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梅
摘要:當下語文教學,作文難,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書面表達能力呢?這一直是一個問題,除了必要的積累、練習外,還有哪些易于操作而又有效的方法呢?近期,受現(xiàn)當代名家從學經(jīng)歷的啟發(fā),探尋到了可行的方法——重視古詩文的學習,從中獲取寶藏。
關鍵詞:私塾;古詩文;句式;擬題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6-0020
作文難,作文語言表達水平的提升更難,語文教學十幾年,在困惑中不懈前行,就在感覺山窮水盡、束手無策之時,一個發(fā)現(xiàn)讓筆者有了柳暗花明的驚喜。
近幾年閱讀了《陳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胡適四十自述》《老舍的青年時期》等敘寫名家的傳記書籍,了解了一部分現(xiàn)代文化名家的從學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私塾教育對他們的影響都不容小覷。而私塾教育用的教材都是古籍,比如巴金先生就說過《古文觀止》這本書基本都背下來了。名家的學習經(jīng)歷使作為一名語文教學工作者的自己深受啟發(fā),反思自己的教學,發(fā)現(xiàn)在以前的教學中對教材中的古詩古文利用不夠。
高一年級新學期伊始,筆者充分利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十分重視對教材中古詩文文本的挖掘,盡可能多地探尋其中的寶藏,教學中不僅讓學生停留在背誦和理解的層面,還讓學生探尋其寫作特點。就此,我們師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收獲頗豐。
觀察下面這些經(jīng)典名篇中的句子,請問它們在表達上有何特點?
“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p>
——先秦《詩經(jīng)·氓》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p>
—— 先秦《詩經(jīng)·采薇》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p>
“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唐·王勃《滕王閣序》
“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p>
“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古詩古文中的這些句子是如何成為經(jīng)典名句的呢?放在一起會發(fā)現(xiàn),它們都有一種統(tǒng)一的句式——四字句。四言詩是先秦時期詩歌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其特點一是四字一頓,節(jié)奏鮮明,簡單明快,單純而有天籟的意味;二是偶數(shù)句比奇數(shù)句更容易給人一種古樸莊重的感覺??傊@一形式結構穩(wěn)定,讀起來簡潔上口,便于抒情,流傳幾千年不變。
看到這一句式在表達上的優(yōu)勢,那么如何引導學生也嘗試著進行這樣的表達呢?現(xiàn)代文的寫作,通篇都是四字句的寫作不現(xiàn)實,但可以從局部內(nèi)容的摹寫開始。于是,筆者就定位在了擬寫題目上。一個精彩的題目對作文的影響至關重要,說“一題定全篇”也不為過。文章題目要求表達簡潔生動有文采,很適合這類句式的運用,說做就做,果然有效,學生擬寫出了很多很精彩的四字句連用題目。
優(yōu)秀題目展示如下:
整句式
四四式《風雨既來,安之若素》葛雨涵
《難忍痛苦,何來成功?》段淑媛
《百煉成鋼,活出本色》王雨新
《靜對苦寒,自出梅香》岳依霖
……
隨著實踐的深入,學生發(fā)揮出了很強的創(chuàng)造力,在此基礎上又發(fā)展了其他的表達方式,如五五式、六六式、七七式等整句組合方式以及二八式、三七式、四六式等變式句組合方式,陸續(xù)擬寫出更多更精彩的題目。
優(yōu)秀題目展示如下:
整句式
五五式《名利浮如云,良訓勉兒孫》張瑾
《懷平和之心,成大美格局》石智彤
六六式《千金物有時盡,樹人訓無絕期》馬路瑤
《引創(chuàng)新之新風,展創(chuàng)業(yè)之光芒》趙柔萱
七七式《勿止逐夢艱辛旅,莫讓心志染銅俗》王含冰
《莫怨生平多苦難,平心靜氣去承擔》仲瓏瑀
變式句
四六式《痛苦如山,隱忍助我攀登》王心怡
《暴怒無用,何不坦然面對》魏旭迎
……
整句固然精彩,但整句并不是萬能句,一旦一些內(nèi)容不適合整句的表達方式,又該如何呢?我們師生繼而又開創(chuàng)了散句式表達方式,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又融入比喻、對比、擬人、化用、反問等一系列手法,拓寬了擬題的方法。
優(yōu)秀題目展示如下:
散句式
疑問句《學與業(yè)可相與謀乎?》范英皓
反問式《不堅持何以綻放》薛妍婕
否定句《莫被“微創(chuàng)”迷人眼》翟天祎
借代式《當“流俗眾”遇上“高大上”》葉林楓
比喻式《蝸牛也有隱形的翅膀》劉文轉
《為文化撐一把傘》張姝
對比式《百煉鋼不如繞指柔》劉文轉
《有夢不覺天涯遠》路薇田
……
學生自從靈活掌握了這些擬題方法,對自己的寫作自信心大增,在寫作時從容多了,不再為擬題唉聲嘆氣、叫苦連天,反而在擬題中獲得了成就感,愉悅感。這些擬題方法在實戰(zhàn)中也經(jīng)受住了考驗,學生在市級高二期末統(tǒng)考中大顯身手,作文拿到了55分、56分、57分等高分,有多人語文成績總分過130分,在高二年級上學期結束時能達到這個水平讓人欣喜不已。古詩文確是寶藏,真不愧是幾千年的文化精華,今人學習之后,仍能受益無窮。我不由地感嘆: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很好的文化財富,我們今人應惜之,學之,用之,拓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