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孟元 手繪_武岳
排氣
文_王孟元 手繪_武岳
對于一個喜歡車的人來說,排氣的聲浪就像是進軍時嘹亮的號角,悅耳動聽。但對于一個癡迷于車的人來說,排氣可不只是聲音那么簡單。
在說起如何改裝排氣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排氣的結構。排氣系統(tǒng)主要包括排氣歧管、排氣管以及消聲器。廢氣從連接燃燒室的排氣口,經由排氣歧管、排氣管前中段(包括三元催化轉化器)和排氣管尾段(俗稱尾排),最后排放至外界空氣中。本著由淺入深的順序,我們先從比較好改裝的排氣尾段說起。
由于排氣的消聲鼓位于尾部,所以對于只追求聲音的同學們來說,僅在尾段進行改裝的工作就足夠了。想把聲音提高,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改直排。許多人覺得直排會讓排氣變得順暢,這樣車的動力提升上去的同時,聲音還炸裂,像房車賽車一樣。改直排的做法也許會提升車輛高轉速時的動力,但是低扭的輸出會受到削弱,對于我們日常用車來說,這種改裝方式既不適于提升動力,也不利于鄰里關系的友好。
這時,我們就要引入回壓的概念了。發(fā)動機在工作時,排氣系統(tǒng)輸送的廢氣并不是連續(xù)不斷的,而是一波一波的;汽車發(fā)動機的氣缸數(shù)量越多或轉速越高,廢氣波越密集。高壓的廢氣波被高速排出氣缸后產生的低氣壓便是回壓。適量的回壓可使排氣系統(tǒng)內產生良好的吸啜效果。原理是:若排氣管直徑適中,第一波被排出氣缸的廢氣在膨脹后便會緊逼排氣管內壁向下游快速排出,同時在上游部分產生一個低壓區(qū),吸啜發(fā)動機排出的第二波廢氣。而第二波廢氣在緊逼排氣管內壁向外排出時,在其后方產生的低壓又在吸啜第三波廢氣,依此類推,使發(fā)動機不費勁地完成排氣動作之余,排氣效率也比完全不用排氣系統(tǒng)更高,殘余在氣缸內的廢氣更少,而氣缸內可容納供燃燒用的新鮮空氣也更多。所以,只有充分利用回壓和吸啜效果,排氣系統(tǒng)才能達到較高的性能?;貕汗挠泻芏喾N,較為常見的兩種是M鼓和S鼓。S鼓的體積較小,便于安裝。其原理是通過改變排氣的行程,來保證一定的回壓,從而提升車輛的低扭,同時聲音上也會有些提升,可以說是兼顧了性能與聲音,但這樣的回壓鼓其實不太適用于高轉速車型。而M鼓則更為全面一些,它的內部裝有一個可調節(jié)的閥門,通過改變閥門開閉的角度來調節(jié)回壓,如此一來車輛由低轉速到高轉速都會獲得相對合適的回壓。M鼓的排氣聲音會在一定轉速區(qū)間內較為明顯,轉速過高和過低時會處于一個“鄰居友好”的狀態(tài)。
汽車排氣的中段結構最為簡單,所以改裝起來也沒有太多選擇,多是與排氣其他部分一起進行改裝的。其實除排氣中尾段改裝外,對發(fā)動機性能有著最直接影響的是排氣歧管。對于整個排氣系統(tǒng)來說,最為直接影響到排氣效率的部分便是排氣歧管。排氣歧管與發(fā)動機排氣道直接連接,也是廢氣被排出燃燒室后經過的第一個通道。原裝的排氣歧管通常相對來講較為粗糙,從而會對氣流造成一定的阻力,并且因為要顧及到發(fā)動機艙內的位置安排,所以大多數(shù)原廠排氣歧管不會考慮各缸排氣管道的長度問題。我們所改裝的排氣絕大多數(shù)會使用內壁平滑的不銹鋼材質,講究的廠商則還在歧管連底座和接角的部位,采用特殊處理的焊接工藝并盡量緩和彎角,借此取得減少阻力、加速氣流的功效,等長的設計是為了解決上述的干擾問題,使每條歧管內的排氣壓力值相同,這種做法的目的是適當增加排氣回壓以保留低轉速扭矩的發(fā)揮。相對排氣中尾段改裝來說,精心設計的等長排氣歧管更能有效提高動力性能。
如你所見,排氣的改裝也是門學問,汽車的排氣還真沒有你想象得那般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