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p>
【摘要】本文主要討論了指示代詞this和that表示心理距離代指的情感色彩和它們作為語言的節(jié)約手段時表現(xiàn)出的空間關(guān)聯(lián)指示的用法,從而更好幫助讀者區(qū)分并掌握兩者之間的異同點,在英譯漢時做到信息的有效和正確對應(yīng),
【關(guān)鍵詞】指代用法 情感色彩 空間關(guān)聯(lián)指示 對應(yīng)
引言
this和that在同樣的指代功能作用下所代表的含義是相反的。它們可以代表各種不同的概念,包括實際距離的遠(yuǎn)近,空間距離的遠(yuǎn)近,時間距離,以及心理距離的親密或是疏遠(yuǎn)。對于這些或抽象或具體的概念,我們這里重點講解一下this和that代表心理距離親疏時的用法以及當(dāng)它們同時出現(xiàn)在一句話時各自指代的用法。
一、指示代詞心理認(rèn)知情感色彩
英漢里的指示代詞可以表示近(this)或者遠(yuǎn)(that),但就指示代詞來說,這些都是心理距離,無法測量。情感指示是一個主觀態(tài)度現(xiàn)象,也稱為心理指示。心理距離表示喜愛,關(guān)心等情感時,從情感意義的角度來看,that表達(dá)的心理距離遠(yuǎn)一些,表達(dá)說話人情感態(tài)度時更負(fù)面一些,表達(dá)與自己關(guān)系不大或者自己不感興趣不喜歡的事物;相反講話者常用this 來表示與自己密切的關(guān)系或者喜歡感興趣的事物。例如:
This book is interesting.
That book makes me boring.
從例句中可以看出,說話者出于第一本書有趣才會喜愛因此用了this;對于第二本無聊的書產(chǎn)生了疲倦與厭煩所以疏遠(yuǎn),因此用了that。This是近指,that是遠(yuǎn)指,聽話者在聽到這兩句話時,潛意識下形成了心理距離即心理親疏,“this book”的可及性比“that book”強(qiáng),客觀的空間距離在主觀的心理空間上造成了心理距離的遠(yuǎn)近,即“this”的心理距離要小于“that”。又如:
A:(to a girl) Which dress will you take?
B:This one. Take that one away.
在對話里,拿在手里的等距離的兩種裙子,在小女孩的心里便產(chǎn)生了不一樣的感情遠(yuǎn)近。很明顯她的心里區(qū)分了彼此,一個用了this,一個用了that。她的心早已屬于this dress,而要求店員把that dress收回。這里的this和that便體現(xiàn)了同等距離下不同心理距離所起的指代作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我們翻譯成漢語時,漢語篇章里的指示照應(yīng)系統(tǒng)比較復(fù)雜,指示代詞也多。漢語傾向用近指表示心理上的近,因此漢語里近指的使用頻率要高于遠(yuǎn)指,而英語相反,所以我們在翻譯英語句子中的遠(yuǎn)指時要變?yōu)榻?,即英語中指稱別人說過的話或提到的事情,或者是上文陳述或提到的事情時,英語一般用that,而漢語傾向于使用“這”。例如:
a) Joey resolved that he would never trust a man like that again.
這里的that表示文中的喬伊“不再相信像某些人一樣的其他人”,即在感情色彩上產(chǎn)生了負(fù)面情緒,表示不喜歡不感興趣因此用that,翻譯的時候要注意英漢對比的差異,因此是“喬伊發(fā)誓以后再也不相信這種人了?!庇秩纾?/p>
b) Events of that sort may occur at any time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that是遠(yuǎn)指,表示‘這類的問題)
c) 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Hamlet,Shakespeare)
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
這句話說明,說漢語的人更傾向?qū)⒈魂愂鰧ο笤谛睦砩系木嚯x與自己拉近一些,因此用“這”來指稱較遠(yuǎn)的事物。再如:
d) She could still remember the monkey she had seen several years before at a temple fair at home—it kept grinning and showing a mouthful of gleaming white teeth. That was her last,happy memory... (Midnight,Mao Dun)
這里的“that”,就是需要翻譯成“這”,意思是“但這也是她最后一次快樂的紀(jì)念……”,說明主人公對文中這只常常會笑,牙齒潔白的猴子印象深刻,內(nèi)心喜愛并且難忘,以至于五六年后回想起仍然覺得這是最快樂的紀(jì)念,不自覺將猴子與自己的心理距離拉近,從而體現(xiàn)了that的指示作用在英漢翻譯中的對比與作用。
事實上在英語里,that是第7個最常用的詞,this是第22個,遠(yuǎn)指詞that的使用頻率是近指詞this的兩倍還要多。而在漢語中,近指詞“這”的使用頻率是遠(yuǎn)指詞“那”的兩倍以上。顯然,漢語和英語在指示詞的使用傾向上有很大的差別,漢語有使用近指的傾向,而英語正好相反。
二、指示代詞心理空間認(rèn)知關(guān)聯(lián)指示
語言的節(jié)約手段(as a means of economy of language)是指可以用一些詞語特別是指示代詞對上下文中提及的人或事物進(jìn)行代指,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復(fù)與錯誤,使語句更加簡潔明了,通俗易懂,自然流暢。認(rèn)知關(guān)聯(lián)理論認(rèn)為,若要將語言理解正確就需要通過語境來尋找關(guān)聯(lián),尋求推理。因此人們趨于用相關(guān)的辦法來處理相關(guān)的信息,認(rèn)知相關(guān)原則為理解提供了依據(jù)。This和that作為指示代詞,同樣有這樣的認(rèn)知關(guān)聯(lián)指示作用。依據(jù)關(guān)聯(lián)理論可以更好地理解原文,尋找上下文中的指示關(guān)系。
1. This和that都可以用于“前指”,即指上文中提到過的人或事。例如:endprint
They are students,not teachers. You know this (that),of course.
這個例子就是表示this和that在非正式文體中代表前指時,是可以互換的,意義上無出入。
2. 當(dāng)this和that同時都用于“前指”的前提下,它們的作用是分別用來指出上下文中論及的兩樣事物。此時that用來代指上文中提到兩點事物中的前一點,this則指兩者中的后一點,分別譯為“前者”和“后者”。例如:
a) Of the two possibilities,this is more likely than that.
(《新英漢詞典》)
這個例句充分說明了“后者的可能性比前者大”,所以一定要注意在this和that都用于“前指”的前提下,兩者所代表的真正指代是什么。又如:
b) The gu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pen. This (the latter,The pen) can not do without that (the former,the gun).
這句話指代的很清楚,this指代的是主句中的后者“the pen”,that指代的是主句中的前者“the gun”,是充分說明了“前者比后者更重要”。
c) Work and entertainment are both necessary to health. This gives us rest and that gives us energy.
上句的this指代的是主句的后者“entertainment”,that指代的是主句的前者“the work”。“娛樂帶給我們休息與快樂,工作帶給我們能量?!?/p>
Rice and cotton are both vital to human life. From this we get our clothing and from that,our food.
顯然this指代的是后者棉花,而that指代的則是糧食。翻譯的時候一定要注意this和that所指代的事物以及它們應(yīng)該放置的位置。
3.在正式文體中,用于前指時,this要比that更普遍,更常見。例如:
Everybody has a responsibility to the society of which he is part and through this to mankind.
這里的this指代的是前文的responsibility to the society,但是我們翻譯成“這個”則會造成語義不明。因此應(yīng)翻譯為:“每個人都對他所屬的社會負(fù)有責(zé)任,并且通過對社會負(fù)責(zé)任,而對人類負(fù)有責(zé)任?!?/p>
三、結(jié)語
通過對以上this和that指示作用的總結(jié),我們可以明白雖然它們只是英語眾多詞語的兩個,但卻不能令我們忽視,不僅是它們相對概念的含義,更是它們在我們進(jìn)行語言交流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如果我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掌握,運用this和that可以幫助我們我們更有效地寫文章,溝通交流以及在語言學(xué)習(xí)中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xiàn):
[1]Hatim.Discourse and Translator[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2]Nida,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3]金惠康.跨文化交際翻譯續(xù)編[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4.
[4]劉宓慶.文體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8.
[5]秦洪武,王克非.英漢比較與翻譯[M].北京: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出版社,2010.
[6]邵志洪.翻譯理論、實踐與評析[M].上海:華東理工大學(xué)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