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玲
DOI:10.3969/j.issn.16738268.2017.04.018
摘要:1915年,民國政府參加了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除商業(yè)利益驅動外,民國政府主要希望通過萬國博覽會塑造進步、現(xiàn)代的中國形象,提升中國國際地位。自此,國內(nèi)各界一直津津樂道在該博覽會上中國展品備受推崇、斬獲各類大獎等。而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舉辦之際,美國社會正處于排華高潮時期,對中國和華人的印象負面居多。事實上,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美國社會解讀的中國形象,既有進步的一面,亦有落后的一面,這與美國的商業(yè)利益、丑化華人的思維定式以及價值標準有很大關系。
關鍵詞:
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中國形象;傳播
中圖分類號:G20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268(2017)04012708
自1853年至1915年間, 美國各地舉辦過的重要的、規(guī)模較大的展覽會有20場[1]。截至1915年,中國官方共計赴美參加了5場博覽會,即1876年費城世界博覽會、1884年新奧爾良博覽會、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覽會、1904年圣路易斯世界博覽會、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2]。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以紀念巴拿馬運河竣工和發(fā)現(xiàn)太平洋400周年的名義舉辦,其目的是為助推舊金山乃至加州的經(jīng)濟發(fā)展,特別是1906年加州大地震大火災之后的經(jīng)濟重建[3]。舊金山籌辦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工作歷時四年多。該博覽會園區(qū)占地635英畝,從1915年2月20日開幕至同年12月4日閉幕,共計37個國家和美國國內(nèi)43個州參展,吸引觀眾達18 876 438人次[4]。
國內(nèi)外學界對中國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頗為關注。現(xiàn)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中華民國政府參加該博覽會的籌備過程、取得榮譽和發(fā)現(xiàn)差距等方面,成果包括專題論文和論著[5]。部分學者還將中日兩國共同置于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中的研究當中,如周芳美研究西方對中日兩國參展展品的不同態(tài)度[6],阿比蓋爾·馬克溫(Abigail Markwyn)研究排華、排日背景下中日參加該博覽會的內(nèi)外因素[7]。此外,還有針對該賽會監(jiān)督陳琪的研究[8],以及對中國參加該博覽會的史料、史實進行補充之研究[9]。
現(xiàn)有研究大多側重于對中國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所作努力的探討,認為該博覽會是“舊中國參加世博會中收獲最豐的一次”[10],尚未有學者深入研究在該博覽會上中國是否真正“豐收”了國家形象。事實上,中華民國政府決定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主要基于改變中國國家形象和進行對外貿(mào)易的考量。一戰(zhàn)時期,歐洲國家忙于戰(zhàn)事,中國的民族工業(yè)迎來了難得的發(fā)展期,但就美國眼中的中國國家形象而言,可以說是毀譽參半,進步和落后交織。遂筆者將主要利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期間發(fā)行的中美報紙,參加該博覽會的中國官員、記者等所撰紀實以及美國游客所錄觀感,來研究影響該博覽會上中國形象的各因素。
一、進步的中國形象
(一)參會中國已建立共和體制
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從籌備到結束,與博覽會有關的美國報紙都宣傳“共和國”中國已接受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邀請。介紹中國已經(jīng)推翻清王朝,建立了共和政體,成立了“共和國”“新共和國”“覺醒的共和國”“了不起的共和國”[11],稱新成立的共和國的中國要來美國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
美國媒體刊登這樣的報道大有深意:中華民國較之清王朝對以往博覽會邀請常常不予理睬、搪塞敷衍的做法已有進步,這離不開美國的激勵和幫助。1912年,當面對反對外國資本滲透的運動時,美國政商界人士曾大言不慚地說:“中國離開了外國資金的支持根本就不能維持統(tǒng)一,反對向外國借貸的行為只能導致反對者本身和中國的毀滅?!盵12]1915年5月,以博覽會為契機,中國實業(yè)團訪美,威爾遜總統(tǒng)在白宮接見時稱中國建立了“最好的取得進步的機制”,“美國對中國很關注、很同情”[13]。1915年前后,《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知名媒體掀起了對中國共和制度踐行情況的討論,有贊賞、有批評,但還是認為中國別無選擇,必須走共和道路,美國就是共和制度的典范:其政治體制“最好”,美國的“關注”“同情”使中國能夠建立、維持共和政體,就如奧立弗·特納(Oliver Turner)所言,中國的辛亥革命是“美國式革命”[14]。
(二)中國接受國際博覽會的交流方式
美國媒體報道中國政府積極回應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邀請。1911年1月31日,美國國會首先提出在舊金山舉辦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議案,塔夫脫總統(tǒng)分別在1911年2月15日和1912年2月2日簽署同意文件,并向世界各國發(fā)出參會邀請。中華民國政府始建于1912年1月1日,1913年5月2日美國承認中華民國北京袁世凱政府。在尚未得到美國正式承認之前,1912年10月24日,中華民國政府代表已經(jīng)在美國舊金山著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中國館的選址工作[15] 377。1912年,面對美國的邀請,各受邀國因戰(zhàn)爭、國內(nèi)政情的影響,對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反響和回應不一。美國當?shù)氐囊恍﹫蠹?、博覽會宣傳手冊等關于參展國數(shù)量的統(tǒng)計也在不斷變化,而中國屬于較早回復參展的國家之一,在對參展國的宣傳報道中,參展國不管數(shù)量多寡,中國都赫然在列[15]228。
中國斥巨資籌備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美國新聞界對中國參加該博覽會的經(jīng)費一事很感興趣,因為參展經(jīng)費也能體現(xiàn)參展國的誠意。據(jù)報道,中國參展經(jīng)費從75萬美元的黃金、80萬美元、100萬美元到150萬美元[16]不等,經(jīng)額差距頗大。除了難以獲得當時中華民國政府在經(jīng)費預算、批準、撥付等方面的準確信息外,美國媒體并不關心中國經(jīng)費的準確數(shù)字。就算只有七八十萬美元的投入,都已經(jīng)高出許多待參展國。根據(jù)相關報道可知,當時“菲律賓60萬美元、日本60萬美元、澳大利亞40萬美元、泰國25萬美元、荷屬東印度25萬美元、新西蘭20萬美元”,也高于“法國50萬美元、意大利40萬美元、古巴25萬美元”,還高于“提高經(jīng)費至40萬美元的荷蘭”[17]。endprint
(三)溫順的華人為中國參會代言
有關中國女性的報道也出現(xiàn)在美國報紙上,贊揚中國傳統(tǒng)女性是安分守己的良家婦女。美國媒體不僅報道中國參展資金雄厚,還配有仿造紫禁城而建的中國館、中國寶塔和中國傳統(tǒng)女性的插圖?!爸腥A民國耗資80萬美元修建中國館,修建所使用的木材、石材均是從中國運抵舊金山,還從中國帶去能工巧匠。種植的樹木在美國很罕見。中國將展出珍貴的飾帶、絲綢、漆器,還有中國工匠傳統(tǒng)手工藝展示。”[18]插圖里,雄偉壯觀的大殿、飛檐疊角的寶塔置于圖片底層左右兩側,圖中位置是一幅中國女性側臉圖。該女子樣貌俊俏,梳著非常精致的中式發(fā)髻,佩戴有精美的頭飾,身穿精心搭配的綢緞服裝,低眉順眼的神態(tài)清晰可見。
(四)中國教育開始現(xiàn)代化發(fā)展
在教育方面,美國媒體報道中國的辦學體制已按照美國的方式建立,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有許多全新的展出,如中國按照美國的公立學校制度而興辦的教育展”[19]。教育館的中國展品有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實業(yè)教育之分,中國赴巴拿馬賽會總監(jiān)督陳琪稱:“學習西方的教育是當務也是未來之急。中國按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了從幼稚園到大學的各級學校。”[20]75
另外,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中國官員夫婦也學習美國文化。美國媒體廣泛報道了中國駐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委員代表朱庭祺[21]。據(jù)朱庭祺介紹,中國館展出花費達80萬美元,其中亭臺樓閣的建造費用為30萬美元。這篇廣泛刊登在美國各大州媒體上的報道,除了提及中國參展經(jīng)費問題外,還介紹了朱庭祺夫婦。照片由博覽會官方攝影師拍攝,圖片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公司提供。遠景照是中國的宮殿寶塔樓閣石獅,近景則是身著西式服裝、并肩而立的朱庭祺夫婦。還有報紙宣傳中華民國赴賽監(jiān)督陳琪夫婦[22]。舊金山當?shù)孛襟w報道陳琪的夫人參加了婦女組織的會議[23]。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期間,陳琪夫人作為中國女性代表,參加了各種接待工作和美國解放婦女聯(lián)盟大會[24]。這兩幅圖片一改華人身著中式布衣布鞋,留著“豬尾巴”辮子,頭戴瓜皮帽的“中國佬”形象。兩對夫妻或并肩或倚靠,穿著打扮已與美國人無異,“夫為妻綱”“三從四德”“女子無才便是德”被西方的“男女平等”取而代之。
(五)中國的現(xiàn)代交通有所發(fā)展
“中國各省官員精選的展品有絲綢、雕刻、稀有金屬制作的鑲嵌工藝品。還有古老中國和覺醒的共和國新的交通設施設備展?!盵25]美國媒體還大肆宣傳交通工具方面的信息,認為“中國工業(yè)取得進步:中國可以設計建造鐵路”[26]。通過美國各州平面媒體的宣傳,關于中國將有交通設施設備展出的消息被廣泛傳播。中國確實在轉運館展出45件物品,包括各種交通工具(道路交通、郵政、電訊、航務等)、設施、設備等的模型、地圖、照片、統(tǒng)計圖表、文件等[27]。 特別是美國游客參觀中國的交通設施設備展后,驚嘆中國在鐵路建設方面取得的巨大進步[28]。
二、落后的中國
本次參觀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游客達18 876 438人次,人數(shù)統(tǒng)計如此清晰,皆因門票出售的緣故,但各國游客的多寡不曾統(tǒng)計。因為戰(zhàn)爭等原因,英國、德國等官方都不曾出展[29]。美國占據(jù)天時、地利,故而推斷“西方”游客主要以美國人為主。美國各方人士包括游客、官員、專家對中國多有微詞,認為中國對國際博覽會事務的管理不精通、藝術品工藝發(fā)展滯后,并對中國商人和官員印象不佳。
(一)布展管理不善
首先,中國籌備巴拿馬賽會事務局委員們都認為系統(tǒng)編制展品手冊和說明書是一件工程量巨大的事,展品太多,難以理出頭緒,“則游人更可知矣”[30]280。其他國家多有陳列館講解員主動宣講,而中國展館既無講解員,管理員又不清楚展品詳情,所以即便是“問之,亦不能道其詳”[28] 。因為中國展品缺乏系統(tǒng)介紹,游人參觀后,即便覺得中國此番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較之前已有改觀,但仍然不能下定論,只能說工藝品“好像”有進步、人才“好像”更多[31]254。中國疏于對展品的管理和整理,在1904年圣路易斯博覽會上已經(jīng)“貽外人譏笑。而此次則尤有甚焉”[30]280。其次,中國的礦藏類展品未得到充分展示。由于礦業(yè)館的陳列規(guī)模小,也無礦源礦藏資源精確數(shù)據(jù)介紹,使得游客參觀后認為中國礦藏并不豐富[31]232。再次,西方游客都嘲笑轉運館里的中國鐵路郵務工作者塑像, 看起來既不像中國人也不像西方人,很是怪異[31]234。最后,因未能妥善管理運輸事宜,導致花卉枯死,嚴重影響了政府館的布景,“大為外人齒冷矣”[30]279。
(二)藝術及工藝滯后
首先,美國媒體認為中國的古代藝術輝煌不再,現(xiàn)代藝術停滯不前。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宗旨就是要展出最新的文明成果,所以美術館不允許陳列十年前的作品,但允許中國、日本出展“古物”。個中道理耐人尋味:一是中國自身沒有拿得出手的藝術精品來展示;二因中國是西方眼中的“古邦”,代表中國藝術的展品就應該是“古物”。當西方游客參觀至中國藝術品陳列區(qū)時,對古代藝術精品有贊揚,但更多是批評[32]:一是認為中國作為東方古國,古代藝術品少,“寥落無幾”,顯得“不勝駭異”;二是認為近代藝術品比不上古代藝術品,“爾之今,不如古”[31]230。西方藝術專業(yè)人士、該博覽會美術館評委尤金·紐豪斯也認為:“離精彩的日本美術館不遠處便是中國藝術館。中國藝術館令人無比遺憾。展品呈現(xiàn)的色彩一片混亂,完全沒有東方藝術的純熟?!盵33]
其次,認為中國工藝裹足不前。博覽會期間,有“女審查”到工藝館參觀時,曾聲色俱厲斥責中國工藝裹足不前,“猶熟睡耶”,中國與其他國家相比“相形見絀”[31]255。中國絲綢、茶葉銷路幾乎被意大利、日本、印度等國阻斷,并非材質不好,而是因為制作工藝的原因[31]235[34]。也就是說,并非中國產(chǎn)品質量不佳,而是中國工藝不思改良革新。中國草帽在1889年之前一度壟斷美國市場,后因不合西方人的口味,被日本草帽搶占了市場。舊金山貿(mào)易商人說,中國草帽質量很好,“惟不合于法制”[31]242。這指的就是中國工藝品在“式樣、色澤、花紋以及對象之大小、外表之裝潢,皆不能投外國人之所需與其所嗜”[28]。endprint
(三)茶商不誠信
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展出的精品茶改變不了中國茶商的不誠信形象。茶葉作為“中國出口三件寶”,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曾獲得大獎章8枚,而印度、錫蘭茶葉只獲得金牌獎[35]。但是,美國媒體不僅不對中國茶葉參展、獲獎等消息進行宣傳報道,美國消費市場也無中國茶葉立足之地。這源于茶葉出口商人在美國的聲名狼藉。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的精品中國茶印證了美國人對中國茶葉本質純優(yōu)的印象,也加深了美國社會對中國茶葉摻假、上色等不誠信行為的厭惡。
中國一向看重對美的茶葉貿(mào)易。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開幕之前,得知在美茶葉市場已被印度、日本、錫蘭(斯里蘭卡)等國搶占,認為這次博覽會是中國茶葉重新獲得認可的契機,為此籌備巴拿馬賽會事務局專門召開“研究茶葉出品”會議,在清潔衛(wèi)生、制作工藝、品質、包裝、貿(mào)易規(guī)則等方面都進行商議[36]??梢哉f,中國在該博覽會上展出的茶葉是經(jīng)過精心準備的。
盡管中國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展出的茶葉精品甚多,美國海關官員還是直言中國茶葉很失敗。美國海關官員對中國參展官員屠坤華說,中國茶質非常好,但是,中國茶商卻利用美國海關不會一一開箱驗貨的機會,用漢字、包裝線繩等作為暗號,夾帶劣質茶葉以次充好,瞞天過海為求獲利,甚至還“夾帶還魂茶兩大包”,被美國海關官員指責為“不道德之甚者”[31]235。美國海關官員認為中國茶商不誠信、不道德并非個案,實為普遍現(xiàn)象。另外,《游美調查茶葉報告書(再續(xù))》中記載,美國海關進口茶葉專員在華盛頓向財政部茶務局長報告中國綠茶上色等情況,并現(xiàn)場演示,結果證實確實如此,難怪上述報告稱“在美國所有飲綠茶之時,則皆日本青茶也”,說明中國綠茶在美國完全被邊緣化了[37]。
(四)官員內(nèi)訌、不作為
首先,有美國留學生以商人身份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后指責賽會監(jiān)督一干人,不與外國政商界交往、溝通,還自稱節(jié)約金錢,工作“無系統(tǒng)、無秩序,其辦事如一盤散沙”,“不知奮逸”[38]。關于舊金山華人群體與陳琪的矛盾多刊載于美國的華人中文報以及中國國內(nèi)報紙上。作為中國賽會外事秘書,埃米爾·費歇爾就中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總監(jiān)督陳琪和直隸總督代表嚴智怡的矛盾曾致信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主席摩爾和時任美國駐北京大使為陳琪辯護[39]179181。不管出于什么樣的原因,埃米爾·費歇爾力挺陳琪,于陳琪可能有利,但卻讓美國華人與中國官員間的矛盾、中國官場的內(nèi)訌、可能存在的裙帶關系(中國駐美大使夏偕復與嚴智怡是親戚關系)等曝光于美國政府高層。
其次,美國官員認為中國官員不作為助長茶商的不誠信之風。在貿(mào)易溝通方面,中國赴巴拿馬賽會官員屠坤華是首位前往美國海關考察茶葉出口情況的中國官員。美國海關官員認為中國對美出口茶葉問題良多,但是,中國政府卻不聞不問,完全沒有與對外貿(mào)易國進行聯(lián)絡,不由感慨“貴國派員來關調查茶務,此其破題兒第一次”[31]236。美國海關官員對比中日兩國政府對本國茶葉生產(chǎn)出口的監(jiān)管后,認為中國的茶葉競爭失利,主要是政府沒有發(fā)揮監(jiān)管作用,相比之下,日本政府積極監(jiān)督本國茶商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等過程,嚴厲懲處制假販假者,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絕不縱容。美國海關官員對中國政府疏于對茶葉生產(chǎn)出口的監(jiān)管深感不解,認為中國政府已經(jīng)無能到作繭自縛的地步,“何以政府任民作偽,此與自殺何異”[31]236?
三、中國形象產(chǎn)生的原因
(一)美國的商業(yè)利益使然
商業(yè)利益是舉辦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根本。為了實現(xiàn)美國的商業(yè)利益,推動中國參展是題中應有之義,博覽會就意味著與中國的貿(mào)易商機。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也被稱為“海事博覽會”。巴拿馬運河的正式通航預示著美國人最看重的“世界貿(mào)易”[40]夢想即將實現(xiàn)。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將感受到舊金山港口之便利,既可以從舊金山坐船出海抵達美國其他州,也可以遠到中國、日本、菲律賓等地。順利通航中國意味著巨大商機,牛奶就是美國看重的商機之一?!叭毡竞椭袊丝诙?、增長快,飲食中沒有牛奶。中日也不生產(chǎn)牛奶,唯一的供應是從國外進口煉乳。”[41] 另外,美國其他城市也可獲得與中國的商業(yè)合作機會。中華民國農(nóng)商部一張姓官員、亦為駐博覽會委員,曾致電蒙大拿州駐博覽會委員,稱“想引進包括大麥、小麥、燕麥、小米、玉米、草類、亞麻等作物試種”,還希望“購買蘋果等果種以及綿羊”[42]。
(二)丑化華人的思維定式
華人社區(qū)是美國人獵奇的對象。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游戲區(qū)就有一處故意丑化華人的經(jīng)營場所——華埠地獄,利用蠟像、真人制造華人吸食和售賣鴉片、欺騙警察的場景[39]183。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游戲區(qū),華商黃耀臣的振黃公司的場地內(nèi)出現(xiàn)了華埠地獄。該地獄并非振黃公司直接經(jīng)營,而是由與振黃公司達成協(xié)議的美國人開辦。事實上,中國城也無華埠地獄存在。據(jù)《中西日報》《世界日報》《中華民國公報》《少年中國》《教會雜志》等在共同致信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主席摩爾時說,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大火災后暴露出來的中國城廢墟中并無所謂地獄,華埠地獄完全是白人導游租賃中國城民居住宅,為賺觀光客的錢而故意捏造華人丑態(tài),而且舊金山的警察局也最終查封了該觀光華埠地獄[43]。
但是,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這一違背事實故意捏造的場景卻不愁客源。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游戲區(qū)內(nèi)的展覽、游玩經(jīng)營并非都能盈利。華埠地獄經(jīng)營者敢投巨資,可見對游客數(shù)量很有把握。果然,華埠地獄一開張,便吸引了眾多游客,“為各游客所爭觀”[44]。不僅成年人參觀,還有父母帶孩子一起來的,因而,同源總會發(fā)布告勸誡西方游客不要帶幼童前往。在舊金山華人報界致摩爾的信函中就曾質疑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組辦方,是否也想借華埠地獄分得利潤,致使前往華埠地獄參觀的人數(shù)眾多。
華埠地獄的經(jīng)營者和博覽會部分官員認為華埠地獄很正當。華埠地獄的經(jīng)營者西德尼·格勞曼氣焰囂張,在“中華會館商會、領事、教會等”致信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主席摩爾要求關閉華埠地獄之際,地獄經(jīng)營者根本不知收斂,“又加多一怪狀以供游客觀覽”[44]。在華埠地獄被關閉后,還專門聘請律師準備再打合同官司,計劃重新開張。這種有違事實、惡意丑化華人的展覽卻讓西方人趨之若鶩。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主辦委員會委員們的態(tài)度最耐人尋味,竟然堂而皇之地包庇華埠地獄的種種不實和丑化華人的舉動,稱“該地獄無甚不善處”,關閉華埠地獄也“非因其背例”[44]。幾位委員認為中國城就有這樣的丑態(tài),游戲區(qū)設置的展覽和表演并不是無中生有和刻意捏造。endprint
(三)美國的價值標準
宣傳按照美國價值標準衡量的具有現(xiàn)代性的中國形象。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籌備之時,正值美國排華高潮期。該博覽會主辦委員會若要成功舉辦此次世界博覽會,會想方設法平衡加州乃至全美的排華聲音與中國政府出展的關系。自19世紀中期以來,加州一直是美國排華的前沿陣地,民國政府雖有意參加但也對加州的排華態(tài)勢很擔憂。為應對這一矛盾,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主辦委員會決定走折中路線。
筆者查閱到的美國國內(nèi)1915年前后的報紙,發(fā)現(xiàn)關于中國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新聞報道,各大報紙均有刊載或轉載。針對相同的報道內(nèi)容,筆者僅選取了刊登消息的其中一份報紙。報道內(nèi)容主要包括中國成立共和國并接受邀請并投入經(jīng)費、中國出展展品、中國派駐博覽會官員及其夫人三大方面。美國各大媒體報道關于中國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信息來源是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宣傳局。該宣傳局的宣傳既不能對抗加州乃至整個美國的白人至上思維,也不能陷中國為低等異族而開罪中國。為此,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宣傳局在宣傳時選擇性地塑造了進步中國的形象。
不管美國是贊揚中國進步還是批評中國落后,其評判標準始終是美國的價值尺度。美國社會始終以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審視中國,認為中國文明進程滯后,即便有進步,也是因為學習美國、得到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激勵和幫助的緣故。1916年,由美國內(nèi)政部主導撰寫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教育展報告,就總結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各參展國教育展覽的顯著特點,認為中國教育展品的突出成果——上海土山灣孤兒院的工藝品和清華學校展品,均是在美國和一些教會的幫助下取得的[20]5。中國此番赴舊金山參展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展品兩千余箱,并參加了各個館的展出活動,為什么特別強調中國的交通呢?正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克麗絲滕·惠塞爾(Kristen Whissel)所言,在19世紀90年代晚期到20世紀20年代,美國的城市化、工業(yè)化都離不開鐵路、蒸汽船、汽車、電車、電話、電報、股票自動報價機等交通和通信設施設備,現(xiàn)代交通是美國現(xiàn)代性的重要載體[45]。美國媒體宣傳中國交通展品,并非中國交通展品有何技術高明之處,而是美國社會認為現(xiàn)代交通于城市發(fā)展、工業(yè)發(fā)展、經(jīng)濟發(fā)展的至關重要性,美國的學生需要上好這一課,而中國正在向其學習。
四、結語
中華民國政府參加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對凝聚民心、促進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積累參會經(jīng)驗的積極意義是肯定的。但是,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的中國形象亦給予我們啟示: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沒能改變這一時期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伊羅生提出將美國的中國形象分為五個階段:崇敬時期(18世紀)、蔑視時期(18401905)、仁慈時期(19051937)、欽佩時期(19371944)、幻滅時期(19441949)、敵視時期(194920世紀50年代)[46],中國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正處于仁慈時期。事實上,從1900年到1915年,美國對中國的態(tài)度遠比“仁慈”要復雜得多。這一時期,美國對中國覺醒既支持又恐懼,既有對中國人是“勤勞、守法、可靠”的認識,也有對中國人是“暴力、邪惡、欺騙、不受歡迎”的看法[47]。從美國媒體的宣傳報道到游客的觀后感可以發(fā)現(xiàn),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的中國及中國人的形象毀譽參半,與同時期美國人眼中的中國形象趨同。
參考文獻:
[1]GREGORY M. Expo Legacies:Names,Numbers,F(xiàn)acts & Figures[M]. Bloomington:AuthorHouse,2009:iiiiv; RYDELL R W,F(xiàn)INDLING J E,PELLE K D. Fair America:worlds fairs in the United States[M]. Washington and London: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2013:89.
[2]趙祐志. 躍上國際舞臺:清季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之研究(18661911)[J].臺灣師范大學歷史學報,1997(25):287344.
[3]United States Great Panama Canal Celebration Will Be Market Place Of World[N]. Carthage Panola Watchman,19130813.
[4]Finding Aid to Panama 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Records,18931929,(bulk 19111916)[EB/OL].[20160321]. http://www.oac.cdlib.org/findaid/ark:/13030/kt7p30275f.
[5]梁碧瑩. 民初我國實業(yè)界赴美的一次經(jīng)濟活動——中國與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J]. 近代史研究,1998(1):8199; 謝輝. 中國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紀實[J]. 文史精華,1998(9):3136; 吳偉. 中國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之研究[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馬敏. 中國近代博覽會史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 歷史研究,2010(2):156178;謝輝. 中國近代博覽會研究述評[J]. 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2004(3):97103; 馬敏. 博覽會與近代中國[M].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上海圖書館. 中國與世博:歷史紀錄(18511940)[M]. 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 洪振強. 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yè)(18511937)[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俞力. 歷史的回眸:中國參加世博會的故事(18512008)[M]. 上海: 東方出版中心,2009;周秀琴,李近明. 文明的輝煌:走進世界博覽會[M]. 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 宋超. 世博讀本[M]. 上海: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 FERNSEBNER S R. Material modernities:Chinas participation in worlds fairs and expositions,18761955[D]. San Dieg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2002.endprint
[6]周芳美. 1915年中華民國與日本參展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美術館之初論[M]//林文其,吳方正. 觀展看影:華文地區(qū)視覺文化研究. 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9:95124.
[7]MARKWYN A M. Economic Partner And Exotic Other:China And Japan At San Franciscos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J]. Western Historical Quarterly,2008(39):439465; MARKWYN A M. Empress San Francisco:the Pacific Rim,the Great West,and California at the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M]. Lincol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14:139172.
[8]陳漁光. 陳琪文集[M]. 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2; 謝輝. 陳琪與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yè)[M].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9; 蔡克驕. 近代中國博覽業(yè)的先驅陳琪及其著述[J]. 近代史研究,2001(1):307313; 林芳,謝輝. 陳琪與近代中國博覽會事業(yè)[J]. 浙江學刊, 2008(4):6167; 林海曦. 淺析陳琪的博覽會文化觀[J]. 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5(8):256259.
[9]馬敏.有關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的幾點補充[J]. 近代史研究,1999(4):206214;陳占彪.塵封百年的馮自由世博游記[J]. 世紀,2010(4):1619; 遼寧省檔案館. 奉天督軍轉發(fā)中國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簡況致奉天總商會訓令[J].民國檔案,2003(3):913.
[10]丁長清. 中國與世博會三部曲2:解說世博會[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28.
[11]Wilson Welcomes Chinese:Tells Commercial Commission From Oriental Republic United States Is Interested in China[N]. The Boone NewsRepublican,19150527(10);China Reproduce Temple of “Forbidden City” at Hugest of Worlds Fairs[N]. New Brunswick Daily Times,19150322(10).
[12]The Weeks Finance[N]. The NorthChina Herald,19120608(53).
[13]Wilson Welcomes Chinese:Tells Commercial Commission From Oriental Republic United States Is Interested in China[N]. The Boone NewsRepublican,19150527(10).
[14]TURNER O.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Identity,power,policy[M]. London:Routledge,2014.
[15]TODD F M. The Story of the Exposition:Vol.1[M]. New York:The Knickerbocker Press,1921.
[16]Nations Increased Funds To Participate When War Was Declared In EuropeSee America First In 1915[N]. The Waterloo Press,19150204(1); Whole World Is Planning to Visit the Greatest of Universal Expositions at Which Uncle Sam Will Celebrate the Opening of the Panama Canal[N]. Whitewright Sun,19141002(7); PanamaPacific Tidings:What Will Make 1915 a Banner Year for California[N]. Woodland Daily Democrat,19140803(5).
[17]Huge Exhibit Palaces Are Finished At San Francisco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Worlds Displays Begins[N]. New Brunswick Times,19140801(9); Dignity And Simplicity Mark Vast Palaces Of Exposition City By The Golden Gate[N].New Brunswick Times,19140810(5).
[18]China Reproduce Temple of “Forbidden City” at Hugest of Worlds Fairs[N]. New Brunswick Daily Times,19150322(10).
[19]Low Round Trip Rates Afford Marvelous Opportunity to “See America First”[N]. New Brunswick Daily Times,19150322(10).endprint
[20]RYAN W C. Education Exhibits at the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M]. Washington: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16.
[21]China To Spend $800 000 In Marvelous Display At The PanamaPacific Exposition[N]. Wilmington Clinton County Democrat,19140618.
[22]Here From Orient to See Big Expo[N]. Dubuque TelegraphHerald,19150110(5).
[23]News of the Womens Clubs[N]. The Salt Lake Tribune,19150905(45).
[24]Women Gaining from Iceland to China[N]. San Francisco Chronicle,19150603(4).
[25]Glories Of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Revealed By Completed Exhibit Palaces[N]. Frederick News Post, 19150102(2); Wonderful Exhibits From All Lands Show The Worlds Best Progress[N]. The Milford Mail,19150304(5).
[26]Something Old and Something NewChina[N]. San Francisco Chronicle,19151107(26).
[27]HSIA C T. Modern Transportation In China[M]. San Francisco:Marlow Printing Co.,1915:257.
[28]抱一. 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之中國出品[N]. 申報,19150830(3).
[29]Huge Exhibit Palaces Are Finished At San Francisco And Installation Of The Worlds Display Begins[N]. New Brunswick Times,19140801(9).
[30]馮自由. 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大賽會游記[M]//陳占彪. 清末民初:萬國博覽會親歷記.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31]屠坤華. 1915萬國博覽會游記[M]//陳占彪. 清末民初:萬國博覽會親歷記.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32]MACOMBER B. The Jewel City:Its Planning and Achievement; Its Architecture,Sculpture,Symbolism,and Music; Its Gardens,Palaces,and Exhibits[M]. San Francisco:John H. Williams,1915:127.
[33]NEUHAUS E. The Art of the Exposition:Personal Impressions of the Architecture,Sculpture,Mural Decorations,Color Scheme & Other Aesthetic Aspects of the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M].San Francisco:Paul Elder and Company,1915:25.
[34]觀巴拿馬賽會歸客談[N].申報,19151102(10).
[35]謝輝. 中國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紀實[J].文史精華,1998(9):35.
[36]籌備巴拿馬賽會事務局研究茶葉出品會議紀事[N].申報,19140203(11).
[37]俞爕. 游美調查茶葉報告書(再續(xù))[N]. 申報,19150905(11).
[38]巴拿馬賽會與國恥[N].申報,19150718(3).
[39]FERNSEBNER S R. Material modernities:Chinas participation in worlds fairs and expositions,18761955[D].San Dieg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2002.
[40]Anon.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1915:Popular Information[M].San Francisco:[s.n.],1915:2.
[41]Lands Practically Without Milk[N]. Fort Madison Evening Democrat,19150819(6).
[42]Montana Arouses Chinese Interest:T.Z. Zang Wishes to Introduce Montana Grains And Grasses In Orient[N]. The Helena Daily Independent,19150714(3).endprint
[43]紀博覽會中之華地獄[N]. 申報,19150423(6).
[44]華地獄已禁復開說[N]. 申報,19150429(6).
[45]WHISSEL K. Picturing American Modernity:Traffic,Technology,and the Silent Cinem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2008:121.
[46]ISAACS H R. Scratches On Our Minds: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M]. Connecticut:Greenwood Press,Inc.,1977:7177.
[47]GOLDSTEIN J,ISRAEL J,CONROY H. America Views China: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Then and Now[M]. Bethlehem:Lehigh University Press,1991:114130.
Image Spreading of China in the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CHENG Ling
(Graduate School,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 China)
Abstract:
The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PPIE)was held in San Francisco in 1915. Besides the economic incentive, the Republic of China attempted to use the grand fair to construct itself as a progressive and modern nation. Ever since then, Chinese society has always cheered for the awards China won in the PPIE. The PPIE was held in the Chinese Exclusion Era when the Americans despised China and viewed Chinese as an inferior race. However, the American image of China in the PPIE was love and hate at the same time. Anyway, the spreading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ages of China in the PPIE was resulted from American commercial interests, stereotype of Chinese inferiority and their criteria of values.
Keywords:
The PanamaPacific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PPIE); image of China; spreading
(編輯:李春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