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
謙卑,“謙虛,不自高自大”之意也。語出戰(zhàn)國《尹文子·大道上》:“齊有黃公者,好謙卑?!彼未娙死钣M《回廖解元所業(yè)》云:“眾惡吾雖察,謙卑孰敢逾?!敝t卑是一種修養(yǎng),一種美德。懂得謙卑,學會謙卑,也是為人處世必備的素質(zhì)。
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經(jīng)說過:“當我們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于偉大的時候?!边@是他人生經(jīng)驗的積累和頓悟。在這方面,蔡元培給我們作出了表率。
1917年1月4日,一輛四輪馬車駛進北京大學的校門。
此時,早有兩排工友恭恭敬敬地站在道路兩側(cè),向蔡元培——這位剛剛被任命為北大校長的傳奇人物鞠躬致敬。
蔡元培見此,緩緩走下馬車,摘下自己的禮帽,向這些校園雜工們鞠躬回禮。
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呆了。因為,這在北京大學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呀。那時的北大,是一所等級森嚴的官辦大學,校長享受內(nèi)閣閣員的待遇。過去的校長,從來就不把這些工友放在眼里。但是,今天,蔡校長的舉動太讓人意外了。
像蔡元培這樣地位顯赫的人物,向身份卑微的工友行禮,在當時的北大乃至中國都是罕見的現(xiàn)象。可是,蔡元培變得卑微了嗎?沒有!恰恰相反,他的這一舉動,足以向世人樹起一面如何做人的旗幟!
這是正面的例子。反面的教材也有。
三國時期的禰衡,起初被孔融推薦給曹操。
第一次見到曹操時,只因曹操沒有請其坐下,禰衡便仰天長嘆:“天地雖然這么大,可竟然沒有一個人能行??!”接著,就不知天高地厚地把曹操手下的文官武將悉數(shù)貶了一遍:“荀彧可使吊喪問疾,荀攸可使看墳守墓,程昱可使關(guān)門閉戶,郭嘉可使白詞念賦,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牛放馬,樂進可使取狀讀詔,李典可使傳書送檄,呂虔可使磨刀鑄劍,滿寵可使飲酒食糟,于禁可使負版筑墻,徐晃可使屠狗殺豬,夏侯淳稱為完體將軍,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蓖瑫r自夸曰:“我這個人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上可以致君為堯、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顏。怎么能和你們這些凡夫俗子相提并論呢?”
對于這樣一個狂傲自大的家伙,曹操豈能容他,最終把他趕出了府門。
然而,禰衡不但不加以收斂,還是到處張揚。后來他又去見劉表、黃祖,走一處把別人貶一處,終于被惱怒的黃祖砍掉了腦袋。
禰衡的下場,足以警示今人。
很多人都知道,在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有一尊被稱為“鎮(zhèn)館之寶”的跪射俑。它被譽為兵馬俑中的精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shù)的杰作。
這尊跪射俑,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側(cè),雙目炯炯,凝視左前方。兩手在身體右側(cè),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狀。在兵馬俑坑出土、清理的上千尊陶俑中,除了跪射俑外,其他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人工修復。而這尊跪射俑卻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就連衣紋、發(fā)絲都還清晰可見。
這是什么原因呢?專家告訴我們,這得益于它的低姿態(tài)。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馬俑的身高都在1.8米至1.97米之間。兵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當棚頂塌陷,土木俱下時,高大的立姿俑首先遭到破壞,而低姿態(tài)的跪射傭受損害就會小一些。加之,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個支點呈等腰三角形支撐著上體,重心在下,增強了穩(wěn)定性。
其實,放低姿態(tài),并不是卑躬屈膝,更不是低三下四,而恰恰顯示了自己的崇高。
倘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那最終的結(jié)局就是:任何人也不會把你放在眼里!
(編輯 欣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