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夏
情迷大天津
◎董曉夏
都說天津人懶,不愛出門,我就是個典型。小學、中學、高中、大學,我從來沒離開過腳下這方熱土。這顯得我和其他八零后同齡人有點格格不入。每次和閨蜜們聚會,跟她們一起暢聊旅游時,我都是個安靜的傾聽者,也會羨慕她們哪里都去的瀟灑,可是我只愛待在家里,待在我熟悉的大天津。
上大學時,我主修英語,選修韓語。因為二外(選修的第二門外語——韓語)成績優(yōu)異,獲得了交換生的資格,年輕氣盛的我只身去了韓國兩年。剛到韓國,一切都是陌生的。每頓飯都是辣的,而且從早點就開始吃米飯,這是我最不適應的地方。我想念煎餅果子、老豆腐、鍋巴菜……在天津,一周的早點可以不重樣地吃;在韓國,唯一清淡點兒的早點只有紫菜包飯。與家鄉(xiāng)暫別兩年,我想念的不僅是爸爸媽媽,還有家鄉(xiāng)的美味佳肴。
現(xiàn)在,偶爾隨家人去外地旅游,待上四五天,對于我來說簡直是煎熬,只要一進天津境內(nèi),聽到一句純正的天津話,我瞬間變得舒服自在了。就算是近鄰——北京,也幾乎是當天去當天回,任何事情都沒有火速返回我大天津重要。這是一種怎樣的情結(jié),連我自己也搞不懂。
在外地人眼中,來到天津就一定要去南市食品街,因為那里聚集了天津最有名、最美味的小吃。我小時候就住在南市食品街周邊,在這里還發(fā)生過一次“大事件”。聽媽媽講,有一次她帶著我來食品街買東西。那會兒的食品街雖然沒有現(xiàn)在的客流量大,但也是個熱鬧非凡的地方。就在媽媽買菜的空檔,我,不見了……那會兒,我只有兩三歲,說話說不利索,更不知道回家的路。這么個四通八達的地方,放眼望去全是人,媽媽急得已經(jīng)喊不出話來……頭上綁著兩個粉色蝴蝶結(jié)的小辮子,身上穿著一件白色的小連衣裙,腳上踩著一雙乳白色的小涼鞋,身高還不足一米的我,在人群中太難被發(fā)現(xiàn)了。幸運的是,即將崩潰的媽媽在不遠處發(fā)現(xiàn)了正低著頭一走一晃的我。我沒有哭,可能還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只是低著頭,擺弄著肉肉的小手,漫無目的地走著……雖然我的腦海里并沒有存留這段記憶,但每次聽媽媽講,我都感到后怕,如果那次我走丟了,現(xiàn)在的我會在哪里,做些什么?流浪?乞討?尋親?……
能一直生活在天津真好,我也越來越愛這座城市。愛她的實在、愛她的悠閑、愛她的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