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關中鄉(xiāng)村院落建筑及民俗空間
      ——以周至縣G村為中心的考察

      2017-09-11 13:19:31孟凡行
      民間文化論壇 2017年4期
      關鍵詞:后院院落房屋

      孟凡行

      關中鄉(xiāng)村院落建筑及民俗空間
      ——以周至縣G村為中心的考察

      孟凡行

      關中地區(qū)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土厚文博,鄉(xiāng)民知禮節(jié),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其居所表現出來。院落與房屋是關中鄉(xiāng)村人文地理景觀的基本構成單位,“家”的主要物質象征,鄉(xiāng)民最重要的財產。蓋房修院是鄉(xiāng)民的主要物質建造活動和重要人生目標。鄉(xiāng)民的主要活動是在自家院落內進行的。吃飯穿衣,紡線織布,取土用水,畜禽飼養(yǎng),生婚壽葬,男女別置,風水、神位、各種固定的和臨時性的祖先牌位將院落和房屋塑造成了一個民俗空間,生產和再生產著關中鄉(xiāng)民和關中鄉(xiāng)土文化。

      關中鄉(xiāng)村;院落;建筑;民俗空間

      陜西關中地區(qū)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周秦漢唐國力強盛而文化包容。關中核心西安更是十三朝都會,因此關中大傳統(tǒng)文化發(fā)達。相應的,作為大傳統(tǒng)文化土壤的小傳統(tǒng)即鄉(xiāng)村文化必有豐富的內容,且通過現存的物質文化可得到一定的體現。本文從民俗學的視角切入,利用筆者2010—2011年多次在以G村為中心的關中周至縣鄉(xiāng)村田野考察資料,就關中居住民俗的主要標志物——房屋和院落進行描述和分析,試圖通過對關中房屋和院落之歷史、結構、功能、建筑工藝、建筑裝飾、空間設置、民俗規(guī)制等幾個方面略論關中的院落文化。

      陜西關中地域廣袤,在不同的地理、社會和文化環(huán)境影響下,房屋和院落的外觀和結構也不盡相同,流傳甚廣的關中八大怪之“房子半邊蓋”只是其中的一種類型。G村及附近地區(qū)民居基本如《周至風俗》的描述:“房子鞍間蓋,門樓修得彩。一明兩暗三檻門,村村房子排排蓋?!雹偻醢踩染帲骸吨苤粮柚{選》,周至縣文化館編印,1985年,第141頁。

      “房子半邊蓋”講的是單坡頂的廈房,其地位類似于廂房?!胺孔影伴g蓋”講的是房屋在院落中的位置。而這其中的房屋不是廈房,而是大房(兩坡頂正房)。當筆者第一次向G村人提出房屋問題時,一位老者說:

      不同家庭條件的人居住的房不同,過去“地主老財”住的是“三間三進兩斜廈”,普通百姓住的是“兩搭房”,窮人家只要有一間草棚,不漏就是天官賜福了。②信息提供人:陳Z.A,訪談人:孟凡行,訪談時間:2010年6月11日,訪談地點:G村。

      要理解這些話語,需要同當地的住房習俗對應起來,并了解房屋的名稱、分類以及歷史上的不同類型。

      一、關中鄉(xiāng)村房屋的三個類型與三個時期

      周至人將其房屋分做草棚、平房、樓房三種。乍看起來,這種分類略顯混亂,但卻基本能反映出當地房屋的歷史演進。草棚主要存在于新中國成立前,平房處于中間階段,樓房則是20世紀90年代后興起的新房屋類型。

      (一)草棚

      草棚是用茅草覆頂的房子,低矮窄小,只有一坡屋頂,或南北向或東西向,多無院落。每座草棚一般設置一明兩暗三間房,門開正中,兩邊離地一米各開小窗,豎置若干木棍以為窗欞。建造時,選好地址,將地基夯實,四堵土墻打起來,頂上鋪木棒做檁,再上鋪一層蘆葦席子,然后上兩三厘米的麥草黃泥,最后覆蓋茅草。筆者的信息提供者們認為草棚是當地出現最早、最簡陋的一種房屋類型,主要是窮人們的住所。

      (二)平房

      平房的兩坡頂是區(qū)別于草棚的主要特點,平房只有一層,是處于草棚和樓房之間的一種類型。就G村來說,即便經過了十幾年蓋樓房的熱潮,平房仍隨處可見。當地平房大體又可分為土墻房和磚墻房兩種。前者又可分做兩種,第一種也是最常見的是木柱支撐屋頂的所謂“墻倒屋不塌”結構的房屋(也叫“木馱土”)。這種房屋的木結構,如柱、梁、檁、椽是一體的。房墻只具有防風、擋雨、隔潮、遮擋視線、穩(wěn)固木柱結構等功能,支撐屋頂重量的主要是木柱。房屋結構緊實,木土結合,抗震能力好。第二種是“土馱木”結構的房屋。“土馱木”房屋需較多木料,造價高,條件不足者只能少用木材,在土墻上直接架梁,上屋頂,此種結構即為“土馱木”。即便是土墻也因建筑工藝和材料的不同分作三種。第一也是最差的是干打壘土墻;第二種是胡基①在周至人的概念中,胡基有兩種指代物。其一是干土塊兒,其二是土坯磚,本處指的是土坯磚。(音)墻;第三種是炕坯②炕坯與土坯磚形狀大小類似,但制作工藝和材料有所不同。土坯磚用的是濕黃土,炕坯用的是摻加了麥草的泥,因而牢固程度更高。墻。平房的基本形式是兩搭椽子,也就是從屋頂的縱剖面來看,一邊一根椽子,兩坡頂對稱。受椽子長度所限,兩搭房內部寬度多為六七米。兩搭房是新中國成立前一般家庭居住的房屋。富裕之家將一側的屋頂再拉出一根椽子,蓋成三椽房,室內寬度能達到八九米,四椽房極少。兩搭房一直存在到新中國成立后。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三椽房逐漸增多。同時,一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開始在墻體的局部用青磚。最常見的部位是地基(墻根子、勒腳)、山墻上部兩側、門窗周圍,當地人將這種房子稱作“四明心子”“磚耍頭子”③“四明心子”房屋的四堵墻周邊用磚,中間用土坯磚,墻外面抹上草泥墻皮,有的還在墻壁外粉涂白灰。形成四面明晃晃的“心子”?!按u耍頭子”,山墻上兩側靠近房檐的突出的部位砌磚。新中國成立前的中等富裕戶也有此類房屋。“磚包窗子、磚包門”④窗子和門周圈砌磚,其余用土坯磚。。純磚墻房子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大量涌現。⑤應該注意的是在房上用磚并不是新中國成立后,或者20世紀70年代才出現的。這里強調的是一般百姓對磚的普遍使用。嚴格來說,新中國成立前房墻上不同程度用磚甚至全部用磚的房子也有,不過多為財東家所擁有,稀少。由于硬度更高的內燃磚的大量供應,紅磚取代青磚成為民居建筑的主要材料。與土墻房相比,磚墻房除了墻體材料更新了,房屋的高度也有所增加,但內部的結構基本沒有變化。平房有三間、四間、五間之類設置?!叭g一院房”是傳統(tǒng)也是現在的基本房屋規(guī)制。三間采取一明兩暗的格局設計。房屋置于南北院落之中部,這即是前文所引之“房子鞍間蓋”。因為有前后院,房屋前后正中開門,明間既是客廳也做過道。為了充分利用房屋空間,將屋頂部分密封,作儲藏室。早些時候的土房高約5米,后來越蓋越高,到了純磚墻時期,有些已經發(fā)展成一層半,高度也達到了六七米。一旦經濟條件和技術手段成熟,“樓上樓下”即成現實。

      (三)樓房

      通常來說,樓房是與平房相對的房屋形式,其主要特點是多層,而不在于其建筑材料和材質。就G村的房屋來說,新中國成立前財東家有土木結構的樓房,現在則有鋼筋水泥結構的樓房。但在這個分類里面,G村人所說的樓房專指后者。它不僅強調了層數,更重要的是新材料。G村新時期的樓房基本上可區(qū)分為兩種:第一種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初,結構是“在樓板上搭屋架”,也就是整座房屋沒有渾然一體的框架結構,砌好一層房屋的墻,覆樓板,在其上再砌磚墻。如果將房屋拆解開來看,似是兩座平房摞在了一起,有的地方也把這種樓房稱為“摞屋”。從外形上看,這種樓房多為紅磚墻、小青瓦坡頂、開放或封閉式陽臺、前臉面墻或紅磚水泥抹縫或水泥拉毛。室內地面水泥抹光,好一些的鋪水磨石。第二種是2000年后出現的,是現在的主流建筑形式,結構是“直接搭屋架”,也就是房屋的主要結構用水泥鋼筋筑為一個整體,結實、抗震性能高,造價也較高。從外形上看,這種樓房多為紅磚墻、小青瓦坡頂、現澆鋼筋混凝土樓板、封閉式陽臺、前臉面墻以長條或方形白瓷磚間彩色瓷磚裝飾,局部點綴吉祥文字或花草燈籠紋樣。室內以大尺寸方形白瓷磚墁地。

      二、院落結構與房屋格局

      周至鄉(xiāng)村民居多采取單門兩院式的院落結構。新中國成立前只有少數財東家才能蓋起的“三間三進兩斜廈”是當地院落的完整設置,各房有明顯的功能區(qū)別和居住等級規(guī)定?!胺孔影伴g蓋”是大多數家戶的院落設置。其他的門房、廈房則可根據經濟條件和需要在一座大房(主房)的基礎上添加。

      (一)院門、房門及內外觀念

      頭門即院門,其開設和對門鄰居有關,一條巷子里的院落都是相對而設的。當地民俗認為,正沖自家大門的墻、樹、路都是暗箭(“三箭”),射到家里,大為不利,若實難規(guī)避,須修建照壁或栽設泰山石(泰山石敢當)以為破解之法。

      頭門作為院落的內外之界,不僅將生人阻擋在外,更重要的是阻止邪魔鬼怪的進入。但阻止后者單靠一扇俗門是不夠的,需要將其神化,憑借的法寶是門神、照妖鏡和門簪。

      1. 門神

      周至鄉(xiāng)民過年時都要在頭門上張貼門神。筆者在春節(jié)后的調查中看到,即便是無人居住的院落也大多貼有新門神。門神由秦瓊和尉遲敬德擔任。早期貼的是木版年畫,現在貼的是彩色印刷品,后者被認為更好看,且不易褪色。

      2. 照妖鏡

      每家頭門門楣上方正中懸掛照妖鏡。當地說法,起初并不是每家門上都掛照妖鏡,而是遇上不順當的事情了,或小孩老哭,或家人老生病,或家人非正常死亡,或家中不合,等等,便請當地的巫婆神漢來看,通常的破解辦法是在大門上懸掛照妖鏡。一家懸掛了照妖鏡,對門害怕邪魔鬼祟跑到自家,也掛……最后全村都掛上了照妖鏡。舊一些的房子掛的照妖鏡是一面普通的圓形梳妝鏡。有的新房在蓋房裝修的時候將照妖鏡和門設計成了一體,這些鏡子有的是方形的。

      3. 門簪

      門簪是傳統(tǒng)木質頭門上的重要部件,靠它將門樞固定住。門簪多為金瓜形。金瓜是皇帝近侍手持的武器。金瓜門簪可辟邪。當地人認為皇帝的“星”最大,具有無上力量,他身邊的器物威力也大,能驅鬼辟邪。金瓜門簪亦美觀,有人家的金瓜門簪還漆成了金色。

      陜西很多地方把窗子看作房屋的眼睛。在這一點上,貼窗花尤其重要。陜北的一些地區(qū),例如安塞,過年時都要貼窗花,沒有貼窗花的房屋被稱為瞎眼。大年初一,村民互賞窗花,品評女人的剪紙手藝。新中國成立前,G村及附近鄉(xiāng)村也有過年貼窗花的習俗,現少見了。

      G村常見門簪樣式(孟凡行 攝)

      4. 房門與門簾

      房門有兩種,一種是進出房屋的門(外門,從整個院落的結構來看,其為二門),一種是房間門(內門)。在“房子鞍間蓋”式的院落中,如果是三、五(當地最多五間)間房,門開在正中一間。如果是四、六(當地最多六間)間房,門開上首,也就是正中左邊一間。如四間房,門開在左邊第二間,六間房開在左邊第三間。前后門區(qū)分屋內外和前后院。新中國成立前,富裕家庭,房屋里有內門。窮戶可能只有門框而沒有內門,往往掛上門簾以遮擋視線。

      當地人對門簾的認識很到位,“門簾說到底就是遮羞布”①信息提供人:陳Z.A,訪談人:孟凡行,訪談時間:2010年6月11日,訪談地點:G村。??梢哉f門簾是一種道德性象征。不讓自己不合禮的行為暴露在別人的視野中,此為禮。內門的文化象征通過門簾展現出來。不管有門無門,都要掛門簾。更重要的是掛門簾是結婚的重要儀式之一。門簾由新娘家做,土布縫制的門簾上繡有龍鳳、喜鵲、牡丹等圖案。更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門簾要娘家的兄弟來掛,沒掛之前,新娘不能進入洞房。從這一點來看,掛門簾象征了娘家對新娘的人品保證和對新娘的隱私保護,亦是新娘對新房所有權的宣示。

      內門將一個個房間區(qū)隔成個人或小家庭的獨立空間。新中國成立后個人對家庭獨立空間的要求越來越高。新中國成立前,大家庭多,每個小家庭的孩子也多,房間少,多人擠于一間房,無所謂個人空間。但兒子成婚后,總要辟出一間房做“媳婦房”,不但常關著門,還掛著門簾。家人,即便父母也不能隨便進,若找人,需先在外呼喊。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后,核心家庭占據絕對位置,且孩子越來越少。房屋則越蓋越寬敞、高大,房間增多。為個人擁有獨立房間創(chuàng)造了條件。生產隊工分制激發(fā)了鄉(xiāng)民的個人意識,包產到戶、市場經濟、西方個人主義文化促進了鄉(xiāng)民個人性的發(fā)展。物質條件和思想意識結合促使獨立空間、個人房間出現。一些人的房間雖然沒有掛門簾,但對個人隱私的要求確實是越來越高了。

      (二)房檐與院、房

      在一些地域文化中,房檐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是作為儲物場所。房檐加長,檐下便可放置物品。周至人更注意這點,他們在前房檐下懸掛玉米、農具,在后房檐下建設廁所和禽畜圈舍。其二,房檐還是房屋和院落的界限。辦法是看房檐水線。線內是房,線外是院。在G村,新中國成立初期劃莊基時,有過以房檐作界限的說法,但并不普遍。他們對前后院的區(qū)分更重視的是前后門。前門外是前院,后門外是后院。

      (三)前后院與“三間三進兩斜廈”

      1. 院落的界限

      周至地區(qū)“村村房子排排蓋”,一排房子有數家,戶戶之間脊連脊(所謂“地連畔,房連脊”)。其界限則是兩邊山墻上的檁頭,正所謂“房買檁頭”。作為院落來說,檁頭相對而言是比較隱蔽的界限,明顯的還是院墻。過去,相鄰兩家房屋的山墻常為伙墻,現在則各在各的地方上蓋私墻。但院墻還是以伙墻為多,或者兩家共同出工、出錢來蓋,或者以一家為主來砌,另一家出一半磚,所謂“一家打墻,兩家好看”。

      2. 三間一院房

      三間一院房是當地建房的老規(guī)矩,延循至現在。即便是四間、五間一座的房屋,也有三間一院房的區(qū)分。新中國成立前三間與其他房間之間砌完全封閉的墻,謂之火墻,主為防火。彼時,房屋用木材多,最怕火,火墻大大提高了防火力?,F在的房屋采用磚瓦水泥建造,火墻沒有了,但三間一院房的規(guī)矩仍在,最明顯的表征是在屋脊上,三間和其余房之間的屋脊是隔開的?!叭g一院房”的規(guī)矩促使那些需要更多房間的家戶朝院子的縱深發(fā)展。最典型的莫過于“三間三進兩斜廈”。

      關中傳統(tǒng)院落居室布局示意圖(孟凡行 攝)

      G村現代兩層樓房院落居室布局示意圖(孟凡行 攝)

      三椽房木結構示意圖(孟凡行 攝)

      3. “三間三進兩斜廈”

      “三間三進兩斜廈”是當地最完整的院落結構,也是鄉(xiāng)民的理想居住空間,新中國成立前多為“地主老財”所有。院子一般坐北朝南,所謂“三間”指的是一座房子一明兩暗三間房;“三進”指的是從南向北排列的門房(也叫街房)、廳房和樓房①這種磚木結構的樓房有兩層(嚴格來說是一層半),上下兩層擱以木板,下層居住,上層密封,當地稱作“密封樓”,是放置糧食、棉花和其他物品的倉庫。。三排房屋間隔成兩個院子,稱為前后院。后院的左右兩旁蓋廈房,是為“兩斜廈”。門房臨街,其中一到兩間可用于開商店,其他作為長工、伙計的住房。廳房一般前后各有四根明柱,是四椽房。上首左邊一間常年供奉先人牌位或“永”②“永”(取當地發(fā)音,沒有查到該用何漢字,暫時以“永”字譯之,取之永遠、傳承之意)是個掛軸形式的小家譜,一般載有三到五代先人的名諱(有的畫有圖像)。每遇祭祖(尤其是過年)便請出來掛到墻上,是當地最為普遍的祖先物質象征。新中國成立前,“永”多為紙質,周邊繪有花草紋樣?,F在的“永”大多換成了化纖或絲綢材料的,裝飾紋樣與新中國成立前差不多。。明堂用于接待客人。正中后面設屏門,繞過屏門進入后院。后院是一個封閉的小四合院,是最集中的居住和生活空間。其中最后面的樓房是上房,為家中長者居之。上房左次間為全家房屋中最尊者,只有家中輩分最高的人才能居住,右次間次之。左右廈房是兒子們的房屋,也按照左為上的原則按照排行分配居住。住不下者住門房。

      4. 前后院

      前后院即是“房子鞍間蓋”的院落結構形式,與“三間三進兩斜廈”相比,“房子鞍間蓋”去除門房、樓房和廈房,只在廳房的位置蓋三間兩坡頂大房,形成前后院。前院臨街設置門樓,后院通過后墻與鄰家后院相隔。

      當地院落背靠背組成一個閉合的居住單元。也就是說前院都靠路,后院對后院,封閉的院落單元設計提高了安全性。

      5. 居室格局

      “三間三進兩斜廈”式院落房屋房間多、空間大,灶房設在院內,室內格局簡單?!胺孔影伴g蓋”式院落房屋房間少、空間小,灶房設于室內,格局反而顯得復雜。這種房屋是G村大多數人的居室,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有些房屋即便有了些許改變,也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是當地居室格局的基本結構。

      現在村中存留的老式平房絕大多數是20世紀70年代后蓋的,這些房子都是三椽房。標準的三間三椽房,一般可以設置六個房間。中間靠前部分是明堂兼過道,后半部分是開放式的灶房。左右各設置兩個房間。其中左后房是上房,其后連接開放式的灶房。灶連上房的炕,做飯燒水順便可給上炕供暖。左前房處乾位不能做媳婦房(當地人認為陽氣太盛,可致媳婦不育),一般放置案、面甕等,為廚房。后邊兩房間都可做媳婦房,但右后為上,長者居之,右前為下,幼者居之。房屋上房設置密封樓,放置糧食和農具之類。

      現在的居室格局隨著樓房的出現發(fā)生了不少變化。仍以三間房為例,第一層左邊兩間前半部分打通作客廳,后半部分作上房。右邊前半部分設置獨立房間為兒女房或媳婦房,后半部分為儲藏室或樓梯間(也有的樓梯設在室外)。上房后連接一層平頂房,前后兩間,前者做廚房,后者做洗澡間或儲物間。再后獨立建設廁所。二層房屋格局沒有特別的講究,但一般上首設置獨立房間住人,右邊兩間打通做客廳??梢钥闯觯舷聝蓪涌煞殖瑟毩⒌木幼】臻g,是一個兒子(如果有兩個兒子會分家出去)家庭和父母同住一院的設置。兒子婚后和媳婦住二層,老人住一層。第一層的右前間為機動住房。

      (四)院落用水與排水

      1. 吃水與井

      G村及周邊鄉(xiāng)民吃井水。地下水淺,挖井容易。過去富裕家庭給井“戴帽子”,即用磚石箍井口,有的還砌井臺,一般和貧困家庭顧不得這些講究。井設于前院或后院,少數家庭前后院都有。前院井方便飲牲口,后院井方便婦女做飯、洗衣、喂禽畜。

      問起當地的用水習俗,G村老者說當地(地下水位)水淺,在用水方面不怎么講究。關中的旱塬上缺水,①關中旱塬,如韓城、合陽等地,水深土厚(井挖到幾十米、過百米才能見水),吃水不易。院內中間設置口小腹大的水窖,雨水悉數流入窖中,吃窖水。現在除了雨水,也買水存于水窖中供日常使用。挖井要請人看地方(地下水源豐缺有別)、看日子,挖井之前還要給龍王“燒香撥火”。

      儀式在當地人的挖井行動中基本沒有位置。井挖好后,一般在旁邊栽一兩棵柿子樹或杏樹等果木樹,用于遮陰、拴掏井繩。2008年G村用上了深井自來水,吃水井已經起不到多大作用了。

      2. 院落排水

      院落封閉,有降水,必然要考慮排水問題。當地的辦法是在院子里挖滲井和暗水道。約20世紀70年代前,滲井是首要的院落排水設施。顧名思義,滲井是用來滲水的井。滲井挖于后院,在前院大后院小的時代,后院空間較小,積水不多。后來,院落格局發(fā)生變化,排水方式隨之改變。后院逐漸擴大,現在后院空間大約占整個院子的一半左右(過去最多占四分之一)。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滲井是在封閉的后院中挖的一口一兩米深口徑半米左右的土坑。院子的地面四周高中間低,雨水全部流入滲井中(生活污水也流入滲井)。因為當地的規(guī)矩是前院水不能流到后院(見后文“前男后女”部分的分析),后院水不能往外排(不然會造成財富外流),所以很少有家戶選擇外排水的方式。但即使這樣,大多數院落還是設有外排水道的,畢竟?jié)B井在短時間內所能容納的水量有限。如果雨大,滲井難以應付?,F在新蓋的院子后院中有的有滲井,有的沒有,但都設有外排水道。滲井和水道的變化原因有二:第一,舊式院子房子少,房頂面積也小,院內地表裸露,滲水能力強,下雨時院子里形成的積水少,大多數時候滲井能應付。新式院落,后院面積大,屋頂面積大,且地表硬化,滲水能力差。下雨時,積水多,滲井不夠用,主要依靠外水道排水。當然出現這種情況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人們對“聚水就是聚財,水外流就是財外流”的信奉程度減弱了。

      現在G村人對外排水道和水路(水的流向)沒有特別的講究,基本原則是節(jié)省和方便。排水道多以暗道的形式從后院穿過房屋和前院直接伸到院前街上。我們通過對當地院落建筑形式的考察,也可以從技術變遷的角度對新舊院落外排水道的設置得到些許認識:因為院落的排水道要穿房而過,在水泥和塑料管道出現前,如何讓水從磚砌的暗道中順利通過又不滲透房間的地面是一個頗難解決的技術問題。而現在,隨著塑料管道的出現,這種問題變得很好解決,所以幾乎每個院落都設置了排水暗道。也就是說,一些看似純粹信仰和巫術方面的要求,實則與技術存在很大關系。例如上述的排水,在最好的解決方案——暗道存在技術困難的情況下,啟用次好的解決方案——滲井,但不照直說出理由,而是假托“聚水便是聚財”的巫術講究。在新技術可以解決問題時,巫術理由也少有人提起了。若問起,答曰:如今人們不太信斡(那個)了!

      三、作為民俗空間的院落

      院落不僅是一個由院墻圈起來的物質空間,也是一個世俗和神圣合一的民俗空間,此空間集中表現為家。家是人口和物質生產和消費的基本單位,更是人們與祖先、神靈溝通,社會道德內化等的場所。關中院落以各種具象的文化表征將這些方面表現出來。

      (一)前男后女

      當地院落結構之最大特征要屬前后院。前后院既有物質功能上的區(qū)別也有文化觀念方面的不同。就前者說,前院一般設置牲口棚、水井、磨房①窮戶無力置辦磨房,只能用別家的磨子磨糧食。用別家的磨子磨糧食要付“塘”(音)。“塘”是磨眼和磨口里的糧食。一“塘”大概有一簸箕糧食。當用完別人的磨子后,需要將磨眼灌滿。這些糧食歸磨子的主家。和廁所②當地在新中國成立前,前后院都有廁所,前院是男廁,后院是女廁。男廁有矮墻,多設置在牲口棚旁。后院廁所設置在后房檐下,白天主要女用,晚上男女共用。廁所露天,雨天上廁所需戴雨帽。當地人大便完后習慣用土或草木灰掩埋,一為遮蓋糞便,防止蚊蠅泛濫,氣味彌漫;二為堆肥。前院廁所用土蓋,后院廁所用煤灰蓋。前院用土,后院用草木灰沒有文化方面的意義,不過是為了方便?,F在的廁所都置于后院,糞便用草木灰遮蓋。,放置農具、車輛、柴草等,是男性的場所,也是整個院落中開放程度最大的區(qū)域。后院主要設置豬圈、雞舍和廁所,是女性的天地,很少允許外人進入,私密性較強。因為前院功能多,也是家庭的主要活動場地,婦女晚上也可以到前院活動,空間要比后院大許多。現在的院落結構與以前相比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前后院的功能分割基本消失,牲口棚(很少家庭有)、水井③2008年G村整修道路、修建自來水,將自來水井臺統(tǒng)一設置在了前院外,只有少數“不聽號令”的人家還保留在后院。、廁所(一廁或男女兩廁)全部設置在了后院。磨房早已消失,柴草堆多置于院外。第二,由于女性早已邁出二門,走出大門,前后院的男女民俗空間分屬也已消失。第三,前院縮小,后院擴大,后院成為家庭的主要活動場地。

      (二)祖宗之地和神靈居所

      周至鄉(xiāng)村的院落不全為活人占據,祖宗(當地稱先人)和神靈也各有其位。不過與活人終年占據一個位置不同的是,祖宗和神靈并不一定常年有“座”。

      1. 祖宗之地

      就新中國成立前的情況來看,財東大戶“三間三進兩斜廈”,有廳房,常年懸掛祖先之“永”。供桌上的獻飯、獻果也終年不斷。每逢大事,先要請示祖宗。一般家戶住三間平房,缺少專門供奉祖先的房間,也不常年懸掛祖先之“永”。但過年時,除夕請回祖先(將“永”懸掛在明堂上首的墻上),正月十五送回祖先(撤“永”)。兒子結婚也要掛“永”,新郎新娘須拜祭祖先。窮家小戶住草棚,無錢置“永”,過年、兒子結婚時也要在家中最上首的墻上張貼寫有“祖先三代之位”的草紙,設供拜祭。兒孫條件不同,祖宗待遇不一,但都會拿出家中最上的地方安頓先人之靈。

      2. 神靈(當地統(tǒng)稱“爺”)居所

      周至鄉(xiāng)民供奉的家神有天地、土地、灶王、財神、井神、倉神,所謂“家宅六神”。此外還有門神、牛馬王爺、案(案板)神、茅(茅房)神、太歲神、毛鬼神④其余不知名小神的統(tǒng)稱。等等。

      一些主要神靈有專門神位,人們給他們設置神龕或張貼神像以示篤信。

      當地素重灶神,尊灶神為“一家之主”①當地形容一個人在家中的地位高常說,“灶爺下來就是你咧!”這雖是一種諷刺性的用法,但卻可以見出灶神在家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其神位居鍋灶所靠墻的上首。畫上,灶神居中端坐,兩旁有對聯:“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橫批“一家之主”。

      過去,土地神之位多在大門外。有照壁的家庭,多將天地神和土地神的神龕置于照壁前后?,F在很多人將天地神(居上首)和土地神的神像一并張貼在房前檐墻上,也有人將兩者相對貼在前院的院墻或門房前檐墻上。

      井神、倉神、牛馬王的神位分別在井、倉屯和牛馬棚旁邊或墻上。門神不用多說,神位在頭門口。

      財神的位置比較靈活。據筆者觀察,貼財神的具體位置和家庭從事的經濟活動有關。比如,一般以農為生的家庭,財神多貼在上房的上首,而開商店的家庭則多將財神貼在商店里。

      其他案神、茅神、太歲神等不設神位。當地常祭的神是灶神、土地神、天地神、倉神、井神、牛馬王神、財神等。這幾種神的祭祀一般安排在每月的初一和十五(現在照此執(zhí)行的不多,而是將祭神活動集中安排在正月里),祭品是香燭。大年三十還要焚裱、燒錢。由于現在當地大多數家庭已經沒有了專門的糧倉和糧柜,也沒了井臺②其中有轆轤井的一家,在院外的轆轤臺子上面設置了井龍王的神龕,但是神龕中只見供奉的香燭殘跡,并不見神位和神像。,加上糧食和水比以前易得了,倉神和井龍王二神的神位失去了依靠,受到的重視程度也大不如前,已很少享受供奉。

      (三)建筑裝飾的寓意

      周至老話“房是招牌”。③這句老話的完整版為“房是招牌,地是累,攢下銀錢是催命鬼”?!胺渴钦信啤保梅孔哟碛绣X?!暗厥抢邸保袄邸弊稚稀疤铩毕隆敖z”,耕田、織布既是生產方式,也喻示是個累活兒?!皵€下銀錢是催命鬼”,錢往往招來橫禍。這句話是對那些過于追求財富的人的警示。過去人們習慣用房子衡量家戶的經濟水平。院子大,房子多、好,有脊獸,說明家里“出下人了”④主要是指家中有人做了官。,此為最好的家庭。沒有脊獸,但是住青磚大瓦房,“三間三進兩斜廈”,這是財東富戶,也是好家庭。住著三間三椽房的是中等戶,住草棚的是窮人。

      房子作為招牌的價值不僅通過其規(guī)模、結構顯示出來,也通過其建筑裝飾表現出來。民居建筑上的裝飾往往能集中展現鄉(xiāng)民的理想和生活理念,一座擁有含義豐富裝飾的房屋的家庭也常被認為有文化。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房屋上都有裝飾。房屋上有無裝飾、用何種裝飾與經濟條件、社會地位有關,且隨時代有所變化。

      由于缺少實物和記載,我們對當地過去的建筑裝飾,特別是“三間三進兩斜廈”院落的裝飾知之甚少。但憑借關中其他地區(qū)的建筑遺存,結合當地老人的回憶,可以略知財東大院有青磚垂花門樓、鑲嵌磚雕的照壁,房上五脊六獸,鴟吻高聳。周至民居裝飾喜用磚雕吉祥紋樣,常見的有獅子滾繡球、五子登科、馬上封侯、福祿壽喜等等,多是祈福納祥、望子成龍等主題。

      當地人認為,屋脊是一個家庭形象的集中體現,因此房屋的裝飾主要體現在屋脊,特別是脊獸上,別的部位很少有裝飾。王朝社會時期,脊獸是家庭身份的象征,只有那些取得功名或在朝為官的人才能用脊獸。此為規(guī)矩,與窮富無關。沒有功名和不為官的富人不能用脊獸,但可以請匠人制作精美的脊花,以此與窮人區(qū)分?!拔寮沽F”①正脊兩端各一獸,四條垂脊下端各一獸。是房屋的最高裝飾標準,脊獸一般是鳳鳥、獅、虎、馬、鹿之類瑞獸。清朝后脊獸的使用限制取消,脊獸的功能也由身份象征變成了辟邪和裝飾。G村年代最久的住房是20世紀60年代建設的,低矮、窄小,整座房屋沒有任何裝飾。20世紀70年代后,用磚砌包門和窗子算是一種裝飾,有的人用磚瓦排列出簡單的花草和水紋樣。屋脊中央堆放幾塊磚瓦,兩端青瓦墊高當作鴟尾。少數房屋前臉上部安裝青磚砌成的花窗(閣樓窗)。就現在的情況來看,按照五脊六獸的標準在住房上裝飾的人很少。但近幾年新蓋的樓房幾乎都在正脊上裝飾了脊獸,少數在垂脊上裝飾鴿子和公雞。脊獸設置以一院房為基本單位,中間兩條躍起的鯉魚銜著銅錢(或寶瓶),兩側是相對的鴿子或公雞,鴟尾部分為公雞。一院房和其余房間之間的主脊是斷開的,中間放一枚青瓦做成的銅錢作為區(qū)隔的標志和裝飾物。如果與鄰家房屋主脊相連,也多置銅錢以為界。也有人在偏房的某些地方裝飾鴿子或公雞,但這些已不屬于脊獸了。

      目前當地脊獸的材質有陶、水泥和琉璃三種,以陶最多,琉璃最少。陶脊獸有兩種制作工藝,一種是模塑(印花獸),一種是捏塑(捏花獸)。前者先用模子制作一半,然后將兩半拼裝而成。后者整體手工成型,售價較高。兩者以及琉璃脊獸都從市場上買來。水泥質的脊獸和脊花是匠人現場制作的。匠人們往往在制作屋脊上顯示自己的手藝,所以大部分屋脊較規(guī)整。

      樓房興起后,樓梯、陽臺和露臺出現,這些少不了要做護欄。當地的護欄材質主要有兩種,水泥和鐵,這為新的建筑裝飾提供了條件。陽臺和露臺護欄大多用水泥砌建,飾有梅蘭竹菊、松鶴延年等適合紋樣。

      樓房門前地面鑲嵌蓋房年的數字也是一種新裝飾。大部分是在水磨石地面上雕塑出阿拉伯數字,有的還映襯了簡單的紋飾,比較講究的在水磨石地面上鑲嵌銅條雙勾數字。這種行為至少有四種意義:其一,標識蓋房年代;其二,作為一種裝飾;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向外人顯示對蓋房工程的鄭重。第四,標志主人完成人生一大使命。

      (四)器具擺設:炕為中心

      如果說房間的格局安排體現的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那么室內物品的陳設所反映的則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

      就新中國成立前的情況來說,富裕人家房子大、東西多,對物品擺設的講究也多。G村老人回憶,這些大戶上房明堂北邊靠墻取中放置高桌,兩邊各一把太師椅,四周若干靠背椅或凳子。明堂兩邊的房間都住人,房間后半部填滿一鋪大炕,炕上靠墻放置一對花箱子??幌屡c門口相對放置板柜,板柜前有一兩把椅子。與炕相對的一側可能放置文柜和銀柜。

      一般農戶人多,房少,東西也少,沒有條件像富戶那般講究。有人回憶其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室內陳設情況,說農民無所謂陳設,即便有東西也沒地方放,“一個家庭,推開門,全是炕?!?/p>

      富戶和窮戶的室內陳設差別很大,但最基本的一點是相同的:以炕為中心。一個房間里不止一鋪炕。賈Y.M是1956年嫁到G村的,她回憶:當時她家一個房間里盤了兩鋪炕,“轉過身來就是炕,(在房子里)光是轉,走不成”。②信息提供人:賈Y.M,訪談人:孟凡行,訪談時間:2010年2月22日,訪談地點:G村。新婚房最能看出房間內的擺設規(guī)矩。孩子們在結婚前可以多人睡在一間房里,一間房里兩鋪炕,一鋪睡父母,一鋪睡孩子,或者男一鋪,女一鋪都問題不大。但結婚后,總要有一間相對封閉的媳婦房。媳婦房里通常有一鋪炕,至于家具,最少有一個板柜兩個箱子。板柜立于炕前,裝糧食。板柜前照例放一條長凳。箱子放在炕上,裝的是新娘的嫁妝,主要是衣服。

      在沒有其他取暖設備的周至鄉(xiāng)村,炕在冬天實在是一個寶。過去,一到冬天特別是女人們,就將活動的中心集中到炕上,吃飯、待客,紡線,做針線兒、剝玉米等等都在炕上??贿B著鍋灶,燒火做飯順便就把炕燒熱了。①現在當地的灶房里設兩灶,一個與炕連接,冬天用;另一個直通戶外煙道,夏天用。周至的大炕,到了冬天整天鋪著棉褥子,上面再蓋一床厚被子,為的是保溫。直到現在,當地農村仍保持著這樣的習俗。

      寒冷的冬天,筆者在關中鄉(xiāng)村考察,最喜訪問老太太。因為她們會邀請來訪者“坐炕”。一進屋,老太太們馬上揭開被子,招呼筆者上炕。大家靠墻坐在炕上,腿上蓋上棉被,暖暖和和地聊她們過去的故事。

      “坐炕”不僅是一種休息的方式,也是當地的傳統(tǒng)習俗。當地的炕普遍較高,近一米,對于身材矮小的小腳老太太來說上炕是有難度的。她們上炕的姿勢是背靠炕,踮腳,一側屁股挨上炕沿,兩手抱同側腿(腳踝處)盡量收向小腹,向同側擰腰,同側臀和腿上炕,收對側腿,挪到適當位置,掀開被子,靠墻坐定,蓋被子于腿上。女人在炕上紡線,盤腿,腿下墊一枕頭,一坐便是一晌。

      過去,當時還有小腳女人白天上炕不脫鞋的習俗。

      民國二十年前后,農村小腳女人還大量存在,農村婦女除織布紡棉外就是喂豬雞,灑掃庭院,作飯(原文如此),曬柴等,一天下來,辛苦異常。農村又習慣坐炕,每日上下炕少則五六次,多則幾十次。婦女每次穿鞋,先打裹腳后穿鞋,再系鞋帶,非常麻煩。因此干脆白天上炕都不脫鞋,鄰居女人串門子也這樣,每家炕邊都習慣放把笤帚,上炕先掃鞋底土,連鞋坐炕就成了習慣。②申從新:《民俗數則》,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陜西省戶縣委員會學習文史委編,《戶縣文史資料》(第十輯),1995年,第161頁。

      過去,炕還是全家人吃飯的地方,為此專門制作了炕桌??蛔腊。瑒偤霉┤讼欢燥?。彼時,無論冬夏,都在炕上吃飯。冬天吃飯時將被子揭起,炕桌靠炕沿擺上。當家人坐上位(與炕沿相對的一面),其余人圍坐兩旁,媳婦忙上忙下,端湯送飯,或坐在炕沿處吃,或在灶房里解決。如今在炕上吃飯的絕少了。據說下炕吃飯始自農業(yè)社時期。建社前,因為閑,大家坐炕上慢慢吃。建社后,要下地掙工分,在地上擺個桌子,大家圍坐,趕緊吃完下地干活。

      筆者在關中考察期間曾多次被邀請坐炕吃飯,這是一種禮遇。有次吃飯的人多,時間長,隨俗盤坐,時間一久,腿腳全麻。當地人特別是老年人早已習慣,仍然觥籌交錯,談笑風生。礙于禮節(jié)筆者只能“強顏歡笑”,默默忍受,實在忍不住了,想要站起,像是沒有了腿……坐炕給筆者上了一堂極好的身體民俗學課,至少讓筆者體會到不經親身體驗,不能獲知坐炕的感受——不同的文化習俗造成了有差別的身體。

      炕原是北方鄉(xiāng)民抗擊嚴寒的好武器??上У氖?,越來越多的北方鄉(xiāng)村追趕著城市生活的時髦,炕逐漸被床取代了??梢灶A見,在不遠的將來,炕將消失??坏南?,并非因氣候變暖了,或者人們的抗寒能力增強了,而是炕是落后東西的觀念使然。人們居住的房子越來越大,睡的是床,要想取暖只能依靠消耗煤或電等能源??坏南Р粌H造成了能源的消耗增長、空氣的污染,也帶走了“坐炕”習俗,帶走了幾千年的炕文化。

      結 語

      關中在唐以后逐漸衰弱,但被宏大包容的古代文明浸淫有時的關中文化,毫無疑問仍是中國文化的主要類型之一,即便在當今中國,仍有其不可替代的影響和作用。然體現在學術研究上,由歷史學和文學等為代表的關中上層文化,或者說關中文化的大傳統(tǒng)得到了較好的研究。但作為關中文化大傳統(tǒng)膏壤的下層文化,或曰關中文化的小傳統(tǒng)卻沒有引起相關學科的重視。

      進入20世紀,中國很多地區(qū)的小傳統(tǒng)文化得到了調查和研究,然關中地區(qū)卻仍沒有得到與其地位相應的關照。如秦暉、蘇文所言關中是“中國‘黃土文明’的發(fā)祥地,封建社會與大一統(tǒng)國家的搖籃,當中華民族領先于世界各民族時,關中是燦爛中華的燦爛中心。當中國被世界現代化進程所拋棄時,關中又是停滯中國的停滯典型。中國在世界上由先進變落后,關中也由先進變落后。關中農民曾經是‘秦王掃六合’的銳氣所依,近代以來尤以保守著稱?!雹偾貢?、蘇文:《田園詩與狂想曲:關中模式與前近代社會的再認識》,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第45頁。然而“關中農村也是以往農村社會調查和經驗性農民學研究很少注意的死角?!痹谂f中國,共產黨對根據地開展了農村調查;滿鐵庶務部和“鄉(xiāng)村改革派”對華北、江南、四川等地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國民黨專家和在華的外國學者注意的則是長江流域和華南的農村?!霸谖覈r業(y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近代中國又具有鮮明特征的關中農村不但缺乏系統(tǒng)的研究,連經驗材料的積累與整理都幾乎是空白?!雹谇貢煛⑻K文:《田園詩與狂想曲:關中模式與前近代社會的再認識》,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第46—47頁。20世紀末,大陸區(qū)域文化研究興起,人類學、民俗學、民族學、社會史等學科紛紛加入戰(zhàn)團,或對歷史上有考察積累的區(qū)域做追蹤和對比調查,或開辟新的研究區(qū)域,逐漸形成華北、華南、華中、西南、邊疆等各學派或曰論域,但關中又一次受到了冷落。學界對關中鄉(xiāng)村有較高理論、經驗材料價值的研究論著還很鮮見。

      然而在西部大開發(fā)和新農村建設的推進過程中,還沒有來得及記錄和研究的關中鄉(xiāng)村文化,正遭遇巨變。其中形態(tài)特征明顯的各種物質文化,如鄉(xiāng)村景觀和建筑首當其沖,而素被學界關注的所謂各種精神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憑借這些物質文化表現出來,鄉(xiāng)民的情感也正是賴于此物質文化傳承下去。因此,對關中鄉(xiāng)村物質文化的調查和研究愈益顯示出其價值。

      就關中鄉(xiāng)居和民俗空間來說,本文所描述的可能是關中鄉(xiāng)居之一種,其他如地窨院、窯洞等建筑形式所包容的民俗空間必有其特點。對關中鄉(xiāng)村建筑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對其民俗空間特點的歸納,需要在多種類型建筑調研比較的基礎上才能得出。篇幅和主題所限,容筆者在其他文章中陸續(xù)討論。

      [責任編輯:馮 莉]

      J218.3; K890

      A

      1008-7214(2017)04-0104-12

      孟凡行,東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器物、手工藝遺產和關中文化研究”(14CG125)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后院院落房屋
      院落(外二首)
      散文詩(2021年24期)2021-12-05 09:12:20
      UMAMMA歷史房屋改造
      現代裝飾(2020年12期)2021-01-18 05:37:44
      “前院”與“后院”
      好日子(2021年3期)2021-01-14 07:07:22
      房屋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22 03:28:43
      轉租房屋,出現問題由誰負責?
      金橋(2018年2期)2018-12-06 09:30:40
      后院建個過山車
      院落里的黃昏
      小說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7
      奇怪又有趣的房屋
      都江堰:散居院落新生活
      院落·中國
      中外建筑(2009年3期)2009-10-14 08:52:10
      广州市| 郯城县| 宁海县| 和顺县| 大姚县| 南陵县| 阿荣旗| 九寨沟县| 方山县| 资源县| 肃南| 新闻| 顺昌县| 赤水市| 峨边| 黄梅县| 介休市| 安乡县| 靖安县| 天气| 库伦旗| 枣庄市| 罗定市| 葫芦岛市| 达日县| 石渠县| 阜阳市| 湛江市| 汉川市| 五指山市| 吉林省| 宾阳县| 洛扎县| 鄂伦春自治旗| 凉城县| 平陆县| 龙门县| 乐业县| 罗平县| 巴彦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