出了個體健康的系列測量指標,如身高、身體質量指數(BMI)、熱量和營養(yǎng)素攝入量、疾病情況、自評健康狀況(SRH)、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等(Strauss,1997;李樹森,2010;田艷芳,2011)。據此,本文采用的健康測量指標主要包括BMI指數,四周患病率和自評健康狀況,并由此展開健康對新生代農民工工資收入與勞動時間的分析。

      (一)數據來源

      研究數據來自于廣東金融學院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系在2016年7~9月期間進行的“廣東省新生代農民工生存現狀”的問卷調查,調查范圍涉及廣州、佛山、深圳、東莞、潮州等20多個地級市,調查內容包括新生代農民工的個人信息、工作情況、生活習慣、健康狀況以及醫(yī)療保險情況等多個方面。此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369份,其中有效問卷335份,無效問卷34份,有效回收率為91%。

      (二)受訪者基本情況

      統計表明,在被調查的新生代農民工中,第一,在性別方面,男性占46.9%,女性占53.1%,男女被調查者的比例較為均衡;第二,在婚姻狀況方面,未婚者占多數為62.4%,已婚者僅占37.6%;第三,被調查者的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高中或中專,共占68%,其次是本科以上的教育程度,占15.8%,而小學的教育程度的只有2.4%,反映了新生代農民工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其受教育程度逐漸提高,知識水平也逐漸提高;第四,接受過職業(yè)培訓和沒接受過職業(yè)培訓的人數基本持平,說明新生代農民工正不斷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意義,希望通過知識和技能來提高自身價值;第五,在工作崗位上,普通工人崗的人數最多,占38.8%,其次是其他類崗位的,占27.2%,但管理崗位和技術崗位的也各有17%,這表明新生代農民工的已不同于老一代農民工絕大多數從事體力工作,而是逐漸向技術和管理類崗位發(fā)展,當然,這也與他們逐漸提高的受教育程度有關(見表1)。

      (三)變量說明

      本研究的因變量為新生代農民工的勞動力市場表現,以工資收入和勞動時間作為代理變量;自變量為健康,選取身體質量指數(BMI)、四周患病率和自評健康作為測量指標;控制變量主要包括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教育、培訓和工作經歷等。其中,工資收入為被調查者的月工資收入;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性別為虛擬變量,男性為1,女性為0;受教育程度分為小學,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專,本科及以上5個等級分別賦值為1~5;職業(yè)培訓也為虛擬變量,參加過職業(yè)培訓的為1,反之為0;工作經驗=年齡-入學年齡(7歲)-受教育年限(見表2)。

      從表2分析數據體現了總體樣本中所有變量的描述性統計數據。在月收入方面,新生代農民工的月平均收入為3 748.70元,而廣州市2015年的月平均工資為4 986元,新生代農民工的月均收入水平比廣州市平均收入水平低。在年齡方面,被調查的新生代農民工的平均年齡為24.74歲,總體年齡偏小。教育程度均值為3.06,所以他們的平均學歷為高中或中專,與老一代農民工相比知識文化和職業(yè)教育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另外,自評健康的均值較高,代表其健康狀況較好,這與他們的年齡普遍較低有關。另一方面,雖然他們的年齡較低,但是他們的工作經驗卻比較長,達到平均5.95年。在每周工作小時數方面,新生代農民工的平均工作時間為53.14小時,比勞動法規(guī)定的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相差將近10小時,這說明新生代農民工加班現象比較普遍,這與他們主要從事的建筑業(yè)、手工業(yè)等行業(yè)性質有關。BMI指數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測量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亞洲人BMI指數的合理范圍為18.5~22.9,而本次調查的BMI指數約為20.67,說明他們基本處于正常的身體質量水平,但略為偏低。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健康對新生代農民工工資收入的影響

      健康對新生代農民工工資收入影響的OLS回歸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從表3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到,自評健康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收入有顯著性影響,在5%的置信水平上顯著相關(p=0.019)。結果顯示,自評健康的估計系數為377.891,符號為正,這一結果意味著新生代農民工的自評健康狀況每提高1個等級,其月工資收入將會增加377.891元。自評健康雖然是個體對自身健康狀況的主觀評價,但它與個人的客觀健康結果密切相關,如患病率、死亡率等。一般認為,個體的自評健康狀況越高,其個人的健康狀況趨向良好生活自理能力也越好,所以主觀的自我評價與客觀存在的指標之間也存在相關性,它能夠反映健康的心理和主觀方面,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將對健康產生促進作用,也將對收入起到積極作用。

      四周患病率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收入具有顯著性負向影響,估計系數在5%的置信水平上顯著(p=0.031),結果顯示,四周患病率的估計系數為388.886,符號為負,這意味著四周患病率每提高1個等級,會使新生代農民工的月工資收入減少388.886元。這主要是由于當前我國醫(yī)療費用水平越來越高,“看病難、看病貴”現象依然十分嚴重,新生代農民工由于戶籍原因,在醫(yī)療方面無法得到很好的保障,一些企業(yè)更是很少為農民工購買甚至沒有為其購買醫(yī)療保險,另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也缺乏購買醫(yī)療保險的意識和健康投資的觀念,而患病將會使人們的工作時間減少以及工作效率有所降低,并且他們一般從事計件或者計時工資制。所以,當新生代農民工患病時,一方面他們要面對較大數額的自費醫(yī)療費用,一方面又因為疾病導致工作時間減少從而減少工資收入,這些都會使他們的經濟收入水平大大下降。

      從表3還可以看到,BMI指數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收入并沒有表現出顯著的影響。但從回歸系數的符號(為正)上看,BMI指數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收入,在控制了其他變量影響的情況下,BMI指數每上升1個點,則新生代農民工的月工資收入將增加27.603元。從表2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可以看出,被調查者BMI指數的均值為20.678,屬于正常區(qū)間,但略微偏低。由于新生代農民工大多在普通崗位上工作,其所在的行業(yè)又集中在建筑業(yè)等對體力有較高要求的行業(yè),很顯然,在這些行業(yè)和工作崗位上,身體素質的強弱與其收入水平直接相關,BMI指數的提高意味著身體素質的增強,這將有利于幫助他們獲取更高的收入。

      (二)健康對新生代農民工工作時間的影響

      健康對新生代農民工工作時間影響的OLS回歸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從表4的回歸結果可以看到,自評健康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時間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在5%的置信水平上顯著相關(p=0.026)。結果顯示,自評健康的回歸系數為0.447,且符號為正,這意味著自評健康狀況每提高1個等級,新生代農民工的周工作時間將增加0.447小時。自評健康狀況是個體根據自身的健康狀況得出的,當新生代農民工認為自身的健康狀況較好或者非常好時,新生代農民工大多會選擇增加工作時間以期獲得更多的收入,相反,當新生代農民工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不佳時,則會選擇減少工作時間。

      四周患病率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時間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這種影響在5%的置信水平上顯著(p=0.033),回歸結果顯示,四周患病率的估計系數為3.183,符號為負,這說明四周患病率每提高1個等級,新生代農民工的周工作時間將減少3.183個小時。與其他的慢性病和亞健康不同,四周患病率作為近一個月內患生理疾病的頻率,假如患病不止一次或者比較嚴重時將直接影響新生代農民工當月的工作時間,造成其工作時間減少,但是,如果這些疾病不是太嚴重,身體狀態(tài)尚且允許的話,勞動者會更多的選擇適當地減少工作時間,而不是完全退出勞動力市場,這與田艷芳(2011)的研究觀點一致。

      此外,BMI指數對新生代農民工工作時間的影響不顯著。由表2描述性統計可知,新生代農民工的BMI指數的均值為20.678,處于正常的區(qū)間范圍內,這些條件都比較符合他們從事的偏體力工作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所以他們能承受的工作時間也比較相似,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么BMI指數對工作時間的影響并不顯著。

      五、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

      本文基于實地調研數據,采用OLS回歸分析方法實證分析健康對新生代農民工勞動力市場表現的影響,得出以下結論:第一,四周患病率對新生代農民工工資收入以及工作時間影響顯著,四周患病率的提高會顯著減少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時間,從而降低其收入水平;第二,自評健康狀況對新生代農民工工資收入和工作時間都有顯著影響,自評健康狀況越好,勞動時間越長,工資收入也越高;第三,BMI指數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工資收入和工作時間并沒有顯著性的影響作用;第四,年齡對新生代農民工收入有顯著的正影響,對工作時間沒有顯著影響,性別對新生代農民工收入和工作時間都有顯著的正效應,受教育程度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工作時間有顯著影響,對收入沒有顯著影響,職業(yè)培訓以及工作經驗對新生代農民工收入和工作時間的影響時間都不顯著。

      (二)政策啟示

      本文的研究結果清晰地表明了健康對新生代農民工勞動力市場表現的顯著影響作用,尤其表現為對工作時間和工資收入的影響方面。因此,要想改善新生代農民工的現狀,提升其勞動力市場表現,可以從改善其健康水平入手?;诖?,本文提出以下對策與建議: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健康意識

      目前,許多新生代農民工存在著職業(yè)安全、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等健康問題,這對于新生代農民工自身及社會的發(fā)展都非常不利,所以,提高他們的健康意識非常重要。政府有關部門和企業(yè)可以通過開講座以及運用報紙、雜志、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的方式加強對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改善健康狀況的宣傳及教育,幫助他們真正意識到健康的影響,確立起正確的健康觀念和健康投資意識。由于分析結果中顯示體育鍛煉、睡眠時間都對新生代農民工勞動力市場表現產生顯著影響,所以,政府、社會和企業(yè)還應該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生活作息習慣。

      2.完善醫(yī)療資源合理配置

      近年來,雖然鄉(xiāng)村地區(qū)醫(yī)療機構和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都有所增加,促進城鄉(xiāng)醫(yī)療資源合理配置也是醫(yī)療改革的重要方面,但是,當前我國醫(yī)療資源分配和投資依然非常偏重于城鎮(zhèn)地區(qū),絕大多數的醫(yī)療資源都集中在大城市。在每千人口的醫(yī)療衛(wèi)生人員數量方面,城市地區(qū)為7.97人,而農村地區(qū)僅有3.18人,所以,各級政府應加強農村地區(qū)的醫(yī)療衛(wèi)生投資,發(fā)展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建立新型城鄉(xiāng)衛(wèi)生服務體系,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利用法律對現有醫(yī)療資源進行整合,根據衛(wèi)生院醫(yī)療衛(wèi)生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客觀情況,堅持重心下移、政策傾斜,不斷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改造就醫(yī)環(huán)境,添置現金的醫(yī)療設備;另外,政府還應該盡快加大農民工購買醫(yī)療保險的比例,加大新農保的報銷比例。目前,農民工中參加醫(yī)療保險的僅占農民工總數的20%,農民工的健康保障明顯嚴重缺乏,而本次調查研究結果也表明,四周患病率對于新生代農民工勞動力市場表現影響顯著,所以加快推進醫(yī)療資源更加公平合理地分配十分必要。

      3.增加公共產品的供給

      居住條件是影響新生代農民工健康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政府應該增加相關公共產品的供給。對于農民工集中居住的地方常出現缺乏安全的飲用水和有效的垃圾處理設備,蟲害鼠害、通風不良等問題,政府有關部門應該對農民工較為集中的居住地的飲用水進行定期檢測,確保他們能飲用安全合格的水源;應該注意垃圾處理問題,合理規(guī)劃垃圾處理廠的地址,購置垃圾處理裝置,及時派有關環(huán)衛(wèi)工人來對蟲、鼠等進行治理和捕殺,通過對他們集中居住的社區(qū)的物理環(huán)境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來改善農民工的居住環(huán)境和健康水平。其次,社會和政府還應該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更多的心理咨詢場所,及時解決他們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形成更健康的心態(tài),從而促進他們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最后,企業(yè)還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改善農民工的生產環(huán)境和條件,嚴格按照法律和安全生產有關規(guī)定進行生產作業(yè),從而加強對農民工的勞動安全保護。

      [參考文獻]

      [1] SCHULTZ T P.Human Capital,Schooling and Health[J].Economics and Human Biology,2003,1 (2):207-221.

      [2] DAVE D.,R.IINAS,S JASMINA. The Effects of Retirement on Physical andMental Health Outcomes[Z]. NBER Working Paper 2006,12123.

      [3] THOMAS D,ELIZABETH F,FRIEDMAN J. Causal Effect of Health on Labor Market Outcomes: Experimental Evidence[Z]. working paper,California Center for Population Research,USLA,2006.

      [4] GARC?魱A-G?譫MEZ P,JONES A J,RICE N.Health Effects on Labor Market Exits and Entries[J].Labor Economics,2010,17(1):62-76.

      [5] PILAR G.,ANDREW M,RICE N.Health Effection Labor Market Exits and Entries[J].Labor Economics,2010(1).

      [6] TONG Y,PIOTROWSKI M.Migrationand Health Selectivity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l Migration in China Population[J].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2012,31(2).

      [7] MCDONALD T,KENNEDY S. Insights into the Health Immigrant Effect: Health Status and Health Service Use of Immigrants to Canada[J].Social Science &Medicine,2004,59(8).

      [8] LU Y. Rural-Urban Migration and Health: Evidence from Longitudinal Data in Indonesia[J].Social Science &Medicine,2010,70(3).

      [9] 秦立建,秦雪征,蔣中一. 健康對農民工外出務工勞動供給時間的影響[J].中國農村經濟,2012(8):38-45.

      [10] 秦立建,程杰,潘杰.健康對農民工勞動供給時間的影響[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5(3):103-108.

      [11] 張川川. 健康變化對勞動供給和收入影響的實證分析[J].經濟評論,2011(4):79-88.

      [12] 于大川,趙小仕.健康對農民勞動參與的影響:基于CHNS數據的實證研究[J].農業(yè)現代化研究,2015(11):1038-1043.

      [13] 劉生龍. 健康對農村居民勞動力參與的影響[J].中國農村經濟,2008(8):25-33.

      [14] 田艷芳. 健康狀況和健康沖擊對工作時間的影響[J].人口學刊,2011(2):90-97.

      [15] 俞福麗,蔣乃華. 健康對農民種植業(yè)收入的影響研究——基于中國健康與營養(yǎng)調查數據的實證研究[J]. 農業(yè)經濟問題,2015(4):66-71,111.

      [16] 俞林偉. 居住條件、工作環(huán)境對新生代農民工健康的影響[J].浙江社會科學,2016(5):75-84.

      [17] 張玉華,趙媛媛. 健康對個人收入和城鄉(xiāng)收入差距的影響[J]. 財經問題研究,2015(8):11-16.

      猜你喜歡
      新生代農民工健康
      新生代農民工犯罪與第一代的比較研究
      新生代農民工職業(yè)核心能力發(fā)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改革思路
      新生代農民工教育培訓意愿影響因素分析
      随州市| 彰武县| 惠东县| 通城县| 永定县| 金乡县| 邹城市| 丹棱县| 响水县| 冀州市| 西林县| 武强县| 贺州市| 延庆县| 永修县| 嘉黎县| 襄垣县| 合江县| 紫阳县| 陆良县| 五常市| 洪湖市| 和硕县| 连南| 大石桥市| 洞口县| 凤庆县| 河南省| 凤冈县| 伊金霍洛旗| 宝鸡市| 永寿县| 治多县| 高平市| 赤城县| 龙胜| 大新县| 腾冲县| 连山| 聊城市|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