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玎玎
【摘 要】聲樂教學的教學方法是區(qū)別于其他學科教學的,通常情況下,聲樂教學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不同的學生接受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都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和心理感知。聲樂教師如果不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就會使學生學習無效果,嚴重影響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為了提升教學水平,挖掘?qū)W生的潛能,教師要在整個聲樂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運用不同的、差別化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充分了解;聲樂教學過程;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4-0212-02
一、教師對學生要有充分了解,良好的聽力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要想在聲樂教學當中能夠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細致、深入的了解。首先教師要具備良好的聽力,要對學生的先天條件有所了解,掌握其過往的聲樂學習過程及經(jīng)歷;其次,教師要對學生的性格、學習目標、未來追求等有所了解;第三,教師要了解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方向。
只有掌握了學生最基本的學習情況,聲樂教師才能因人而異,找到適合不同個體的教學方式和方法,讓學生得到長足進步和發(fā)展。
二、在整個聲樂教學過程中要看到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國一些音樂高校,也許是因為師資力量不夠,或者是因為學校為了經(jīng)濟利益,存在著許多大規(guī)模上課的現(xiàn)象。在聲樂教學課程中,聲樂教師往往會采取相似的手段及方法對學生進行發(fā)聲練習,或者引導學生演唱教師提前擬定好的歌曲等,這種教學方法雖然簡化了教師的工作,但它與聲樂教學的基本原則相違背,大大降低和弱化了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每一位學生在學習聲樂的道路上,都想找到自己的缺點,在學習聲樂過程中有所收獲,并得到提高。因此,學生非常珍惜聲樂教師一對一的有效幫助與指導,進而不斷完善自身的聲樂表演技巧,使自己的聲樂學習道路走得更加順暢。所以,作為一名聲樂教師,一定要將自己的工作細化,根據(jù)學生的內(nèi)在和外在因素做出準確綜合的判斷,將自己的聲樂教學方法不斷完善細化,因材施教,讓學生們有個美好的明天。
此外,不同的聲樂學生,先天嗓音條件也有著極大的不同。聲樂教師要根據(jù)不同聲樂學生的不同嗓音條件,運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這是在整個聲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只有將因材施教運用于聲樂教學中并持之以恒,才能不辜負每位學生真誠的期待,才能讓他們自身的嗓音得到正確指導,向正確的方向發(fā)展。不然,影響的不單單是學習效果,嚴重的,還會讓學生的嗓音受損。
利用學生之間不同的性格特點,借此來選取適合的曲目,也是因材施教在實際教學應用中的一項重要方法。對于一些性格開朗、極具表現(xiàn)力的學生來說,可以將一些較為生動、活潑的曲目留給他們,這樣可以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快樂并享受其中。反之,對于一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來說,聲樂教師就要安排一些相對安靜、淡然的曲目,讓學生更好展現(xiàn)和發(fā)揮。
三、因材施教在聲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根據(jù)每個聲樂學生的過往學習經(jīng)歷,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在那些學習聲樂的學生當中,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對聲樂是陌生、新鮮的,以前從未接觸過此類課程。聲樂教師要對這種情況有所了解,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長。要從最基礎的聲樂學習開始,一點一滴循序漸進,慢慢提高學生的聲樂技能。對于那些曾經(jīng)接受過聲樂課程的學生來說,教師就要進行系統(tǒng)、深入的聲音訓練。不論是哪一類學生,都會根據(jù)自身的學習經(jīng)歷得到相匹配的聲音教學方法,使其聲樂歌唱水平得到相應提升。
(二)對于擁有不同能力、技能的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其學習聲樂已經(jīng)很努力了,但是成績提高不上去,這就意味著這些學生能力或是天資有限。這類學生雖然能吃苦耐勞,但是接受能力較差,這就對聲樂教師的教學進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師要控制住整個教學節(jié)奏,不能急于求成,對學生要多給予幫助和鼓勵,激發(fā)其自身的學習積極性,達到滿意的效果。對于一些聰明伶俐的聲樂學生,他們接受并領悟新知識、新方法速度十分快,因此容易造成這類學生學而不精、偷懶的小毛病。聲樂教師一定要注意,要為此類學生打好基礎,對他們要嚴格要求,并在留存作業(yè)時一定要反復推敲,引導他們用端正的態(tài)度對待聲樂學習,戒驕戒躁。還有一類是在聲樂方面極具天賦的天才型學生,他們不僅擁有扎實且過硬的基本功,還在一些演唱技巧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一定水平,能夠?qū)⒉煌L格的曲目演繹成其獨有的藝術風格。對于這類型的學生,聲樂教師就要以指點為主,幫助學生對曲目的藝術構架進行詳細剖析。
(三)聲樂教學中示范手段的運用也要因材施教。在我們的聲樂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手段加以研究并充分發(fā)揮作用,可以大大提高聲樂學生的學習效率,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將聲樂學生分為不同的群體,他們因家庭因素、性格因素、受教育程度等不同,進一步產(chǎn)生生活習慣、思維能力等方面的不同。故而,將相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施加到多個不同的群體之間,會產(chǎn)生完全不一樣的效果。而示范作為聲樂教師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先由聲樂教師進行示范,學生再進行模仿??上攵?,每一個學生通過模仿呈現(xiàn)出來的是完全不同的效果,因而在聲樂教學中要調(diào)整示范教學,不能一概而論。
(四)在個體的氣質(zhì)差異中運用因材施教的原則。談到氣質(zhì),不得不說這是聲樂教學當中獨特存在的差異,每一個個體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氣質(zhì)。就連剛剛出生的嬰兒也會有個體之間的氣質(zhì)差異,一些孩子會嚎啕大哭;一些孩子會手舞足蹈;一些孩子則恬淡安靜。聲樂學生的氣質(zhì)就更是千差萬別了。一些思維靈動、充滿想象力的學生,通常比較容易接受聲樂教師提出的新觀點、新想法、新教學手段,但是,接受是一方面,他們往往對問題的理解過于單一、不全面。每一類氣質(zhì)人群的背后,都有其正向的、積極的一面,我們也不能否認其消極反向的一面。每一位聲樂教師都要在充分認識并了解學生氣質(zhì)的前提下,將學生氣質(zhì)中積極的一面發(fā)揮到極致,將消極的一面不斷壓縮,運用合理并且科學的手段去對待個體的氣質(zhì)差異,因材施教。
總而言之,聲樂教師要在日常聲樂教學當中注意并認識到聲樂教學的必要性與重要性,要采取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的教學手段,重視并尊重每一位聲樂學生的特點,幫助其在聲樂教學當中有所收獲、有所提高。在此過程中,更加要重視聲樂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只有良好、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促使教師對自己的學生更加了解,不斷建立并維護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材施教,使整個課程達到預期良好的效果,最終實現(xiàn)聲樂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俞子正,田曉寶,張曉鐘.聲樂教學論[M].重慶: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曹 理,何工.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 [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0.
[3]王安國.從實踐到?jīng)Q策—我國學校音樂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M].廣州:花城出版社,2005.
[4]尹愛青.音樂教學心理研究[M].東北師范大學(油印版).
[5]郭聲健.音樂教育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