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洪沛 康玉潔 王桂蓮
摘要 本文對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防治技術進行研究,田間試驗結果表明,在十字花科根腫病發(fā)病較輕的情況下,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治效果好于5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主栽秋白菜品種87-114極不抗根腫病,黃心類品種如東方皇冠、黃心F1及CR春喜白菜對十字花科根腫病有抗性。
關鍵詞 十字花科根腫?。凰巹?;防效;品種抗性
中圖分類號 S43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5-0098-01
近年來,十字花科根腫病在平度市發(fā)生和危害呈逐年加重趨勢,該病是由蕓苔根腫菌(Plasmodiophom brassicae wor.)引起的土傳病害,主要危害大白菜、油菜、蘿卜及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其中白菜和油菜發(fā)病最重,已成為當地一種主要土傳病害,目前對該病害的防治主要采用輪作、藥劑防治、生物防治[1-3]及選用抗病品種的方法。本試驗進行了大白菜和甘藍根腫病田間試驗以及人工接種對比試驗,研究了不同藥劑、不同品種之間對根腫病的防治效果,旨在找到防治根腫病的有效辦法。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分別安排在即墨市移風店鎮(zhèn)矯家莊村、南埠村和青島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綜合試驗場,兩地均常年種植十字花科蔬菜,部分地塊根腫病發(fā)生相當嚴重。
1.2 試驗材料
1.2.1 供試藥劑。5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由山西綠海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生產;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由浙江禾本農藥化學有限公司生產;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由青島奧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由山東澳得利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1.2.2 供試品種。青島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綜合試驗場試驗品種有87-114和83-1,均由青島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新技術開發(fā)中心生產;濰白7號、東方皇冠、黃心F1及CR春喜白菜,均由青島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蔬菜所提供。青島即墨市移風店鎮(zhèn)矯家莊村試驗品種為新秀白菜,系韓國生產;甘藍品種為種植戶從市場購買。
1.3 試驗方法
1.3.1 藥劑灌根試驗。試驗在即墨市移風店鎮(zhèn)矯家莊村進行,試驗地土壤為砂壤土,連續(xù)多年種植大白菜。新秀白菜和甘藍定植第2天后,每株灌藥200 mL,所用藥劑分別為50%五氯硝基苯500倍液、50%多菌靈500倍液、75%百菌清1 0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1 500倍液,以空白作對照。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30 m2。白菜5月25日收獲,甘藍7月8日收獲。每小區(qū)均隨機抽取10株統(tǒng)計產量,每小區(qū)隨機抽取35株調查病指[4]。
1.3.2 不同處理方法防效試驗。試驗在青島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綜合試驗場進行,試驗地土壤為砂壤土,連續(xù)多年種植大白菜,供試品種為87-114。處理1:空白對照;處理2:55 ℃溫水處理20 min,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處理3: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出苗后15 d及30 d 5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處理4: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出苗后15 d及30 d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處理5: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出苗后15 d及30 d石灰水灌根;處理6: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播種穴施+出苗后15 d及30 d灌根;處理7: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播種穴施+出苗后15 d及30 d灌根。每株灌藥200 mL,3次重復,小區(qū)面積36 m2,12月7日收獲[5-6]。
1.3.3 人工接種對比試驗。試驗安排在青島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院內方形水泥池內進行,采大田白菜根腫病病瘤,曬干粉碎后與細土混勻,均勻撒到每一個水泥池內。根據每個池內的大白菜品種或藥劑處理方式不同設7個處理。處理A:東方皇冠;處理B:CR春喜;處理C:黃心F1;處理D:87-114;處理E:5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處理;處理F: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處理;處理G: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處理。處理E、F、G播種品種均為87-114,播種時均穴施200 mL,出苗后15 d再灌根1次(灌藥液200 mL)。每池3 m2,定植10株,4次重復,播種時間為8月25日,收獲時間為11月18日。
1.4 調查統(tǒng)計
根腫病分級標準:0級—根部無根瘤;1級—根瘤占根部的1/4以下,且根瘤??;3級—根瘤占根部的1/2~2/3,且根瘤較??;5級—根瘤占根部的1/2~3/4,且根瘤較大;7級—根瘤占根部的3/4以上,全根長滿根瘤。病情指數、防治效果計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數=Σ(發(fā)病株數×相應病級數)/(調查總株數×7)×100;
防治效果(%)=(空白對照區(qū)病情指數-藥劑處理區(qū)病情指數)/(空白對照區(qū)病情指數)×100。
所得數據用 SPSS Statistics 17.0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4種藥劑對大白菜和甘藍根腫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1可知,4種藥劑對根腫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效果較其他2種藥劑好,4種藥劑處理區(qū)的產量均較空白對照有所提高。
2.2 不同處理方法對大白菜根腫病的防治效果
該試驗大白菜播種時間為8月中旬,由表2可知,整個地塊根腫病發(fā)生較輕,各處理之間產量差異不顯著,但部分處理病情指數明顯較低,如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處理(處理7、6),病情指數分別為1.17和2.31,病指防效分別為90.63%和81.49%,明顯高于其他處理。endprint
2.3 不同品種對大白菜根腫病的抗性對比效果
由表3可知,不同品種之間對根腫病的抗性差別很大,秋季主栽品種87-114極不抗根腫病,東方皇冠和黃心F1高抗根腫病,83-1抗病效果也好于87-114。
2.4 人工接種下不同處理對大白菜根腫病的防治效果
由表4可知,在高劑量人工接種情況下,處理A、B、C均不感染根腫病,說明品種東方皇冠、CR春喜和黃心F1對根腫病菌免疫,藥劑處理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幾乎沒有產量。
3 結論與討論
87-114大白菜品種是青島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于1987年推出的一個非常優(yōu)秀的秋栽白菜品種,栽培地域廣、面積大,但其非常不抗根腫病。試驗結果表明,在十字花科根腫病發(fā)病較輕的情況下,藥劑可一定程度地控制病情,其中,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要好于5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和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的效果。在發(fā)病嚴重的地塊,建議與非十字花科作物輪換倒茬,或改種抗病品種。
不同品種對比試驗中,東方皇冠、CR春喜和黃心F1均對根腫病菌表現出免疫,但3個品種較87-114熟性早、耐儲性差,不適宜冬儲。因此,在有十字花科根腫病菌的地塊,種植戶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品種,或選擇有效藥劑進行防治。
4 參考文獻
[1] 劉亞培,王芳展,胡帥,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及其綜合防治技術[J].浙江農業(yè)科學,2012(5):694-697.
[2] 潘仰星,陳陽,吳曉華,等.抗根腫病大白菜品種對比試驗[J].長江蔬菜,2010(5):47-48.
[3] 李妍,謝學文,石延霞,等.防治白菜根腫病的藥劑篩選[J].農藥學學報,2010,12(1):93-96.
[4] 趙俊,巫東堂,王秀英,等.不同類型大白菜品種根腫病抗性試驗[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6(6):822-824.
[5] 杜艷,劉郵洲,李建斌,等.十字花科根腫病研究現狀及展望[J].江蘇農業(yè)科學,2014(10):122-126.
[6] 王靖,黃云,李小蘭,等.十字花科根腫病研究進展[J].植物保護,2011(6):153-1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