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瑩,黃志玉
(第三軍醫(yī)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重慶 400042)
護理風險管理在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楊 瑩,黃志玉
(第三軍醫(yī)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野戰(zhàn)外科研究所,重慶 400042)
目的 分析護理風險管理在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各25例。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取護理風險管理;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比較護理結果。結果 兩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95.03±0.62)分]顯著高于對照組[(84.35±1.85)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護理風險事故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8.0%)顯著低于對照組(3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護理滿意率比較觀察組(96.0%)顯著高于對照組(7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腦卒中患者的護理中,對患者采取護理風險管理,不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同時還能夠大大降低護理風險事故發(fā)生率,從而使患者對醫(yī)院的護理服務感到更加滿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護理風險管理;腦卒中;護理;應用效果
為了解護理風險管理在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本文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成兩組,各25例。觀察組男16例,女9例;年齡38~72歲,平均年齡(56.2±4.8)歲;病程1周~10個月,平均病程(3.7±1.1)個月。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36~70歲,平均年齡(55.8±5.8)歲;病程1周~11個月,平均病程(3.8±1.6)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于觀察組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取護理風險管理;對于對照組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比較護理結果。常規(guī)護理包括入院指導、環(huán)境護理、對癥護理、病情觀察以及健康宣教等。護理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為:①分析患者的具體情況,依據(jù)此來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給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加強查房巡視,第一時間發(fā)現(xiàn)問題并加以處理;②定期檢修維護醫(yī)院及病房內(nèi)的各項設施,對地面進行防滑處理,清理干凈水漬,存在危險隱患的地方放置好警示標志;③護理人員做好交接班,梳理好護理工作,將患者的情況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認真核對,然后交囑給交接護士,切實保障護理質量[1];④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及精神狀態(tài),認真了解及詳細掌握患者的情況,耐心回答患者的問題,對患者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提高患者的信心及治療依從性[2];⑤加強護理技術培訓,采用分層次培訓模式,定期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水平進行考核,使每名護理人員都深刻掌握腦卒中的相關知識及并發(fā)癥的預防措施,能夠正確識別風險,有效處理突發(fā)事故[3];⑥合理排班,保證護理人員的福利待遇,使護理人員休息充足,從而促使其在工作時態(tài)度更加認真、熱情;⑦建立健全風險反應機制,預先評估護理風險,提前準備好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演練,針對重點問題標示管理;⑨真實詳細記錄患者檔案,保證發(fā)現(xiàn)問題能夠第一時間找出原因。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護理質量評分
兩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95.03±0.62)分]顯著高于對照組[(84.35±1.85)分],(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2.2 護理風險事故發(fā)生率
兩組的護理風險事故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8.0%,顯著低于對照組36.0%,(P<0.05),見表2。
表2 兩 組的護理風險事故發(fā)生率對比[n(%)]
2.3 護理滿意率
兩組的護理滿意率比較觀察組96.0%,顯著高于對照組72.0%,(P<0.05),見表3。
表3 兩組的護理滿意率對比[n(%)]
腦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和多發(fā)病,該病是指因腦血管破裂發(fā)生出血或者血栓形成,從而引起腦部出血性或缺血性損傷。發(fā)病急、病情變化快、并發(fā)癥多以及致殘率和病死率高是腦卒中的主要特點。也因此,腦卒中護理任務非常繁重,難度也較大,對護理質量要求極高,一不小心即可發(fā)生護理風險事故。所以,臨床上除了要對腦卒中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外,還應采取護理風險管理,有效預警風險,提前做好應對準備,以避免發(fā)生各類護理風險事故,影響到患者的安全。
由本次實驗結果可知:兩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95.03±0.62)分]顯著高于對照組[(84.35±1.85)分],(P<0.05);兩組的護理風險事故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8.0%,顯著低于對照組36.0%,(P<0.05);兩組的護理滿意率比較觀察組96.0%顯著高于對照組(72.0%),(P<0.05)。故得出結論:在腦卒中患者的護理中,對患者采取護理風險管理,不但能夠提高護理質量,同時還能夠大大降低護理風險事故發(fā)生率,從而使患者對醫(yī)院的護理服務感到更加滿意,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張雪蓮,王學勤,夏訓敏. 護理風險管理在腦卒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34):210-211.
[2] 盧梅兆,邱笑玲. 風險管理在腦卒中住院患者預防跌倒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5,(08):176-177.
[3] 韓香平.探究風險管理模式在腦卒中患者壓瘡護理中的應用有效性[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08):149-150.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16.1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