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科+王桂奎
摘 要:由于中職生綜合素質(zhì)偏低,家庭情況各異,導致中職班主任工作任重道遠。班主任做好與家長溝通,是開展班主任工作的基礎。筆者按照尊重家長、互相信任、多元化互動原則與家長溝通,嘗試通過建立微信平臺、以及通過讓學生以書信形式向家長作周匯報,班主任根據(jù)家長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溝通方法和技巧,與家長個別溝通,收到了良好效果,學生知書達理,人文素質(zhì)明顯提升,班集體凝聚力、向心力明顯增強。
關鍵詞:班主任 溝通 技巧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8(b)-0167-02
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基層組織,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跟學生交往密切。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中職生家庭情況復雜,有父母離異造成的單親家庭;有父母在外打工,孩子跟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生活的;還有跟其他監(jiān)護人生活的……鑒于此狀,班主任與家長溝通顯得尤為重要。然而,溝通需要方法得當,講究策略和技巧,這樣才能收到良好效果。筆者就擔任中德班班主任期間,與家長溝通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收效良好。
1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原則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要按照教育的規(guī)律,運用心理學原理,堅持尊重家長、互相信任、因人而異的原則,以達到溝通的目的。
(1)尊重家長的原則。尊重學生家長,是班主任與家長取得有效溝通的首要條件,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礎。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西鮑特(J·W·Whibaut)和凱利(H·kelley)提出的社會互動理論(theory of social interaction)認為,任何人際關系的本質(zhì)是互動,而互動的核心是相互依賴,社會學中將這種相互依賴稱之為“相倚”,應該說,教師與家長的互動,應當追求“彼此相倚”型的互動,因為在這種類型的互動中,才能真正凸顯雙方的主體地位。因此尊重家長,讓家長在心理上取得與教師平等的地位,就為溝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尊重家長首先要禮貌待人。不論在任何情況請家長到校,都是為了讓家長能主動與班主任配合,以共同管理學生為目的,所以,當家長到校后,應主動給家長讓座、倒水,要有為人師表的風度和人格魅力。
其次,尊重家長要有理智的情緒。對于犯錯誤的學生,教師要求家長到校時更應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出現(xiàn)情緒遷移,本來是孩子的過錯,由于惱怒而把不滿發(fā)泄到家長身上。
再次,尊重家長要講求談話的方法和策略。盡可能先說、多說孩子的優(yōu)點,不應該當著學生家長的面訓斥他的孩子,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做過家長的都有同感,聽別人訓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可先把家長叫出辦公室,在一個單獨的環(huán)境里向?qū)W生家長說明情況,形成一致意見。
最后,尊重家長要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現(xiàn)在的學生家長很多都有高學歷,有較高的認識水平和管理孩子的能力,如能經(jīng)常征求并尊重學生家長的意見,會讓家長覺得我們當班主任的比較民主、誠實可信,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長的聯(lián)系溝通。
(2)互相信任的原則。溝通是一種復雜的社會與心理現(xiàn)象,信任是合作的平臺,因此班主任與家長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平臺,沒有高度的信任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溝通。信任是班主任實現(xiàn)與學生家長良好溝通、開展合作的心理基礎,能使交談氣氛和諧一致,提高雙方的心理相容度。
班主任首先要設身處地的理解家長。理解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與我們“望生成才”的愿望是一致的,理解家長的職業(yè)、所處環(huán)境、工作閱歷、生活質(zhì)量、文化素質(zhì)及對教育的理解與看法,與我們教師都是有偏差的,家長把孩子送入學校后不管不問,也正是家長對教育的期望和對教師的尊重。
其次,班主任還要讓家長理解自己。讓家長理解班主任誠懇而負責任的態(tài)度,就是要讓家長知道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重視。事前要對該學生的方方面面作充分的了解,包括學習成績、性格特點、優(yōu)點和缺點、家庭基本情況以及你為這個學生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擬一個簡單的提綱。這樣做的好處是:你在與家長交流時,能讓他真實地感覺到你對他的孩子特別關心、重視,以及你工作的細致和認真負責。
(3)溝通多元化原則。班主任與家長溝通,要因人而異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常言說“人過一百,各形各色”,交流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情而異。換言之,與不同的家長,在不同的情況下交流,需要有不同的方法策略。
(1)同心協(xié)力。對于有教養(yǎng)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xiàn)如實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采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xié)力,共同做好對學生的教育工作。
(2)因勢利導。對于溺愛型的家庭,交談時,更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予以真摯的贊賞和表揚,然后再適時指出學生的不足。
(3)點燃希望。對于放任自流型的家庭,班主任在交談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fā)展前途,激發(fā)家長對孩子的愛心與期望,重新點燃希望之火,改變對子女放任不管的態(tài)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活動中。
(4)以柔克剛。對性格粗暴,剛愎自用、甚至蠻不講理的家長,要以冷對“熱”,以靜制動,以柔克剛。越是難以理喻,就越要堅持曉之以理;要做到先傾聽而后交談。要寬容、理解。
2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要講究策略和技巧,要靈活,要寬容,要智慧??傊?,在與學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要做到:
2.1 多美言、少讒言
做到多表揚、少批評,多說學生的優(yōu)點,少說學生在校的不良表現(xiàn),這樣給足了家長和學生的面子,學生也定會以更好的表現(xiàn)給足老師面子。
2.2 巧用善意的謊言
對學生的不良表現(xiàn),或者犯下的錯誤,要如實向家長溝通。但是,還要與家長達成默契,家長對孩子說善意的謊言,“老師一直在夸你,說你表現(xiàn)很好……”,避免因老師向家長“告狀”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與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共同尋求并確定糾正學生不良行為的措施。endprint
3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方式與內(nèi)容
要與學生家長溝通,必須采用一定方式,并擬定溝通的內(nèi)容。
3.1 建立手機微信平臺
班主任為群主,將全班學生的家長(或者監(jiān)護人)拉入微信群,或者加為好友,以此為平臺,與家長交流,雙向了解學生學習、生活和思想情況,共同教育學生,同時向家長通報學校及班級工作。這樣一來,拉近了老師、家長及學生之間的感情距離,溝通便捷、信息暢通。
3.2 組織學生向家長展示學習成果
學生在校期間學到了技能(例如:車床操作、銑床操作、鉗工操作等),當某一技能達到一定程度時,邀請學生家長到校參觀學生加工的作品。在學期末,組織一次學生家長會,對一個學期以來學生學習和掌握的技能進行展示,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展覽,讓學生家長對自己孩子重拾信心,看到孩子的美好未來。
3.3 督促學生以書信形式給家長周匯報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實行周總結制度,要求學生以書面形式向家長匯報自己本周學到的知識與技能,以及思想品德方面的得與失,要求家長在上面簽字,并與下周日晚上交給班主任。這樣既體現(xiàn)了老師對學生的負責,也讓家長了解了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
3.4 與家長個別溝通
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要及時發(fā)現(xiàn),認真處理。對學生在校期間的違紀現(xiàn)象,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以溝通、談心為主,批評教育為輔,必要時可聯(lián)系家長做進一步溝通,了解孩子在某一方面的行為習慣,與家長一起糾正孩子的不當行為。
4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取得的成效
4.1 學生個體變化大
在每個學期期末組織的學生家長會上,看到自己孩子加工的零件與組裝的產(chǎn)品,了解孩子加工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所掌握的種種技能,家長一個個都發(fā)自內(nèi)心的高興。我班張明同學家庭情況比較特殊,6歲時父親病故,母親一人將他拉扯到13歲再嫁,可能是母親改嫁的原因?qū)λ绊懱?,終日沉迷于網(wǎng)吧,學習一落千丈。了解此事后,我們一方面找張明同學深度談心,談理想、談未來、談家庭,另一方面規(guī)勸張明母親不必自責,依然用母愛感化孩子。一周兩周過去了,突然間接到了張明母親的電話:“老師,張明不去上網(wǎng)了,還在家?guī)臀腋苫盍??!?/p>
4.2 班集體團結向上
班集體的團結向上與日常的管理、引導及學習模式密切相關。作為一個社會人,不可能生活在封閉的空間里,絕大多數(shù)的工作都是需要協(xié)同配合的,讓學生及家長了解協(xié)同工作的重要性,共同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同工作能力。另外,所采用的項目教學法常常把他們分成若干組來進行,也迫使他們必須協(xié)同工作、合作共事。
4.3 家長滿意度高
在教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學生進行個人基本素質(zhì)的教育,如加強禮儀教育、感恩教育、勤儉節(jié)約、熱愛勞動教育等。通過兩年的努力,家長對學生人文素質(zhì)提升非常滿意,在隨后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到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父母都提到了孩子的變化:或掃地,或洗碗,或洗衣,亦或是收拾房間等等。在學校見到老師問聲好,進老師辦公室先敲門,老師回答了他們的問題會自覺地說聲謝謝,這些已成為習慣。
結語: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班主任需要具備愛心、耐心和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同時具備淵博的知識、良好的性格和廣泛的興趣。班主任要關心愛護學生,體貼學生生活,促進學生成長。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必須遵循溝通原則,講究溝通技巧,采用靈活多樣的溝通方式和方法,與家長和諧共處,共同教育學生,定會產(chǎn)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林青秀.淺談如何提高中職學校班主任的工作積極性和管理能力[J].職業(yè)教育,2015(9):31-32.
[2] 楊峰.召開主題班會 促進班級團結[J].河南教育,2015(4):18-19.
[3] 焦倩芳.自我反省 用心溝通[J].河南教育,2015(4):19-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