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宗祥
三穗縣人民醫(yī)院 貴州三穗 556500
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臨床療效對照研究
帥宗祥
三穗縣人民醫(yī)院 貴州三穗 556500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甲狀腺切除術在治療甲狀腺瘤中的臨床療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選擇70例甲狀腺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合臨床治療差異分為甲組和乙組,分別給予傳統甲狀腺切除術和改良小切口手術進行治療,對治療效果進行分析。結果:結論:對甲狀腺瘤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術方式進行治療,其效果明顯,對患者自身無明顯影響,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改良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甲狀腺瘤
甲狀腺是當前常見的癥狀,多以頭頸部比較常見,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該病分為良性和惡性,在臨床研究中針對其特殊性,需要從實際情況入手,結合病情變化,及時采取方式進行治療。傳統甲狀腺切除術耗時比較長,手術治療效率比較低,甚至對患者自身產生影響。改良小切口治療方式優(yōu)勢明顯,不良反應比較少,為了對上述兩種治療方式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比較,選擇70例甲狀腺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合臨床治療差異分為甲組和乙組,分別給予傳統甲狀腺切除術和改良小切口手術進行治療,對治療效果進行分析。詳細如下:
在本次研究中選擇70例甲狀腺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合臨床治療差異分為甲組和乙組,詳細資料如表一:
表一:甲組和乙組的基本資料
兩組患者年齡在年齡和性別等常規(guī)性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臨床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甲組患者采用傳統甲狀腺切除術進行治療,應用阻滯麻醉,在患者頸前2cm處做出切口,切口兩端到患者胸鎖外緣。通過高頻電刀對頸前筋膜和間隙進行分離,結合腺瘤位置、體積和數量確定手術范圍。術后進行引流操作,對切口進行縫合加壓[1]。
乙組采用改良小切口方式進行治療,在平行鎖骨上1-2cm設計切口,切口長度為4-6cm,切開后用電刀進行切割分離,而后進行游離操作,上緣至甲狀軟骨,下緣皮瓣進行游離。在甲狀腺真假包膜間鈍銳結合分離到甲狀腺上和外則,保證腺體和上下前面的組織充分分離,將良性瘤提起,進行縫合操作。切斷甲狀腺韌帶使其充分分離后能達到滿意的效果,最后進行包塊切除,為了避免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現象,術中需要避免對神經系統造成影響,切口縫合采用 0號絲線,檢查是否存在滲血現象,而后對其進行縫合,不放置引流管[2]。
在本次研究中對甲組和乙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和住院時間進行對比。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X2檢驗,當P<0.05 說明比較結果存在明顯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在本次研究中,乙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和住院時間等明顯少于甲組,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如表二:
表二:兩組患者觀察指標對比
在本次研究中對甲組和乙組的不良反應率進行對比,乙組不良反應率 5.7%,甲組不良反應率 11.4%,乙組的不良反應率明顯少于甲組,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如表三:
表三:甲組和乙組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甲狀腺瘤屬于良性腫瘤,女性患者例數比較多,該病發(fā)展比較緩慢,臨床表現不明顯,瘤體本身光滑,不存在粘連和其他不良癥狀。該病對患者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影響,針對其特殊性,需要從實際情況入手,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干預治療。有效的治療后,能延長患者生命周期[3]。
針對疾病特殊性,傳統治療方式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橫斷患者頸前肌群,會導致患者頸部皮膚、甲狀腺和皮下層出現粘連的現象,導致肌肉活動受到影響。術后可能會出現其他不良現象,包括:吞咽障礙和發(fā)音障礙等,部分患者頸部形態(tài)改變,直接影響外觀,不利于患者康復[4]。隨著臨床醫(yī)療衛(wèi)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改良小切口治療方式應用優(yōu)勢明顯,直接由頸白線達到甲狀腺,不用進行縫合處理,對患者自身無明顯影響,不會影響到頸前肌肉運動,手術過程中不必要進行引流操作,術后能盡快恢復,優(yōu)勢明顯。針對臨床治療的指標要求,醫(yī)護人員必須了解手術基礎要求,根據臨床特點和應用要求進行治療。術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存在相關并發(fā)癥和衍生癥狀,改良小切口治療方式切口長度小,不會出現嚴重的瘢痕現象,美觀性比較強,術后用衣服遮住傷口即可。此外創(chuàng)傷口不容易出現感染的現象,在治療階段醫(yī)護人員要掌握該術式的具體要求,將頸白線切開足夠長,充分顯示甲狀腺的峽部及腺葉的下極,為了避免對喉返神經產生影響,手術階段需要避開重要神經,避免出現神經損傷的現象,衍生其他不良癥狀。小切口手術方式切口小,病例選擇階段甲狀腺腫塊<4cm,在診斷階段要結合超聲、CT和MRI等進行檢查,避免出現誤診的現象。超聲檢查方式通過特定的方式診斷甲狀腺結節(jié),優(yōu)勢突出。部分患者心理壓力比較大,擔心預后治療產生不良反應,因此在治療階段需要從實際情況入手,結合具體情況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溝通,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干預性治療,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使其積極配合接受治療,進而提升整體治療效果[5]。
乙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和住院時間等明顯少于甲組,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和乙組的不良反應率進行對比,乙組的不良反應率明顯少于甲組,組間數據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甲狀腺瘤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術進行治療,其優(yōu)勢明顯,創(chuàng)傷小。
綜上所述,改良小切口手術在治療甲狀腺瘤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能減少術后并發(fā)癥,值得推廣和應用。
[1]王震宇.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的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05(12):158-159+162.
[2]肖剛,劉立新,李丹.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50例甲狀腺瘤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13:1086-1088.
[3]高峰,吳遲.傳統甲狀腺切除術與改良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的臨床療效比較[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16,05(01):514-516+561.
[4]蘭樹偉.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的療效對比[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26(12):5198-5199.
[5]王獻華,李正起.改良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瘤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2,16(01):220-221.
R156
A
1672-5018(2017)01-04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