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瑾
"自主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時表現出來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立性特征的總和,是從事創(chuàng)造性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tài)。新課程理念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小學數學相對于小學其他科目而言難度較大,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是擺在當前數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要積極的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面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自身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的方法進行總結。
一、創(chuàng)建寬松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
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創(chuàng)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導致心里自由,也才能導致學習的創(chuàng)造性?!弊灾鲗W習的前提是,要有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友好的師生關系,愉悅的學習氛圍?!白灾骱献魈骄俊笔綄W習要求教師們由傳統(tǒng)的知識傳授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合作者,這就需要學校為師生們營造一種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創(chuàng)造適宜學生積極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有自己的空間進行思考和探究,讓自己的情感處于自由、積極、寬松的心理狀態(tài),讓自己的思維進入開放主動、靈活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鍛煉他們的探究能力。
二、教師在課上積極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在自主合作學習的課堂上,老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的作用,用加分制、獎懲制原則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老師應該設置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增強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課程開始時,老師以小組為單位依次輪流回答問題,回答正確的同學將會受到加分的獎勵,回答錯誤的同學將實行不加分也不減分的懲罰。當然,在回答問題之前,小組成員內部可以相互討論老師即將提出的問題,并互相合作解決問題,尋找正確的答案。在輪流制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老師可以提出一些難度較高的問題,提出一些可以使學生經過討論尋找到答案的問題,在學生們通過自主合作學習尋找到數學問題的解題思路以及問題答案時,可以通過搶答的方式為自己所在的組別增加相應的分數。在課程結束之后,老師將對每個組別的成績進行總結,分數最高的組別將會得到相應的獎勵。這樣的自主合作教學模式將會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們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偠灾?,學習熱情直接影響學習積極性,學生們如果對數學課程產生濃烈的學習熱情,自然會提高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數學成績的提高。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領導者,應該充分發(fā)揮它的作用,積極活躍課堂學習氣氛,努力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三、教師在組織自主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細心的指導
小學生作為年齡較小的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許多障礙與問題,需要老師的及時幫助與解決。在自主合作學習的課堂上,雖然提倡學生間的自主學習,提倡遇到問題在同學合作過程中共同解決。但是,學生的能力畢竟有限。在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老師應該起到點睛之筆的作用,經常穿梭于學生的討論中,在聆聽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觀察學生自主學習態(tài)度時,對學生遲遲尋找不到解決方案的問題進行及時的提醒與點撥,使學生可以不在同一個問題上過多的糾結與疑惑。如果學生對已經得出答案的問題依然存有疑惑,或是擁有不同的解決方案,老師也應該對其細心的指導,并與學生一起研究其他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在老師指導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增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從而加深學生的數學學習記憶??偠灾谧灾骱献鲗W習過程中,老師的指導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為了提高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的學習效率,老師應該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時解決學生的疑惑。
四、小組合作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
合作交流的常見方式是小組討論,它最有助于使學生處于"放松的警覺狀態(tài)",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氛圍。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后學習"三角形面積"內容時,教師讓學生準備了各式各樣的三角形,可以一個三角形為一組,也可以兩個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為一組。課堂上,讓學生根據自己準備的材料,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他給了學生長達十幾分鐘的時間,教師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研究,然后小組匯報。學生除了能用兩個相同的三角形拼成學過的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外,還能用一個三角形通過折、剪、翻、移等方法轉化成學過的圖形,學生思路的新穎,方法多樣,推導過程清晰,令老師贊嘆不已,真正達到了教學相長的目的。
五、靈活訓練落實學生自主學習
在學生獲取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 自己進行思維加工,才能將認識由具體、簡單上升為抽象、復雜。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指導,對中等生,指導他們鞏固所學新知識以后,嘗試思考 解決稍深的學習問題;對于學困生,則指導他們進一步理解與鞏固所學新知識中最基本的部分;對于優(yōu)等生,應指導他們在掌握新知的基礎上,解決綜合性更強,條件更復雜,難度更大的學習問題,提高他們的自己發(fā)展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分層各自練習,全班同學各自獲得不同層次上的平衡。培養(yǎng)了他們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產生了強烈 的愉悅感,這樣就進入一個新的良性心理循環(huán)過程。自主學習在集體中會蔚然成風。
總之,數學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鼓勵他們敢于想象、勇于創(chuàng)新,養(yǎng)成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變成自主學習的主人,掌握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參考文獻:
[1] 梁卓華. 小學數學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6,(35)
[2] 姜云峰. 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構建策略研究[J]. 科教導刊(下旬),2016,(06)
[3] 陳潤琴. 小學數學自主探究性學習的實踐嘗試及意義解析[J]. 學周刊,2016,(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