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新形勢下遠程教育的實效和影響力,廈門市在2008年完成全市村(居)遠教站點全覆蓋的基礎上不斷推進戶外遠教廣場建設。
共建拓平臺。為克服遠教局域網相對封閉、受眾面小、播出時間受限等不足,廈門市從2010年開始在全市六個區(qū)各選擇一個廣場寬闊、人流匯集的村(居)開展試點建設戶外遠教廣場,要求統(tǒng)一選用戶外全彩視屏LED顯示屏,并同時接通遠教局域網和互聯(lián)網,滿足遠程教育專網直播、共產黨員網選播、互動電視點播和DVD光盤錄播等功能要求。
共創(chuàng)增特色。在不斷推進硬件建設的同時,市、區(qū)兩級組織部門也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戶外遠教廣場的特色內涵。如湖里區(qū)打造“視頻黨?!睉敉膺h教廣場品牌,實現(xiàn)黨課內容從概念化到形象化的轉變、黨課形式從模板化到生動化的轉變、黨課需求從單向性到雙向互動的轉變。集美區(qū)在灌口鎮(zhèn)和后溪鎮(zhèn)分別成立了“映像先鋒”遠教廣場巡回播放隊,依托固定的戶外遠教廣場開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巡回展播。
共管強實效。廈門市在全市范圍內統(tǒng)一建立了“職責分工、播放預告、信息反饋和設備安全管理”四項機制,要求各戶外遠教廣場所在黨支部均成立以村(居)黨支部書記為主的戶外遠教廣場播放領導小組,同時選聘村(居)黨支部組織委員和大學生村官任戶外遠教廣場的播放管理員,實行區(qū)、鎮(zhèn)(街)、播放站點三級反饋機制。
共享顯成效。廈門市委組織部每季度向下推薦中組部《榜樣》、省委組織部《“兩學一做”動漫》《高原上的鷺江人》和《永遠在路上》等播放內容,并引導各區(qū)根據實際制訂播出計劃在各戶外遠教廣場播映,讓觀眾在娛樂中接受愛國教育和黨性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