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娟
摘 要:現階段,多數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均采用讓學生積累詞匯及語法的方式去學習英語,一個學生英語成績的好壞取決于他對英語語法及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脫節(jié)現象的出現,學生的詞匯背誦量大、語法學習較多,考試成績優(yōu)秀,但在實際對英語的理解及表達層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多數學生無法做到流利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一般口語都存在機械模仿的現象,缺少了感受英語的美、體會用自然的英語篇章及段落表達思想的語言素養(yǎng)。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初中生英語語言素養(yǎng)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因此,筆者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英語語言素養(yǎng)培養(yǎng)進行了分析及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生;英語語言素養(yǎng)
英語教學應讓學生們了解英語的學科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通過典型的單詞、詞語及句式的積累對學生們進行聽、說、讀及寫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基本語言素養(yǎng),使得學習不止存在于理解層次,更存在于欣賞及感受層面。
1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語言素養(yǎng)的基礎
英語語言知識及英語語言運用屬于兩個不同的方面,是兩種不同語言的本質觀。將語言看成一個系統的知識,掌握語言的相關知識(單詞、詞匯、句式等)就成了學習英語的衡量平臺,將英語學習看成是一種交際工具時,在英語教學中單詞、詞匯、句式及語法就只是一個語言運用的前提及基礎。受到文化及本土語言的影響,在初期,英語學習是一個語言知識傳授及操練的平臺,學生多數處于一種會寫但不會表達不會說的狀態(tài)中,教師不能把握英語語言知識在能力形成中的作用,實際對學生們的語言能力效果不明顯。英語語言知識及語言運用是相輔相成的,一個學生應用英語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他英語水平高低的標準,但是沒有語言知識作為前提條件,英語語言的運用就無從談起。
2培養(yǎng)初中生英語語言素養(yǎng)的策略
2.1訓練學生“聽”的能力
教師應注重對初中生進行“聽”的培養(yǎng),“聽”的培養(yǎng)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泛聽:教師一般將泛聽的訓練集中在課外時間,通過指導學生進行電視、錄音機及復讀機等工具及各種材料的使用來訓練學生們聽的能力,對學生們聽懂句子及詞匯與否不做要求,只要提供給學生英語聽說的環(huán)境及氛圍即可。泛聽的目的在于拓展學生的聽的能力及范圍,鍛煉學生們對各種材料的適應能力。二是靜聽:精聽就是向學生們介紹所聽內容的相關信息,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猜測題目答案將注意力集中到聽的重要部分。精聽是聽力訓練的主要部分,教師應要求學生反復、完整及清楚地理解課文的重要內容,將每個部分的每個詞聽透徹,讓學生邊聽邊記,進行腦部及手部的結合訓練。教師應在精聽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進行聽及寫的基本技巧掌握方式,將聽力過程中的長句式進行分解,理解透徹后再完整地聽幾遍,讓學生復述聽后的主要內容,在課堂中進行聽的訓練后對聽的主要內容進行總結、回顧及延伸。
2.2訓練學生“說”的能力
說是英語語言素養(yǎng)的主要體現方式,但是英語學習的現狀是學生覺得說及聽的難度較讀及寫的難度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口語訓練存在害怕及回避等心態(tài),且由于考試內容并不涉及說,因此部分學生及教師均會忽視說的重要性??谡Z交際是英語教學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口語能力好的學生語感較強,其寫作能力及聽力分數均較高,對考試有一定的幫助,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應反復強調說的重要性。在初中英語語言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英語“說”的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每周利用一至兩節(jié)課的課堂時間采用英語角的形式進行英語口語的訓練或讓學生用英語進行話劇的表演,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內成員需有相應的角色扮演,每一個角色都需要經歷“說”,臺詞及情境由小組內成員進行討論并確定,在排練過后表演對話,平時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也應積極鼓勵初中生大膽說英語,及時糾正學生在說的過程中出現的語法錯誤及發(fā)音錯誤,鼓勵學生大膽說,肯定學生的表現,訓練學生“說”的能力。
2.3訓練學生“讀”的能力
積極訓練學生們讀英語的能力,“讀”可以分為默讀及朗讀兩個部分,默讀主要是對閱讀材料進行大致內容上的理解,但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又可以將默讀分為精讀及泛讀兩種。精讀是指對教材提供的閱讀文章及教師尋找出來的優(yōu)美文章進行深入體會的過程,精讀重點在于掌握閱讀文章中較為重要的詞匯,將閱讀材料中的句子句式結構進行梳理,挖掘出文章深層次的含義等。在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素養(yǎng)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英語報上選擇合適的文章對學生們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先要求學生們默讀分析出文章的類型,將文章的主要結構進行把握,理解情境詞匯,將重要的詞匯進行摘錄,將經典及優(yōu)美的句子及短語進行標記、朗讀及背誦,不斷拓展學生的視野,填充學生的詞匯累積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4訓練學生“寫”的能力
寫作能力的高低取決于聽、說及讀的基礎的累積情況,學生若擁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就會熟練地使用英語對話和交流,對于寫作也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們進行先說后寫的訓練,結合口語訓練及寫作訓練為一體,結合聽力訓練及寫作訓練為一體,在寫作過程中有針對性地要求學生將所學的、所記的優(yōu)美句式及經典詞匯進行運用,優(yōu)化句子的結構,提高文章的水平。
3結語
此外,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縮短課程講解時間,為教師與學生提供更多互動交流的時間,使教師能夠在交流過程中發(fā)現學生的不足,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英語能力不斷提升。初中英語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中用英語進行講解,讓學生理解并合理運用常規(guī)語言進行口語交流與表達,使學生的英語對話能力有所提升;對于陌生的單詞或者知識點,應盡量使用漢語來講解,這樣能夠減少學生學習與理解過程中遇到的阻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記憶;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在學習及生活過程中訓練學生們聽、說、讀、寫的能力,以此實現培養(yǎng)初中學生英語語言素養(yǎng)的目標及效果。
參考文獻:
[1]葛衛(wèi)國.試談中學生英語跨文化交際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1(8).
[2]谷睿.初中英語“話題教學”思路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15):53-55.
[3]紀雪.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雙語素養(yǎng)標準培養(yǎng)分析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