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祺慧+宋博媛
【摘 要】本研究選取一名學齡自閉癥兒童針對其情緒問題,用音樂治療的方法進行干預,經(jīng)過三個月的音樂干預,被試情緒問題發(fā)生頻率明顯降低,結果顯示音樂治療可幫助自閉癥兒童減少在課堂上情緒問題發(fā)生的次數(shù),幫助其適應課堂環(huán)境。
【關鍵詞】音樂治療;自閉癥;兒童;情緒
1 資料收集
吳某,男,6歲7個月,剖宮產(chǎn),自閉癥,情緒與行為問題突出。父母分居,現(xiàn)與母親一起生活。母親認為孩子只有情緒行為的問題,并不愿承認有自閉癥。該兒童在學校常??摁[,并有強烈的攻擊他人或自己的行為。上課到處亂跑,靜坐無法超過5分鐘,曾換過2家幼兒園上學,但上述狀況未見明顯改善。去過機構訓練,但無法參加一對多的訓練課程,常常影響課程秩序。面對喜歡的事物不愿意放手,常常喜歡將手半握,來回抓臺面或地面的刻板動作。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喜歡音樂,會跟音樂搖擺身體。
2 制定音樂治療思路和計劃
根據(jù)吳某的情緒問題的訪談和觀察分析后,本研究計劃將制定音樂治療來進行3個月的干預。首先需要讓該兒童能夠適應活動的教室,讓他能夠感受到在安全、無威脅的環(huán)境下上課。該兒童無法與人正常交流,所以筆者通過接受式音樂治療和即興式音樂治療與該兒童建立非語言的交流關系。更多的是觀察該兒童的實際情況,并對短期目標進行調整。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能夠在課堂上理解他的行為、并嘗試幫助他將其問題情緒通過鼓、演唱等方式表達出來,最后達到通過音樂治療減少被試情緒問題次數(shù)發(fā)生。
對于吳某的情況,治療師選擇的是一對一的音樂治療每周3次,每次30分鐘,結束后有5分鐘的家長交流時間。
環(huán)境布置:搬移了易碎品,布置溫馨,減少對該兒童注意力的干擾。
治療時間:2017年1月至3月底。
治療技術:即興式音樂治療和再創(chuàng)造式音樂治療。
長期目標(Goal):G1:減少情緒問題在訓練課程發(fā)生的頻率。G2:減少因情緒引起的不良行為。
短期目標(Objective):O1:在第四周內(nèi),能在一次課堂上的哭鬧行為減少到2次以下(G1)。O2:在第七周內(nèi),能在一次課堂上亂跑亂跳的行為能夠減少到3次以下(G2)。O3:在第十周內(nèi),能在一次課堂上出現(xiàn)不良行為2次以下(G2)。
3 治療過程記錄
3.1 建立關系
自閉癥兒童適應新環(huán)境、接納老師是進行訓練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在這個階段治療師首先運用即興式音樂治療中的鏡像(morroring)。第三次課時的“鏡像”環(huán)節(jié),吳某在鼓前停留的時間加起來能達到15分鐘,還是伴隨著有一定的情緒煩躁,但相對于第一次,情緒問題時間有所減少。每次課后,治療師會告訴家長孩子接觸了什么,回到家后幫助他鞏固,讓他有一個適應熟悉的過程。家長也很配合,在家中和生活中時不時會讓他接觸到鼓的聲響,為后面的治療起了很關鍵的作用。
通過兒童的家人、老師和治療師在課堂和生活中的5天記錄觀察和分析,發(fā)現(xiàn)該兒童的情緒及其不穩(wěn),自控能力較弱,情緒波動大。大哭大鬧時會啃咬自己、攻擊他人或扔東西的行為,嚴重時會倒地翻滾,尖叫等。
第五次課時,自傷行為有所緩解。第六次課時吳某進教室時的大哭大鬧有所緩解,能夠自己走進教室。
3.2 理解和分析情緒
自閉癥兒童常常伴有對情緒和行為上的理解困難。對此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了以下分析:
從初次觀察記錄、收集吳某情緒前后波動所發(fā)生的事情,與家長進行了溝通和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吳某的情緒爆發(fā)有以下幾種原因:
吳某適應能力較低,刻板行為讓他在新的環(huán)境中有一定的安全感。所以當他接觸新事物時,手會自覺的來回在新事物上來回撓動,當阻住或改變其行為時,他便會開始強烈地反抗,出現(xiàn)情緒問題。
逃避不喜歡的事物,當帶吳某去新的環(huán)境、接觸新的玩具時,他會選擇扔東西、攻擊他人來表達自己的不愿意。當有其熟悉的游戲、事物出現(xiàn)在新的環(huán)境中時,吳某的情緒會有所緩和。
通過大哭大鬧來引起他人注意,雖然吳某有一定的語言,但無法用語言去溝通和表達自己需求和情感時,便會出現(xiàn)情緒問題。吳某常常大哭大鬧時,媽媽會主動去抱起他,安撫他。當他的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目的時,便會停止哭鬧。隨后發(fā)現(xiàn)當他每次哭鬧成功引起母親的注意時,這種情緒問題發(fā)生的頻率就越高。
在治療過程中,吳某開始大哭打鬧時,治療師會將非洲鼓放置他面前,讓他做個情緒宣泄。當他有意圖想選擇攻擊時,治療師會進行哼唱一些他熟悉的旋律或播放一些他常喜歡的視頻音樂,能夠讓他慢慢平靜下來。
3.3 穩(wěn)定情緒并進行強化
第六周,治療師已經(jīng)與吳某建立了一定的關系,開始對他的不穩(wěn)定情緒進行音樂干預。每次課前的《你好歌》成為了控制他情緒很好的工具。每次開始你好歌時,他都能跟唱并自己哼唱旋律。當他出現(xiàn)不良情緒時,吉他彈奏的《你好歌》會停止音樂旋律。等到他的不良情緒消失后,吉他會繼續(xù)彈奏。通過這種正強化的方式,對吳某的不良情緒進行干預,到第八周時,情緒問題已經(jīng)明顯減少。
當吳某攻擊性行為出現(xiàn)時,治療師會將鼓放置其跟前,控制他的手來敲擊鼓面,適當?shù)卦隹?、減慢和敲擊力度,他的的情緒會隨敲擊有所緩和。當他情緒消失后,會給予他一定的鼓勵。當他哭鬧不止時,選擇用歌曲《蟲蟲爬》對他的四肢和臉部進行按摩,通過音樂游戲的方式對他的觸覺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進行刺激,可以緩解他的不良情緒。當他亂跑亂跳、摔扔東西等自我刺激行為過多時,會適當?shù)赜檬掷值胤绞皆剞D圈圈、墊上翻滾、跑步和身體旋轉等方法,讓他能夠被積極互動的行為方式來替代。
4 結果分析
最后一周訓練是對吳某再進行了一次觀察記錄,與治療前的觀察記錄表作為對照組,從各項情緒問題的次數(shù)可以觀察到該兒童的各項情緒行為有了明顯的改善。
表二與表一相比較,記錄觀察5天內(nèi)情緒行為總計從31次降到了20次,尤其攻擊性行為有明顯的降低。此外,大哭大鬧的次數(shù)也從11次降到7次。從老師和家長口中反饋,吳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xiàn)和行為確實有了明顯的改善,例如扔東西這個行為已經(jīng)用傳遞的方式代替了。最重要的是家長在家中配合訓練,大哭大鬧的情緒問題有了明顯的改善,家長也逐漸開始學會去理解了兒童的情緒,并細心的幫助兒童開導情緒問題。
自閉癥兒童情緒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有很多,在日常生活和課堂中都要仔細觀察兒童情緒問題的發(fā)生強度、頻率是否是由于周圍環(huán)境對兒童造成不適而出現(xiàn)的情緒問題并且需要記錄詳細,以便在課堂活動上發(fā)生此類情況時調整音樂干預方式,這樣可以縮短治療師對于兒童的摸索期。
自閉癥兒童情緒問題產(chǎn)生的原因復雜,更主要的是產(chǎn)生情緒問題的頻率和時間及其不固定。因此,作為治療師對于這些不可控的因素一定要認真、詳細分析情緒問題產(chǎn)生在什么基礎之上,把握好兒童在情緒問題發(fā)生的時機,選取適合當下情況的音樂方法進行積極地處理。
【參考文獻】
[1]焦青,曾箏.自閉癥兒童心理理論能力中的情緒理解[J].中國特殊教育,2005,(08):38-48.
[2]郭為利,宋博媛.個性化音樂治療在自閉癥特殊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音樂大觀,2014(21):142-143.
[責任編輯:朱麗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