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論文對高職電子CAD課程中任務2設計原理圖自制元件的內(nèi)容,在微觀層面進行了單元項目化設計與開發(fā)。依托課程整體貫穿項目“數(shù)控直流穩(wěn)壓電源電路板設計”,重新設計任務2的教學內(nèi)容;依據(jù)電子CAD課程的以學生為主體、能力培養(yǎng)為本位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設計具體教學過程;依據(jù)課程考核標準,制定任務2具體考核內(nèi)容,以探索微觀層面的項目化課程開發(fā)與建設的新思路。
關鍵詞:設計原理圖自制元件 微觀層面 教學內(nèi)容 教學過程 考核內(nèi)容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7)08(b)-0161-02
電子CAD課程選用 “數(shù)控直流穩(wěn)壓電源電路板設計”作為課程內(nèi)容的貫穿項目載體,包括繪制穩(wěn)壓電源電路主圖、設計原理圖自制元件、繪制穩(wěn)壓電源電路子圖、設計穩(wěn)壓電源電路板、穩(wěn)壓電源電路板制作共六個任務計64學時的項目任務。通過完成從簡單到復雜、從設計到驗證的完整操作過程,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完成知識的學習、總結和提升,融枯燥的理論學習于趣味的實際操作過程中,綜合訓練學生的電路圖與電路板設計的知識和技能。
1 微觀層面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
依據(jù)課程整體貫穿項目“數(shù)控直流穩(wěn)壓電源電路板設計”內(nèi)容,在任務2設計原理圖自制元件中,選取的教學內(nèi)容為,新建自制元件文件并設置編輯環(huán)境;繪制原理圖自制元件;保存并放置自制元件;文件保存與編譯,共計8學時。通過完成任務2,使學生具備新建并編輯自制元件庫文件能力、根據(jù)錯誤信息來簡單修改原理圖的能力、應用自制元件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做事認真的良好作風、自我管理約束能力。
2 微觀層面教學過程設計
2.1 教學導入
介紹本課程在專業(yè)中的地位、作用與知識結構,簡介學生的學習方法。由常用電路板設計方法的弊端引入自動化設計原理,并說明進行電路板自動化設計主流方法。以數(shù)控直流穩(wěn)壓電源電路板實物的功用引出本項目任務與要求,分析穩(wěn)壓電源電路硬件電路結構與功能。總結任務1原理圖中用到的系統(tǒng)元件特點,根據(jù)實際設計要求引入本次任務內(nèi)容即原理圖自制元件,并說明原理圖自制元件的實用價值。
2.2 任務描述
任務具體要求是,新建原理圖元件庫文件“自制元件.SchLib”,繪制原理圖文件中如圖1所示的四個自制元件,并將其應用于任務1的“原理圖.SchDoc”文件中并選擇適當?shù)姆庋b。
2.3 學生活動
(1)聽課:認真聽取教師說明的任務要求,查閱教材和專業(yè)資料中本任務的知識。
(2)任務2設計:在學生查閱與自習的基礎上,每組學生共同研究并完成任務2。
(3)學生分組演示成果: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不管是否完成,每組學生分別演示成果。
(4)聽課:聽取教師對每組任務成果點評,對比自己任務成果的錯誤之處,帶著問題詳細聽取教師介紹本次任務操作方法;根據(jù)個人感受提出問題。
(5)修改設計:了解正確設計方法后,組內(nèi)學生互相討論上次成果的修改方法并合作完成本次任務的修改。
(6)學生互評:提煉出本次任務的重難點。
(7)提交成果:學生使用多媒體軟件提交成果,形成課堂習慣。
(8)相關知識的課堂練習并提交:利用所學知識與電子技術知識,每組學生自行分配任務并完成二個原理圖自制元件設計,貼片收音機原理圖中自制元件、信號發(fā)生器原理圖中自制元件。
2.4 教師活動
(1)任務2說明:說明原理圖自制元件的繪制方法,并與任務1的系統(tǒng)元件對比,說明任務2的操作方法與特點。
(2)詳細說明原理圖自制元件結構:詳細說明本次任務需要完成自制元件的操作過程。
(3)布置本次任務2:詳細說明學生進行的操作任務。
(4)教師提示與指導:在每組學生自主完成任務時,教師進行隨時提示指導,使學生明確正確的設計方向和操作方法。
(5)教師點評:對比每組成果并進行評價,對比說明每組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態(tài)度與方向選擇。
(6)演示正確方法:使用多媒體軟件詳細演示正確的原理圖自制元件的操作方法,并隨時與每組成果相對比,提醒每組學生在自行完成任務時所犯錯誤,提高學生注意力與積極性。
(7)提煉任務重難點:根據(jù)學生修改任務情況,由學生指出在設計過程中的失誤與本次任務的重難點知識。教師加以總結說明。
(8)教師評價:與每組上次設計成果對比,點評每組學生完成情況。
(9)收取成果:使用多媒體軟件收取本次任務成果。
2.5 教學內(nèi)容
(1)啟動Protel 2004軟件,新建并保存PCB項目文件“可數(shù)控直流穩(wěn)壓電源.PrjPcb”,在當前項目中新建原理圖文件“原理圖.SchDoc”,根據(jù)任務2的目標要求設置原理圖工作環(huán)境,設置系統(tǒng)工作環(huán)境,設置標題,加載兩個常用的系統(tǒng)元件庫
(2)在當前項目中新建原理圖元件庫文件“自制元件.SCHLIB”。光標指向Projects面板中當前項目名稱“數(shù)控直流穩(wěn)壓電源.PrjPcb”,單擊右鍵,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菜單“Add New to Project”→“Schematic Library”,生成了一個SchLib1.SCHLIB文件。
(3)繪制原理圖的自制元件7912。①繪制7912的外形。在原理圖元件庫文件工作區(qū)中,選擇菜單“Place”→“Rectangle”;單擊當前工作區(qū)的坐標原點,再向右上方拉動光標,最后單擊坐標點,確定7912元件的外形大小。②添加7912引腳。選擇菜單“Place”→“Pin”,箭頭光標下方出現(xiàn)十字形且有一個引腳隨光標一同移動;用同樣的方法放置其余二個引腳,完成添加7912引腳的操作。③設置7912的元件屬性。此時仍處于7912元件的編輯狀態(tài),選擇菜單“Tools”→“Component Properties”,彈出“元件屬性設置”對話框。在Default Designator選項框中輸入“U?”;在Comment選項框中輸入“7912”;選擇Footprint選項,單擊OK按鈕;在繼續(xù)彈出的“PCB模型”對話框中的Name選項框中輸入“123”,即設置元件7912的封裝名稱。
(4) 繪制其余自制元件LM317、VOLTREG、TRANS4。選擇菜單“Tools”→“New Component”,參照圖1來繪制。
(5) 在原理圖中放置自制元件LM317、VOLTREG、TRANS4,設置這三個自制元件的屬性。
(6) 放置原理圖中其他對象。在原理圖空白處單擊右鍵,在彈出的原理圖快捷菜單中選擇菜單“Place”→“Power Port”。此時光標上方出現(xiàn)電源符號,移動光標到合適位置處單擊,即實現(xiàn)放置此符號。
(7) 調(diào)整原理圖中的對象位置和方向,連接線路,保存文件,編譯項目,修改原理圖的錯誤并生成網(wǎng)絡表文件,生成原理圖元件庫、原理圖元件庫清單。
3 微觀層面考核內(nèi)容
本任務考核內(nèi)容引入行業(yè)企業(yè)電路板設計相關標準,確定任務的考核內(nèi)容是,新建自制元件文件并設置編輯環(huán)境、繪制原理圖自制元件、保存并放置自制元件、修改自制元件、文件保存與編譯。重點考核自制元件的繪制、修改與放置方法,考核難點是帶自制元件的文件編譯與修改。
參考文獻
[1] 高銳.高職院校“電子CAD”課程設計實踐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4.
[2] 郝超,蔣慶斌.試論高職教育項目課程的基本內(nèi)涵[J].中國高教研究,2007(7):59.
[3] 魏文芳.項目課程建設是教學基本建設的核心任務[J].湖北教育,2007(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