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芳
摘要:初中學生正是思想成熟逐步完善的重要成長過程,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在其中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那么對于學生的教育意義也是其管理工作的重點。本文結合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普遍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點,總結了針對管理工作中問題的改進措施,旨在提升其根本的教育管理能力。
關鍵詞:教學管理;問題研究;改進措施
一、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從班主任角度分析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自身的心理壓力問題和管理方法問題。一方面,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普遍初中教學中的現(xiàn)象。由于班主任是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橋梁,在工作中需要向家長反映出學生的學習近況,那么就要求對每一位學生都有所掌握。同時也要配合學校布置的各方面教學管理任務,然而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既要對學校工作任務按時完成,同時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管理,還要的家長的各種問題進行解答與溝通,就使得班主任的工作時間非常緊張,同時面臨的各方壓力也就造成了長期工作中的心理壓力,而在不斷增加的工作任務和指標中,心理問題也成為影響管理工作的客觀存在方式。另一方面,班主任在進行教學管理中的方法存在一些問題。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中,“教不嚴師之惰”成為班主任管理教學中的思想枷鎖。對于工作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是比不可少的,但是過于嚴厲和教條的管理模式也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而現(xiàn)代教學理念更加重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如果教學過程中,班主任始終高高在上沒有切實走進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又如何能夠實施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進度。而當下對于傳統(tǒng)教學管理模式的沿用是現(xiàn)代教學體制中的限制,過于嚴厲的處罰和批評都是現(xiàn)代教育中不可取的行為方式。不僅無法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問題,對學習能力的綜合提升也沒有過多益處。因此,改變現(xiàn)有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管理方式,才是初中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問題。
二、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點
1、初中學生產(chǎn)生的思想誤區(qū)。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發(fā)現(xiàn)初中生容易陷入思想誤區(qū)。而這樣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于社會扭曲價值觀的不利影響。學生的主要價值體現(xiàn)就在于對知識的學習和探索,但部分學生由個人家庭因素的誤導,產(chǎn)生對于學習目的認知的偏差,認為學習是浪費時間,只有工作賺錢才是生活目標,而這種價值觀的不利影響,也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點。對于“讀書無用”的歪理邪說是根本影響學生學習的思想誤區(qū),如果不及時加以教育和糾正,極易造成學生輟學流入社會的現(xiàn)象。
2、學生集體主義缺失的問題。多年教學經(jīng)驗中能夠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雖然提升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經(jīng)濟基礎,但也同時將社會化的不良風氣過早的帶入到青少年的學習生活中。部分學生在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下,容易產(chǎn)生道德行為的弱化,而對于心理認知尚未成熟的初中生而言,是否觀念尚未成型也就容易產(chǎn)生對不同現(xiàn)象的判斷差異。那么也就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教學中,對于集體主義的缺失問題,具體表現(xiàn)為:忽視他人感受、不關心他人、沒有愛心、我行我素和自由散漫等。而在這種狀態(tài)下,往往形成學習情緒低落的情況。而過早接觸社會的學生,在錯誤價值觀的引導下,也容易產(chǎn)生更為嚴重的品行劣跡,包括考試作弊、早戀、遲到早退、上課睡覺、沉迷網(wǎng)絡等情況。而這些現(xiàn)象和問題都是教學體制中的棘手問題,同時也是初中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三、針對初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問題提出的改進措施
1、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正面評價真誠溝通。在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以教育者的身份和責任為前提,應當樹立起正面良好的形象,以自身的行為規(guī)范作為學生模仿學習的參照,那么就要求班主任首先要以身作則。古有云:“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如果要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服從班主任教師的引導,首先就要完善教師自身的品行端正。一方面,班主任自身要嚴于律己,無論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上,為學生做出行為標準的典范。另一方面,學校應當加強對于師資隊伍的管理,不能僅以教學成績作為教師的考核標準,更加應當以教師的個人素質作為一種考核形式。通過正面形象的樹立,才能將以德育人的方式帶入管理工作中。
同時學生和班主任之間互相信任與理解也是提升管理效率的重點,那么就要求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與學生真誠溝通,以對學生正面評價作為教育方式,通過激勵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或者問題。而這樣的良性教育模式形成,需要班主任真誠的心系所有學生,從自身言行出發(fā)起到表率作用,在獲得學生認可與信任的基礎上,才能有效開展日常管理工作。那么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學生心理動態(tài),抓住思想教育開展的時機。一方面,通過激勵學生的思想高度,產(chǎn)生集體主義思維,從而促進學習動力的形成,同時發(fā)揚班集體的良好學習風氣。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各項思想教育活動,如學雷鋒活動、思想品行演講比賽、敬老愛幼社區(qū)活動等,從具有正面教育意義的活動中,引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最后,可以設計親身體驗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于積極活動的個人設計,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思想層面的進步和完善。
2、引導學生走出思想誤區(qū),要對學生要一視同仁。在針對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問題上,引導學生走出思想誤區(qū)是首要關鍵,而能否提出正確引導方式,就需要班主任拋開思想偏見,對所有學生都要一視同仁,無論考試成績優(yōu)異與否,首先應當建立優(yōu)秀品行的建立。在初中生的成長階段體現(xiàn)出青少年心理的各種問題,一方面頑強自信,另一方面又比較脆弱又容易面對困難后退。而這些成長中的各種問題都屬于正?,F(xiàn)象,班主任要積極引導,幫助學生走出思想誤區(qū)。首先,要積極與學生進行定期溝通,通過加深思想交流和拉近師生距離,掌握學生的階段性思想變化。然后,對不同“問題學生”進行差異化分析,根據(jù)每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再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育工作。同時,要在學生集體觀念中樹立互相幫助的思維模式,通過集體意識的傳播和影響,建立起共同成長完善自我的風氣氛圍,從而為班主任管理工作開展帶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是促進學生認識自我,以及勇敢面對自身不足改正錯誤的正面方式。
而管理模式與良好學風的建立并非朝夕之間,班主任教師要做好長期發(fā)展,隨時應對的心理基礎,無論面對何種變化或者工作壓力,都要保持正面積極的心態(tài),同時也是體現(xiàn)出教育工作者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教育形象。那么一個能夠高效管理的班集體,必要開展的就是良好學風的建立。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經(jīng)常增加對于學生熱愛班集體、熱愛學校、熱愛祖國的思想引導。通過學習態(tài)度的規(guī)范,引入思想教育的層面,最終形成整體班級以集體榮譽為導向的正面風氣。發(fā)揮出青少年應有的潛在能力和健康心態(tài)。
參考文獻
[1] 張含,孟偉偉.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3,(44):126-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