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
摘 要: 語域理論是韓禮德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中的重要理論之一,具體包括語場、語旨和語式。本文試從這三方面分析湖北安陸方言的特征,并探討語域分析對方言理解的啟示。
關鍵詞: 語域理論 語場 語旨 語式 方言
一、引言
方言是語言的變體,湖北安陸方言是一種典型的地域方言。安陸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其方言屬于湖北境內(nèi)的江淮官話區(qū),亦即楚語區(qū),跟西南官話、贛語緊鄰,因而方言內(nèi)部許多問題都比較復雜,既有安陸方言特有的語言現(xiàn)象,又有與其他方言一致或交叉的語言現(xiàn)象,但是總體來說安陸方言活潑、俏皮、娛樂、生動。因為方言受制于特定的地域場合,是一定交際環(huán)境、交際對象的產(chǎn)物。本文試圖以韓禮德的語域理論為基礎,從語場、語旨和語式三個方面分析湖北安陸方言的特點,指出語域分析對方言理解的啟示。
二、語域理論
語域這個概念最初由Reid在研究雙語現(xiàn)象時提出。1961年,韓禮德等人在研究“語言規(guī)劃框架”時,對語域進行了進一步研究,他們認為:“語言將隨著其功能的變化而變化,情景不同,語言不同。這種由用途區(qū)分的語言變體就是語域?!盵1]韓禮德將決定語言特征的情景因素歸納為三方面:語場(Field)、語旨(Tenor)和語式(Mode)。語場是指實際發(fā)生的事情,指語言發(fā)生的環(huán)境,包括談話話題,講話者及其他參與者所參加的整個活動;語旨指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包括參與者的社會地位及他們之間的角色關系;語式指語言交際的渠道和媒介及修辭[2]。語境的這三個組成部分決定著語言意義系統(tǒng)的三個組成部分: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其中任何一項的改變都會引起參與者所交流的意義的變化,從而引起語言的變異,產(chǎn)生不同類型的語域[3]。語域理論不僅是研究語言學本身的重要方法,而且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三、安陸方言的語場
語場指正在談論的事情,換言之,指的是話題或言語交際的范圍,可分為專業(yè)性的和非專業(yè)性的。方言屬于后者。方言語境交際的真實性使方言交際者既可以真切感受到交際雙方所處話語情景的氣息,又可以借助具體的情景、社會、文化語境提供的相關信息補充、完善語言所傳遞的信息量的不足,從而較好地實現(xiàn)一定的交際目標。安陸方言地域性強,活潑、俏皮、娛樂、生動,由安陸話編排的湖北大鼓亦是幽默風趣的,此處節(jié)選張明智:《這樣的媳婦》安陸方言唱詞:
我的愛人叫郭西娥 郭西娥啊 我們那里的街坊都叫她是個‘惡雞婆蠻多人都曉得她呢拐(壞)得很 她跟我姆媽的感情一向都不和 開口就罵舉手就動家伙 左領右舍個個見了她都在擺腦殼(搖頭) 這些時我屋里從來沒有平息過 大鬧三六九小鬧天天有 比鬧天宮還要熱鬧得多 婆怪媳媳怪婆 婆婆怪媳婦媳婦怪婆婆 怪來怪去都怪我 我正好比那個老鼠鉆風箱 兩頭受氣 這個夾腸餅子(中間人) 我不曉得吃了有幾多(多少) 昨晚夜八點鐘剛剛打過 我屋里像戲院子開了鑼 我的姆媽眼淚婆娑地在那床頭坐 我的愛人在一旁滿不在乎地把瓜子嗑 世間上的婆婆有千萬個 沒看到像你這樣的慫婆婆 又討人嫌有啰嗦 光在你的兒子面前把拐戳(說壞話) 說我輸懶好吃算頭一個 又說我比枯麻花還要焦得多 說什么樓上趙家的媳婦該幾好(非常好)……
作者巧妙地將本土方言與當?shù)厝藗兯P注的婆媳相處的話題結(jié)合起來,調(diào)侃虐待婆婆的媳婦郭西娥,她虐待婆婆,結(jié)果自己的母親被媳婦虐待,最后在兩位老人的互相傾訴中,她終于自我醒悟。成功的作品要最大限度地獲得觀眾的認同,就必須在情感層面爭取觀眾的共鳴。在舞臺表演時,表演者用地道的安陸話再配以生動的表情、詼諧的動作取得了極好的演出效果,充分體現(xiàn)了語場的作用。
四、安陸方言的語旨
語旨指語言的正式程度,即一定情景下角色之間的關系。語旨特征常借助不同的詞匯(包括稱謂方式)、句法手段得以實現(xiàn)。方言交際雙方是在多種場景下進行交談的,所以在交談的時候必須顧及對方的身份、地位、年齡。安陸方言也是如此:
情景1:晚輩在感謝長輩的時候通常說:“列得個臘問恩諾哦!”(這真是得感謝您?。。?/p>
情景2:父母對做錯事的孩子說:“恩怎嘛列勺啊,勺的媽著叫不到哦!”(你太傻了,傻到極點了?。┻@里有個隱喻在里面,表達生動幽默。
情景3:菜市場:隨處都可以聽到小販們吆喝:“大家隨便看哈,要母絲有母絲?!保ù蠹译S便看要什么有什么。)此處的方言表達就稍顯得隨意大眾化。
在安陸方言中還有許多體現(xiàn)不同語旨關系的生動形象的例子,用語旨來解釋就是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在方言中的體現(xiàn)就是有不同的表達,豐富了表達,達到了交際目的。
五、安陸方言的語式
語式指的是語言交際的渠道和媒介,主要有口語和書面語兩類。方言交際主要是口語形式的交流,因此,方言是一種口語式語體。就安陸方言而言,其動詞的體貌、語氣詞、疑問句、程度表達、指示代詞等生動地體現(xiàn)了極具地方特色的口語式語體。
(一)安陸方言動詞的體貌。主要體現(xiàn)在這幾個詞語里面:“著”、“起”“在”、“倒”、“了”、“了的”。其體貌表達的特點是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此處以“著”為例。在安陸方言中,它是先行體標記,表示先行的語氣,意為“先……再說”,表示一個行為事件的發(fā)生,必須以另一個行為事件作為先決條件[4]。在安陸方言中隨處可見:
例1:“嗯莫搶嘴,緊他說完了著?!保銊e插嘴,讓他先說完了再說。)
例2:“等一哈吃了飯著,再去放牛?!保ǖ纫粫撼粤孙堅偃シ排!#?/p>
(二)安陸方言的語氣詞。安陸方言中常用的語氣詞有:“啊、吧、唄、哈、嗬、喲?!边@些語氣詞使得安陸方言的口語表達生動活潑、俏皮幽默。
例3:“一定要聽你媽媽的話哈!好好讀書哈?!?/p>
例4:“嗯跟我拿遠些嗬!莫待諾兒瞎說。”(你給我走遠一點兒啊,別在這兒亂說。)
(三)安陸方言的疑問句。安陸方言的疑問代詞與普通話的疑問代詞在詞形上略有區(qū)別,如:“幾”相當于普通話里的“多”,“做么事”相當于普通話里的“為什么”,“怎么兒”相當于普通話里的“怎么”或“怎么樣”,“幾咎兒”相當于普通話里的“什么時候”,“哪哈兒”或“哪兒”相當于普通話里的“哪里”[5]。這些疑問代詞是非常本土化的口語語體,極大地豐富了安陸方言的表達。
例5:“嗯做母事要打我?。课矣謨尤钦堗?。”(你為什么要打我呢?我又沒有惹你。)
例6:他的家人哈(都)去?那嗯(你)的屋里怎么住得下呢?
因此,安陸方言中這些非正式的口頭地道表達豐富了安陸方言的內(nèi)容,大大提高了交際效率。
六、結(jié)語
本文將語域理論應用于方言的分析,從語場、語旨和語式這三個語境因素的角度簡要分析了湖北安陸方言的語言特征。由此可見,雖然方言生動貼切、內(nèi)涵豐富,但我們在理解時必須充分注意它的語域,尤其是一些看起來“熟識”的詞匯和表達。為了更好地理解方言的語場、語旨和語式,我們不僅要知道它們的基本意義,而且要理解它們在某些特定語境中的含義,從而再現(xiàn)方言的內(nèi)容、形式與風格。
參考文獻:
[1]HALLIDAY MAK. Language as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31-33.
[2]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系統(tǒng)功能語法概論[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3]Halliday MAK,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Longman Group Ltd,1976:56.
[4]張一舟,張清源,鄧英樹.成都方言語法研究[M].成都:巴蜀書社, 2015.
[5]盛銀花.安陸方言的句末助詞“得”和“著”[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26).endprint