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依爾·艾爾斯拉
摘要:開展語文教學,想要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學生自身是一大影響因素,除此之外,語文教師也是影響因素之一。語文教師自身的素質水平包含了教師的專業(yè)水平、思想以及人格,直接關系到語文教學質量的好壞,所以作為語文教師,需要從多個角度鍛煉自己,多個方面共同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質水平,以達到切實提升語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語文教學;教師;素質水平
隨著21世紀的到來,人們的素質對經濟發(fā)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學校是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陣地,而語文教師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的骨干和核心,其素質的高低對受教育者的創(chuàng)新精神、人文精神影響重大。因此,提高語文教師素質勢在必行。再者,應試教育使得語文教學過度看重分數,使得學生自身背負了太多的學習壓力。想要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語文教學的效果,教師首先應當提升自身的素質水平。
一、轉變傳統(tǒng)觀念,確定學生是課堂中心
在教學觀念上, 要改變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觀念,應該認識到語文教學是一門科學, 又是一門審美藝術。說它是科學, 是因為語文教學具有它自身必須遵循的客觀規(guī)律, 并由這些規(guī)律形成了自身的嚴密性和科學性。它主要包括實現確定的基本目標和中心任務的規(guī)律、教學對象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教學內容的科學邏輯結構規(guī)律, 以及教學模式對教學活動施加影響的規(guī)律等等。中學語文教改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應該在這樣的觀念指導下進行, 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說語文教學是門審美藝術, 是因為語文教學應該是一項充滿著美感的人文精神活動, 它必須從知識和美育的雙重層面出發(fā), 講究傳播過程的藝術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中心和主體,所以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學習的權利與個性以及說話的權力予以足夠的尊重。對于教師說的一定是對的這種觀念一定要拋棄。要讓學生保持著自主和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心態(tài)開展學習活動。實際的教學過程,很多教師希望完全掌控課堂一切,所以就成為了課堂的中心,這就導致學生自身沒有學習自主性,對于學習沒有興趣深入鉆研,逐漸的失去了創(chuàng)新的精神。因此想要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語文教師應當對自身的觀念進行徹底的改變,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逐漸對學習語文產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二、通過創(chuàng)新開放的語文教學情境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盡管當前一直在提倡創(chuàng)新和開發(fā)的教學方式,但是實際上目前課堂教學中依然沿用傳統(tǒng)的封閉式教學模式的還有很多??此崎_展的是啟發(fā)引導教學環(huán)節(jié),實際上依然是教師的“一言堂”,學生一直是處在被灌輸的位置,整個教學的側重點都是結論,對于過程 并不看重,教學中沒有體現出個性化和針對性,忽略了學生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作為語文教師,應當具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通過營造開放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去鉆研探索語文知識。構建的開放性的語文課堂,將會是充滿生機并且較為隨意的,通過這樣的課堂能夠使得教師和學生之間實現情感的深入交流溝通,并且能夠及時的反饋各方面的信息,通過輕松和自由的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智慧和思想。讓學生能夠與同學和教師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新成果,切實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作為語文教師應當從較為獨特的角度思考和看待事物
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是需要教師來啟發(fā)和引導的。并且只有教師先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才能夠深遠地影響學生。因此教師需要將自身轉變?yōu)閷W者型的教師,具備深厚的學術功底,通過提升自己的師資,達到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的目的。語文教師組織了語文教學活動,但是其自身也需要參與到學習中去,只有對語文教學有著足夠的了解和創(chuàng)新,才能夠借助自身的經驗和感悟對學生進行科學和有效的引導。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各種感悟進行總結和提煉,幫助學生的思維走的更遠,通過自身深厚的學術功底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感悟和鑒賞,而不是停留在膚淺的表面。
四、不同的教師應當具備專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
語文教學過程中,影響學生的不僅僅是所傳授的教學內容,除此之外,教學的風格與方式也都會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產生影響。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而言,其形成過程中會受到教師教學風格的顯著影響。因為創(chuàng)新本身就是代表了學生自身的個性的體現,教師的教學風格也是其個性化創(chuàng)新的結果,所以教師自己的教學風格可以顯著提高教學的效果,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產生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失去了教學風格的影響,千篇一律的語文教學會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更不可能出現創(chuàng)新的意識。當前的語文教學大家在教學過程中都擁有自己的特點鮮明的教學風格,無論是嚴謹還是幽默,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的教學風格是有所調整的,而且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的教學風格也會有所變化,以達到針對性的教學的目的。
五、通過切實開展實踐活動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需要建立在教師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yǎng)水平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上。對此,教師需要采取多種措施來提升自己,例如,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海量的閱讀各種古今中外的經典名著,以積淀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通過對各種教育理論專著進行研究來鞏固自己的教學理論基礎;通過對各種實驗教學成果了解整理,逐漸的拓寬自己的教學視野。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果沒有濃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深厚的學術功底,勢必無法沉淀自己的人生,無法提升自己生命的質量。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地對教學的藝術進行創(chuàng)新和深化,并且毫不偷懶的準備和安排好每一堂語文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通過精彩或者是新穎的講解,吸引學生投入到語文學習中來,幫助學生及時的發(fā)現自身的問題,并且嘗試著解決問題。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范圍,并且要善用各種教學設備及手段,提高自身對于信息的獲取、處理以及轉化和傳遞的能力,拓展語文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空間,轉變教學的模式,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達到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目的。
六、總結
在當前社會,語文教學要求的不斷提高使得對于語文教師的素質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但是因為諸多內外因素的共同影響,語文教師的素質水平并不能很好的滿足語文教學的需求。想要提升語文教學的水平,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語文教師不僅需要具有深厚的文學語言的功底,還需要對語文教學的科學規(guī)律深入鉆研,并且對語文教學的理論熟練掌握。通過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擴展知識結構視野來切實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真正實現語文教學的改革和教學效率的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丁繼斌.素質型語文教學管窺[J].淄博師專學報.2016(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