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凡是有大變革的時代,都是大師集中涌現(xiàn)的節(jié)點,中國的戰(zhàn)國時期,民國時期,以及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都出現(xiàn)了很多不可復制的人才,也可以說是亂世出英雄。二戰(zhàn)以后的歐洲,汽車工業(yè)遭到重創(chuàng),同時也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復興,基本上擺脫了戰(zhàn)前馬車形式的車身,向新的設計思潮大步前進,也就在這個時期,意大利涌現(xiàn)出了三位史詩級的設計大師,他們的作品影響了汽車工業(yè)很多年,至今余音未散。沒錯,就是博通和他的兩位得意門生——喬治亞羅和甘迪尼。
從馬車作坊到世界級設計公司
博通公司真正的發(fā)展還是在二戰(zhàn)后,但是戰(zhàn)前博通和他的父親就已經(jīng)在意大利的汽車界打響了名聲。老博通曾經(jīng)靠修理馬車起家,后來為菲亞特沒計了spider SPA 23S這款車而名聲大噪,在二戰(zhàn)之前為菲亞特和藍旗亞設計了不少賣座的產(chǎn)品。
二戰(zhàn)之后,博通公司一樣受到了致命影響,博通意識到需要更便宜和新潮的產(chǎn)品才能打開市場,于是他們通過與阿爾法羅密歐公司合作,推出了Giulietta三廂轎車,摒棄了原先的豪華路線,更加親民并采用了更為流線的車身和全新的比例,Giulietta在歐洲獲得巨大成功,也標志著博通開始了新的時代。此后,B.A.T概念車、瑪莎拉蒂5000GT、阿斯頓馬丁DB4等一系列經(jīng)典車型使得博通公司成為世界知名的汽車設計公司。其實,在60年代以后,博通自己就很少專注于產(chǎn)品本身了,他更偉大的成就是培養(yǎng)了兩位之后與之其名的設計大師。
師出同門最后卻形同陌路
喬治亞羅和甘迪尼都是1938年出生,也都是毛遂自薦地來到了博通的公司,同樣在這里為博通設計了很多傳世之作,但是二人的風格卻格格不入,最后只能分道揚鑣。
喬治亞羅剛到博通的時候,已經(jīng)在菲亞特工作了一段時間,其設計天賦已經(jīng)初顯。最開始喬治亞羅并不被看好,但是他憑借自己出眾的才華完成了博通給他的第一個難題,完美地設計出了雪佛蘭Corvair testudo概念車,沒想到一炮而紅,雖然沒有最后量產(chǎn),但是這款概念車展現(xiàn)出來的超前理念影響了當時很多設計師。他在博通的6年時間里,不僅得到了博通的親自點撥,也為公司設計了諸如阿斯頓馬丁DB4,瑪莎拉蒂5000GT,以及法拉利歷史上最成功的250GT等一系列流傳后世的經(jīng)典作品。以至于在50年后,法拉利為了紀念喬治亞羅的貢獻,又邀請他再次設計了一款致敬歷史的GG50。
如此成功的喬治亞羅并沒有在博通工作很長肘間,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與同門師弟甘迪尼的矛盾,后者憑借蘭博基尼Miura名噪一時,同時也更好地繼承了博通對于直線的追求,并在此基礎上給跑車賦予了更硬朗的比例,更符合蘭博基尼中置發(fā)動機的布局。因為設計理念的不同,二人漸行漸遠,最終導致了喬治亞羅的離開。此后甘迪尼也為博通設計了很多代表性的車型,但是大部分都是蘭博基尼公司的產(chǎn)品,最重要的一款車就是Countach,這也是蘭博基尼里程碑一樣的車型,將楔形車身運用到登峰造極的水平,低矮的車身,簡潔的線條,卻勾勒出蘭博基尼狂野的本性,以至于至今蘭博基尼車型上依然能夠找到當年Countach的影子。
曇花一現(xiàn)的大師們
隨著甘迪尼離開博通自立門戶,意大利三位頂級設計大師開始了自己各自的軌跡,但是那個富有激情的年代一去不復返,此后他們雖然也推出了很多經(jīng)典的車型,被人津津樂道,但依舊無法達到共事時的輝煌,即使是大師,也有閃光的過程,也有歸于平淡的無奈。之后的設計界,也有幾位有很大影響的設計師,但都沒有重現(xiàn)輝煌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