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常亮
在職業(yè)院校中,學生管理工作是每位教師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職業(yè)院校教師做到“四有”,可以使工作及時、有效、事半功倍,“四有”即就正有道、彬彬有禮、張弛有度、關愛有加。
一、就正有道
“就正有道”出自《論語·學而》,意為向有學問和有道德的人請求指正。學校營造的優(yōu)良環(huán)境和教師們的通力合作,能使學院呈現和諧、團結、積極、進取的景象,為每一位教職工提供最優(yōu)越、最舒適,也最適宜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讓教師在學會感恩的同時也學會了努力。另外,周圍的同事也在這個過程中也成為筆者某一方面的老師:在筆者忘形時,給予及時的提醒;在筆者失意時,給予溫暖;在筆者遇到困難時,伸出雙手……這些都為筆者的學生管理工作指引著方向。
二、彬彬有禮
根據筆者所在學院的實際情況,教師在工作中通常面對三類對象:一是學院安排的工作,二是班主任教師,三是學生家長。因此,根據面向的對象不同,如何在工作中彬彬有禮,是筆者工作時主要考慮的問題。
第一類對象:學院安排的工作。學生管理工作細致繁瑣,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將紛繁的工作理出頭緒、線索,并找到切入點,然后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最有效的方式傳達給班主任教師,并部署好接下來的工作,是筆者在工作中著重思考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傳達是一種藝術,需要在傳達之前做更多的功課,在傳達中,要有更多的耐心,更精準和更詳略得當的說明,更彬彬有禮的態(tài)度。
第二類對象:班主任教師。職業(yè)院校的學生目前處于向成年過渡的階段,理解和分析能力有限,如果班主任教師不能讓學生對學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有透徹的理解和掌握,就需要學管主任言傳身教,而且肩并肩地與班主任教師一起面對問題,共同承擔、共同面對也是一種彬彬有禮。
第三類對象:學生家長。筆者學院一直實施的是半軍事化管理模式,所以家長容易產生學生在學校、學校就要負全責的依賴心理,一旦孩子出現意外情況,就需要教師彬彬有禮地將事情的原委第一時間告知家長,并盡可能地消除家長的不安情緒,面對情緒強烈波動的家長,更需要教師不卑不亢、彬彬有禮,給出積極配合、處理的態(tài)度和意見,讓家長切身感受到教師的良苦用心和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的本意,拿出對后續(xù)遺留隱患的防范措施和辦法,讓家長真正安心、放心地讓孩子在學校學習和生活。
三、張弛有度
管理工作應該做到收放自如、嚴肅活潑,學生管理工作同樣如此。張弛有度,“張”體現在對學院制度、紀律的嚴格要求、違紀必究;而“馳”則體現在對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絕對支持和鼓勵。
職業(yè)院校的生源水平參差不齊,其中不乏一些學習上的“后進生”、失敗的家庭教育的“受害者”、被其他學校拋棄了的“問題學生”,但是學生有受教育的權利,既然他們選擇了來筆者所在的學校就讀,就表明他們需要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因此,教師應全力以赴地教育、引導學生,給他們知識上的引領、思想上的塑造,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通過嚴明的紀律和制度,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從而將學生逐步塑造成為對社會有用、對前途有望、對家長有交代的有用之人。所以,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不能放松。筆者相信只有嚴格,才是對學生最大的愛。
筆者學校的班主任教師大都是碩士學歷,具備較好的可塑性和工作創(chuàng)新能力。所以,平時應該多鼓勵班主任教師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特長,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空間和機會,讓班主任教師與學生親密接觸,從而與學生建立起相互依賴、相互支撐的密切聯系,這也是學生管理工作最重要的突破口。
四、關愛有加
學生管理工作每時每刻都離不開關愛學生這一話題。為了學生,請教師把對學生的關愛融入平時的工作中,更多地關注學生,更多地思考學生,更多地研究學生,也許有一天,奇跡會在悄悄地出現在學生身上,教師一個不經意的舉動就可能改變學生的一生。
教師做到以上“四有”還遠遠不夠,還有更具有挑戰(zhàn)性的工作,還有更多需要通過職業(yè)教育走上社會的學生。筆者相信,只要教師堅定了方向、端正了態(tài)度、振奮了精神、掌握了方法、下足了功夫,就一定能夠搭上中國職業(yè)教育這趟列車,駛向更美麗、更富有生機的春天。
(作者單位:山東醫(yī)藥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