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葉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17)44-0015-02
在采訪連云港中專普職融通改革試點的歸途中,我們的心情是既振奮又有些沉重的。振奮的是,看到了“普高一年級分流”這個小小的改革舉措,給那些原先就像困在泥淖里的十幾名孩子,打開了人生的又一個窗口。在職校學習不到一年,他們的話語,他們的神情,他們的眼睛,都開始閃爍著興趣和信心的光芒。更不用說其中一位學生的家長,還專程跑來向耿琚杰主任表示:把孩子轉到職校來,是我在他身上做得最正確的一個決定。沉重的是,這個前期職校做了大量工作、教育局下了專門文件、實踐驗證也很有成效的改革舉措,卻很可能面臨著夭折的命運:2017年3月,部分試點學生的家長強烈要求教育局取消《通知》中關于試點學生考試成績不低于非試點班學生平均分才能轉入普通高中的規(guī)定,以學生的意愿,準確地說是家長的意愿,來確定該生最終就讀普高還是職校。
這個突發(fā)事件給這項改革帶來的打擊是巨大的:如果像那些家長所希望的那樣,聽憑試點學生自由選擇,那么對這兩所普高按照正常分數(shù)段錄取的學生是很不公平的(因為連云港外國語學校的試點班50人是學校分數(shù)線下降10分錄取,而連云港高級中學試點2個班100人則降到了錄取線下100多分),勢必會造成新的矛盾。其次,因為試點一年后的分流主要看該生的考試分數(shù),為了保證公正性,普高學校在試點班和非試點班的教學管理、師資配備、教學內容、教學進度等方面,都嚴格保持一致——如果不說是對試點班更為盡心專教師的辛勤工作,面對少了一個學年專業(yè)課學習而要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完成兩年半學習任務的新學生,專業(yè)課教師的工作任務變得繁重而緊迫。連云港中等專業(yè)學校建立了以班主任為中心的教學團隊,這14名孩子語數(shù)外共同學習,專業(yè)課則實行走班制。教師專門為這批學生調整教學計劃,打造個性化成長方案,發(fā)揮學生特長,同時補“短腿”。文化課和專業(yè)課教師在實施教學過程中不斷溝通,幾乎每個工作日都利用午休和課間幫助這群孩子補課。慢慢地,這群孩子信任老師了,信任學校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自信,明確了人生方向,為將來的就業(yè)和升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當讓他們用一個詞語來表達自己在連云港中專學習的感受時,他們說的是:“輕松、天天向上、思考、緩解壓力、加油、挺好的、目標明確、開心、踏實、樸實、享受、不能松懈、清醒……”這些充滿了正能量的詞語,讓人不由地想到這群孩子在人生的拐點處,應該是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方向。這樣一群不適合普通高中學習節(jié)奏的孩子,如果沒有“普職融通班”的存在,他們又會是怎樣的一番生活呢?“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睆钠胀ǜ咧械竭B云港中專,他們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成長道路,加之教師的奉獻與關注,才成就了現(xiàn)在一個個自信、陽光的孩子!這難道不是一種教育本質回歸的體現(xiàn)嗎?這難道不就是普職融通改革試點的善果嗎?
“普職融通”,在連云港中專的實踐可算是剛剛起步,讓我們一起期待它給學生、給教育帶來的巨大可能性和發(fā)展空間吧。的話。然而,正因為入學分數(shù)的差異,這個公平安排的效果卻是不那么“公平”:相當一部分學生不能適應這種教學節(jié)奏,可教師們也不能隨意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學目標和內容,這就造成了教與學兩方面的“痛苦”:教師只求維持正常課堂秩序,而學生難以應付超出自己能力的學業(yè)要求。這種情況在入學分數(shù)相差較大的連云港高中試點班尤其明顯。同樣出于這個顧慮,職業(yè)教育因素的滲透在試點班也顯得比較困難,連云港中專派駐的教師對發(fā)揮職教影響基本上無能為力。正因為試點班的教學效果不盡理想,市招生辦甚至不打算2017年再為該試點項目在高中錄取階段劃撥招生名額。一旦取消單招名額,就意味著這項試點改革的大部分設想落空了。這個情形使得一直熱心奔走的職校方面也有些心灰意冷了,連帶著這次采訪都差點兒取消。
采訪最終還是成行,是因為我們看到了這個試點的價值——哪怕是失敗了也有它的價值;我們看到了在普通高中和職業(yè)學校間好不容易搭起的這條細細的通道上,能走通的學生,說不定他的人生就此不同;我們看到了職業(yè)學校在功利的社會氛圍中艱難的努力,看到了他們在普職分批次招生的劣勢下經(jīng)營的苦心……那么,可否就借這個案例來探求一下,用什么才能跨過普職之間的鴻溝呢?
是制度嗎?職教人習慣把遇到的困難歸結為制度缺失。不錯,有了制度好辦事,但制度不是萬能的,對于新出現(xiàn)的各類狀況,制度固有的僵硬和滯后也難以應對。然而,這正是試點的意義所在,通過試點看到現(xiàn)有制度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只要大方向對,制度本身完全可以做到開放和靈活。比如說,在現(xiàn)有框架下,對有意愿轉入普高學習的學生設置一個最終的分流考試,解除平時成績與最終分流結果的關聯(lián),就不必要求試點班高中一年的教學實施與普高完全等同。
是觀念嗎?為什么部分試點學生的家長眼里只有普高?不管用多少調研數(shù)據(jù)告訴他,根據(jù)孩子的中考分數(shù)在普高學習、考上理想高校的前景并不樂觀(連云港出臺融通試點政策前曾對5年內該市高中生中考分數(shù)與高招錄取的相關性進行過調研),他們還是要使用一些非常規(guī)的方式企圖達成上普高的目的。這的確是有固有觀念的作用,但觀念是政治、經(jīng)濟、文化背景與個人閱歷、見識、社會階層、交往圈子等綜合作用的結果。如果說社會大背景一時難以改變的話,那么能否有針對性地對目標家長進行一些職業(yè)教育優(yōu)越性的宣傳呢?職業(yè)教育相對于普通高中的優(yōu)越性,不僅在于有對口單招的“升本捷徑”(一些宣傳口徑只強調這一條,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職業(yè)學校的異化和家長的功利心理),而且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職業(yè)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其自信、樂觀的個性。比如職校生的成功典型,更可以向初中生家長宣傳。觀念是可以被重塑的,就這一點來說,我們在更有效的宣傳方式和更切合的宣傳內容方面也有必要進行調研。
是利益嗎?如果說制度代表了行政意志,觀念代表了家長意愿,而改革試點的初衷則代表了職業(yè)學校對優(yōu)質生源的渴求,包括試點過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情狀,這些背后,都有利益那雙看不見的手。但是,利益有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之分,有小我利益和大局利益之別,有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之辨。一人、一校乃至一地,其利益格局都是可以調整的。不是說為了長遠、大局、間接利益就要放棄或者損害眼前、小我、直接利益(事實上一般也難以做到,或者即使做到了被損害一方會通過其他方式找補回來),但是二元并不是截然對立,可以有機結合起來,把各方的利益訴求調整一致。制度和觀念就會在其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制度設計的目的就是調整利益,而觀念則影響了對不同利益的選擇和認同。就教育而言,其根本利益是學生的成長、成才,那么其他利益就要想辦法統(tǒng)合到這個根本利益上來。樊繼寬處長常說這樣一句話,“要讓學生得到適合他的教育”,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
雖然等待著這項試點項目的是未知的命運,但試點的目的之一就是試錯,有了問題再改進,這正是試點的意義。對改革試點,我們更應該抱持鼓勵、寬容、扶持的態(tài)度。所幸連云港中專還在繼續(xù)努力,近期正準備安排連云港高中試點班的學生和家長一起到學??疾?,近距離地感受職業(yè)教育的魅力。普職融通這塊廣闊而又尚待開墾之地,將不斷會有真的勇士朝她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