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龍
【摘要】隨著中國的崛起,“中國威脅論”也開始頻繁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線當中。中國崛起后和各國的利益摩擦是其出現(xiàn)的最主要的原因。但不能否認的是,歷史上以中國為主導的“朝貢體系”對當今東亞各國影響巨大,成為“中國威脅論”出現(xiàn)的主要的歷史原因。但近年來有不懷好意者試圖通過歪曲解釋歷史上的“朝貢體系”,企圖證明中國崛起后一定會稱霸,重建“朝貢體系”。
【關鍵詞】朝貢體系 中國威脅論
“中國威脅論”是在中國快速崛起,影響力日益彰顯的時候所出現(xiàn)的一系列論調,這種論調通過大肆渲染中國的崛起將會對周邊國家乃至是世界構成潛在威脅,欲造成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恐懼和不信任,從而孤立中國,最終阻止中國的崛起。隨著中國越來越強大,“中國威脅論”也是越來越有市場,有了一批忠實的擁躉。而至于“中國威脅論”得以甚囂塵上的原因,除了中國崛起后和各國在利益方面的摩擦這一現(xiàn)實因素外,我們還不得不提到“朝貢體系”這一歷史因素。正是因為歷史上的東亞長期處于以中國為主導的“朝貢體系”當中,中國和亞洲各國的政治地位長期不平等,所以當中國再次崛起時,東亞各國難免感到不安,也因此“中國威脅論”有了滋生的土壤。
一:“朝貢體系”的史實是“中國威脅論”產生的歷史原因
朝貢體系,起源于先秦時代的五服制,巔峰于明清王朝,解體與清末。在整個東亞的歷史中,中國始終處于東亞秩序的中心位置,以絕對的實力主導著東亞的秩序。朝貢體系曾是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傳統(tǒng)關系的主要形態(tài),進而成為近代以前以中國為中心之整個東亞地區(qū)的一種基本國際關系形態(tài)。在這種關系中,中國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政治地位高于周邊一切藩屬國,直接體現(xiàn)為藩屬國政府是否合法取決于中國統(tǒng)治者的承認。值得一提的是在“朝貢體系”之下,中國政府所追求的也僅僅是各國對中國統(tǒng)治者的臣服姿態(tài),而不是實際上真正的直接控制藩屬國。雖然“朝貢體系”已成歷史,但仍然對現(xiàn)在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可以說,“中國威脅論”得以出現(xiàn)并發(fā)展壯大是與古代的“朝貢體系”分不開的。古代中國在歷史的長河中有很長的時間里對亞洲地區(qū)是有著決定性影響,盡管朝貢體系已經不復存在,但那些揮之不去的等級意識、等級觀念一直深深的埋在人們的心中,在整個社會、整個民族的心理文化中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重新崛起的中國在未來地區(qū)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會給亞太地區(qū)帶來什么樣的變化無形間使得“中國威脅論”更加有市場。對于東亞當事國來說,歷史的影響不可能一日消除。在中國強大后,面對來自中國的中國各方面的競爭,再加上曾經“朝貢體系”的歷史現(xiàn)實,就很容易導致“中國威脅論”的散播和壯大。
二:新時代下“朝貢體系”更容易被誤解,對“中國威脅論”的壯大推波助瀾
時至今日,當初臣服于中國的東亞各國早已紛紛獨立?!爸鳈唷边@一在東亞歷史上相當模糊的概念已經被各國所接受,依靠實力干涉他國內政的時代一去不回。在這種條件下,東亞各國看待“朝貢體系”更多的是誤解。但若是將其放在當時的特殊歷史條件下看待,“朝貢體系”并非那么恐怖,歷史上中國將各國納入這一體系的手段不是暴力和征服,而是強大的綜合實力所產生的吸引力,就比如唐朝時日本對大唐全方位的學習。而且在臣服于中國后,中國會為該國家提供保護,若是進貢還可以獲得豐厚的經濟利益,這可以算是一種交易。但是從現(xiàn)代人的角度看這種不平等的政治秩序確實是無法接受的。歷史上韓國和中國有相似的文化,而今日當韓國在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制度都與中國漸行漸遠的時候,對于中國的崛起,韓國上下并不能以平常的心態(tài)去接受這一事實?!爸袊{論”在韓國有相當大的影響力。2011年2月20日,《朝鮮日報》發(fā)表文章,比較了《環(huán)球時報》一篇評論與1393年明太祖朱元璋致朝鮮太祖李成桂的信件,結論是“口氣驚人相似”。該文分析指出,“中國人的這種歧視性韓國觀可追溯到封建時代的‘朝貢——冊封關系。根深于中華思想,把韓國當作小國的中國人的優(yōu)越感最近呈現(xiàn)出在此抬頭的跡象?!焙芏嗳讼嘈琶襟w所說的,擔心中國強大后會試圖恢復古代的朝貢體制。同時據(jù)一項中國學者對韓國民眾的調查顯示,27.3%的韓國民眾表示對中國崛起而擔憂的原因是害怕中國成為霸權國家。除了韓國對“朝貢體系”充滿了不滿之外,一位新加坡的資深國際問題專家竟公然聲稱中國的東盟自由貿易區(qū)政策是“朝貢體系”的繼續(xù)。各國以“朝貢體系”為依據(jù),借歷史來抨擊中國的言論不絕于耳。可見新時代下,對于“朝貢體系”不全面的認識對于“中國威脅論”的發(fā)展和壯大起著重要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中國威脅論”的出現(xiàn)并不是偶然的,有歷史的原因,也有現(xiàn)實的原因。在“中國威脅論”不斷擴散壯大的背后我們可以看出“朝貢體系”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朝貢體系”的歷史事實說明了東亞歷史上存在著一種政治地位不平等的秩序,這也是“中國威脅論”產生的歷史原因,另一方面是時代的變化使人們并不能全面客觀地看待“朝貢體系”,這為“中國威脅論”的發(fā)展壯大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對于“中國威脅論”中國不能掉以輕心,我們必須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解釋自己的歷史,在切實地做出和平發(fā)展的姿態(tài)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掌握對我們歷史的解釋權,使各國對“朝貢體系”有一個客觀地認識。但無論是歷史上的中國還是現(xiàn)在,中國都無心稱霸,更不會擴張。中國的發(fā)展和崛起為各國所帶來是和平和巨大的經濟利益,并不是戰(zhàn)爭和不平等。中國自古就是熱愛和平的國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中國都有足夠的證據(jù)證明自己。
參考文獻:
[1]權赫秀.《中國古代朝貢關系研究評述》,《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3期,第124頁.
[2]吳洪君.朝貢體系的歷史遺產及其對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影響.
[3]http://view.news.qq.com/zt2012/zccg/index.htm
[4]吳洪君.朝貢體系的歷史遺產及其對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的影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