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會玲
摘 要:教學有無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無教完內(nèi)容或教了多少,而是指學生有無學到什么或?qū)W得好不好。但是語文課堂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因此語文教師要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讓學生獲得最大的收獲,必須采取恰當?shù)慕虒W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獲取較大容量的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識。
關(guān)鍵詞:課堂;教學策略;作文;合作與獨立思考
八年級語文在整個初中階段是最重要的,所以教學任務(wù)也是最繁重的!這一學年在緊張匆忙中即將結(jié)束了,在這一年的教學過程中,碰見過很多問題與疑惑,同時也有了很多收獲與體會!“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迸囵B(yǎng)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教學反思的習慣,是提高教師的自我評價能力,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最行之有效的方法,為使今后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我現(xiàn)對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反思總結(jié)。
一、適時轉(zhuǎn)換教學方法
在講解課外閱讀書目《名人傳》時,我照本宣科讓學生劃重點。學生們此時沒有去劃重點,而是在下面七嘴八舌議論里面的主要人物:貝多芬、米開朗琪羅、列夫托爾斯泰,并且還私下里交流著什么。我當時有些不高興,認為學生沒有遵守課堂紀律,不配合老師,就生氣說了一頓。后來想想,學生既然對里面的人物感興趣,完全可以開成一場讀書交流會。他們可以談?wù)勅幻说氖论E、可以說說對他們的評價、也可以說一些與他們相關(guān)的名人等等。這樣的話,既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興趣,同時也能加深他們對名著的掌握。以前教學過程中更多的采用的是教師教知識,學生記知識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生怕自己講的不夠多,有時一堂課下來,滿堂灌,原定的教學目標只是形式上的完成。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適時轉(zhuǎn)換教學策略,而不是框定在自己設(shè)定的上課模式中,這樣能讓學生自覺主動學習,而不是生硬灌輸知識點。
二、實事求是,當一面鏡子
老師不代表真理,不是圣人,會犯錯誤。更何況我是一名年輕的教師,犯錯誤也避免不了。而此時我們要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是避之不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詩本身不難,但是我在講解時犯了一個很明顯的錯誤。講課之前,最基本的常識是正字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為”這個時候是介詞,意思是“被”,所以必須讀四聲,還特強調(diào)老師是剛查過古漢語字典的。后來集備時候,跟幾位老師商量之后,才明白介詞表示“被”的時候是個例外,讀二聲。第二天課堂上本來要掩飾過去,后來還是很坦誠的跟學生道了歉,并保證以后不會讀錯。同時借機告誡學生,老師犯了錯誤,能夠及時改正,不會掩飾錯誤,希望學生能做到,同時很學生約法三章相互監(jiān)督。后來,在檢查課文背誦時,以前一些濫竽充數(shù)的學生能夠自覺承認錯誤,并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老師是學生的一面鏡子,時刻影響著學生。
三、作文教學——多讀、多練
大多數(shù)初中生對于作文并不是太喜歡。每次的作文教學也很吃力。我嘗試了很多方法,效果并不明顯。后來有了課前作文的朗讀,學生剛開始還是很感興趣,愿意去讀,愿意去交流。記得又一次朗讀的是2016年資陽市的中考滿分作文,題目是“____真____”,我選取了“讀書真好”“有你相伴真好”這兩篇作文,第一篇文學色彩很濃,選取名人名家的事例,典型的歷史性散文。第二篇選材新穎,貼近生活,語言生動。學生通過兩篇文章的閱讀,首先進行對比點評,后來學生說自己的寫作思路,然后談到自己可以借鑒的地方。有時候當堂我會讓他們根據(jù)自己剛才的發(fā)言,寫個小練筆(有時候會當堂朗讀),做到學以致用。后來的考試中,確實有學生在考場時借鑒了一些以前的作文。學生對作文雖然不那么熱愛,但是我們可以嘗試讓他們多接觸,“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樣,作文看多了,也會了解作文的寫作模式和寫作技巧,作文水平也會有一定的提高。同時做到持之以恒,再積累一定的素材,學生的作文會有改進的。
四、合作與獨立思考相結(jié)合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xiàn)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但是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在講授《云南的歌會》時,學生對于云南很感興趣,我首先讓他們小組合作討論了“你眼中的云南”,學生的回答無外乎“大理、麗江、西雙版納”這樣的景點,并沒有其他有見解的答案。學生的談?wù)撝皇菫榱诵问缴系男枰?,而非注重語文的實踐性,讓語文教學特別浮夸。因此,后來的教學,我會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教給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jié)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xiàn)教學目標。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我是一名年輕的教師,雖然教學經(jīng)驗不足,但是我有一顆熱愛學習的心,我有一個善于反思總結(jié)的習慣。我知道“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我更知道“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相信,只要我堅持“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我一定會讓自己所帶班的語文成績有所進步。隨著時代進步和我教學閱歷的增長,工作依然會有更多的困惑,我只有在教學工作中,多多反思,改正教學中的缺點與不足,不斷進步,不斷完善,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參考文獻:
[1]時金芳.語文教學設(shè)計[M].北京:社會科學文化出版社,2001:59.
[2]陳洪慶.課堂教學的關(guān)鍵問題及解決·初中卷[G].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11.
[3]張大均.教與學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徐建成.課堂教學新視野[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夏俊生.新課堂創(chuàng)新教法與經(jīng)典案例評析·中學卷[G].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123.
[6]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2:323.
[7]王俊香.淺談中學語文課堂提問藝術(shù)[J].甘肅教育(語文教學),2006:6.
[8]沈龍明.中小學課堂教學藝術(sh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