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毅
《昆?!肥怯蔁熍_市牟平區(qū)作家協(xié)會主辦的文學季刊,自2012年創(chuàng)刊至今已走過了五年的歷程。五年來,《昆?!窂拈W亮登場到篤定前行,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與模式,在此略做歸納。
八位一體,立體傳播
《昆?!纷?012年下半年籌備創(chuàng)刊,2013年正式出刊,目前,除紙質(zhì)版《昆?!吠?,還在龍源期刊網(wǎng)(www.qikan.com.cn)、博看網(wǎng)(www.bookan.com.cn)同步推出,膠東在線文化頻道設有《昆?!穼??,智慧·牟平網(wǎng)設有書香牟平《昆?!穼?,還有新浪《昆?!肺乃嚥┛?、昆崳文化傳媒微信公眾號、《山東詩歌報》微信公眾號,實現(xiàn)了八位一體,立體傳播。
作為傳統(tǒng)的傳播媒介,紙質(zhì)期刊仍然是人們習慣的閱讀載體,在信息化時代,網(wǎng)絡的傳播拉近了時空距離,對各級各類期刊的傳播速度起到了“調(diào)平”作用,只要一放到網(wǎng)上,瞬間傳遍四面八方,這對傳統(tǒng)期刊雜志來說,猶如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独!氛蔷o隨信息化時代,牽手網(wǎng)絡,在不長的時間內(nèi)聲名遠播。
專題活動,助力創(chuàng)作
活動帶來活力,《昆?!返恼崎T人深諳此道,并巧妙地策劃和利用各種活動,為辦刊服務。每年《昆崳》都會組織作家、讀友、編輯開展采風活動,如2013年“尋找山東最美鄉(xiāng)村”龍泉采風活動,尋訪作家王小波故居采風活動;2014年水道鎮(zhèn)采風活動;2015年第七屆“養(yǎng)馬島讀書節(jié)”采風活動,牟平口腔醫(yī)院采風活動,牟平糧食局采風活動;2016年第八屆“養(yǎng)馬島讀書節(jié)”采風活動,莫言故居采風活動,“重走英雄路”楊子榮(1947-2017)犧牲七十周年采風紀念活動。采風活動為作家們提供了相互溝通、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對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搜集創(chuàng)作素材都有積極的作用,每次活動都能創(chuàng)作出一批采風作品。
征文比賽,賽文識人
如2013年“齊河”杯博客詩歌大賽;2014年路遙中篇小說《人生》接龍大賽,“秦龍生態(tài)原漿”杯女作者散文大賽;2016年煙臺龍泉全國主題詩歌大賽征文活動,“煙臺齊和紅外科技公司理療通”杯山東省散文學會優(yōu)秀散文家擂臺有獎大賽;2017年紀念王小波誕辰65周年“首屆水道青虎山散文獎”征文,首屆“彭氏菜根香杯”“我的家風故事”原創(chuàng)散文故事大賽征文。每次征文比賽都會吸引眾多作者投稿,來稿的作者除煙臺本地外,還有省內(nèi)、省外的,他們帶來不同風格、不同韻味的作品,對豐富《昆?!穬?nèi)容、擴大《昆?!酚绊?、宣傳牟平、宣傳煙臺都有很好的作用。
名家名人,效應凸顯
《昆?!纷詣?chuàng)刊伊始,就與名人名家建立了密切的聯(lián)系。馮德英、鄧剛、尤鳳偉、畢淑敏、李延國、鮑爾吉·原野、張煒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都登過《昆?!返陌婷?。已故著名學者、作家王小波的作品,對他的研究、評價,對他在水道青虎山故居的尋訪等,在《昆崳》上均有涉及,讓我們對王小波的認識更進一步。最近焦紅軍主席正在策劃樹立王小波雕像,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昆?!返禽d過楊先讓(原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主任、教授,著名畫家、作家,牟平人)、楊悅浦(原《美術家通訊》主編、編審,著名畫家、美術評論家,招遠人)、謝玉堂(原山東省副省長,棲霞人)等名人的作品,這些名人懷著對家鄉(xiāng)的無限深情,把作品交于《昆?!罚髌纺涂茨妥x,同時也提升了《昆?!返挠绊懥?。
不拘一格,唯文是舉
《昆?!肥且粋€接地氣的刊物,奉行“鄉(xiāng)土、思想、文化、原創(chuàng)”的辦刊理念,選用了很多來自農(nóng)民、工人、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作品源自豐富的生活體驗,抒發(fā)真性情。如程吉童(當時是在校大學生)的《在黃河上》《懷念母親》,北芳(農(nóng)民)的《參觀牟氏莊園的糾結》,王運興(農(nóng)民)的《石洞有魚》,孫玉玲(農(nóng)民)的《嚴冬里的春天》,王光磊(工人)的《又見農(nóng)家臘酒渾——臘月返鄉(xiāng)紀事》,蔡洪衛(wèi)(工人)的《吃的那點事》,等等,顯示了《昆崳》不拘一格、廣納良文、唯文是舉的寬廣胸懷。
打破地域,沖出膠東
《昆崳》奉行開門辦刊的理念,采用的作品不限于牟平、煙臺當?shù)?,不限于膠東、山東,而是放眼全國。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幾年,《昆崳》所用作品來自北京、遼寧、江西、黑龍江、山西、河北、重慶、云南、浙江、四川、江蘇、西藏、新疆、福建、安徽、廣東、甘肅、山東等地,彰顯了《昆崳》海納百川的情懷。
甘于奉獻,隔空喊話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独!穭?chuàng)刊至今只有五年,其蓬勃穩(wěn)健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有一個甘于奉獻、足智多謀的帶頭人焦紅軍主席,他不僅是一個創(chuàng)作成果頗豐的作家,也是一個善斷多謀的管理者,在他麾下,有認真細心的編輯孫漢寧、徐麗、呂芳等人,有劉向東、李克利這樣的詩人、執(zhí)行主編,這些業(yè)余編輯、主編甘于奉獻,令人敬佩。
焦主席具有隔空喊話的能力,從他的文評和微信中可見一斑,他與“哈爾濱朗誦網(wǎng)”主編常世偉、“翰墨文香苑”特約主播響琳并不認識,至今未曾謀面,可是,焦主席把多篇美文交與二位,經(jīng)過他們聲情并茂的演播,為作品增色不少。
據(jù)我了解,焦主席與很多作家、文友只是通過郵件、微信、電話等方式交流溝通,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交流的效果,很多事情就是這樣搞定的。
行筆至此,想起了萊西作協(xié)副主席李克利在《我和<昆崳>》一文中說到的:“《昆?!肥俏膶W的一塊凈土,純潔,純粹,純凈,以質(zhì)取稿,不收作者任何費用,是作者和讀者的世外桃源和精神家園?!?/p>
《昆?!芬研纬闪怂毺氐霓k刊風格、辦刊模式,《昆?!返膭?chuàng)新還會繼續(xù)下去,真心希望《昆?!吩絹碓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