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靈娥
高效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障,是減負增效的重要舉措,因此,實現(xiàn)高效課堂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從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課內外結合、融洽師生關系、關注個體差異、堅持教學反思等五個方面,探討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高效課堂個體差異教學反思學習方式師生關系一、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呈現(xiàn)活力型課堂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探究欲望的源泉,只有從學生興趣入手,才能粘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專注于課堂學習中,才能保證學習效果。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給學生呈現(xiàn)富有活力的課堂,教師可采用啟發(fā)誘導式、情境教學法、角色體驗法等多種教學手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交流,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赏ㄟ^對文中的人物的理解,采用誦讀、表演等方式,入情入境,走進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領略文章的中心思想,感悟人物的思想品質。通過變革學習方式,使學生學習變被動為主動,變厭學為樂學,真正貫徹“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讓學生處于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構建知識,從而實現(xiàn)有效教學。
二、課內外有機融合,創(chuàng)設開放型課堂
學生是一個具有無限潛能的個體,具有強烈的探究欲望,教師在教學中,充分研讀教材,了解學生的現(xiàn)有知識起點,判斷學生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利用網絡、書本、查訪、調查和實踐等方式挖掘課外學習資源,將學科課堂教學、學科課外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形成課內課外結合的教學體系。這樣,教學資源豐富而深刻,學生主動搜集學習素材,獲取了更豐富的學習資源,開闊了視野,拓寬了知識面,增強了教學效果的深度和廣度,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可結合教材中的教學內容,安排外出參觀學習、調查調研、實踐操作等活動,使教學跨越課堂,跨越校門,幫助學生實現(xiàn)間接知識與直接經驗的結合,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三、融洽師生關系,營造和諧型課堂
營造寬松愉悅、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催化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老師和學生應該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激勵性語言進行賞識性評價和發(fā)展性評價,賞識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和閃光點,激發(fā)學生未來發(fā)展的無限可能,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愛的語言,真誠的微笑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濃濃的愛意,師生變?yōu)榕笥?,溝通交流順暢了,尊重和信心增強了,學習效率自然就提高了。當一個教師真心地愛學生的時候,就會尊重學生作為人的權利和尊嚴,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就會接納學生獨特思想和行為,并且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和條件,讓學生充分發(fā)現(xiàn)自己、發(fā)展個性。和諧的課堂氛圍為教學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學生在輕松愉快中求知,不僅收獲了知識,提高了能力,還培養(yǎng)了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關注個體差異,創(chuàng)建梯次型課堂
新課標指出,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孩子的發(fā)展。學生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差異的形成存在各種各樣的原因,如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個人因素及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其差異主要是:知識儲備性差異、學習習慣性差異、學習能力性差異和學習品質性差異等,如何在教學中縮小差異,這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突破齊頭并進的局面,倡導分層遞進,因材施教。分層次制定教學目標和要求,課后布置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個性化作業(yè),照顧到每個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將教學要求置于各層次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之中,使教學要求與學生學習可能性相互適應。通過對學生的分層教學、練習、輔導、評價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充分的發(fā)展和提升,從而也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五、重視教學反思,構建學習型課堂
課后進行的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高教師的知識技能、專業(yè)能力。教學反思的目的是為了改進教學,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發(fā)展,根本任務是探究和解決課堂教學出現(xiàn)的問題,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有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組織的環(huán)節(jié)、教學策略運用以及師生互動等情況等。
教學反思的方法多種多樣,常用方法有反思總結法,是指總結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學實踐活動中的經驗與教訓的方法;教研反思法是通過與教研組的其他教師交流研討來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通過同伴互助,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翻轉課堂法指通過錄像手段再現(xiàn)整個教學過程,讓教師以旁觀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的方法,引導教師自我反思,改進教學;教后記反思法指把教學中感受深刻的細節(jié)記錄下來,寫成教學后記,不僅記下教和學的成功與失敗,而且還要有自己的分析、感想、體會、新的認識和改進意見,使其成為今后教學的有益借鑒。教師通過教學反思,不斷總結優(yōu)點及不足,不斷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教師形成思考的良好習慣,也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