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他穿過邪惡,給我們留下殘酷的美(上)

      2017-09-08 11:35:21李德武
      青春 2017年9期
      關(guān)鍵詞:蘭波通靈詩人

      李德武

      20年前,我對蘭波是排斥的,我覺得他的叛逆過于草率、任性,帶有青春期的沖動,以至于他的詩僅僅是靈光一現(xiàn)。不久前的一天晚上,睡前隨意翻看《蘭波作品全集》(王以培譯)時,打開的那頁詩是《晚禱》,“我坐著,像一位天使落在理發(fā)師手中”,突然被這一句擊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過去對蘭波有失恭敬?!袄戆l(fā)師”作為世俗生活(或宗教生活)的象征太準確了,這種世俗生活(或宗教生活)并不以大惡毀滅詩人的才華,而是在看似順理成章的日常習(xí)性中摧殘詩人的個性。而“晚禱”就是一個手持剪刀,對所有突出或蔓延的思想予以剪除的“理發(fā)師”。蘭波對此沒有表現(xiàn)出憤怒和反抗,而是用一種蔑視的姿態(tài)表達了他對“神圣與夢想”的不屑。

      就像舊鴿棚里熱騰騰的鴿糞,

      繽紛的夢想將我輕輕灼傷:

      隨后我那憂郁的心,像一塊斑駁的廢木,

      滴著落花的陰影與年輕的金黃。

      仔細吞下我的夢想,

      一氣狂飲三四十杯,我又回轉(zhuǎn)身來,

      靜思默想,散盡心頭尖刻的欲望:

      就像主宰小到海索草大到雪松的萬物之主,

      我溫柔地撒尿,朝著棕色的天空,

      又高又遠,并得到碩大的向日葵的贊同。

      我被一個又一個奇妙詞語所打動,比如“我那憂郁的心,像一塊斑駁的廢木”“我溫柔地撒尿,朝著棕色的天空”等,都表現(xiàn)出了蘭波對語言獨特而精準的使用。而這些詩句新奇卻不刻板突兀,與蘭波內(nèi)在的反叛氣質(zhì)相吻合。同時,蘭波在這首詩里很好地節(jié)制了情緒,正如他所言,是在“靜思默想,散盡心頭尖刻的欲望”后的心聲。在這首詩里,蘭波展現(xiàn)了他語言的率性和機智,并納入了戲謔的成分。毫無疑問,《晚禱》這首詩讓我重新看到蘭波的可愛與不凡。

      我決定好好讀一讀蘭波。懷著恭敬、好奇和細心,我要更近地走進蘭波的寫作。這是我細讀了史蒂文斯、愛倫·坡后,給自己制定的又一個計劃。我看到很多對蘭波的評論,包括法國詩人和批評家的評論,這些評論讓我疑竇叢生。蘭波的寫作生涯很短暫,他流星一閃的生命令他的詩歌和人生都留下了傳奇而神秘的色彩。

      細讀蘭波前,我把自己關(guān)心的問題都羅列出來,這些問題包括:

      A.蘭波的寫作和波德萊爾究竟有怎樣的關(guān)系?蘭波的獨創(chuàng)性以及自身的特色何在?

      B.蘭波的“通靈者”寫作本質(zhì)是什么?幻覺寫作和“通靈”是什么關(guān)系?

      C.“我是一個他人”,蘭波說出這句話意味著什么?這和后來哲學(xué)、心理學(xué)上的他者有什么不同?

      D.勒內(nèi)·夏爾評價蘭波說:“蘭波并不感到也不想做藝術(shù)家……他是在沉默中,在不自覺中成為藝術(shù)家的?!笔聦嵐蝗绱藛??

      E.蘭波是一位絕對的天才詩人,可為什么在他創(chuàng)作巔峰期突然和詩歌告別,并聲稱:藝術(shù)是愚蠢的?

      ……

      幾個月來,我并不急于下筆,而是做了大量閱讀筆記,仔細玩味他的每一封書信和每一句詩的含義。甚至,我以自己青春期的經(jīng)歷和經(jīng)驗來關(guān)照蘭波的感受,以“通靈”的方式和一個“通靈者”交談。我有了諸多的新發(fā)現(xiàn)。我為自己能夠觸摸到蘭波的心跳而興奮。這種興奮大大超出批評的意義,而是兩個詩人間的共鳴。

      1.蘭波早期的寫作

      蘭波的寫作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與魏爾倫相識之前,即1871年8月之前。我把這段時間定義為蘭波的早期寫作;第二階段是與魏爾倫通信一直到兩人因槍擊事件分手,時間是1871年9月至1873年7月,這段時間可視為蘭波的中期寫作;第三階段是1873年8月至蘭波去世。時間是1873年8月至1891年11月10日,是為蘭波的晚期寫作。

      為什么把與魏爾倫的交往過程作為蘭波寫作階段劃分的標志?因為魏爾倫改變了蘭波的生活方式。而蘭波從迷心于“通靈者”寫作,到迷醉于流浪漢式的同性戀生活,再到疲憊厭惡這種放浪并決定和詩歌告別,都與魏爾倫有直接關(guān)系。借著魏爾倫這個參照物,我們便很清晰地看到蘭波在不同階段的寫作特點和代表作品,看到蘭波在藝術(shù)上的獨創(chuàng)和變化過程。

      在與魏爾倫接觸之前,蘭波已是一位思考和寫作十分成熟的詩人。雖然他只有17歲,但他的才華足以令世人仰慕。這時的蘭波并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是一個“壞孩子”或者靠吸食大麻來激發(fā)幻覺的寫作者,實際上,蘭波擁有十分清晰的寫作理念和理想。同時,他嘗試不同題材的作品,每一首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新,作品洋溢著一個青年人的朝氣和自由幻想。蘭波最令人敬佩的品質(zhì)就是不重復(fù)自己。我們看到這段時間他的佳作眾多,比如《孤兒的新年禮物》,較好地把敘事和抒情做了融合,將孩子們的凄苦之美寫得令人心傷。其中有一句令我印象深刻,蘭波寫道:“——母親的夢,是一床溫?zé)岬难蚪q?!眴尉瓦@個比喻,就比那些浪漫主義童話詩歌要高級。

      《太陽與肉身》作于1870年5月。此時正處于普法戰(zhàn)爭期間,現(xiàn)實生活讓蘭波不再相信上帝的力量。他很小的時候曾寫出“殺死上帝”的狂言,此時的蘭波對要不要依靠上帝這個問題的思考更為深刻。這是一首對人性力量的贊美詩。蘭波看到,當(dāng)眾神隕落,人就是上帝。他在詩中寫道:“人就是上帝!愛情則是偉大的信仰!”蘭波要比尼采更早地提出“上帝之死”(尼采在1883年、1884年寫作《查拉圖什特拉如是說》中集中闡述過這一問題)。在這首詩中,表現(xiàn)了蘭波對人性、愛情和理想的崇尚:

      在偉大的時日,他已倦于打碎偶像

      擺脫了諸神,他重新復(fù)活。

      因為他屬于天空,他將探索蒼穹!

      理想,不可戰(zhàn)勝的永恒的思想,

      一切存活的神靈,都將在其肉身中,

      在額頭下面燃燒,上升,上升!

      ——《蘭波詩全集》葛雷 梁棟 譯

      如果說《太陽與肉身》是一部有深度哲思作品的話,那么《奧菲利婭》就是一首高潔的愛情贊美詩。

      黑暗沉寂的波浪上安睡著群星,

      潔白的奧菲利婭像一朵盛大的百合隨風(fēng)飄動,

      枕著長長的紗巾,緩緩地飄著……

      遠處的森林里傳來獵人的號聲。

      這是一幅怎樣神奇的圖景,它融合了天地最柔美的氣息,安詳、靜默,以一種近乎天使降臨的無聲之愛令人激動神往。人們過分傳頌他后來和魏爾倫之間的那份畸戀,卻忽視了在認識魏爾倫之前,蘭波內(nèi)心對愛情的崇高向往。當(dāng)然,蘭波也在這首詩里寫出了他內(nèi)在的矛盾:

      因為那瘋狂的大海發(fā)出嘶啞的喘息,

      撕裂了你那過于柔弱的孩童之心,

      因為四月的一天清晨,一位英俊蒼白的騎士,

      一個可憐的瘋子,默坐在你的膝下!

      蒼天!愛情!自由!這是怎樣的幻夢啊

      ……

      你偉大的幻夢窒息了你的言語,

      ——而可怕的無限又使你的藍眼睛驚慌失措!

      ——《奧菲利婭》王以培 譯

      除此外,蘭波也寫了具有深刻批判意識的《吊死鬼舞會》《懲罰達爾杜夫》等作品,也有為工人階級革命寫的《鐵匠》(1871)?!惰F匠》是一首革命之詩。在巴黎公社巷戰(zhàn)期間,蘭波曾把自己的寫作看成是“工人的工作”,《鐵匠》就是他工作的產(chǎn)品,一首和窮苦人“通靈”的作品:

      噢!人民已不再是娼妓。我們齊心協(xié)力,

      向前三步,就將巴士底獄踩得粉碎。

      ……

      噢!錘煉那光輝的世界,再沒有痛苦!

      也有自傳性的《傳奇故事》和《七歲的詩人》。在《傳奇故事》中,蘭波直言“十七歲的年齡,什么都不在乎?!边@一句足以作為他行為放浪的依據(jù)。而《七歲詩人》寫出了蘭波童年在母親嚴苛管教下過著恐懼、撒謊生活的記憶,也道出了他反抗家庭,叛逆出走的過程和原因?!渡罟瘸了摺肥且皇讓ζ辗☉?zhàn)爭犧牲將士的緬懷之作,體現(xiàn)了蘭波的正義感和英雄情結(jié)?!督烫美锏母F人》以諷刺的手法,寫出了在上帝的懷抱里,一群窮困病苦、饑寒交迫人群的現(xiàn)狀,揭示了教會的偽善。

      這一階段,蘭波的經(jīng)典之作當(dāng)屬《元音》《與詩人談花》《醉舟》。

      其中《元音》通過賦予字母(聲音)以色彩,形成一種全新的語言體系。這種被賦予全新色彩的語言不同于以往的語言,在詞根的基礎(chǔ)上建立邏輯的衍生語句,這些語言是通靈者的語言,它不靠賦義構(gòu)筑自己的語言結(jié)構(gòu),而是靠通感呈現(xiàn)不可說之物。這是蘭波的雄心,他要創(chuàng)造一種全新的語言。蘭波在1871年5月15日給好友保羅·德莫尼的信中說:“所以,詩人是竊火者。他背負著全人類,甚至包括動物;他必須讓人感覺到、觸摸到、聽到他的創(chuàng)造;如果那時他從彼岸帶回來的,有形式,就賦予形式……還要找到一種語言?!碧m波意識到語言在詩歌表現(xiàn)上的重要地位。如果說象征主義在波德萊爾那里還局限于審美對象和審美觀念改變的話,那么,在蘭波這里已經(jīng)上升到語言方式的改變。《元音》便是這一改變的經(jīng)典之作。

      《與詩人談花》是一首堪稱絕妙的佳作。蘭波通過談花呈現(xiàn)人不同的面孔。他或贊美、或諷刺、或嘲弄、或質(zhì)問、或訓(xùn)導(dǎo),仿佛行花令,每一次說出的花都超出我們對花的認知。出其不意的語言看似胡言亂語,實則出自詩人獨有的語言天賦。這首詩讓所有寫花的詩都相形見絀,不僅在法語詩歌中,在世界詩歌中都堪稱一絕。語言在蘭波的筆下猶如旋轉(zhuǎn)的萬花筒,將一個又一個奇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語言圣殿,抑或充滿神奇世界的迷宮。他讓我們見識了語言的創(chuàng)造力和潛藏其中的無限秘密。詩人之間若要比一比誰的才華更高,不妨參照蘭波寫一首《與詩人談花》。僅憑這首詩,蘭波就能當(dāng)之無愧地成為世界詩壇的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之人。

      《醉舟》是蘭波的代表作,是他的精神和藝術(shù)獨白。從藝術(shù)價值上看,《醉舟》不如《與詩人談花》成就高。《醉舟》還有詩人自己的影子,而《與詩人談花》則憑空切入,隨機道來,仿佛天成。不過,《醉舟》是了解蘭波精神取向和寫作志向的經(jīng)典作品。這首詩中,蘭波以獨立自由者身份出現(xiàn),聲稱“纖夫已不再控制我的航向”。“纖夫”象征著曾經(jīng)控制過蘭波的人。對他控制最多的無非是兩個人,一個是母親,一個是上帝,當(dāng)然,也包括文學(xué)傳統(tǒng)和經(jīng)典。蘭波說不再受“纖夫”的控制,意味著他已經(jīng)找到生命的方向和動力。這種動力就是在進入現(xiàn)實世界的海洋中,他要以“人”的力量主宰自己。雖表面看蘭波自比醉舟,隨波逐流,實際上,蘭波時刻保持著清醒,并且擁有自己的目標和判斷。駛?cè)牒诎档摹⑵∈暮I?,蘭波的目的是“領(lǐng)受那壯麗的混沌”并“進入大海守夜”,準備“接受風(fēng)暴的洗禮”。這潛藏著蘭波在死亡和陳腐的世界獲得新生的愿望和勇氣。

      至此,我浸入了詩的海面,

      靜靜吮吸著群星的乳汁,

      吞噬著綠色地平線;慘敗而瘋狂的浪尖,

      偶爾會漂來一具沉思的浮尸

      ——《醉舟》王以培 譯

      蘭波少年氣盛,在寫《醉舟》時,他的詩歌才華還沒有得到普遍認同。蘭波渴望建立自己的詩歌地位,渴望進入巴黎文學(xué)圈子,但此時他還是一個外省詩人。他展現(xiàn)自身強大的方式是靠幻想實現(xiàn)的。此時的蘭波還生活在家鄉(xiāng),17歲的他還沒有真正接受生活的考驗。他的自由意志也只是理想化的。蘭波把自己獨自置于海上,展現(xiàn)的并不是他挑戰(zhàn)自然的意愿和勇氣,而是挑戰(zhàn)法國詩歌傳統(tǒng)的雄心和魄力。此前,蘭波讀了大量的書(很多人認為蘭波是個讀書不多的詩人,實際上,蘭波的閱讀非常廣泛),包括古希臘哲學(xué)、古希臘以來不同時期重要的文學(xué)經(jīng)典、東方神秘思想作品、當(dāng)代藝術(shù)家們的作品等。他的書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夏爾維爾市立圖書館,一方面是他高中的修辭老師喬治·伊藏巴爾。蘭波讀書非???,領(lǐng)悟力超強。從這兩個地方,蘭波不僅了解到了法國文學(xué)發(fā)展歷史,也了解到浪漫主義以來的各種流派和思潮。特別是他從喬治·伊藏巴爾那里讀到了波德萊爾、魏爾倫等先鋒詩人的作品。他稱波德萊爾是“真正的上帝!”稱魏爾倫是一位“真正的詩人!”蘭波不單純是一個依靠天才寫作的詩人,1871年之前,他就為自己施展更大的詩歌抱負做足了閱讀儲備和理論準備。表現(xiàn)為蘭波對法國文學(xué)史擁有自己獨特而深邃的審美判斷,并基于這樣的判斷,提出了全新的詩歌創(chuàng)作主張,即“通靈者”寫作。蘭波明確提出:“我要努力使我成為通靈者?!保ɡ諆?nèi)·夏爾說蘭波是在不自覺中成為藝術(shù)家的,這與蘭波的寫作成長事實完全不符。)

      蘭波在1871年5月15日《給保羅·德莫尼的信》中悉數(shù)列舉了歷代文學(xué)的特點和不足,并展示了自己鮮明的藝術(shù)主張。他說:“古代詩歌發(fā)展到希臘已告完成,即和諧生活的時代。——從希臘發(fā)展到浪漫主義運動,——中世紀,內(nèi)有文人之作,也有蹩腳詩家的作品。從恩尼烏斯到泰羅爾圖斯,到卡其米爾·德拉維捏,他們的詩作無非是押韻的散文,一種文字游戲,是許多世代以來蠢材萎靡不振的表現(xiàn)。其中拉辛是完美的,強有力的,偉大的?!獡?jù)說有人曾對他的詩韻提出建議,對他詩句中句逗停頓處理作過修改。這位神圣的蠢貨直至今日仍然不知其事,就像最早的《起源》作者一樣。拉辛之后,這種文字游戲已無人過問。這種文字游戲整整延續(xù)了兩千年?!保ā兜鬲z一季·給保羅·德莫尼的信》,花城出版社,王道乾譯)

      蘭波對法國兩千年的文學(xué)史用一場“文字游戲”概括了,并把拉辛看作是“偉大的蠢材”,反映了蘭波對法國傳統(tǒng)文學(xué)的蔑視和厭棄,展現(xiàn)了他欲開創(chuàng)一個新文學(xué)時代的勇氣和決心。在文學(xué)藝術(shù)中,勇氣并不是由態(tài)度決定的,勇氣體現(xiàn)為一種眼界、鑒賞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如果盲目地否定前人,那不是勇氣,而是無知。蘭波自認為看透了法國文學(xué)的陳腐,于是,他宣告“古代詩歌到希臘就已經(jīng)完成。”蘭波把這一階段的詩歌特點定義為“和諧的時代”?!昂椭C”這個詞在這里難免帶有一種譏諷的語氣,言外之意,蘭波崇尚的是一種與時代不和諧的藝術(shù)。所以,蘭波把那些寫出“和諧作品”的作家或詩人稱為“萎靡不振的人”。

      蘭波不僅看到法國古代文學(xué)的局限,也看到浪漫主義的局限。他在給好友保羅·德莫尼的信中說:“對于浪漫主義,一直沒有做出應(yīng)有的評價。誰來評價?批評家嗎?浪漫派已經(jīng)證明歌往往算不上作品。這就是說,那僅僅是歌者唱出自己理解的思想而已?!保ㄒ⑼希┨m波雖口氣狂妄,卻也道出了浪漫主義的要害:詩人是自我情感的演員。今天的中國當(dāng)代詩人中,害浪漫主義自戀病的不在少數(shù)。蘭波早在一百多年前對浪漫主義的決絕態(tài)度,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和反思。

      但也不是所有浪漫主義的詩人都不入蘭波的法眼。他認為:“最早出現(xiàn)的浪漫派是不自覺的通靈者:他們的教養(yǎng)系出偶然……拉馬丁有時也可算作通靈者,但他被舊的形式扼殺了……雨果,極為頑強,他最近幾部作品并沒有什么新意:《悲慘世界》是一首真正的詩?!保ㄒ⑼希?/p>

      蘭波運用“通靈者”這一審美標準,過濾掉文學(xué)史上的泥沙之后,逐漸顯現(xiàn)出了“黃金”。他在給保羅·德莫尼的信中談到:“第二代浪漫派是通靈者:泰奧菲爾·戈蒂耶,勒貢特·德·利爾,泰奧多爾·德·邦維爾。但明察那不可見、諦聽那不可聞,與復(fù)現(xiàn)那已死去的事物精神完全不同,據(jù)此波德萊爾是第一位通靈者,詩人之王,一位真正的上帝?!保ㄒ⑼希┯私馓m波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脈絡(luò),如果不了解他對前輩詩人們的態(tài)度,就無法準確把握其審美取向。蘭波此時氣貫天地,才通古今,大有舍我其誰的詩歌領(lǐng)主氣魄。盡管他認為波德萊爾是“詩人之王”,也指出了他的不足?!安贿^,他(波德萊爾)曾經(jīng)生活在過于藝術(shù)化的環(huán)境中,所以他采取的形式為世人所贊揚。但那種形式也不免偏狹平庸。表現(xiàn)不可知需要創(chuàng)造力,這種創(chuàng)造力要求有新的形式?!保ㄒ⑼希?/p>

      《醉舟》創(chuàng)作于蘭波致保羅·德莫尼信之后??梢钥隙ā蹲碇邸反碇m波關(guān)于通靈寫作的全部理念。蘭波把這種理念概括為:“這種語言,綜合了芳香、音響、色彩,概括一切,可以把思想與思想連接起來,又引出思想。這種語言將使心靈與心靈呼應(yīng)相同。詩人對不可知顯現(xiàn)于普遍心靈適時地給予定量:詩人一定可以提供更多的東西——超越于他的思想模式,超過他走向進步的評價性記錄!不正常狀態(tài)轉(zhuǎn)而成為正常狀態(tài),人人都可適應(yīng)并納于其中,它必是文明進步的乘數(shù)!”(《致保羅·德莫尼的信》,王道乾譯)

      蘭波闡述了他理想的詩歌語言功能,“綜合”這個詞未必是蘭波的本意,我以為這個詞應(yīng)為“貫通”?!熬C合”是混同的雜糅,感官彼此存在遮蔽或侵吞,造成感覺失真。而“貫通”則代表了各種感官的互通共用,其覺知系統(tǒng)因貫通而顯示出全新功能。因此,通感不是感官的錯位或混亂,而是官能的互通。由通感實現(xiàn)通靈才是蘭波要達到的語言目的。通靈是蘭波要實現(xiàn)自己創(chuàng)作一種全新詩歌的路徑。這一路徑通過實現(xiàn)語言功能的提升而抵達。

      在蘭波心里,實現(xiàn)通靈還不夠,語言還必須具備觸動激活一切的能力,還必須實現(xiàn)心靈的互通,由對物的覺知上升到精神上的覺知,從而使詩歌成為“靈性存在”。這種“靈性”不是宗教意義上的靈性,而是“不可知”。蘭波對此補充說:“詩人一定可以提供更多的東西——超越于他的思想模式,超越他走向進步的評價性記錄?!碧m波表明詩歌創(chuàng)新的根源在于詩人對世界的感知能力,感知力強弱的標志就是通靈。詩源于詩人通靈中抵達的語言再生。這樣,蘭波就清晰地廓清了自己和法國古代詩歌,以及浪漫主義的界限,甚至和波德萊爾的界限。

      這種寫作最初可能會讓人們覺得不舒服。但這種不正常狀態(tài)隨著作品被傳播,慢慢會變成正常狀態(tài),以至于成為經(jīng)典。這種接受包括對美感知方式的接受(通靈),語言的接受以及美學(xué)觀念的接受。蘭波認為這是詩人通過改造語言實現(xiàn)改造世界的路徑。一旦實現(xiàn)了這一步,他(詩人)必是文明進步的乘數(shù)(推動者)。為此,蘭波斷言:“詩在將來不再規(guī)范行為,詩將領(lǐng)先走在前面?!?/p>

      《醉舟》正是在這樣清晰的創(chuàng)作理念下完成的?!白碇邸币馕吨鴮σ磺袀鹘y(tǒng)規(guī)則和行為規(guī)范的顛覆,對一切藝術(shù)理念和經(jīng)典作品的蔑視,對一切價值和評價體系的搗毀。他沿著完全獨立自由的航線,感知那充滿恐懼死亡和星輝霞光的人生海洋。這期間融合了他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夢想;對離開家鄉(xiāng),進入巴黎中心的渴望;對巴黎公社起義失敗的沮喪、對陳腐生活的厭惡,以及對社會擔(dān)負義務(wù)的責(zé)任感等。蘭波正是帶著這部作品作為見面禮去面見魏爾倫的,并迅速引起巴黎藝術(shù)界的轟動。

      2.蘭波的青春期寫作特點

      談到蘭波,我們繞不開青春期寫作這個問題。蘭波的早慧以及展現(xiàn)出的獨特才華讓我們重新審視“青春期寫作”的意義和重要性。在認識魏爾倫之前,蘭波懷著強烈的文學(xué)夢想,渴望到法國的文化中心巴黎展示自己的才華。為此,他多次離家出走前往巴黎。他經(jīng)歷了普法戰(zhàn)爭和巴黎巷戰(zhàn)。這兩個事件對他當(dāng)時的寫作產(chǎn)生過一定影響。如果說蘭波對法國文學(xué)的洞察力展示出其天才一面的話,那么,多次離家出走則帶有鮮明的青春期叛逆特征。青春期是上天賜予一個青少年成王的機會。它遵從的是叢林法則,它蘊含的是再造世界的勇氣和可能。人之一生,在選擇上最充滿熱情與豪氣,最不懼權(quán)威和規(guī)則,最義無反顧的生命階段就在青春期階段。天才的詩人其創(chuàng)作高峰一定出現(xiàn)在青春期階段。

      青春期的蘭波毫無疑問具備以上所談的各種特點。熱情、執(zhí)著、我行我素、蔑視一切傳統(tǒng)和規(guī)則、充滿奇想、自信甚至狂妄。在認識魏爾倫之前,蘭波的創(chuàng)作理念清晰而成熟。他在寫作態(tài)度、語言方式、行為方式、韻律等方面都有認真的思考的和準備。這些準備使蘭波明顯有別于那些僅靠“憤怒”或“沖動”的膚淺的青春期寫作者。反過來也可以說,蘭波是青春期寫作最成功的詩人之一。

      從蘭波1871年5月在巴黎寫給他的中學(xué)老師的信中可以看出蘭波藝術(shù)思想初期形成的脈絡(luò),受他的修辭老師影響,他接受了“人對社會是負有義務(wù)的”這一觀念?;谶@一思想,蘭波對參與巴黎巷戰(zhàn)充滿戰(zhàn)斗激情。1871年2月25日,蘭波再次出走前往巴黎,曾參加巴黎公社起義軍,甚至還起草一份《共產(chǎn)主義政體計劃》。這時蘭波身上的叛逆精神還是英雄氣質(zhì)的,帶有改造推動社會進步的積極意義。其動機和行為是符合傳統(tǒng)價值觀高尚定義的。(在法國,很長時間內(nèi)人們習(xí)慣把蘭波看成是一個壞孩子,一個迷戀幻想、褻瀆神明的人,從道德和宗教上排斥他,把他最后的孤獨和病痛看作是上帝對他的懲罰。其實,他們忽略了蘭波身上擁有的進步意識和批判思想。至少在認識魏爾倫之前,蘭波是一個有社會責(zé)任感的人。)盡管他聲稱自己是一個“犬儒主義者”,走的是和老師“坦途正道”截然不同之路,但他認同自己應(yīng)該對社會負有義務(wù)。他在信中說:“我對社會負有義務(wù),這是公正的?!保ā兜鬲z一季·致喬治·伊藏巴爾的書信》,花城出版社,王道乾譯)

      在創(chuàng)作上,蘭波相對于喬治·伊藏巴爾主張“主觀的詩”,自己明確選擇了寫“客觀的詩”。在區(qū)分主觀詩和客觀詩上,蘭波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即:“我是一個他人!”在蘭波看來,主觀詩把表達自己內(nèi)心情感和感受作為創(chuàng)作的原動力,這種論調(diào)是陳詞濫調(diào)。蘭波的客觀詩要運用自己的感知能力寫身外的人和物。對此,蘭波說:“我將是一個辛勤的工人:當(dāng)瘋狂的憤怒將我推向巴黎的戰(zhàn)斗,也正是這樣的思想在吸引我,——可是,我提筆給您寫信之時,有多少工人在巴黎戰(zhàn)死!現(xiàn)在,工作,不行,不干了,我罷工了?!保ㄒ⑼希┨m波把寫作視為“工人”的“工作”,這是他最初對“客觀詩”的構(gòu)想。但客觀作為對寫作“真實與真誠”的尊奉,如何把一種寫作理念、寫作態(tài)度轉(zhuǎn)變成作品還有很大的距離。蘭波是真誠的,他知道不能僅僅用筆寫出“戰(zhàn)死的工人”,那還不算客觀,他必須和他們一起戰(zhàn)斗,同生共死才算是真正的“客觀詩”。所以,蘭波停筆罷工,投身到起義軍的行列。隨著起義失敗,蘭波也很快離開巴黎。蘭波發(fā)現(xiàn)自己“我是一個他人”的理念必須通過一種有效的方式來實現(xiàn)。這個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靈”。蘭波曾在1870年,普法戰(zhàn)爭期間,在他家鄉(xiāng)的市立圖書館里閱讀了大量基督教以及東方神秘主義作品。通靈這一概念無論在基督教,還是佛教、婆羅門教中都有體現(xiàn)。基督教有三位一體之說,佛教有一切唯心造、十法界不離一念心之說,婆羅門教有六神通之說。盡管蘭波提出的通靈最后明確為不是一個宗教意義上的概念,但是,在蘭波那里,這個詞的固有語境是他實現(xiàn)“我是一個他人”的基礎(chǔ)。

      蘭波強調(diào):“我是一個他人!”這句話并非蘭波獨創(chuàng),而是受啟于波德萊爾。波德萊爾曾在《人工天堂》中講到人在普通的生命自身消失,并融合于其中;在某種沉醉狀態(tài)下,“關(guān)照外在對象使我忘卻自身的存在?!保ㄞD(zhuǎn)引自《地獄一季》p62王道乾譯)。蘭波通過忘我的關(guān)照外在對象讓自己的寫作有別于浪漫主義的主觀詩,也有別于一切傳統(tǒng)的“文字游戲”。蘭波用“銅發(fā)覺自身是銅號”來暗示自身潛藏的創(chuàng)造力和天賦。如他所說:“我參與我的思想的誕生展現(xiàn):我看到它,我聽到它,我舉起琴弓觸動琴弦,和音交響于不同深度上形成的震顫,或一躍而展現(xiàn)于外?!保ā兜鬲z一季·致保羅·德莫尼的信》,花城出版社,王道乾譯)蘭波在這里闡述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美學(xué)效果以及在感受美方面與傳統(tǒng)的不同。這種藝術(shù)審美在波德萊爾那里叫“感應(yīng)說”,在蘭波這里叫“通靈者”。蘭波相信憑借“通靈者”,他可以擺脫古希臘以來,從哲學(xué)到宗教,詩歌對傳統(tǒng)的依附。蘭波真正的意圖是不靠神和超自然的力量,而僅僅靠生命的本能覺知力來呈現(xiàn)這個世界不可說的部分。

      蘭波在給保羅·德莫尼的信中談到:“我說:必須成為通靈者,必須使自己成為通靈者。”什么才是通靈者寫作?蘭波接著在信中談到:“詩人通過長期、廣泛和經(jīng)過推理思考過程,打亂所有的感覺意識,使自己成為通靈者。包括一切形式的愛、痛苦、瘋狂;他親自去尋找自身,他在他自身排盡一切毒素,以求保留精髓。在不要言喻的痛苦折磨下,他要保持全部信念,全部超越于人的力量,他要成為一切人中偉大的病人,偉大的罪人,偉大的被詛咒的人,——無比崇高的博學(xué)的科學(xué)家!——因為他要深入到不可知!他培育心靈,使之豐富滿足,比任何人都豐富滿足!他進入不可知的境界,這時,他在迷狂狀態(tài)下,失去對他所見景象的理解力,真正所見,真正看到他的幻象!就讓他在這聞所未聞、無可言狀的事物中翻騰跳踉以致死去:另一類可怕的工人將要到來;他們將從這個人沉陷消亡的地平線上開始起步!”(給保羅·德莫尼的信——《地獄一季》,王道乾譯)

      這一段信是了解并解開蘭波通靈者詩歌藝術(shù)思想的秘鑰,也是蘭波美學(xué)思想的精髓。首先,我們看到蘭波與現(xiàn)實主義、浪漫主義以現(xiàn)實和自然為創(chuàng)作題材,以模仿和抒情為表現(xiàn)手段,以表達理性和愛為主題的創(chuàng)作完全不同。他不依靠經(jīng)驗和理性判斷,他認為這樣的創(chuàng)作都是過去“老混蛋”們常用的方法。他也不依靠哲學(xué)、宗教為背景,在固有的文化體系中“寄生或茍活”,而是要打破這些條條框框,讓自己成為“偉大的病人、偉大的罪人、偉大的被詛咒的人”。蘭波信賴的通靈是超出了一切常人和常規(guī)而擁有的全新覺知能力,它既是本能的,又是超驗的。它真實源于本能,它獨特源于超驗。蘭波認為新詩的生命就是要觸及到全新的生命領(lǐng)域,探尋生命的秘密和不可知的世界。這個秘密的、不可知的世界包括未觸及的一切愛的形式和倫理(同性戀),痛苦(吸毒和醉酒)以及瘋狂的生活(流浪)等等。蘭波對過去建立的一切關(guān)于人與社會的正確理念均持懷疑和詆毀態(tài)度,他對人性的探秘其實是靠搗毀道德、倫理、經(jīng)驗和宗教教義來實現(xiàn)的,把一種常人認為是病態(tài)的、罪惡的和被詛咒的人當(dāng)作人的典范來追求,并將其上升到審美對象和美學(xué)標準。這一理念沿用了波德萊爾《惡之花》的理念,但相比波德萊爾,蘭波的最終目的不是“對抗”社會,而是“自我純化”。如他所說:“他在他自身排盡一切毒素,以求保留精髓?!边@里的純化與其說是人性的,不如說是藝術(shù)的。蘭波不僅要排除一切“陳腐的毒素”,還要依據(jù)通靈構(gòu)建一種全新的新客觀詩歌。在認知方面,蘭波把打亂感覺意識獲得的覺知力視為最真實的感受,即接近于存在本真的客體,它(通靈)甚至是“唯物的”。從創(chuàng)作的路徑和審美路徑來看,蘭波把波德萊爾單一的“感應(yīng)”說,發(fā)展至感官互通覺知事物真相的高度來看待,并且這一覺知到的世界是不可以推理驗證的,因為它呈現(xiàn)的不是可知世界,而是不可知世界。

      蘭波此刻的思路非常清晰。他要重新建立一種詩歌秩序,這種詩歌秩序最高的目標就是為這個世界發(fā)現(xiàn)并培育“偉大的病人、偉大的罪人、偉大的被詛咒的人?!碧m波甚至看到了自己孤獨行走抵達的“遙遠地平線”,這一地平線召喚后來者們努力前往。

      蘭波在梳理清楚理論支撐后,對自己下一步寫作和行為方式的展開也做了周密清晰的規(guī)劃。他說:“現(xiàn)在,我要盡最大可能使自己狂放不忌。為什么?我要做一個詩人,并且努力使我成為通靈者:您根本不會理解,我?guī)缀鯚o法對您說明白。此事涉及如何打亂一切感覺意識,以達到不可知。這樣的痛苦是駭人聽聞。但我必須做一個強者,必須是天生的詩人。我認為我是詩人。這決不是我的錯。說我在思考,那是假的。應(yīng)該說:人們在思考我。”(《致喬治·伊藏巴爾的信》)

      蘭波為什么選擇“最大可能使自己狂放不忌”?這是因為,在蘭波看來,因為詩人通靈,他了知每個心靈,乃至每一事物的秘密,不管這些人內(nèi)心藏著撒旦,還是上帝。只有狂放不忌,才能超出常規(guī)和習(xí)慣,獲得全新的發(fā)現(xiàn)。這是蘭波整個詩歌創(chuàng)作的核心主導(dǎo)思想,即通過行為的狂放不忌獲得超驗體驗,寫出不為人知的詩歌。在這里,“狂放不忌”成為前寫作,是寫作的一部分,是語言的生發(fā)基礎(chǔ)。這也是蘭波后來認識魏爾倫后,行為不循常理的內(nèi)在動因。

      猜你喜歡
      蘭波通靈詩人
      新銳詩人
      椰城(2022年8期)2022-08-05 06:16:16
      通靈之舟——蘭波《醉舟》的意象分析
      名作欣賞(2021年24期)2021-08-30 07:02:16
      通靈仙家
      寶藏(2021年5期)2021-06-14 13:50:10
      腹語與通靈:拜厄特筆下的女性靈媒及其隱喻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我的世界只有你
      讀者(2017年24期)2017-11-29 21:15:49
      黃 昏
      文苑(2016年11期)2016-02-25 14:43:29
      詩人與花
      火花(2015年3期)2015-02-27 07:40:48
      魏爾倫與蘭波的驚世之戀
      文苑(2013年1期)2013-08-15 00:52:04
      抚顺县| 凌源市| 肥乡县| 屏山县| 瓮安县| 桃源县| 泰顺县| 安新县| 五河县| 镇安县| 汉阴县| 闵行区| 伊金霍洛旗| 芦山县| 新化县| 蒙阴县| 土默特左旗| 洪泽县| 绿春县| 固始县| 临江市| 喜德县| 绥棱县| 永仁县| 上蔡县| 岫岩| 达尔| 碌曲县| 霍林郭勒市| 江陵县| 班戈县| 宜兴市| 南康市| 衡山县| 普安县| 加查县| 寿阳县| 法库县| 桂东县| 雅安市| 阆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